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茵(1916年3月28日—1942年1月19日),女,民国名媛。1936年进入
明星影片公司,因在电影《
十字街头》和《
赛金花》中的出色表现,而成为
电影明星。
英茵毕业于北平女子
高等师范学校。从师范学校毕业不久,她就奔赴上海,先后在明月歌舞团、上海
联华影业公司歌舞训练班学习并开始舞台演出。
1941年4月,英茵的男朋友平祖仁被日本宪兵队逮捕。英茵多方营救不得。平祖仁终于在1942年1月8日被日寇枪杀。英茵强忍悲痛,领来平祖仁的遗体,将他安葬在万国公墓。
她在服毒之前,留有一封遗书给合众
电影公司的陆洁。遗书写得非常晦涩:“陆先生:我因为……不能不来个总休息,我存在您处的两万元,作为我的医药葬费,我想可能够了。英茵1月19日” 。
英茵遗书中的“因为……”在1946年春有了答案,原来,平祖仁系当时我国上海对日
情报站负责人之一,英茵为其手下重要干部。英茵奔波于
重庆、上海之间,所谓“见
男朋友”等神秘行为,均是她在从事地下
情报工作及有意制造的掩护性
烟幕。
当时,英茵
谍报人员的身份已为日伪发现。至少有7件重大谍报案涉及英茵,其中5件是她乔装舞女或妓女,诱骗日伪人员到预定秘密地点由谍报人员予以处决。资料表明,有9名日寇及汉奸以上述方式被暗杀。于是,英茵不断受到日本宪兵的盘查
传讯。为了像平祖仁一样“使
工作秘密永不泄露”,她以死相抗,可谓“殉国殉情”。“因为……”就是因为怕日本人找麻烦,才隐约其辞的。当时,陆洁看完遗书就烧掉了。
英茵死后,日伪报纸曾以“殉情”为题大肆宣传,以掩盖其罪恶的嘴脸,所以很多人就相信了。再加上英茵机智,富有侠骨,唯恐死后连累他人,因此在遗嘱上只字未提这帮汉奸特务的恶行。这也就成了英茵自杀之谜的原因。
著名作家
郑振铎当时仍留在上海,他是此事的见证人。抗战胜利后,他在《
蛰居日记》一书中,写了一篇《记平祖仁与英茵》,但关于他们的英烈事迹迄今仍鲜为人知。
《十字街头》(1937) .... 女友
《压岁钱》(1937) .... 小娘姨
《海棠红》(1936) .... 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