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鸠氏
立为万国
据史书记载,“黄帝记方制天下,立为万国。”颛顼之所建,帝喾之所授,创建九州少昊时爽鸠氏居营丘。《太平寰宇记》载:“昌乐东南五十里营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当少昊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则(li);汤时有逄伯陵,周以封太公于营丘。”
历史故事
周武王封辅佐自己灭商有功的姜太公于齐,建都于此。即史书所记:“周,齐太公吕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谓之吕侯。商末,太公起渔钓,为周文武师,号师商父,佐武王以平殷乱,封于齐,都营丘。”然,当时东有莱国袭扰,近有纪国威胁,营丘地不安定,而姜太公精心治齐“通商工业,便渔盐之利”(《史记》语),使齐很快昌盛,富强起事,修建了当时颇具规模的营丘城。城类燕京制度,分内外两城。城垣呈方形,东西1000米,南北1200米,周长约4.5公里,现存部分残墙,基宽30米,墙高6米,为夹板夯筑而成。遗存还有汉隐士逄萌墓碑、窦公渠碑及大量汉砖等。
姜太公治齐,又经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王朝烹哀公,立其弟,称胡公,胡公迁都薄姑。周历王十九年(公元前860年)齐哀公的舅父(名山)率营丘人袭薄姑,杀胡公,自立后国君,称献公,把国都迁至临淄营丘古城,春秋称缘陵,西汉称营陵,曾为北海郡治所,北齐撤销,隋复置,改称营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复撤。营丘,后改称缘陵,营陵,北海等,几经更易,发展至今。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取昌盛安乐之意而得名。
命名缘由
营丘故城,原分“外城”、“内城”、“皇城”三廊。原外城建有东、西、南、北四城关。《昌乐县志》载:“营丘故城,类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广袤二十余里。”城垣已塌无迹。据考:东门,即现马宋镇古城村东十五里,今坊子区范家庄东北隅里许,原有东门石碑为记;西门在古城村西五里,北申明亭村西南“女娲庙”处,原庙碑记有:“古城西关西门外,女娲娘娘庙”字样;南门在古城村南十二里,高家辛牟村东南隅“府君庙”前,现存南门石碑右上一角为记;北门在古城北六里,潍城区张、陈官庄村附近。符合周初:“列地卦国,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三品之制的制度(周里小于今里)
内城:旧雉堞成正方形,广袤为一千五百米,即古营丘城址。城垣周长十一点二华里,今称营丘古城遗址。《周礼·坊记》云:“都城不过百雉”。今内城实际为一百五十雉。现今仍存有四千五百米、宽十五米之城垣残迹。位于今河头村东里许,白浪河西岸,今营丘村西二里处,金钗河北岸,距昌乐县城东南二十四公里,北纬36°34’,东径119°02’。嘉庆版《昌乐县志》古迹考云:“古营丘城,岂太公之所筑。仰汉时,因太公之旧,而筑之欤。”今古城村即古皇城。原有太公祠,唐朝长寿年(公元692年)建。另有八角琉璃井乃皇井遗迹。皇城南门外,原有汉朝隐士逢萌墓道碑,今徙置古城村东南角处。皇城北门外,原有唐朝嗣圣十八年(公元702年)北海县令窦炎凿渠遗址和窦公渠碑
营丘故城,在齐鲁境内,属古老地区之一,据考已有四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唐杜佑《通典》载:“黄帝方制天正是,立为万国。颛顼之所建,帝喾之所授,创建九州少昊时(公元前2590年)爽鸠氏已居营丘。”《太平寰宇记》载:“昌乐东南五十里营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当少昊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萴;汤时,有逢伯陵;周以封太公为营丘。”《山东通志》载:“青州,古爽鸠之虚。《禹贡》为青州,周为齐国。”据明嘉靖《青州府志》载:“少昊爽鸠氏,帝少昊之司寇也,帝以鸟名命官,司寇主击盗贼帮名。今昌乐营丘是也。”《续山东考古录》云:“古风质朴,以官名人名为国名耳。”时营丘地,故曰:爽鸠国。
古籍记载
夏朝:《竹书纪年》载:“唐尧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虞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3年,)命禹摄位,遂复九州。”时营丘地由夏诸侯,季萴代爽鸠居之。《青州府志》载:“季萴,虞夏诸侯,代爽鸠者,亦昌乐也。”禹贡海岱惟青州,潍淄其道。青州之域。古爽鸠地:“有季萴(今昌乐县古城村);斟(今安丘市杞城村);斟灌(今寿光市斟灌村);薄姑(今博兴县柳桥镇);莒,古介根邑,莒故都(今莒县城阳镇);纪,(今江苏省赣榆县,鲁隐公元年迁寿光市纪台镇处),诸国地。”以上所见,即古青州地域之轮廓。《史记》司马迁曰:“禹后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夏朝时营丘地称季萴国。
商殷时代:昌乐营丘地,有逢伯陵氏封国。《路史》载:“逢伯陵,姜姓炎帝后裔,太姜所出,始封于逢泽,后改封于齐。”明嘉靖《府志》载:“逢伯陵,姜氏,伯爵。汉书谓,汤时有逢公伯陵;齐乘曰,逢伯陵,商之诸侯封于齐;即晏婴对齐景公曰:逢伯陵因之是也。亦昌乐也。”可见营丘古城,自少昊时有:爽鸠氏始封国;夏朝有季萴氏代封国;商朝继封逢国;至周,太公吕望封称齐国,谓古青州治所,周朝前计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记载。
周朝:《竹书纪年》载:“帝辛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123年)西伯(文王)治兵于毕,得吕尚为师。翌年,武王兴师伐纣克之。继命姜太公吕望东征。伐奄国五十,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逐莱人地入于齐。非鹰扬元勋,不足以弹压东方,故特封之营丘。”又载“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巢伯来宾,逐大封诸侯。”《昌乐县志》载:“周武王十有三年夏四月,封尚父于齐,都营丘。按:营丘故城,即太公始封之地,历六世,始迁都临淄。”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成王封外祖父太公吕望做齐侯,吕尚都营丘,山东省昌乐县。”司马迁《史记》曰:“太公封齐,兼五侯地。”即斟、斟灌、莒、薄姑、纪地。《青州府志》载:“周齐太公吕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谓之吕侯,商末太公起鱼钓,为周文武师,号师尚父,佐武王以平殷乱,封于齐都营丘。……齐始封昌乐、再徙博兴、又迁临淄。传卅一世,为田氏所篡。太公传子丁公吕;及传子已公吕德;德传子癸公吕慈母,慈母传子哀公吕不辰;纪侯及之于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吕静,是为故公;胡公徙都薄姑(今博兴县柳桥镇处)。齐哀公少弟吕山怨胡公,与其党袭杀胡公,而为献公;献公尽逐胡公子,徙都监淄。”嘉庆版《昌乐县志》载:“周历王十有九年(公元前856年)齐哀公弟山,率营丘人袭杀胡公,而自立为献公,徙治临淄。”《竹书纪年》卷九周记载:“康王六年(公元前1072年),齐太公薨;康王十六年赐齐侯命。”(及,姜太公之子,丁公吕及)。又见清朝乾隆年间,礼部侍郎阎循观《西涧草堂诗集》“登木梁台”诗云:“层台冠西岭,云际独攀登;沧海遥如带,沂山近可凭;地崩庚戌水,铭记太公陵;欲辨临淄误,返周亦缺徵。”并诗后加注云:“雍正八年,大水台崩,得古碣云,齐太公之墓,碣旋裂。”史料可见,仅姜太公一人,在昌乐县营丘,治国修政达五十年,相沿姜姓五世六侯,都治营丘称齐国,历时一百八十八年。并非始封临淄。
关于昌乐营丘与临淄营丘之争论,原错误出自魏朝郦道元水经注》,误定营丘为临淄。后见清朝全祖望《全校水经注》给予反驳云:“淄水出其前左营丘,误也。临淄城中虽然有丘(称葵丘),淄水迳南而北,非营绕之意。”又云:“周成王封师尚父于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莱侯与之争营丘。太公闻之,夜衣而行,至营丘。陵亦丘也;作者多以丘陵号曰缘陵。又去莱差近,成言太公所封。考之春秋经书,诸侯城缘陵是也。”又据《山东古国考》云:“昌乐营丘属于莱夷国都。”莱夷部族哪有不争之理。《潍县志》云:“商周潍县地属莱国。”可见,姜太公所争之营丘,并非临淄城,因为莱国与临淄相距甚远。《尔雅·释丘》载:“水出其前,丘;水出其后,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营丘;此以水在丘之前、后、左、右名之也。”民国四年版《辞海》解释:“丘,谓水在丘之前也(今金钗河);沮丘,背水以为险也,沮同泄字(今官庄河);正丘,水出其右,古人以南为正,故以西为右,则流不远,当止也,尔雅亦称丘。(原窦公渫上游河)。营丘,水出其左,(今白浪河)曰:营丘”。当时昌乐营丘,地处四河中央,故有城处脉中之说。其地形地貌完全与《尔雅》记载相符合,而临淄古今都不具备这一地理特征,只见淄河旁其左。今古皇城(古城村)东南隅数步有丘,今称石埠,长宽里许,因水土流失,今不甚高,标高63.1米。清朝翰林院学士、工部侍郎阎愉《营丘辩》文,肯定此石埠为营丘之丘。
今有金钗河流其古城前;东面有白浪河旁其左;北有官庄河背其后;古城西,窦公渠水出自古城西南“蛤蟆塘”,水自城西侧北流,由“皇城”后东折流入后官庄河,当时营丘四水萦绕,故名营丘。而郦道元只依水出其前左,牵强应和临淄地形,又言:“城对天齐渊,故有齐城之称。”释云“天齐渊,是天之腹脐;漂瓦出木,记有‘齐’字等”云。对临淄营丘因事附会,遗谬误于千载。唐朝颜师古早已考称:“昌乐营丘是旧营丘。”若有新营丘,临淄城不过是沿袭老营丘名而已。在清朝乾隆年间,据传有一次营丘之争的大辩论,最后乾隆御批昌乐县为“尚父初封地”,做为昌乐城中“保障坊”的匾额。至今残坊尚存。从太公封营丘至齐桓公改称缘陵,营丘名称历时又三百余年,加之周朝前一千五百年,营丘名称历时一千八百余年。
春秋战国时:营丘称缘陵。嘉庆版《昌乐县志》载:“襄王六年春,诸侯城缘陵。按:缘陵齐邑,殆因营丘缘陵而得名也。”《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缘陵即营陵,古城在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五十里。”《通志》云:禹“后裔,东楼公九世,成公迁缘陵。至文公又迁淳于(今安丘市杞城)”。《府志·封建表》载:“周灵王廿三年(公元前594年),杞文公名‘益’,始迁淳于。”依此计算禹后裔东楼公,在缘陵称杞国,历时一百二十九年。嘉庆版《昌乐县志》载:“敬王时(公元前519年),孔子弟子名‘后处’,字子里者封此,唐追封为营陵伯。”
意义影响
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封从兄刘泽为营陵侯,都治营陵。《史记》卷十八表云:“营陵侯刘泽,汉三年为郎中,击项羽;十年封从将军,击陈豨得王黄,为侯。与高祖疏亲刘氏,世为卫尉,封万二千户,汉高祖十一年,即营陵侯刘泽元年。”从此缘陵始称营陵。营丘地自齐桓公元年称缘陵,至汉高祖十一年改称营陵,缘陵之称历时五百余年。西汉时,营陵首为北海郡治所。《后汉书·地理志》载:“北海郡,景帝中元二年置(公元前148年),户十二万五千,口五十九万三千一百五十九。领县二十六:营陵或曰营丘,莽曰北海亭。剧魁,侯国。都昌。平望,侯国。平的,侯国。斟,侯国。桑犊。平城,侯国。新城,侯国。成乡,侯国。胶阳,侯国。”以上共廿六侯国及县,西汉时候国与县并存。新莽(王莽)天风元年(公元14年)改营陵北海郡为北海亭。嘉庆版《昌乐县志》载:“建武四年(公元28年),伏恭字叔齐,为营陵侯。光和六年(公元189年应劭营陵县令。”《后汉·郡国志》载:“北海国(治剧县),领十八城:剧、营陵、平寿、都昌安丘淳于、平昌、朱虚、东安平、高密、昌安、夷安、胶东即墨、状武、下密、挺、观阳”。建十一年(公元206年)北海国改为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北海郡改为国。三国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北海国改为郡,又营陵县地。三国青龙元年后,营陵又为北海郡治所。《补三国疆域志》载:“北海郡领平寿、下密、胶东、即墨、都昌、观阳七县。”晋朝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废魏立晋。此时营陵、剧县划归徐州部,琅琊国东莞郡。《晋太康地理志》载:“晋因汉制,营陵先属北海郡,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分琅琊置东莞郡,营陵属之郡下。”《山东通志》云:“东莞郡县人:营陵、朱虚、安丘、益、临朐、剧、广。剧、营陵属焉。”元康十年(公元300年),城阳之营陵等十一县为高密国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232年),秋八月,石虎陷青州、营陵、剧地入后赵,历时卅三年。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青州、营陵、剧属南燕十年。南北朝刘宋明帝泰始五年(公元469年),营陵属胶州平昌郡。北齐承光元年春(公元577年),后周兴师灭齐,营陵、都昌两县属后周,历时廿七年。
隋朝: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5年),北海郡为青州治下。《山东通志》载“隋北海郡《时始治益都》。”又云:“隋开皇十六年,改曰营丘县,属北海郡,(治所始徒今潍坊市),大业八年度。唐武德初,于营丘县权置杞州,二年州度,复为营丘县,属潍州。领先年省入北海(今潍坊市)”。隋开皇十六年营陵始称营丘县,营陵之称历时近八百年(792年)。
唐朝:《旧唐书·地理志》载:“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潍州,领北海等十一县,析北海县置营丘县。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惟留北海、营丘、下密三县,余并废。武德八年潍州废,乃省营丘、下密二县人北海县,五代因之。”唐朝时:爽鸠、季、逢伯陵、姜太公开国之地营丘古城始废古老的营丘,东方大邑,历经沧桑,几经沿革,逐渐演变为农村。今见营丘故城遗址附近,仅存古城村、营丘村、营丘河南村城南村、古城店、城角前沿等象征性村庄而已。华都丽邑,昔日辉煌,已陷湮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营丘古迹,历史之文明,却给齐鲁文明之邦,留下了光辉的史碑。注:营丘之“丘”,明初倡儒学,为避孔丘之“丘”字,官令“丘”旁加阝,明后丘字为邱。故属同一字义。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15 22:17
目录
概述
历史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