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
连接汕头港至广澳湾的河道型峡湾
濠江东起河渡门,西至磊口,是一道连接汕头港广澳湾的河道型峡湾,16公里长。
发展历史
濠江资源丰富,盛产鱼虾、壳贝等海鲜,沿江人民多从事渔业生产。中心航道深约3米,可行驶电船,两岸有石堤护坡,是汕头市至达濠主要的水上交通线。
濠江从清康熙中期,便有、惠等地商船来往;
咸丰十一年(1861)汕头开埠后,川走达濠至汕头之间的帆船有20多艘,
宣统二年(1910)始行驶电船;
解放后,人民政府为发展水上交通运输,清除了江中礁石,增设航标,保证航行安全;
1954年,汕头航运局在达濠镇新建了码头,行驶电船,每艘可载客200人。
水文特征
濠江,是汕头市濠江区域内主要江河水系,西北起磊口大桥侧,东南至河渡门嘴,全长15.5公里,是一条没有源头的河涌,西北接汕头内海湾,东南通南海。濠江流域面积137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五南沟、大坪排洪沟、北切排洪沟、西坑排洪沟、水望底排洪沟、青洲排沟、下五排洪沟、河渡排沟。
水位
濠江古称河渡溪、达濠溪,系海湾潮汐通道,属潮感区。以本区域深度为基准面,其潮位特征值为:最高潮位3.85米,最低潮位-0.26米,平均高潮位1.68米,平均低潮位0.83米,平均海平面1.25米,最大潮差2.43米,最小潮差0.86米。
径流
濠江两头通,只有在潮汐初涨以及初退时才能形成径流。现场实测海流是调查海区海水的综合性流动,它包括潮流和非潮流(通常称为余流)两种成分。据达濠渔港测站有关资料显示,实测海流流速值的大小,随着潮汐的涨落而变化,涨潮流比平均落潮流小,最大流速出现在低潮位附近,转流时刻多发生在平潮时,上下层基本同时转,表现为明显的驻波性质。各层海流主要表现为往复流。表层、底层最大流速均出现在落潮期,流速、流向分别为:74.5cm/s、175.3°;65.5cm/s、175.7°。
泥沙
因流域内的森林覆盖率较低和部分山地水土流失严重,每逢暴雨,地表径流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濠江河道,有的沉积于河床,有的随流而下直至河口输入大海。濠江是一条汇潮水道,汇潮在濠江上游珠浦附近,而且落潮指向W或SW向,使得上游来沙出江口后向西方向运移、扩散,而达濠岛东岸的底沙,由于受到最南端岬角阻截,很少能接近濠江企望湾出海口
潮汐现象
濠江由于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水位流量泥沙等水文特征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较大,沿海潮汐受风暴影响也有较大变化。
濠江区附近海域潮汐现象,属不规则半日潮、每天先后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相邻两次高潮或低潮的潮位不等,涨落潮时也不等。
在一月之内,每日潮位基本随地球月球太阳所处相对位置的变动而变。在正常情况下,阴历每月朔望后的初三、十八为涨落最大的大潮期,俗称“初三流,十八水”。初九、二十三上下弦时为涨落最小的小潮期。
一年中各月份的高低潮位也有差别,最高潮位一般出现在9、10、11月(阴历八、九、十月),最低潮位在6、7月。因此,沿海人民称九月初三的大潮为“潮父”,十月初四的大潮为“潮母”。
沿海潮汐高低和涨落潮时除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外,有时还受海面风力风向的影响。
濠江平均高潮位1.46米,查测到的历史最高潮位3.51米,最低潮位-0.4米。平均海平面1.03米,平均潮差0.78米,最大潮差2.37米。
龟山
龟山是濠江南段的一座小岛,形状如同一只海龟浮于海面。岛的面积仅有 0.03平方公里,海拔三十六米,其南部有淡泉,岛上无人居住。
在龟山“头部”山顶上, 建有一座小庙,内奉“感天大帝”,庙门题“永保平安”四个大字,门联题“仰神功恩施濠海,冯德泽福佑人间”。这反映了海滨民众祈求航海平安的朴实心愿, 也体现了在濠江人民心中,龟山发挥着镇守濠江,维护一方安宁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濠江水面宽阔,分布着众多小岛,随着时间迁移,许多小岛已经和陆地连在一起。如风岗山、岗背山以及玉石的崎峰山。它们都是由岛屿逐渐变成的一座座小山。就连门嘴的东屿、西屿也渐与陆地相接。唯有龟山依然漂浮于濠江之中,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
夕阳下,渔舟唱晚,“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下尾庵岸边举目远眺,龟山的唯美剪影,正是“濠江区十大人文景观”之一的“霞美夕照”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2条。
五南水,古称招收水。发源于东山径门岭,东流至上头转东北合陈厝坑、经鸡岗入濠江,流程15公里,潮阳境上游9.3公里,流域面积27.5平方公里。
河浦水,发源于东山东麓大脚虾岭,东北流至河浦汇石音坑、铁鸟坑各支流,于水流娘处注入濠江,流程6.5公里,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
濠江水系.濠江区人民政府.2020-10-10
濠~~~~~~~江.汕头市濠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12-10
濠江的潮汐.濠江区人民政府.2020-08-1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21:34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水文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