2013年,
汕头市以“绿满家园”行动为契机,启动一批
城市公园建设工程。其中,位于老城区的西堤公园修复工程基本方案已于日前出炉,在经专家评审和前期施工准备后,将动工建设。
2017年,西堤公园足球运动场、篮球运动场、羽毛球场、
门球场等完成修缮,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
广场地面被铺装成一幅 “老城区旧地图”,人们可以从中寻找到
历史街区名和当年汕头
老市区80多家批局的位置。
过番纪念柱由许多指向不同的三角形水泥墩层叠构成,上面刻着从西堤古码头出发到
东南亚国家的距离。漂洋过海的漫漫长路,充满了艰辛,也承载了一代代海外华侨的梦想和乡愁。站在这里,仿佛还能看到昔日从
码头出发,漂洋过海外出谋生的潮人的身影。
作为
世界文化遗产侨批纪念地,西堤公园的主题便是
侨批,最富特色的是侨批记忆
广场以及记忆
景墙,在记忆广场,有一处“侨批记忆之流”,在流水之下,贴着
侨批样式的瓷砖,甚是别致壮观。这一极富特色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许多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广州、
深圳和
珠三角的不少旅行团都把西堤公园作为一个必游景点。
除了“侨批”记忆广场、下沉式记忆景墙、过番纪念码头、海滨木栈道等景点,公园还配套有环形道、足球运动场、篮球运动场、
门球场等,是集文化纪念、体育健身、休闲游览于一体的户外公园。
在这里,无论旭日初升,还是夕阳西下,都可见到跑步健身或悠闲散步的市民以及前来观光的游客,公园还是赏
落日的绝佳之地,落日余晖中,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有
海鸟掠过,恍然间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公园里绿树婆娑,小
雏菊星星点点,春天来了,风铃木的枝头挂满了黄橙橙风铃一般的花朵,迎风招展,煞是好看。凭栏远眺,碧海蓝天,一桥横跨,帆影点点,唯美的
海滨景色让无数游人赞叹不已。
西堤公园的侨批纪念馆“馥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展示
侨批和
南粤古驿道文化,以及
左联与潮汕
红色文化的内容。西堤公园作为侨批后人的汇集地,每一位寻访到的侨批后人都会来到这里参观。侨批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侨批精神”永不褪色。潮汕人笃诚守信的精神、父辈漂洋过海、艰苦奋斗的历史,以及他们爱国爱家的赤子深情,一一封存在这些侨批里。侨批蕴含的奉献精神和积淀的深厚文化,时至今日,依然能让人们感受到
华侨对故乡的爱和侨批历史的博大精深。
西堤公园文化讲堂是由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汕头市城管局主办,旨在弘扬
汕头优秀文化,以“弘扬
潮人精神、交流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雅俗共赏,谈古论今,并开展文化名家开讲、市民口述历史、非遗体验营、传统
民俗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同时征集由
老市区市民、华侨、
侨批收藏者、志愿者口述历史,讲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生动故事,增加互动性。
2018年4月15日上午,汕头市西堤公园举行“潮汕历史文化传播基地”授牌仪式,同时举行“西堤公园文化讲堂”活动。这一倾力打造的宣传
潮汕历史文化活动为每月两讲,以旧焕新,旨在弘扬
汕头优秀文化。首届文化讲堂由市侨批文物馆顾问、资深侨批专家张美生运用生动实例讲述
侨批故事,并与听众进行了妙趣横生的交流互动。现场还教唱由潮汕文史与民俗专家鄞镇凯的“潮汕歌册”新作《烽火侨批情》。
汕头西堤公园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精神遗产纪念地,而《一封番批》被指定为汕头西堤“侨批公园”主题歌。该歌曲是目前为止广东档案馆永久收藏的唯一一首
潮语歌曲;2018年荣获“
亚洲中文音乐大奖·2017年度最具影响力方言歌曲”。
《一封番批》MV短片讲述的是一段历史故事,
MV中由远而近的
潮水声、轮船
汽笛声带出极具地域色彩的
潮州歌册吟唱,男女声的对唱,隔空传递着番批背后的眷恋与担忧,优美的曲调传唱着久远的潮汕历史文化,充满浓郁韵味,旋律优美令人如痴如醉。“包一包田土我随身不离,日夜数念家中妻儿……”委婉凄美的歌声饱含深情,短片采用新颖的拍摄手法,呈现当年
潮汕大地的历史背景,真实记录一段潮汕历史文化。
作为潮汕
本土文化的载体,潮语歌曲《一封番批》短片MV的推出引发共鸣,把动情的歌声和充满乡愁情愫的画面结合,诠释了对亲人漂泊海外的不舍和牵挂,牵动不少潮汕人的心,特别是经历过“番批”接济的老一辈潮汕人,有的感动得泪流满面。
侨批俗称“番批”,是以前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
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目前,侨批已入选第九个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侨批文化是潮汕人的一种乡愁,也是潮汕历史文化的印记,潮语歌曲《一封番批》融入了
潮州歌册片段,增添戏剧性效果,旋律委婉却不失昂扬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潮语歌曲在
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作为中国方言类歌曲轮番播出一个月时间,由于宣传推广得力,此后,远隔海内外的
潮汕人乃至
中国人接触和了解了潮汕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