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
中国河北省辖地级市、省会
石家庄市,简称“石”,河北省辖地级市、省会、Ⅰ型大城市。是中国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中南部。截至2023年,辖8个市辖区、1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5848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1123.35万。市政府驻地为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东路216号。主要方言为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
名称衍变
石家庄这一名称则起源于石家庄村,石家庄村名最早见诸于立于“大德四年庚子秋九月壬寅”元代石碑,石碑背面碑文中的布施名录中刻有石家庄这一村名。在上京毗卢寺明嘉靖十四年(1534)重修碑记中,有石家庄村名。清光绪四年本《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其石家庄村的位置和范围,在今新华区东南部的北大街以西,大桥路以北,北后街以南,北于家胡同以东。石家庄由何而得名,传说颇多,有说因“石”姓而得名,有说由“十家庄”讹传而得名,还有说因村中多石匠而得名。
石家庄旧名为石门,1925年,直隶酝酿试行“市自治制”,管辖石家庄村的获鹿县决定将铁路以东的休门村、栗村合并在内申请建市,经过协商,获鹿县决定从火车站核心区所在地“石家庄”与人口较多的“休门”两个地名中各取头尾一字,命名为“石门市”。石门这一地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在省政府文件及河北日报刊登消息中,又称石家庄为石门。由于石门市正式成立是在日伪政府统治时期,为表和旧时代“一刀两断”,也为了行政便利和名称统一,1949年9月24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呈河北省人民政府请示《为呈请批准本市名称仍为石家庄由》,建议统一称呼为“石家庄市”。10月6日,河北省政府批准使用这一名称。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在新石器中晚期,人类就已在石家庄市域、太行山麓劳动生息。据《禹贡》记载,夏禹时期为冀州地。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祖伏羲氏曾经活动于此地。
春秋时期,这一带先后建有鲜虞国(都城在今正定新城铺一带)、鼓国(都城在今晋州城西)、肥国(都城在今藁城区城西南城子村一带)。诸小国后被晋所灭。
商代中期(约公元前14世纪),石家庄地区为北方重镇,其以位于台西村东北200米处的台西商代遗址为佐证。
战国时期,鲜虞人又建立中山国(都城在今平山县城城北下三汲一带)。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灭,石家庄一带属赵国(都城在今邯郸市)地。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属巨鹿郡(郡治今巨鹿县)。
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恒山郡,以西北近临恒山而得名(今元氏县故城村)。恒山郡辖18县,包括元氏、石邑(今鹿泉市南)、桑中(今平山县东南)等地。汉文帝即位后,因文帝名恒,讳收恒山郡为常山郡。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亲率大军攻东垣,平定叛将赵利,改秦时的东垣县(县治今石家庄市东古城)为真定县,并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真定国
公元25年,刘秀登基于部南(今柏乡县固城店),建立东汉,改部县为高邑。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省关县置栾城县,与石邑、真定、井陉等县皆属常山科郡。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析常山郡一部部置真定国。
三国时期,石家庄市现辖区域为魏地,分别属常山郡、安平郡、赵国、巨鹿郡、中山国。常山郡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辖7县。赵国(都城今高邑县西南)辖6县。中山国(都城今定州市)辖母极县(县治今无极县新城村)等。
曹魏时期的今石家庄市域属冀州,下辖诸县仍以常山郡为主。常山郡西南分置安平郡,石家庄市辖区分别属常山郡、安平郡、赵国、巨鹿郡、中山国。高贵乡公正元元年(254年)改封楚王曹彪世子曹嘉为真定王,使真定城成为真定国附郭(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真定古城的政治地位提升。此外,省栾城县入平棘县(今赵县),省常山郡蒲吾县(今黄壁庄水库中蒲吾故城遗址)和都乡县(今井陉县西)入井陉县,常山郡的上艾(今山西平定县)于东汉末改属平乐郡。
魏晋时期,石家庄一带大部属于常山郡、赵郡之地,北属中山。西晋统一后,今石家庄市辖境分别属冀州常山郡、中山国、巨鹿郡、赵国、博陵国。东晋十六国时期,这一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频繁征战之区。后赵石勒、前燕慕容懏、后燕慕容垂先后占据这一地区,争霸北方,随着政权更迭,城市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北魏始皇三年(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常山郡城,北望安乐垒(今正定),“嘉其美名”,遂将迁常山郡治至安乐垒。从此,安乐垒成为北岳恒山(今阜平县大茂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广大区域的中心城市。北齐时,常山郡治复迁于真定(今石家庄市郊区东古城)。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
隋代,今石家庄辖城分别属恒山郡(后改恒州,郡治真定,今正定镇)、赵郡(今赵州镇)、信都郡(今冀州市)、高阳郡(今定州市)。隋开皇初年,废郡存州,恒州辖真定、常山、井陉等县,大业初年,又废州立郡。
直至唐初,郡、县治所才从今石家庄市郊区东古城移于滹沱河以北,即今正定城。今石家庄属河北道,辖域分别属恒州(今正定)、赵州(今赵县赵州镇)、定州(今定州市)、深州(今饶阳县)、祁州(今无极镇)。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石邑西境置鹿泉县(今获鹿县)。周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置恒州(治石邑),领石邑、真定等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恒州治所迁真定。栾城为栾氏,改藁城为藁平。
五代时期,河北地区行政建置基本沿袭了唐代后期的形式,分为藩镇、州、县三级。藩镇领州,州辖县。石家庄地区属河北成德军节度使,域内有镇州(今正定镇)、赵州、定州、祁州。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复用唐朝天祐年号,恢复栾城、藁城等县名。此后,石家庄经达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石家庄市域的镇、赵诸州,唐代以来被成德军节度使契丹族王氏家族统治,周旋于后梁、后唐之间,同时,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屡次兴兵南下。后唐清泰二年(936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此后,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兵南下,攻占大梁(开封),并在中原建立短暂的统治。因此,石家庄境内经后汉、后周等王朝短暂统治。
宋元时期
宋代,属河北西路(今正定镇)辖真定府(今正定镇)、中山府(今定州市)、庆源府(今赵州镇)、深州(今深州市)、祁州(今安国市)。北宋时期,逐步确立真定城作为河北西部中心城市。北宋初年,分全国为13道。宋太祖乾德年间,各道设转运使,路也就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石家庄市所辖区域属于河北路。开宝六年(973年),省石邑县(今石家庄市振头村北)入获鹿县,使得这一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西移到获鹿城。雍熙四年(987年)分河北为东西两路,真定府成为河北西路的首府,从此确立了真定城在河北西部政治中心的地位。端拱二年(989年),合并为河北路。熙宁六年(1073年),又分为东西两路。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遂废道存路。熙宁八年(1075年),井陈县城迁到控制绵河谷地的天长镇。同年,将灵寿县降为镇,其辖区划入行唐县。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赵州升为庆源府,与真定府成为并列的二级政区。
元代,此地为中书省(今正定镇),领真定路(今正定镇)、保定路(今保定市)、广平路(今永年县)等。真定路辖1府、2州,其中直辖7县。蒙古太祖十年(1215年),蒙古军队相继占领河北大部地区。太祖十五年(1220年),蒙古军队开始占领河北西路真定府及周围州县,逐步结束了金王朝在这一地区近一百年的统治。蒙古帝国时期,石家庄地区基本承袭了金朝的政区格局,太宗元年(1229年)改镇宁州为西宁州,治所仍在获鹿。不久,改真定府为真定路。
明清时期
明代,改真定路为真定府,领11个县5个州,形成了以真定城为中心城市,统辖5座州城和11座县城及若干关城构成的城市体系。今石家庄市各县(市)属京师真定府(今正定镇)、保定府(府治今清苑县)。真定府直领10县另3州、保定府领1州、真定府直领10县、保定府领祁州辖深泽县、束鹿县。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石家庄地区设真定卫,作为真定、保定二府的驻军。下设前后左中右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下设若干百户所,分驻各州县、隘口。紫荆、龙泉、倒马、固关(娘子关随固关)、护城等,统属真定卫。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诏定屯田法,规定在全国普遍设立军屯。真定卫各所共设72军屯,位于滹沱河一带与真定、藁城、获鹿、栾城等州县。石家庄村在此时出现,是真定卫的军屯或官庄,直属真定卫。
清代,今石家庄市各县(市)属直隶(治今保定市),辖真定府(府治今正定镇)、保定府(府治今清苑县)、赵州(州治今赵州镇)、定州(州治初属祁州)。清朝入关之初,行政体制基本沿袭明朝旧制。直隶真定府仍辖领5州13县。同时,满人圈地,掠杀汉族平民,致使真定府人口锐减。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北京之外的直隶地区,设立保定巡抚,驻真定。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保定巡抚为直隶巡抚,从真定徒治保定。康熙八年(1669年)清朝政府开始制止圈地,人口逐渐回升。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废除明朝卫所军屯制,改军籍为民籍。大片军屯耕地和大批卫所军屯将士及其家属归并到有关州县,石家庄村随着明朝真定卫的建立而兴起,又随着真定卫的废除而归入获鹿县,成为一个小村庄。雍正元年(1723年),因为避讳世宗皇帝胤禛名讳,改真定为正定,真定府和真定县从此改称正定府、正定县。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调整政区体系,将原来由各府管辖的州,升为直隶于省的直隶州。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定府得到朝廷支持,重修隆兴寺五佛殿。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京汉铁路通至石家庄村东并建站,1903年,正太铁路动工兴建。为进一步压缩开支,主办者决定将正太路的东端起点由正定向南移至石家庄。光绪三十三年(1907)9月,正太铁路全线竣工通车。从此,石家庄村东成为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交汇点,成为晋冀间最重要的物资转运枢纽。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石家庄市仍沿清制。民国二年(1914年),裁府设道。民国十一年(1925年)6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命令直隶省建立“石家市”,实行市自治制;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又以1273号指令批准将石(家)庄、休门合并,取首尾各一字,更名为石门市,组建石门市政公所,筹建市制。民国十四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取消所有市政公所,废除原来的“市自制”。至此,建市工作遂告搁浅。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划河北省为17个督察区,束鹿(今辛集市)属第九区,无极、深泽、晋县(今晋州市)属第十下区,行唐、新乐、灵寿属第十一区,正定、获鹿(今鹿泉市)、井陉、平山、藁城、栾城、元氏、赞皇属第十二区,赵县、高邑属第十三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10日,日本军侵占石门,日军侵占石家庄市及铁路沿线,后又相继侵占各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人华北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按战时区划,以平汉铁路、正太铁路和沧石公路为界,建立了晋察冀边区和晋冀豫边区分属的4个根据地,即晋察冀四分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15日,组建伪石门市政公署筹备处。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7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以秘字第1027号指令,正式批准设立石门市。11月13日,举行庆祝大会。同年,伪河北省公署民统字第5369号训令拟定市区范围,东至北宋、尖岭,西至大马村、大郭村、西王村、大谈村、西岗头,南至五里庄、塔谈村、塔家、东王村,北至大安舍、赵陵铺、童家庄、西古城、东古城。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8日,又划入正定、获鹿一部分村庄,加上原东北村、西北栗村等村,共计69个村庄,全市面积为12118平方千米,人口为166733人。石门市共分六个区,第一、二区为市内区,余为郊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12日石门市解放,12月26日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全市划为八个区,市内原一、二区分为四个区,郊区四个区不变。即第一区为京广铁路以西,中山路以北,第二区为京广铁路以西,中山路以南(含中山路),第三区为京广铁路以东,解放路以南,第四区为京广铁路以东,解放路以北(含解放路),第五区即原第三区,第六区即原第四区,第七区即原第五区,第八区即原第六区。次年9月26日,石家庄市改属华北人民政府领导。1949年1月24日,阳泉市划归石家庄市领导,同年8月,划归山西省。8月1日,石家庄市归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为省辖市。同年石家庄专区初设,辖14县1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6月27日,建立井陉矿区,辖39个村,归石家庄市领导。1955年1月14日,石家庄市第一区改称新华区,第二区改称永安区,第三区改称东华区,第四区改称和平区。1956年4月30日,石家庄市内五个区改为三个区,分别为桥西区、桥东区、长安区。1958年4月28日,石家庄市由省辖市改为专辖市。11月11日,井陉、获鹿两县并为并经县,划归市领导,矿区撤销并入井陉县。
1959年1月24日,撤销井陉县,划分为两个市辖区,即石家庄市井陉区和石家庄市获鹿区。1960年3月1日,石家庄专员公署与石家庄市人民委员会合署办公,称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委员会,5月10日,石家庄专员公署撤销,正定、新乐等九个县划归石家庄市领导。石家庄市改为省辖市。
1961年4月28日,石家庄专区与石家庄市分设,石家庄市改为专辖市,原由专署划归市辖各县,又划归专署领导。5月,国务院批准恢复石家庄专区建制,石家庄专区辖石家庄市和25个县。196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衡水专区,此后石家庄专区辖石家庄市和17个县。1967年11月21日,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专区改称地区。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1978年3月11日,石家庄市改为省辖市。7月,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1982年8月12日,撤销石家庄市革命委员会,恢复石家庄市人民政府。1983年11月,获鹿、井陉两县划归石家庄市。1986年4月,正定、栾城两县划归石家庄市。1993年6月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合并,成立新的石家庄人民政府。
2001年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郊区,设立裕华区。2013年6月1日,原石家庄辛集市调整区划设置,划归河北省直接管辖,行政区划隶属不变,仍隶属于石家庄市。2014年9月9日,国务院批复河北省政府关于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国函〔2014〕122号),同意撤销石家庄市桥东区、藁城市、鹿泉市、栾城县,同时设立石家庄市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石家庄市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地跨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地两大地貌,地理坐标为北纬37°27'~38°47'之间,东经113°30'~115°20'之间,南北最长处148.02千米,东西最宽处175.38千米。东与衡水市接壤,南与邢台市毗连,西与山西省为邻,北与保定市交界,位于北京西南方向。截至2021年,其行政区域总面积15848平方千米,其中,主城区面积(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479平方千米,城区面积(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井陉矿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高新区、循环环化工园区)2379平方千米,8个建置区面积2244平方千来,13个县(市)面积10866平方千米。
气候
石家庄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春季长约55天,夏季长约105天,秋季长约60天,冬季长约145天。春季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常有5、6级偏北风或偏南风。4月份气温回升快,夏季受海洋温湿气流影响,6、7、8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3%-70%,秋季受蒙古高压影响,晴朗少云,温度适中,深秋多东北风,有寒潮天气发生,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天气晴朗少云,降水少。
石家庄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58-65%。四季之中,日照时数以春季最多,夏季次之,冬季最少。在春季中又以5月日照最多,在全年中以11月最少。
石家庄市年平均气温在11.8-13.3C之间。影响石家庄市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海拔高度、焚风效应、盆地效应和地理位置。石家庄市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
石家庄市降水具有年际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地区差异显著,夏季降水集中等特点,年平均降水量为480-570毫米。降水地理分布特征是西多东少。年降水量最多可达1181.7毫米,最少只有200毫米。各季降水强度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石家庄市风速季节变化明显,春季风速大,冬季次之,夏秋两季小。全年盛行偏北风和东南风,以南西南一西西南风出现频率最小。石家庄市地处东亚季风区,冬夏风向有明显转换,每年9月至翌年2月盛行偏北风,而3月至8月则以东南一南风为主导风向。
石家庄市的空气湿度平原地区大于山区。湿度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年内汽压以冬季最小,春季次之,夏季最大。冬季气温低,但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相对湿度小。春季气温回升快,风速大,蒸发加强,相对湿度小,4月是全年最小的月份。夏季东南风盛行,空气中水汽充沛,相对湿度骤增,8月份达到79.6%。
地质
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地块的太行山隆起与河北平原拗陷的过渡带上,太行山前深大断裂穿越本区,华北地块是一个具有古老构造基底的地台,也是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很强烈的他区,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为差异性断块升降运动。其中包括褶皱破构造、断裂构造。
在基底裙皱中,准地台的基底岩群经历了多旋回的构造变动,各期褶皱相互叠加,交织成一幅错综复杂的构造图案。石家主市位于赞皇基底出露区的北部,北与阜平区相接。基底出露区位于太行山深大断裂带之西,同时又是甘陶河群的沉积中心部位。区内阜平群、五台群及甘陶河群自西北向东南选大排列。此外,对本区影响最大是侏罗-白垩纪之间的燕山旋回第三期褶皱运动。以阜平、赞皇基底出露区为核部的两个大型宽缓背斜构造,以及两者之间的由古生界组成的向斜等构造均属该期产物,其轴向北北东,喜马拉雅旋回期间的构造变动,主要为拉张应力环境下的断裂活动。太行山深大断裂带分为西带及东带。穿越本区的有西带的紫荆关-灵山深大断裂及东带的定兴-石家庄深大断裂。
石家庄市域属华北地层区,该地层区的特点为在太古一早元古代变质岩系褶皱基底之上,不整合地覆盖着轻微变质的地台型海相沉积的中一上元古代地层,而后沉积了稳定型的海湘寒武系和奥陶系。中石炭世和二叠纪开始出现海陆交互相到陆湘沉积,此后主要接受陆相地层的沉积。出露的地层层序由老至新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火成岩发育较差,出露面积不到基岩面积的1%。其中基性一超基性岩类主要分布于平山柏坡、灵寿梁前沟、赞皇许亭等地。酸性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北部,有平山槐树间花岗闪长岩、合河口云母花岗岩、秋树林闪长岩、九岭花岗闪长岩、孟家庄花岗闪长岩等,喷出岩主要为玄武安山集块岩,分布在赞皇西部为君梁期产物。
地形地貌
石家庄市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大平原两大地貌单元,座落于河北太行山及其山前平原南北分段的结合部上,其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且分布集中连片。地区内地貌类型组合呈阶梯状。由井陉县西南边缘中山、低山向东下降为丘陵,而后由一系列山麓坡积裙和洪积扇共同组成山麓坡积洪积平原,自此以后,逐渐过渡为洪积冲积扇平原。地区内山地、平原分界线十分明显,市域西部太行山立于平原之上。以海拔150米等高线为界,此线以西为山地,以东为平原。山地与平原面积比大体各占其半(51:49)。石家庄地区山区地势倾斜和平原地势倾斜呈明显扭曲反差,山区地势基本上自南向北倾斜,即由井陉县南端甘陶河右侧全市最高点、海拔1273米的玉琶坟向北逐渐下降到北防口附近的海拔150米的山麓夷平面上,而平原总地势则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即从获鹿县山麓平原海拨150米的鲍庄向东南逐渐下降到栾城县南端海拔45米的丘家庄。
从地区上划分,石家庄境内西部井陉县、井陉矿区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为山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东部为滹沱河冲积扇山麓平原,包括新乐、无极、深泽、辛集、晋州、藁城、高邑、赵县、栾城、正定、石家庄市区的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的平原部分。
中山海拔高度1000-2000米,面积592.6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平山西北、西南部、井陉南部、赞皇西和西南部。其主要特征是山坡坡度大都在30度以上。低山海拔高度500-1000米,面积2241.4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中山区以东,行唐鳌鱼山一灵寿寨、平山下观、并经南王庄-北障城一于家一长生口一线以南、马家、元氏前仙一旷村、赞皇许亭-马峪--上麻一线以西地区。其主要特征是山坡坡度一般在25左右,谷地与盆地穿插于低山之中。
丘陵海拔100-500米,主要分布在低山区以东,100米等高线以西广大地区。其主要特征是山态浑圆或多呈岗状,有孤山存在。
平原面积7407.9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100米等高线以东的京广铁路、石德铁路两侧的广大地区。其特征是地势平坦,覆盖物厚。
盆地位于小作河以南,南至狼窝附近的黄土丘陵,东抵城山寨一带,西达双髻墙,南北长25千米,东西宽约10千米,面积250平方千米,是一地堑型含煤盆地。
水文水利
石家庄市辖区内河流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和子牙河水系。主要河流6条,其中北部的沙河、磁河木刀沟属大清河系,中南部的滹沱河、洨河、槐河、涉河属子牙河系。总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千米。此外,石家庄市境内较大的河流还有冶河、绵河、甘陶河、太平河、金河等。
滹沱河是子牙河系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北麓,经忻定盆地,穿太行山脉,自孟县阎庄人石家庄市平山。滹沱河在石家庄市境内全长201千米,是石家庄市最大的行洪河道。
洨河发源于鹿泉市南郊山区,汇金河、石家庄泄洪渠后,入栾城县境,又汇北沙河、涨龙河,穿赵县向东南出境人邢台市宁晋县,石家庄段全长48千米。没河既是石家庄市的主要行洪河道,也是全市主要排涝工程之一。
槐河发源于赞皇县西南部峰石岩,穿赞皇县全境经元氏、高邑、赵县出境人邢台宁晋县,境内全长79千米。过水能力1258-2180立方米/秒。
泲河发源于赞皇县西南部大石门。流经赞皇县南部,经高邑西南部出境人邢台柏乡,境内全长61千米,过水能力460一780立方米/秒。
磁河-木刀沟发源于灵寿县西北部驼梁,流经新乐、无极、深泽等县,在保定安国县境内入沙河。行唐南伏流以上磁河,以下称木刀沟。该河行洪流量1260立方米/秒。
石家庄市地下水主要贮存于东部广大山前平原。该区北起行唐、新乐以北,南到高邑、赵县以南,西以百米等高线为界,东到辛集市境。包括沙河、滹沱河、槐河三个冲积扇及沙河一滹沱河、滹沱河一槐河两个扇间地带。I、II含水组总厚度60-220米,西部单位涌水量20-100吨/时·米;中部单位涌水量50-150吨/时·米;东部单位涌水量20-50吨/时·米。
截至2023年7月,石家庄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239座。其中,大中型水库12座,包括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8座。其中,岗南、黄壁庄、横山岭、口头为大型水库,2022年年末蓄水量达13.8729亿立方米,年蓄水变化量为0.2675亿立方米,出库水量为25.8477亿立方米,入库水量为26.1152立方米。红领巾、燕川、石板、下观、张河湾、八一、白草坪、南平旺为中型水库,2022年年末蓄水量达1.415亿立方米,出库水量为1.9207亿立方米,入库水量为1.4857立方米。
土壤
石家庄市土壤面积为19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土壤类型有山地草甸土棕壤褐土潮土盐土风沙土新积土粗骨土石质土沼泽土水稻土11个土类、22个亚类、81个土属、270个土种。其中以褐土和潮土的分布最广。亚高山草甸土主要颁在海拔1900米以上的南驼山脊地带,占全县面积的0.1%,棕壤主要分布在1000~1300米的西北部深山区,面积约占8.1%;褐土主要分布在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岗地,约占88.8%,草甸土分布在200米左右的河流阶地,约占3%。耕地以灌溉情况分为水地旱地,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53万公顷,旱涝保灌田1.67万公顷。
自然灾害
石家庄市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灾情重的特点。主要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大风、干热风、霜冻和病虫害等。这些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威胁和危害。1949至1990年全市平均每年农业受灾面积44.11万亩,成灾面积23.29万亩。1977至1990年,每年平均损失粮食2429.6万公斤,棉花611.6万公斤,油料24.4万公斤,成灾人口22.9万人。
石家庄市受季风影响,雨量分布不均,干旱发生的机率较大。春旱、初夏旱、秋旱常有发生,以春旱为多。且平原多于山区,而旱灾程度西部山区重、东部平原轻。从1470年至1990年间,有175年发生干旱,频率为33.6%。旱年具有连续出现的特点,如1968-1969年、1970-1972年、1979-1981年,连续2-3年出现一次偏旱到大旱。
石家庄市是中国多涝地区之一,具有多发性、阶段性、持续性的特点。多发生夏涝、秋涝,全市夏涝出现频率为20%左右。夏季雨量充沛,多暴雨,暴雨时日雨量往往在100-200毫米以上,常造成洪水泛滥,冲毁江河水库堤坝,破坏工农业生产。有时连续降水,土壤水份饱和,甚至田间积水,也会造成渍害。1949年以来,石家庄市夏涝典型年份有1954、1956、1963和1964年等。秋涝出现频率为15%左右。降水高峰期到来偏晚或雨季过长往往造成满灾。1949年以来秋涝严重的年份有1955、1964年等。1949-1990年间,石家庄市受灾面积累计为418.27万亩,成灾面积累计为230.16万亩。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22年,石家庄市地表水资源量11.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0.64亿立方米,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全市水资源总量25.0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 21.95 亿立方米多3.08亿立方米。自产水量最多的是三个行政划区为平山县、井陉县和灵寿县,三县的自产水量占全市自产水量的81.3%。石家庄市入境水量主要来源于滹沱河、绵河、甘陶河、沙河和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全市12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15.29亿立方米。
截至2022年底,石家庄市平原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29.42米,较2021年同期地下水位回升了1.53米。监测点最大埋深高邑县后庄头站77.91米,最小埋深赞皇县九龙关站0米。
2022年全市供水量28.7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16.82亿立方米(含引江水),占总供水量的58.6%;地下水供水量9.8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34.4%,其他供水量2.02亿立方米,占比7.0%。2022年,全市用水量28.7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11.69亿立方米,占40.7%;工业用水量1.78亿立方米,占6.2%;生活用水量4.71亿立方米,占16.4%;生态与环境用水量10.54亿立方米,占36.7%。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初,石家庄市耕地面积达655.83万亩。其中,水田0.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03%;水浇地553.28万亩,占比84.36%;旱地102.38万亩,占比15.61%。主要分布在行唐县、藁城区、赵县、平山县、无极县等5个县(区)。园地148.21万亩,其中,果园147.57万亩,占比99.57%;其他园地0.64万亩。主要分布在赞皇县、晋州市、赵县、行唐县和鹿泉区等5个县(市、区)。湿地9.48万亩,全部为内陆滩涂9.48万亩。主要分布在深泽县、井陉县、无极县、新乐市和灵寿县等5个县(市)。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2.64万亩。其中,城市用地45.33万亩;建制镇用地41.13万亩;村庄用地208.29万亩;采矿用地11.62万亩;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6.27万亩。交通运输用地53.73万亩。其中,铁路用地4.63万亩;轨道交通用地0.22万亩;公路用地27.24万亩;农村道路20.90万亩;机场用地0.7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5.27万亩,其中,河流水面23.70万亩;水库水面18.29万亩;坑塘水面3.58万亩;沟渠4.65万亩;水工建筑用地5.05万亩。主要分布在平山县、灵寿县、井陉县、鹿泉区和行唐县等5个县(区),占全市水域的66.04%。
矿产资源
石家庄市东部为华北平原,西部为太行山区。西部山区地质结构复杂,成矿条件良好,拥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至2021年底,全市查明资源储量矿产56种,开发主要矿产资源28种。列入《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矿产33种,矿产地110处。其中,按矿产大类划分为能源矿产12处,金属矿产35处,非金属矿产63处;按矿产地规模划分为大型25处,中型26处,小型59处。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中,保有资源储量总计304432.69万吨。金属矿产包括铁矿、金矿、银矿等,主要分布于平山县、赞皇县、灵寿县;非金属矿产包括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玻璃用砂岩、制碱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碎云母等,主要分布于井陉县、鹿泉区、行唐县、 灵寿县、赞皇县。石家庄市优势矿产有金、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电石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砂岩、饰面用石材、碎云母9种。
石家庄市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元氏县和井陉矿区,煤种有肥煤、焦煤、无烟煤、气煤等; 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晋州市,已探明油田或构造有河庄油田、河庄西油田、台家庄油气田、南小陈油田等。截止2021年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342.47万千瓦,光伏发电量27.85亿千瓦时,光伏装机占比 25.38%。
生物资源
截至2023年9月,石家庄市域内分布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92种。以鸟类最多,其次是兽类,两栖类及爬行类较少。野生动物种类有金钱豹野猪狍子等。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52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10种,分别为华北豹黑鹳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大鸨东方白鹳金雕白尾海雕猎隼黄胸鹀;属于二级保护动物的有42种,分别为豹猫、斑羚、勺鸡、白额雁、小天鹅、大天鹅、鸳鸯、斑头秋沙鸭、鸿雁、灰鹤、鹮嘴鹬、水雉、白琵鹭等。
截至2023年3月,石家庄市域分布野生高等植物159科、1424种。其中苔藓植物25科,266种;蕨类植物13科,42种;种子植物121科,1116种。其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10种,分别为大花杓兰斑花杓兰杓兰野大豆手参槭叶铁线莲红景天黄檗紫椴软枣猕猴桃;属于河北省重点保护的有94种。
石家庄市植被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植物资源合计2500余种,其中草本植物占80%以上。木本植物有44科74 属144种。此外,其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1039种,野生药材上百种,人工种植药材230多种,另外还有水生芦苇、莲藕等。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完成造林面积9.1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2.6%。截至2022年初,石家庄市林地569.54万亩,其中,乔木林地170.71万亩,占比29.97%;灌木林地204.63万亩,占比35.93%;其他林地194.20万亩,占34.10%。主要分布在平山县、井陉县、灵寿县、赞皇县等4个县。草地127.41万亩,全部为其他草地127.41万亩。主要分布在平山县、井陉县、灵寿县、行唐县等4个县。
石家庄地区内乔木有26科35属75种,灌木有23科34属43种。主要树木分类具有杨树、柳树、国槐等阔叶树。柽柳、胡枝子、葛藤、 紫穗槐等灌木。油松、华山松、雪松、云杉、桧柏等针叶树。苹果、梨、桃、杏等经济木。全市草场分四类,山地草甸类草场,地处深山,处于原始状态,资源很少被利用,山地灌木类草场,草高40~70厘米,盖度60%~80%,以及丘陵草丛类草场和低温草甸草场。人工种植牧草有紫花苜蓿、粒粒苋、串叶松香草、聚合草、沙打旺等,天然野生牧草共有121个科1116种,其中菊科牧草135种,禾本科占109种,豆科占98种,蔷薇科占58种,百合科占46种。代表性野生牧草主要有野豌豆、直立黄芪、达乌里黄芪等。
截至2023年4月,石家庄市共有自然保护地22处。具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其为驼梁国家自然保护区,具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为灵寿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嶂石岩省级自然保护区、南寺掌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国家森林公园3个,分别为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仙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18个省级森林公园,分别为西柏坡省级森林公园,佛光山省级森林公园等。
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西北部,地处太行山中段北部区域。保护区总面积21312平方千米。201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长、繁育有高等植物143科、552属、1187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核桃、大花杓兰等5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绶草、野大豆等27种。保护区内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资源226种,隶属5纲24目69科149属。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金雕5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大天鹅等34种,另有昆虫资源11目96科709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9月,石家庄市辖8个市辖区、1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即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井陉矿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井陉县、正定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晋州市、新乐市、辛集市;另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市人民政府驻地为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216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常住总人口1123.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1.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1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28%,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1.0万人;死亡人口61.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比上年回落1.1个千分点。根据石家庄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34151人,占总人口数的50.15%;女性人口为5600935人,占比49.8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59。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168697人,占比19.30%;15-59岁人口为6991115人,占比62.2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075274人,占比18.4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4856人,占比12.86%。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
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民族54个,其中少数民族53个(没有塔吉克族、德昂族)。汉族人口10521783人,占全市总人口98.88%;少数民族人口118675人,占全市总人口1.12%,其分别为回、满、蒙、藏、苗、彝、壮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特点。24个县(市)区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分布面较广,主要集中在4区5县(市),即长安区、新华区、桥西区、桥东区、无极县、正定县、藁城市、新乐市、辛集市。其中无极县最多,全市有3个回族乡,即无极县高头回族乡、藁城市九门回族乡、新乐市彭家庄回族乡18个民族村,无极县6村、正定县5村、藁城市3村、新乐市3村、辛集市1村。
语言
石家庄市区及赵县、深泽、正定、行唐、井陉等13个市、县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灵寿、平山、鹿泉、元氏、赞皇5个市县属于晋语的张呼片。其在语音方面较突出的特点有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加声母“n”或“ng”、分尖团、石家庄大部分市县把“耳、尔、二、饵”等字读成舌尖后法浊边音[ι]、将普通话读将普通话读ai、uai 韵母的字读成[ε、uε]韵母等。
石家庄方言内部有较明显的差别。例如,晋语五县保留入声,而官话区古入则已派入其他各声调。井陉、元氏、赞皇、行唐、灵寿、平山六县的平声不分阴阳,而其他各县(市)则平分阴阳,且“分”的依据与普通话相同。圪”头词,即“圪顶盖、圪玄、圪靠、圪挑、圪节、圪台、圪堆”一类词晋语区多于官话区。
与普通话相比,石家庄方言词汇保留了一部分普通话已不再使用的古语词,如蚍蜉(蚂蚁)、遗(丢)、果子(油条)、镏子(戒指)。部分词语方言和普通话都使用,但含义不同。如瞎(浪费)、沾(行,可以)等。在石家庄方言中,“俺”是第一人称复数排除式,“我”是与之对应的单数形式,但与普通话“我爸”“我妈”“我家”相对应的却是“俺爸”“俺妈”“俺家”。
宗教信仰
截至2020年末,石家庄市居民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宗教活动场所529处、宗教教职人员728人(含基督教传道员)、信教群众43.76万人。
佛教明和尚。
截至2020年末,石家庄市信仰佛教公民15.59万人,主要分布在赵县、正定县、藁城区、井陉县、赞皇县、鹿泉区。教职人员255人,佛教活动场所97处较著名的寺院有赵县柏林禅寺、正定县临济寺、新华区虚天禅林、鹿泉区龙泉寺等。市级宗教团休1个,为石家庄市佛教协会。
截至2020年末,石家庄市信仰道教的公民为1.94万人,主要分布在藁城区、新乐市、鹿泉区、平山县、栾城区等14个县(市、区),教职人员50名,宗教活动场所22处,包括抱犊寨金阙宫、青龙观等。市级宗教团体1个,为石家庄市道教协会。
截至2020年末,石家庄市信仰伊斯兰教公民5.69万人,主要分布在市内8区和无极县、新乐市、正定县等县(市、区)。清真寺13座,教职人员20名。市级宗教团体1个,为石家庄市伊斯兰教协会。
天主教在明末清初传入石家庄市。清咸丰六年(1856年),从北京教区分立出正定教区,管辖33个县(市)的教务,主教府设在正定城内隆兴寺两侧。正定教区下设小修道院、大修道院、若瑟会、保禄会等附设机构。民国18年(1929年),赵县教区从正定教区分出,张弼德为首任监牧,主教分署设在宁晋县边村,管辖6个县的教务。民国20年(1931年),修建北大街圣母堂。1951年,石家庄市成立天主教爱国会。1958年,各地天主教神职人员和教徒代表举行了自选主教的仪式,选出了教区主教、副主教,使教会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之路。
截至2020年末,石家庄市信仰天主教公民10.89万人,分布在20个县(市、区),开放活动场所185处。教职人员77名。市级宗教团体1个,为石家庄市天主教爱国会。
截至2020年末,石家庄市信仰基督教公民9.65万人,分布在21个县(市、区)和高新区。宗教活动场所212处,教职人员282名。市级宗教团休2个,为石家庄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石家庄市基督教协会。
经济
综述
石家庄市是中国粮油、瓜菜、水果和肉、蛋、奶主产区之一,有“北方粮仓”之称。石家庄市将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和现代商贸物流五大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拥有华药、石药、以岭、君乐宝等一批现代优势企业。建设了华北制药特色合成药物基地、鹿泉通信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此外,石家庄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以都市休闲、美丽乡村、健康养生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旅游兴起。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生产总值7534.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6.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309.2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4648.1亿元,增长5.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7.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7%。全年人均生产总值67099元,比上年增长6.0%。
第一产业
石家庄市第一产业以粮油、蔬菜、果品、中药材、奶业和畜禽为主导产业。全市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1.5%。市内建设25个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千亩示范片,小麦、玉米单产量位于河北省前列,其大豆面积达到44万亩、油料面积达到42万亩。肉蛋奶、蔬菜、果品产量分别达到200万吨、495万吨、185万吨。此外,建设了一批以连翘、酸枣、花椒为主的经济林种植示范基地。元氏芽球菊苣、藁城宫米、赵县雪花梨等为石家庄特色农业品牌。晋州鸭梨入选中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2021年,石家庄市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8个,建成道地中药材精品示范园区6个,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2个。全市中药材种植达15.3万亩、产量7.2万吨。截至2023年3月,石家庄市内省级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13个,省级以上企业品牌达到10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石家庄市藁城区入选中国首批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第一产业增加值576.9亿元,增长4.1%,粮食播种面积67.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438.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200.8万吨,秋粮产量237.3万吨。猪牛羊禽肉总产量53.8万吨,其中,猪肉产量33.5万吨,牛肉产量8.2万吨,羊肉产量1.8万吨,禽肉产量10.3万吨,生猪出栏433.3万头,禽蛋产量74.3万吨,生牛奶产量92.1万吨,水产品产量1.9万吨。
第二产业
石家庄市将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确定为主导产业。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该市在鹿泉区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新型电子材料、集成电路、现代通信、汽车电子等六大产业。园区内入驻了中瓷电子、森思泰克、博信通信等企业。2023年,鹿泉经开区电子信息业营业收入破850亿元。在生物制药产业方面,石家庄市首批中国生物产业基地之一,拥有5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全市拥有生物医药企业1299家,其中石药、华药等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有17家。2022年,生物制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2亿元、利润136亿元。
石家庄市栾城区主要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引进龙头和配套企业,形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市内装备制造产业园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具有规上装备制造企业39家,2023年,栾城区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达到80亿元。在现代食品产业方面,石家庄市内食品企业建设预制菜生产基地,制定市场推广方案,该市建设位于藁城区的现代食品产业园,拥有拥有君乐宝、同福、惠康、双鸽、洛杉奇、米莎贝尔、石酒等知名食品生产企业。2022年,全市现代食品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81.7亿元,实现利润26.4亿元。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第二产业增加值2309.2亿元,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8.5%,集体企业增长16.9%,股份制企业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长10.4%。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5.7%,制造业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钢铁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纺织服装业、石化工业行业增加值均有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4.8%。
第三产业
在第三产业方面,现代物流产业为石家庄市主导产业之一。石家庄国际陆港已与北京天津及省内城市开通多条班列,国际线路总数达到16条,送达范围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内建设物流园区、物流设施体系,推进物流产业数字化转型。2023年,石家庄获批第四批国家示范物流园区——东部现代物流枢纽基地,区内建设投资6.1亿元的宇培冷链物流仓储项目、投资5亿元的拼多多立体电商仓配中心项目以及投资1.1亿元的极兔速递二期项目。截至2023年8月,全市在建亿元以上物流项目40个,总投资303亿元,极兔京东等一批总部基地物流企业先后入驻。截至2023年9月,石家庄市物流企业达到2802家,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
在旅游业方面,石家庄市挖掘本土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IP,培育特色小镇、乡村公园、乡居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例如,石家庄市鹿泉区岸下村,发展旅游民宿产业,建设成石窑小镇,建设40多套民宿,2023年,近300名村民在本地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4000元。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第三产业增加值4648.1亿元,增长5.9%。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51.2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15.8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5.4亿元。进出口总值1237.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出口总值774.3亿元,进口总值462.8亿元。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49.5亿元,邮政函件业务890.2万件,包裹业务46.5万件。快递业务量153800.9万件,快递业务收入93.9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接待国内游客12756.5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1508.9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3年9月,石家庄市拥有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河北石家庄长安国际服务外包经济开发区等1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位于石家庄市主城区东部,下辖2个街道、3个镇和循环化工园区、科技创业园区,实际管理面积134.6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4.2万,位列国家级高新区第25位。园区内在册企业3.2万家,形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拥有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等“四上”企业143家,产业规模达505亿元。拥有数十家研究院所,以及格力电器、晶澳太阳能等“四上”企业155家,产业规模达362亿元。拥有石炼化、鼎盈化工等规上工业企业36家,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科技创新方面,拥有各类创新平台310家,培育科技领军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1202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510件。园区内汇集数家三甲医院、学校、公园等,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成熟完善。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1.74亿元。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城镇开发边界面积54.46平方千米,下辖1个镇,19个行政村,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具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位居全国经开区53位。全区有注册企业7901家、“四上”企业235家,高新技术企业15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9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示范企业14家、小巨人企业2家,拥有世界500强参股企业10家、大型央企6家、上市公司30家、中外合资企业15家,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现代食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材料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区共有国家级检测中心2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诺奖工作站2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3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40余家。区内企业共有高级研发人员7215人,拥有各项专利2573项。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高等学校48所,其中普通高校44所,成人高校4所,招生23.66万人,在校生71.19万人,毕业生20.18万人。研究生招生1.03万人,在校生2.99万人,毕业生0.84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22.62万人,在校生68.21万人,毕业生19.34万人。普通中学418所,招生22.8万人,在校生64.8万人,毕业生19.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32所,招生7.7万人,在校生23.3万人,毕业生8.2万人。小学1388所,招生16.0万人,在校生92.3万人,毕业生15.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23所,招生340人,在校生2552人,毕业生454人。幼儿园2016所,在园人数29.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8%。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前身为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学校设有23个学院(系),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本科专业86个。具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等科研平台,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学校和200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交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接收单位,建有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1所葡中双语高中、1所海外学院、2所海外预科学院,并向20多个国家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
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大学,初名北洋医学堂,1894年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天津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2016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河北医科大学协议。学校拥有两个校区、五所直属附属医院,下设19个二级学院,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有全日制在校生19787人。学校建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校系统共有教职工17000余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学校设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基础)、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法医学)、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已建成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1个,学校获评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还承办编辑出版了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刊物8种。此外,学校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12个国家的33所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聘请了百余名外国专家担任学校的名誉职务。
医疗
截至2023年,石家庄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9090个。其中,医院30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4个,乡镇卫生院20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45个,村卫生室3958个。年末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4839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62143张,乡镇卫生院9223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7万人,注册护士4.4万人。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创建于1918年,运行院本部、鹿泉院区、北院区、上庄院区4个院区。医院总占地面积10.32万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4126张。2023年完成各类手术7.26万例,全院职工594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u56fd医大师1人。医院具有甲类大型医用设备(TOMO)、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等数十台医疗设备。开设临床医技科室112个,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院内心脏外科TAVI技术、心脏冠脉搭桥技术等为医院优势特色,肝胆外科LPD开展例数全国领先。作为河北医科大学规模最大的直属教学医院,拥有国家住培专业基地29个,2023年度获各级各类课题486项,发表SCI(E)论文476篇,获得专利72项。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科技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拥有专利授权19022件,有效发明专利18405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7.3件。共签订技术合同675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4%。2023年,石家庄市科研创新主体不断增加,省市科技领军企业达到3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875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150家,均位居全省第1。河北省首创瞪羚企业认定,新认定34家,总数达到48家。市内成功重组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认定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9家。开展“人才飞地”认定工作,首批认定7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选派技术经纪人特派员30名、科技特派员1739人进入企业帮扶,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2023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市召开,石家庄市共有117项成果获奖。此外,该市还建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
文化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艺术表演场馆9个,文化馆23个,博物馆39个,公共图书馆24个。2023年,新石家庄解放纪念馆建成投用。该市发放文旅惠民卡42581张、惠民券704948张。举办“Rock Home Town”摇滚音乐季等各类演艺活动1000余场。
河北博物院前身为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包括主院区、建华院区、育才院区三部分。主院区位于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建华院区和育才院区为文物库房,藏品总数21万件。河北博物院设有10个常设陈列《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等 。通过5000余件(套)精美的文物和现代化展示手段,记录了河北200万年来的人类发展史,其每年还举办多个历史、艺术、自然、科技、时政、民俗等方面的临时展览。2015年,河北博物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8年荣膺“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河北省图书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兴办的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定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图书馆前身为“直隶图书馆”,建成于1909年,2005年,河北省图书馆实施改扩建,总投资3.2亿元,建筑面积50606平方米。河北省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项目包含图书、期刊和论文等各种文献。其中,图书类资源包括社会科学类图书11万册、文史类图书6万册、自然科学类图书7万册。
体育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举办、承办市级以上运动会(赛事)273项,参加运动员17100人次。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517枚,银牌406枚,铜牌397枚。市内具有市属公共体育场馆2个,分别是中山体育场和裕彤国际体育中心。此外,2022年至2024年间,石家庄市利用拆违腾退地、街头路旁空闲地等,建成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等球类运动场地817个。截至2023年底,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5平方米。2023年4月,石家庄市体育局与石家庄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2023年石家庄市首届全民三人制篮球联赛,联赛持续4个月,共有200多支业余球队参加。7月至10月,举行中国·石家庄五人制足球全国擂台赛,来自北京、天津、河南等地的20多支高水平球队参赛。该赛事包括擂台赛、省内选拔赛、连胜擂主四强争霸赛等环节,共举行22场,现场观众达2.3万人次。
此外,该市还于2023年新建和改扩建体育主题公园53个,新建球类运动场地416个。举办五人制足球、三人制篮球、马拉松等近20余项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
媒体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具有广播电视台18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拥有长城网、石家庄新闻网、《石家庄日报》等新闻媒体。
《石家庄日报》是中共石家庄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47年11月18日,石家庄报业传媒集团成立于2012年,是河北省内成立较早的地市级党报传媒集团。该报的版面按内容主要包括要闻、评论、时事、经济、专题、文体、副刊等。周一至周五对开8版,周六、日对开4版。近年来,该报发展成为包括报、网、端、微、屏等在内的现代传播体系。2022年,石家庄日报获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7个。编辑部参与的《“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全媒体报道》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石家庄的“母亲河”重现勃勃生机》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环保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年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气225天,城市水环境功能水质达标率100%。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发电量21.3亿千瓦时。其中,太阳能发电量10.0亿千瓦时,垃圾焚烧发电量7.5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量3.7亿千瓦时。此外,2023年,石家庄市重点治理扬尘、管控源头等,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9,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1.8%。管控土壤污染风险,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136.63万亩。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768个,床位4.2万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9个,床位243张。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86.1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06.3万人。其中在岗职工参保人数为237.0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为69.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1.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9.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12.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60.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92.3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70.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45.7万人。
此外,2023年,石家庄市将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800元、600元。实现城乡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即参保”,异地就医住院定点医疗机构扩大至419家,并完成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建设工作,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989套。
交通
综述
石家庄具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是中国的交通枢纽城市和商品物资集散地,其公路交通发达,是中国42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102个中国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和中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黄石高速、青银高速、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4条干线高速公路在石家庄交汇, G107、G207、G307等9条国道穿辖区而过。京广、石太、石德三条干线交会于石家庄,形成联系四方的铁路交通网。此外,石家庄还建有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2018年,跨入“千万级”机场行列。使石家庄市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
公路
2022年,石家庄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777.7千米(不含辛集市),路网密度达到145.7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3条,分别为石家庄绕城高速、黄石高速、青银高速、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张石高速公路北出口支线、西柏坡高速、新元高速、阜林高速、石赞高速、津石高速、南绕城高速、石衡高速,总里程达839.2千米,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千米6.18千米,其中,黄石高速、青银高速、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4条干线高速公路在石家庄交汇。国道9条穿辖区而过,分别为 G107、G207、G307、G308、G230、G234、G338、G339、G515,总里程达894.42千米,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千米6.59千米。此外,石家庄还有省道40条1034.32千米,县道38条1274.69千米,乡道4826.74千米,村道10909.47千米。
石家庄市7条进出市口路均达到一级路标准,市区交通便利,地方道路不断发展,通往各县(市)的公路均达二级以上,全市的行政村全部通了油路。在全市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放射状发展、蛛网式连接的路网格局,构建了省会至京津及相邻省会城市1.5小时交通圈,省会至各县域1小时交通圈,省会至组团县市半小时交通圈。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公路货物运输总量为5.4亿吨,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为2000.4亿吨千米,公路旅客运输总量为1438.3万人次,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为14.0亿人千米。
铁路
石家庄是中国铁路枢纽之一,京广、石太、石德三条干线交会于此,形成联系四方的铁路交通网。除铁路干线外,石家庄境内另有新井、凤山2条支线。石家庄境内京广线(寨西店承安铺站间一高邑鸭鸽营站间)113.4千米,石太线(石家庄直通场一南裕娘子关站间)70.1千米,石德线(石工站一東新王家井站间)85.25千米;新井支线(井陉站一新井站)11.735千米,凤山线(南张村站一凤山站)7.56千米。铁路营业总里程556.6千米。截至2020年末,石家庄市铁路营业总里程556.6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19.6千米,铁路客运专线营业里程148.95千米,普通铁路营业里程288.05千米。
石家庄市共有车站32个,其中特等站1个,即石家庄站;一等站1个,即石家庄南站;二等站6个,即石家庄西站、石家庄北站等以及三等站7个。其中,石家庄站管辖京广高铁涿州东、高碑店东、保定东、定州东等8个沿线中间站。2020年,石家庄市城铁路完成客运量1896.12万人次,其中,石家庄站旅客发送量1648.99万人,实现收入19.8亿元,石家庄北站旅客发送量222.83万人,实现收入1.75亿元。
2012至2022年间,石家庄市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投资733.63亿元。石济客专开通运营,形成了由京广客专、石太客专、石济客专形成“十字型”高速铁路网和由京广铁路、石太铁路、石德铁路形成“十字型”普速铁路网,石家庄“双十字形”铁路网布局基本形成。截至2022年末,全市铁路通车里程699千米,较2011年底增长11%,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千米4.4千米,其中高速铁路通车里程270千米,较2011年底增长33%。
航空
截至2024年4月,石家庄市具有正定国际机场、栾城机场等。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位于石家庄市东北,距市区32千米。是全国29个区域航空枢纽之一,飞行区等级4E级,跑道全长3400米。建有等长平行滑行道1条,快速出口滑行道2条。机坪总面积约88.5万平方米,具有航站楼2座。累计运营航线129条,通航城市84个。机场于1995年2月18日正式开航。2008年7月,更名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2018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133万人次,跨入“千万级”机场行列。机场内共有河北航空、春秋航空、中国联合航空、首都航空四家客运基地航司。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820.3万人次。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底,石家庄市区内共有长途客车1843辆,客运场站5个,分别为客运总站、桥东站、运河桥站、客运北站、南焦客运站。县际客运班线120条,市际、省际客运班线180条,基本满足了市民出行需求。市区内出租汽车6710辆。
截至2023年末,石家庄市民用汽车(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保有量346.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06.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290.2万辆,其中私人轿车271.8万辆。城市公共汽车营运线路413条,营运线路长度8060千米,营运车辆5820辆,客运总量22666.1万人次。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项目自2001年谋划,一期建设规划1、2、3号线共80.4千米,截至2023年4月,投运总里程78.2千米,建成车站60座,累计运送乘客6.48亿人次,其中,2023年度客运量17316.14万人次,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超44%。石家庄市初步形成市区轨道交通网络骨架。石家庄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58.85千米于2022年8月获得国家批复,主要包括4、5、6号线一期以及1号线三期工程。其中,4、5号线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1号线三期和6号线一期工程于2023年4月28日开工。
人文
综述
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6000-7000年;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全市有6个“千年古县”,其中正定县自北魏至清末1500多年间,一直是郡、州、府、路的治所。市内具有西柏坡这一红色地标。 毗卢寺、伏羲台遗址、东垣古城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耿村民间故事、井陉拉花、石家庄丝弦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饮食
石家庄在饮食习惯上以小麦、大米为主食,面条、饺子、包子、烙饼等成为家常便饭,制作食品种类有煎饼、杂面、饸饹、锅贴饼子、炒面等。副食品以肉、蛋、奶、海产品及各种蔬菜组合为主,喜好饮用低度酒,如香槟酒、果酒、葡萄酒、啤酒等。河北菜尤以花刀见长,尤其是切肉丝的甩刀法、砍刀法和连片法,石家庄的金毛狮子鱼等就是刻意于刀工的典型菜式。技法上,有30多种烹法,以熘炒著称,对火候、糊浆、调味、芡汁等工序要求严格。因熘炒菜和海味菜多,因此河北菜注重用汤——根据菜肴的质量档次,选用不同类别的高汤。口感上,以鲜咸为主,兼有甜酸、甜香、香辣、酸咸等诸味。
八大碗为正定县特色美食,相传为三国名将赵子龙所创。八大碗包括四荤和四素,四荤以猪肉为主,做出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先把猪肉整块煮到将熟,然后趁热在肉皮上抹一层蜂蜜,之后进行油炸,炸到肉片变黄带红就可出锅。肉凉后按四荤碗的要求切块、切片。装碗用大火蒸,将肉里蒸出的油滗掉,用多种作料熬成的汤汁浇入每个肉碗中,上锅再蒸,即可食用。四素有豆腐、海带、粉条、萝卜为主的多种主料,豆腐先切成三角片,炸至外黄里嫩,然后装碗、加作料汤汁上锅蒸后即可享用。其余素碗菜可提前加作料用大锅炖好,也可以先清炖再盛碗、加作料汤汁上锅蒸后食用。
金毛狮子鱼是一道河北石家庄的传统名菜,属于冀菜系。金毛狮子鱼以鲤鱼为主要材料。用鲤鱼加工修饰后,炸制而成。色泽金黄,鱼丝蓬松形似狮子,酸甜适口。该菜始于民国初期,最早由石家庄市的中华饭庄名厨袁清芳创制。因成菜色泽金黄,形似狮子,故名金毛狮子鱼。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金毛狮子鱼“被评为河北十大经典名菜。
石门牛肉罩火烧始于1927年,创始人叫哈玉田。民国时期,石家庄称石门,所以牛肉罩火烧便冠以石门之名,至今已经延续近百年。火烧,是牛肉罩火烧的主要食材。禁煮耐泡,易吸收汤料香味。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先烙后烤两道工序,面火定型,立火起层,使火烧外观形如满月,薄厚适中。牛肉须用鲜肉,表面鲜红油亮,有温度、有弹性、有黏劲儿。
习俗
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节”,又叫“天仓节”,是象征“大囤满,小囤流,五谷丰登”的节日。是为纪念放仓救民的官员所设的节日,祈求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节日当天家家户户吃小米干饭,喝杂面汤。每逢“填仓节”,各家各户早早起床,筛些草木灰放在簸箕里,一手端簸箕一手持木棍敲打,灰随簸箕撒出,在院子里画一个个灰圈,再画个十字形,并向每个格里撒数粒麦子、高梁等杂粮,用砖压住。十字的中心放些杂面条。吃完早饭后,将压粮的砖拿去,让鸡啄粮,让狗舔食杂面条寓意是粮满仓,人们不愁吃愁穿,鸡狗也有食。
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被民间认为是“龙抬头”的日子,因此叫“龙头节”。其来历说法种种,意在号召人民春耕,争取好收成。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和民谚。例如,“二月二,龙抬龙。大囤满,小囤流”“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等。龙头节当天的饭食各地也不相同,有的吃油炸糕,有的吃面条称“龙须面”,有的把春节、元宵节以来所剩食物吃完叫“啃龙头”。
寒衣节
每年农历十月一日为“寒衣节”,其来源于秦时孟盖女为被抓去修万里长城的丈夫送寒衣的民间传说。逐渐相沿成习每逢十月初一这天,人们都要用五色彩纸剪寒衣,到坟头上烧给死去的亲人。有的将所剪制的寒衣,悬挂在小树枝上或插在坟头,寄托了人们对故去亲人的一种缅怀之情。
庙会
石家庄一带的庙会历史悠久,最早产生于祭祀活动。石家庄地区庙会由来已久,且甚为普遍,全市城乡旧有庙会约1000处,县县有庙会,村村都赶会。庙会祭祀神仙的种类繁多,有挂云山天地人三皇、女娲,新乐伏羲台的伏羲、龙王、玉皇、王母等。庙会的文艺活动主要有打扇鼓、战鼓、担经(花篮)舞、吹歌、官伞等。庙会中唱念的歌谣,民间一般称之为经。经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颁神、请神、劝勉和娱神四类。庙会时节,城镇里家家户户蒸馒头、买点心,沽酒备菜,领亲眷,接朋友。邻近村庄的群众则称“赶庙”,携家带口,三五成群,纷纷涌来。还愿进香,许愿祈福,购货,观热闹。
逢节过节、欢庆胜利、喜庆丰收之际,鹿泉区便进行民间花会大汇演。流传于鹿泉市的民间花会有20多种,40个演出队。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汇集在城乡大街小巷进行表演。元宵节时,全区的一些民间花会到城区进行汇演,城内城外锣鼓喧天。地区内流行较广的花会有龙灯、花灯、跑驴、大头舞、狮子舞、通天河、跑竹马、旱船,六十大背、八仙庆寿、拉碌碡、高跷会、拉花、斗大龙、跑傻官等。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范庄都要举行盛大的祭龙活动。赵县范庄人自认为是勾龙的后代,范庄是勾龙的故乡,把龙神称为“天地三界十方真宰”,并制成“龙牌”来敬仰供奉。祭龙期间,围绕“迎龙”“祭龙”“送龙”开展一系列活动,周围十余个县的各式汉族民俗艺术也前来演出,方圆几十里数十万人云集范庄,共同表达对龙的崇拜。
辛集吊挂
在辛集一带,每逢过年时节,要到处悬挂“吊挂”。吊挂的起源相传是由军队的旗帜演变而来。吊挂分为两类,一类是布制的,一类是纸制的。因吊挂由古代旌旗演变而来,所以布制的吊挂如今仍叫旗子。其由白布制成,周围镶着犬齿状的红布边。有竖幅和横幅两种,竖幅宽三尺,横幅宽五尺。中间白布绘有“三国”“列国”“水浒”等历史故事和人物。每套旗子均有几十面,按故事情节依次绘制,犹如连环画册。纸制吊挂分为吊挂和花帘两种,均用糊窗户用的毛边纸做成。吊挂为竖幅长方型,一般宽1尺2寸或1尺5寸,下边粘贴着燕尾状的尾巴。吊挂上是用各种颜色洇染成的花样图案,类似万花筒中的花色品种。花帘的幅面较小,一般宽5至8寸。色彩较单纯,每幅最多有两三种底色。上面的图案镂刻而成,主要为祈求平安祥和幸福美满的吉庆内容。
晋州布老虎
布老虎制作是河北省的一项独特的传统技艺,布老虎是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花纹,多用红色、黄色、彩色棉布或丝绒布配以手工绣花和各种花边等辅料加工而成的工艺品。布老虎制作工艺来源于古代宫廷,后流传至民间。在民间吉言中“虎”与“福”谐音,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布老虎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其常被人们用来看护家财,镇宅辟邪。
艺术
赞皇铁龙灯起源于明末清初,是一种民间舞龙艺术。赞皇铁龙灯是是逢年过节庆典时的娱乐活动,铁龙灯每组由两条龙组成,每条龙分别由龙头、龙尾和代表龙身的14个龙球组成,每个龙球由24个钢圈组成,28个龙球由28个人表演,俗称二十八宿,另配有龙珠、虾兵蟹将、烟火灯光等。赞皇铁龙灯各种队列造型任意组合,有“鱼跃龙门”“刘海戏金蟾”“二龙戏珠”等二十多个花样。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鼓、堂鼓、唢呐、笙等。赞皇铁龙灯在表演时以鼓振节指挥,以把龙身分解组合的形式进行舞蹈,表演起来人数众多,纯朴豪放,气势宏大。
官伞发源并流传于晋州境内的故城、槐树、东宿和城关一带,以舞者持伞表演而得名。晋州官伞的基本动律是碾、拧、夹、转四类动作。官伞舞组之间松散结合,每组由二至三个角色组成。二人组扮为一男一女,男执伞,女右手执扇,左手捏绢;三人组扮为一男二女,成一伞二扇。晋州官伞角色男着清代官吏装,穿长袍、马褂,戴凉帽等。女角色扮如戏曲小旦。表演时,先由锣鼓打击场点,会头出场自报村名、会名。演员念白叫板,随后在乐队伴奏下开始表演。唢呐和打击乐伴奏,常用固定曲牌。
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石家庄丝弦有传统剧目五百多出,有《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等是其代表性剧目。石家庄丝弦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来,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丝弦音乐属弦索声腔,有各种音乐曲谱五百多支,各类伴奏曲牌一百多种,分官腔、越调两大部分。丝弦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乐器包括弦索、月琴等,武场乐器包括板鼓、大筛锣等。丝弦的角色分生、旦、净诸行,其表演粗犷豪放,动作夸张幅度较大,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
乱弹(南岩乱弹)
南岩乱弹是河北乱弹的正宗流派,关于其最早的记载是清咸丰年间由菅氏兄弟创办的天兴奎科班。南岩乱弹属多声腔剧种,以板腔体为主,辅以曲牌体。旋律多变,唱词为上下句结构,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基本句式。乱弹男女唱腔为本音咬字假声拖腔。女腔尾音翻高时发“ou”音,俗称“带吼”。在演唱和伴奏时,笛笙与唱念各有各的旋律,呈现复调色彩。南岩乱弹板式众多,曲牌丰富。主体板式有慢板、二板、快板和散板。辅助板式有慢散昆、挑帘等。其表演文武并重,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各有一套表演程式,其表演注重虚实结合。南岩乱弹至今存有200余出剧目,以戏曲的形式叙述了历朝历代的变迁。
乐乐腔是传承于元氏县龙正村李氏家族并流行于当地的一种民间戏曲,它在表演形式上与京、评、梆子等剧种相仿。乐乐腔文武场齐全,主要乐器有主弦四股弦,下配二胡、板胡、笛子等,打击乐有板鼓、手板、大锣、手钗等。其唱腔独特,乐律没有更多的文字记录,一直靠口传传承下来。该剧种板式单调,仅有头板(慢板)、二板,三板,还有变调、梅花调、冲台等几种原始唱腔。传统剧目有《罗裙记》《翠屏山》等三十多部。乐乐腔的曲调轻柔、优美,在表演程式上与京剧相差无几,在剧目上文武兼备,大小结合。
耿家民间故事
耿村被誉为“中国民间故事第一村”。耿村人外出经商、游历、当兵,也带来了天南地北的文学作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耿村民间口头文学。耿村民间故事的主要代表作品有《砂锅记》《三代人比美》《兰桥断》等。其内容包罗万象,上自开天辟地的神话、风物传说,各朝各代的人物和史实传说,下至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后的生活、人物。耿村故事形成一条历史长链,涵盖二十多个省市区、一百七十多个县市。1995年,耿村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民间故事之乡”。
文物古迹
截至2020年,石家庄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3处。其中包括伏羲台遗址、永通桥、广惠寺华塔、隆兴寺、赵州陀罗尼经幢等。
广惠寺华塔,又称多宝塔,位于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生民街路东。相传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4年),按现存塔的形制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应是金代的遗存。塔高40.5米,造型独特,结构富于变化。因塔身第三层以上八面八角的垂线有龙虎豹狮象及佛像等壁塑,形如花束,被称为华塔。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钟楼位于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中山东路。寺庙创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唐乾宁五年(898年)及明、清先后进行了重建和重修。寺内仅存钟楼和砖石结构九级方塔(须弥塔)各一座。塔、楼对峙的总平面布局保存了隋唐时期的特征,钟楼平面呈正方形,重楼青瓦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高14米,下层基本保持唐代的建筑特征,上层经清代重修,为晚清风格。楼上悬挂铜钟一口,厚0.15米,据县志和寺内碑刻记载,为唐代所铸。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6月,石家庄市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60项,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140项,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2项;公布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3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25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8人。
井陉拉花起源于明清,产生并流传于井陉县境内,是河北省特色的民间舞种之一。井陉拉花有多种流派沿传,大致分成东南正拉花、庄旺拉花、南固底拉花三大流派。传统井陉拉花以“拧肩”“翻腕”“扭臂”等动作为主要舞蹈动作。拉花的基本动作为迈步高抬腿,身体前倾,下坡则是双膝出于拘谨状态,身体稍仰,男性舞步为“起要跋,膝要屈,踩要稳”,女性舞步为“进要弓,退要丁,脚外撇”。每做一个动作主力腿皆随着动律起伏屈伸一次,双腿变化动作时,借助动力腿踩地的刹那间脚外撇完成。井陉拉花擅于表现悲壮、凄婉、眷恋、欢悦等情绪,表演人数不等。拉花道具内涵丰富,各有其象征寓意,如伞象征风调雨顺、包袱象征丰衣足食等。传统井陉拉花主要表现内容有“六合同春”“卖绒线”等。其音乐为独立乐种,多为宫、徵调式,节奏偏慢,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
花脸社火是河北省井陉县小作镇桃林坪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的一种民俗表演。相传八百多年前,井陉县为纪念将军击败敌寇,当地百姓组织排练,以花脸社火形式公开演出,流传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桃林坪花脸社火表现三国、梁山等故事中的战斗场面,共有十六回,每回讲述一个故事,一至十五回反映历代名将的战斗经历,第十六回系由桃林坪村老艺人赵维海所创。桃林坪花脸社火表演中人物脸型奇特,服装道具古老,演出队伍庞大。桃林坪花脸社火不唱不说,只有从演员的脸型、招路上仔细观察才能辨别出人物身份和故事内容。
深泽坠子戏是河北省稀有地方剧种,广泛流传于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地区。深泽县是坠子戏的发源地和发展的中心,坠子戏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口齿清楚,通俗易懂,具有传统戏曲的特征,是融歌、舞、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深泽坠子戏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传统的坠子书衍变而成。在演出过程中,说书艺人穿戴戏剧服饰,简易化妆,分角色表演坠子书。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5月,石家庄市有井陉县、平山县、鹿泉区井陉矿区、赞皇县的60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包括井陉县的大梁江村吕家村等48个村庄,平山县的大坪村、大庄村等7个村庄,鹿泉区的水峪村、封庄村,井陉矿区的贾庄村、南凤山村,以及赞皇县的嶂石岩村。
小龙窝村是历史风貌保存完整的北方山地古村落,村内拥有众多明清建筑和乡土历史文化。古村落占地5.59公顷,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院落114座,房屋2000多间,建筑面积达40000平方米。2010年小龙窝村共200户。其中古村落原住居民300人。小龙窝村房舍布局顺山就势,层楼叠院,使空间结构立体化。房舍的墙体材料以石材为主,建筑一层均为石拱结构,二层为砖木或砖石结构,二层建筑主要采用叠梁式木构架支撑。坡屋顶建筑的墙体除石头外,还有当地烧制的青砖。石碹窑居是该村一大建筑特色,窗洞口两侧构筑全部为独立石柱,当地人称将军柱,简洁有力,坚固实用,拱植均为三块拱石构成,墙厚达1米,屋顶用筒瓦或灰渣平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好。
嶂石岩村村民主要于清顺治时从山西迁来,因山势陡峭,各个自然庄沿河靠山而建,旧有建筑和通往山西的古驿道保护较为完好。嶂石岩村地处太行山主脉,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嶂石岩村坐落在嶂石岩风景区内共有五个自然庄,分散在各个山坳中,村内多高峰。村内传统建筑以红山石为原材做为砌体,石木结构,槐泉寺坐落于该村纸糊套,殿前有千佛碑2通,重修石佛寺碑记,游槐泉寺记碑各一通,有经幢一座。 嶂石岩风景区的各景点分布在村子的周围,槐泉寺西的泉水由崖缝喷崩而出,发源该村纸糊套。
历史文化名村
截至2024年4月,石家庄市具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天长镇,以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于家村。
正定县于1994年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城内汇集“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等不同朝代的建筑文物。正定历史城区以正定古城墙及四关范围为界,包括古城墙、周汉河及四关(东关、北关、南关、西关),面积8.7平方千米,含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开元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南门南关、阳和楼、府前街、中山西路、中山东路、荣国府6处风貌区。2014年开始,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直接指导下,本真保护正定城墙。2015年,开始修复南城门月城、瓮城、内城及南半部城墙5.8千米,2017年9月全面开放。
于家村位于井陉县中西部于家乡,因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后裔居住此地,故名于家村,已有500年历史。于家村以石头建筑为特色,全村6街7巷18胡同,每条街道以乱石铺就,共有石头房屋4000多间、石头街道3700多米、石头井窖池1000多眼,石梯田2000多亩,石头用具2000多件,石头碑碣现存10多块。于家村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石街石道、石楼石阁、石房石墙等建筑物及许多奇石怪石、景石雅石。其石头建筑技艺千碴石墙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内的清凉阁、四合楼院等石头建筑是井陉古村落的典型标志。于家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1998年11月1日,被河北省民俗学会命名为于家石头民俗村。至2021年底,于家村总户数400多户,人口1600余人。
天长镇位于井陉县西部,辖49个行政村,面积102平方千米。汉代出现村落,北朝建天长村。唐代是河北经山西入都城长安的要道,宋代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长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文物古迹较多,主要有古城墙、井陉古瓷窑遗址、井陉古驿道天长古城、乏驴岭铁桥等。镇内王宅是明清建筑,宅子里的饰有几幅浮雕画,二条鱼图案代表王家兄弟三人,一个寓意是“丹凤朝阳”,一个是“封侯挂印”。镇内明代嘉靖年间修筑的石城墙保存完好,长约2000米,还有明清季文庙、城隍庙及明右副御史、大同巡抚霍鹏故居等建筑。
地方特产
赵县雪花梨又名“象牙梨”。产于河北赵县。其果形长圆,果面有浅褐色斑点,个头硕大而皮薄,单果平均350克,大果微500多克。果肉洁白似雪,汁多味甜,质细脆嫩,有冰糖味。贮藏后,果皮渐呈金黄色。雪花梨除含有较高的糖分、果酸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含糖量达13.8%。可入药医病,有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医疗功效。赵县雪花梨栽培历史悠久,可上溯到2000多年以前。其年出口量400万公斤,远销东南亚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河北省出口的优质水果之一。
赞皇金丝大枣又名赞皇大枣,产于河北赞皇,是河北省的名土特产品之一。长圆形,果顶稍凹入皮,呈褐色,白亮紫红,肉厚皮薄,油大味甘,晒干掰开,尺余长的蜜丝维连不断。鲜枣甜脆可口,干枣肉绵甘香,含糖量达62%-70%,每百克鲜枣含维生素300-600毫克。赞皇县大枣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枣产量1.1亿公斤,涌现出了阳泽十万亩大枣科技示范园区、南壕科技示范区等项目园区。赞皇大枣历史上曾多次贡奉朝廷,被誉为“贡枣”,2000年,在山东乐陵红枣交易会上赞皇大枣及其产品蜜枣荣获金奖,2005年,赞皇大枣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
元氏石榴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的特产,元氏县所产的石榴粒大核软,汁多味甜,品质优良,最大的石榴能达到0.75公斤。元氏县“满天红”石榴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石榴在此地有千年的种植历史。元氏石榴基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西南方向45千米的元氏县西部山区,石榴栽植面积达8万亩,是华北最大的石榴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省“中国石榴之乡”“名优产品”等荣誉称号。元氏石榴主栽品种有太行红、满天红、泰山红,基地年产石榴8万吨,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
地区象征
石家庄市市树为国槐,国槐属豆科槐属,系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久,抗逆性强,寿命长,石家庄市拥有百年以上古槐133株,其中500年以上一级古槐达到71株。国槐树干端直,树冠宽广,展叶早落叶晚,其花芳香。石家庄市主城区种植国槐街道197条(段),种植数量5.1万株,以国槐用作行道树的街道达121条,是城区街道的主要骨干树种之一。国槐在民间是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把它作为吉祥树、幸福树,它象征着石家庄人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石家庄人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石家庄市市花为月季,月季属蔷薇科、蔷薇属,系木本落叶灌木,原产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被誉为“花中皇后”。其花色艳丽,香味馥郁,品种繁多,是美好、友谊、和平的象征。月季适应性强,耐寒抗旱。石家庄市通过引种、繁殖、培育,广泛用于街道、公园、庭院、广场的绿化、美化。石家庄建有月季公园8.7万平方米,市植物园建有月季专类园2.5万平方米。自2003年起,石家庄市举办月季展16届。
风景名胜
综述
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之上,地形平坦,自然景观多样,包含山地、森林、温泉、中药、滑雪、避暑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石家庄市历史悠久,人文资源种类多。此外,还借助红色旅游资源,挖掘其文化内涵,结合“西柏坡精神”,整合出多处红色旅游景点。2023年,石家庄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756.5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1508.9亿元。截至2023年8月,石家庄共有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24个,3A级旅游景区7个,2A级旅游景区3个。2023年12月,石家庄文旅局联合商务局等单位,评选出石家庄十大旅游景区,其中包括西柏坡、赵州桥、隆兴寺、荣国府、嶂石岩等。
重要景点
西柏坡景区是中国A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北部。1947年,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此地征房建院。1948年5月,西柏坡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和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1978年,为纪念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景区以红色旅游为主,景点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石刻园、五大书记铜铸像、西柏坡纪念碑等,总面积39万平方米。曾被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誉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
赵州桥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又称安济桥),俗称大石桥,建于隋代(公元595-605年),由隋匠李春设计建造,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2千米处。赵州桥全长64.4米,从整体上看,它是一座单孔弧形石桥,由28道石拱券纵向并列砌筑而成。桥上栏板、望柱、浮雕、蛟龙、花卉,构图饱满,是世界现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好的古石拱桥。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兴寺位于正定县中山东路北侧,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大小殿宇十余座,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经过数朝扩建,形成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隆兴寺”。寺院建筑中轴线南端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等建筑。主次分明,高低错乱。1961年,隆兴寺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沕沕水生态风景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南边缘,面积11.5平方千米,海拔高度800-1100米,曾获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景区和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景区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红色旅游于一体。景区内喀斯特岩溶泉,常年湍流,水质洁净甘冽,湖潭星罗棋布,形成落差93米、45米等多级瀑布。景区内龛馆遗迹完好,环山叠嶂,怪石嶙峋。此外,景区内还有“红色发电厂”纪念碑池、红色发电厂旧址区等红色旅游景点。
嶂石岩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省赞皇县境内,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是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千米,分为纸糊套、冻凌背、圆通寺和九女峰四个主景区。最高峰黄庵垴海拔1774米。山势层峦叠嶂,悬崖峭壁。景区地质景观最为典型的是嶂石岩地貌和中元古界长城系砂岩中的层理与层面构造。景区内自然景观主要为嶂岩三叠、一线天、三秀峡、槐泉峪、乳泉洞、云中舞厅等,此外。还具有千年古刹淮泉寺、三栈胜境玉皇庙暨千佛碑、大王台等人文景观。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2013\u5e7409\u670813\u65e5
地理位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官网.2020-11-20
区划设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22:07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