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年轻导演。从昔日的
陆川、
宁浩,到今日的王宁、
杨庆、冯超、
小江。诸多富有激情的面孔都让人们看到中国电影明天的希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尹鸿认为:“对于中国电影来说,
第五代导演目前还是
中坚力量,
第六代导演是异军突起,第七代导演则是风采初现。第七代导演是中国电影市场培养起来的,他们懂得制片行业的
游戏规则,能找到自身想法和
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
中国的“第七代”导演,已经显山露水:电影《
马文的战争》(电视版
电影版)导演
常征,《
萌族酷狗侦探》导演
高彭,《80后》导演
李芳芳。李芳芳曾带着自己的导演处女作《
80后》赴
东京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进行了宣传,戛纳电影节更将其称为中国“第七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这群导演的
共同特质就是,他们生于1980年前后,他们大多经历过下海、出国潮、
香港回归、申奥成功、
抗击非典……同第六代相比,他们
叙事手法比较西化,但是整个故事又特别中国。李芳芳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市场的把握和选择,我们这一代导演关注市场。我们是看着最好的电影(美国电影、欧洲电影)成长起来的。”
但中国“第七代”导演的说法一直未得到认证,包括第六代导演
王小帅就曾说,“没有拍过严肃电影的导演,就不能称之为‘代’。因为他们的电影缺少艺术味道和文化承担”。王小帅还说:“第六代导演之后不可能再出现能划代的电影人,没有所谓第七代,因为他们没有共性”。于是,宁浩和《匹夫》导演
杨树鹏等被称之为“新生代导演”、“新锐导演”。
《
父亲的维也纳》导演万里说,“第七代都还没成型,何来第八代?如今的‘代’都不存在,更多的是独立导演。我们上学时还有一个‘第七代联盟’,就是给自己找个位置而已。说‘代’,就必须有一批人,一批作品。我们给导演分‘代’这事,更多的是事后找个词去统计,去概括他们。说第几代,不如说是‘70后代’、‘80后代’。”
第三代导演: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
谢晋、
水华、
成荫、
崔嵬、
凌子风、
谢铁骊等。优秀作品有《南征北战》、《白毛女》、《
青春之歌》、《小兵张嘎》、《早春二月》、《女篮五号》、《芙蓉镇》、《
鸦片战争》、《
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
第四代导演:“文革”前毕业于
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
吴贻弓、
吴天明、
谢飞、
郑洞天、黄建中、
黄蜀芹等。他们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
沙鸥》、《
本命年》、《
小花》、《
城南旧事》、《小街》等。
第五代导演:
电影学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的一批导演,如
陈凯歌、
张艺谋、
吴子牛、
田壮壮、
何群等。作品
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一个和八个》、《
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猎场扎撒》、《红高粱》等。
第六代导演: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如
管虎、
路学长、
娄烨等。作品有《
北京杂种》、《
十七岁的单车》、《
头发乱了》、《小武》、《
站台》、《
月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