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刻石是我国古老的碑文。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数次出巡各地,群臣为歌颂其功德、昭示万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处,即“
秦七刻石”。秦始皇去世后,
秦二世于元年(公元前209年)出巡,复刻诏书于其旁。秦二世诏书全文七十九字,字体与七刻石相同。它们相传均由秦相
李斯以秦统一六国后通行的
秦文(秦篆体)篆写而成。秦七刻石为始皇颂诗,除个别字句外,均为四言韵文:多三句一韵,“
琅邪刻石”为两句一韵。二世诏书为
无韵之文。秦刻石对后世文学作品和
碑志文都有一定的影响。
基本概述
秦刻石一般是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数次出巡各地,群臣为歌颂其功德、昭示万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处,分别称“峄山刻石”(公元前219年)、“
泰山刻石”(公元前219年)、“琅琊刻石”(公元前219年)、“
之罘刻石”(公元前218年)、“东观刻石”(公元前218年)、“碣石刻石”(公元前215年)和“
会稽刻石”(公元前210年)。故又称“
秦七刻石”、“秦七碑”。
秦始皇去世后,
秦二世于元年(公元前209年)出巡,又于始皇所立石旁刻大臣
从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复刻诏书于其旁。秦二世诏书全文七十九字,七刻石相同。
秦七刻石原石大多毁损无存,经考证,属于秦代
原刻者,仅存“
泰山刻石”和“
琅邪刻石”残石。其中“泰山刻石”仅存二世诏书10个字,又称“泰山十字”,现存于泰山脚下的
岱庙内。“琅邪刻石”也已大部剥落,仅存十二行半,八十四字,现存于中国
历史博物馆。
七刻石碑文载于《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有六篇,“
绎山刻石”有记载,但无碑文。刻石大多有摹拓本传世,各传本碑文与《史记》所载略有不同。
历史溯源
在碑刻如林的
岱庙里,最珍贵、最有价值的,自然是秦代的
李斯小篆。它刻于公元前209年,虽历经百世,而风韵犹存。
对李斯小篆历来评价很高,
鲁迅誉之为“汉晋碑铭所从出”,堪称是一件艺术
瑰宝,其道劲若虬龙飞动,其清秀如出水芙蓉,足见其艺术魅力。正因为它举世瞩目,被视为
珍品,才引来它一段非凡的经历。
据说,此碑是秦丞相
李斯奉
秦二世胡亥之命所刻,立于岱顶
玉女池上,为其歌功颂德。明代嘉靖年间,为防止风蚀雨淋,移于碧霞祠东庑。到了清代乾隆五年,
碧霞祠突然遭火,火借风势,越烧越旺,结果把碧霞祠烧了个一塌糊涂,
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飞,下落不明,许多人都叹为可惜。
到了嘉庆二十年,泰安知县汪汝弼是个喜文弄墨的人,他早知李斯碑的珍贵,一直为不能亲睹而慨叹。他来到泰安以后,便下决心要把它找到。于是他四处散贴告示,有告知其下落者,悬赏重金。
不久,一位90余岁的赵氏老翁,由家人搀扶来到县衙,对汪知县说:“知县大人,在下是个瓦匠,以前在山顶修玉女池时,见过一截残碑,不知是否是大人所寻之物。”赵氏老翁把碑的形状、字迹等,一一告知,说:“当时被人扔进
玉女池,望大人差人前往查视。”
汪知县听了赵翁的介绍,已知十有八九是
李斯碑,自然喜不胜喜,也不怕山高路险,便邀前任知县蒋因陪同赴上山。果然从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残碑,冲洗后,“臣斯臣去疾昧死请”等字,历历在目,确是李斯真迹。于是汪知县大加庆贺,在山顶造房兴宫,于东岳庙西筑起精美的小亭,取名曰“宝斯亭”,以后又改为“读碑亭”。安放之日,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重赏了赵氏老翁。算来,从失而复得,已有75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过了一十七个年头。到了道光十二年,
东岳庙因年久失修,西墙在一场暴雨中塌倒,此祸殃及“读碑亭”,碑亭被砸塌。新任知县徐宗干得知,忙差人从瓦砾中找出,将碑移到山下,放置于
岱庙道院壁间。
光绪十六年,有一小偷,看到人们将此碑视若珍宝。想必此物定值千金,便在一个风雨之夜将此碑偷走。事发以后,即任知县毛蜀云下令全城戒严,大索十日,终于在北关的石桥底下发现,重新置于岱庙。真可谓千载碑文能历世,失而复得不寻常。
李斯碑存于岱庙
东御座内。我们能一饱眼福,目睹此碑,确是三生有幸,游泰山定要睹此碑,不睹乃一大憾事。
秦七刻石
峄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行郡县,第二次从咸阳出发
经函谷关、洛阳、荥阳至东鲁邹县绎山 (今山东邹城市东南
峄山,亦名邹绎山、邹山、邾绎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或写作峄山)。绎山高五里,在山顶竖立第一幢刻石,是为“峄山刻石”。《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其名,未载刻石原文。本
刻石文是根据南唐
徐铉摹本。
释文:
戎臣奉诏, 经时不久, 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 上荐高号, 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 乃降专惠, 亲巡远方。
世无万数, 陀及五帝, 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 壹家天下, 兵不复起。
注释:
“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指尊称
秦始皇之父庄襄王为
太上皇。
“惠”,恩惠。
“绎山”,《史记》绎山的“绎”,不用“山”旁,用“纟”旁。现亦称“
峄山”。
“乐石”,可制乐器的石头,磬在古时为乐器,故将做磬的石头称乐石。“
绎山刻石”就是用这种石头刻的。《
禹贡》“
泗滨浮磬”,即
泗水之滨的
灵璧产这种
磬石。绎山离灵璧不远,近在下游。用此磬石刻“绎山刻石”,故称“刻此
乐石”。
泰山刻石
始皇下邹绎山,随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遂登上泰山,立石,封,
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
五大夫。禅
梁父,在泰山所立之石是为“
泰山刻石”。
释文:
廿有六年, 初并天下, 罔不宾服。
从臣思迹, 本原事业, 祗诵功德。
治道运行, 者产得宜, 皆有法式。
大义箸明, 垂于后嗣, 顺承勿革。
皇帝躬听, 既平天下, 不懈于治。
贵贱分明, 男女礼顺, 慎遵职事。
昭隔内外, 靡不清净, 施于昆嗣。
化及无穷, 遵奉遗诏, 永承重戒。
注释:
《史记》“二十有六年”,石本“廿有六年”。
“祗”,恭敬。
《史记》“诸产得宜”,石本以“者”通假“诸”。
《史记》“大义休明”,石本“大义箸明”。
《史记》“垂于后世”,石本“垂于后嗣”。
《史记》“皇帝躬圣”,石本“皇帝躬听”。
《史记》“施于后嗣”,石本“施于昆嗣”。“施”,延续。
琅邪刻石
始皇及从臣从泰山下来,沿渤海东行到
琅邪郡琅邪县(秦二十六年灭齐所设,县治今山东青岛市胶南市琅邪镇),登
琅邪山。皇帝很喜欢此地,驻跸三个月。徙百姓三万户,免除
徭役十二年作
琅邪台(在今山东青岛市胶南市西南)。琅邪台共三层,三面环海。所刻石是为“
琅邪刻石”(亦称“
琅邪台刻石”)。
释文:
维廿八年, 皇帝作始。 端平法度, 万物之纪。
以明人事, 合同父子。 圣智仁义, 显白道理。
东抚东土, 以省卒士。 事已大毕, 乃临于海。
皇帝之功, 勤劳本事。 上农除末, 黔首是富。
日月所照, 舟舆所载。 皆终其命, 莫不得意。
应时动事, 是维皇帝。 匡饬异俗, 陵水经地。
忧恤黔首, 朝夕不懈。 除疑定法, 咸知所辟。
方伯分职, 诸治经易。 举错必当, 莫不如画。
奸邪不容, 皆务贞良。 细大尽力, 莫敢怠荒。
皇帝之德, 存定四极。 诛乱除害, 兴利致福。
节事以时, 诸产繁殖。 黔首安宁, 不用兵革。
六亲相保, 终无寇贼。 欢欣奉教, 尽知法式。
六合之内, 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 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 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 无不臣者。
列侯武城侯
王离、列侯
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
隗状、丞相
王绾、卿
李斯、卿王戊、
五大夫赵婴、五大夫
杨穆。
注释:
“抟”与专字同。“揖”与辑字通,和同,齐一。
“方伯”,意为一方之长。这里指郡守。
“经”通“径”,简单,直接。“经易”,简单易行。
“流沙”,指我国西北沙漠地区。
“
大夏”,一说为古国,即
巴克特里亚,建都于
阿姆河南岸之监氏城 (今阿富汗
巴尔赫)。《淮南子·坠形训》云:“西北方曰大夏,曰
海泽”,《山海经》、《周逸书》中均载其名。西汉
张骞通西域,曾亲临大夏其地。其时大夏已为
月氏人征服,其地分置五部
翎侯。一说在先秦史籍中泛指极北地区,秦代仍沿用之,并非指地处我国西北之
大夏国。
之罘刻石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春季第二个月第三次出巡东行,路线同第二次。途经齐鲁地区至阳武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时,遇到早已埋伏在此地的
张良与其雇佣的力士的伏击,
误中副车,未伤及秦始皇。始皇行至之罘,登
之罘山(在今烟台市
芝罘半岛)。
立石,是为“
之罘刻石”。
释文:
外教诸侯, 光施文惠, 明以义理。
六国回辟, 贪戾无厌, 虐杀不已。
皇帝哀众, 遂发讨师, 奋扬武德。
大矣哉, 宇县之中, 承顺圣意。群臣
诵功, 请刻于石。表垂于
常式。
注释:
《史记》“临照于海”,石本“照临于海”。
“
原念”,追念,回忆。“休”,美好,“烈”,功业。
“回”,邪恶,奸回。“辟”,邪僻。
“燀”,炽盛。
东观刻石
立“
之罘刻石”后,始皇在之罘岛上往东行至东观(在今威海市荣成市
成山头),又刻一石,是为“东观刻石”,又称“
之罘东观刻石”。“东观刻石”与“之罘刻石”,汉后亦有人称“之罘二碑”。
释文:
圣法初兴, 清理疆内, 外诛暴强。
皇帝明德, 经理宇内, 视听不怠。
黔首改化, 远迩同度, 临古绝尤。
常职既定, 后嗣循业, 长承圣治。
群臣嘉德, 祗诵圣烈, 请刻之罘。
注释:
“阐”,开拓。
“昭设”,明确设立。“备器”,器用,主要指为
统一度量衡而设立的标准器具。
“章旗”,章程,标志。
碣石刻石
秦始皇三十二年 (公元前215年) 第四次出巡。目的地是碣石和北方边塞。到碣石,始皇在此驻跸(行宫遗址在
北戴河金山嘴)。使燕人
卢生与韩人方士韩终、石生、
侯公求仙人
羡门、高誓的
不死药。刻碣石门,是为“碣石刻石”,亦称“
碣石颂”、“
碣石门刻石”。
释文:
皇帝建国, 德并诸侯, 初平泰壹。
卅有二年, 巡登碣石, 照临四极。
从臣群作, 上颂高号。 爰念休烈,
戎臣奋威, 遂兴师旅, 大逆灭息。
武殄暴强, 文复无罪, 庶心咸服。
惠论功劳, 恩肥土域, 赏及牛马。
堕坏城郭, 决通川防, 夷去险阻。
地势既定, 黔首无繇, 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 女修其业, 事各有序。
惠被诸产, 久并来田, 莫不安所。
群臣诵略, 请刻此石, 垂箸仪矩。
注释:
“遂”,于是。
“文”,与武相对,包括文化教育、典章制度。“复”,与“覆”字通,庇护。
“决通川防”,挖通六国利用河川堤防筑成的军事障碍物,这与上面提到的“堕坏城郭”和下面的“夷去险阻”,都是对六国残余势力的防范措施。
“久”,“来田”,是就时间上区分的两种农民。“久”,“为久田者”,即长期在秦国耕垦的农民。“来田”,指从他乡迁来垦荒的农民。
会稽刻石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第五次巡游。
左丞相李斯从,
右丞相去疾留守,近侍
赵高等从,少子
胡亥请从,始皇许之。从咸阳出发,出
武关(在今陕西省洛县西南丹江北岸),沿丹水(即
汉江支流丹江)、汉水流域至云梦(在今湖北境内,地跨江、汉之间),又沿江东下,望祀
虞舜于
九疑山(一作
九嶷山,又名
苍梧山,在今湖南
宁远县南)。浮江下,
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塘(今杭州)临浙水,水波恶,及西百二十里从狭处渡。上
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祭
大禹,望于南海(此处实指今东海),而立刻石,是为“
会稽刻石”。
释文:
皇帝休烈, 平一宇内, 德惠攸长。
卅有七年, 亲巡天下, 周览远方。
群臣诵功, 本原事迹, 追道高明。
秦圣临国, 始定刑名, 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 审别职任, 以立恒常。
阴通间使, 以事合从, 行为辟方。
内饰诈谋, 外来侵边, 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 殄息暴悖, 乱贼灭亡。
圣德广密, 六合之中, 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 兼听万事, 远近毕清。
饰省宣义, 有子而嫁, 倍死不贞。
黔首修絜, 人乐同则, 嘉保太平。
后敬奉法, 常治无极, 舆舟不倾。
注释:
《史记》“德惠修长”,石本“德惠攸长”,“攸”,长久,攸远。
《史记》“黔首斋庄”,石本“黔首
齐庄”,齐,都。“齐庄”,全都端庄。
《史记》“
追首高明”,石本“追道高明”,追溯事物的开端。
“通”,通晓,洞察。
“饰”,通饬,整饬,整治。“省”,通“眚”,过错。
“倍”,通“背”,背弃。
“絜”,与“洁”字同。
“豭”,公猪。“寄”,把自己的公猪寄放到别人家母猪处,使母猪受孕。谓之“
寄豭”,这里指主动乱搞男女关系的男人。
《史记》“皆遵度轨”,石本“皆遵轨度”。
“舟舆不倾”,车和船不会倾覆。譬喻政治平稳,局势安定。
“铭”,记载。
胡亥诏书
据《史记》载:“二世元年,东行郡县,到碣石,至
会稽,而尽刻始皇刻石。”
释文:
皇帝①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②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 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③曰“可”。
注释:
“称”,相称。
“制”,皇帝的命令。
书法艺术
秦七刻石,传为秦相
李斯以秦统一全国后通行的
秦文(秦篆体)篆写,其用笔劲秀圆健,结构严谨,为秦篆的代表作,是秦统一文字的标准和历史见证。秦七刻石是传世书法篆刻艺术的瑰宝。
研究评价
秦刻石的内容主要是颂扬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
功绩,以及统一后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效果,虽多
溢美之词,但可以从中看到
秦王朝统一中国以后发生的巨大的社会变化及历史作用。它记载着秦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基本制度政策以及民风民俗
道德观等等方面的丰富史料,反映了秦始皇坚持国家统一,坚持以法治国,实行中央集权制,
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励精图治,“
夙兴夜寐,建设长利”,谋求长治久安,“诛乱除害”,兴利致福,注意发展生产,发展交通,兴修水利,力求“诸产繁殖”,重视农业,树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证明秦人博大而宽广的胸怀,高瞻远瞩的卓识,讲求实干、实效,不尚
繁文缛礼。从秦始皇七刻石中也可以感受到:秦人具有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注重实利和长远利益,如中央集权,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兴修的水利流传直到两千多年后,是实践有效的历史见证。
秦始皇七刻石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学术等方面研究价值。
秦七刻石在统一之后还特别提出“显陈旧章”,并有群臣颂扬,“孝道显明”,表明秦始皇善于继承弘扬本国历史的优秀传统。秦七刻石的文字内容,也证实了秦始皇是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具雄才大略,不愧为
千古一帝。
秦刻石是
《诗经》“雅”、“颂”歌功颂德传统的延续,但在形式上较之颂诗更加注意形制的整齐,基本是四言韵文;语言上又缺乏“雅”诗的清丽隽永,而是刻板典重,重叠堆砌。除
琅琊台刻石为双句押韵外,其余均为三句一韵,这是秦刻石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对后世文学作品有一定影响。象唐代
岑参的《走马川行》、
元结的
《大唐中兴颂》等都为三句一韵。
秦刻石是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的
碑志文也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