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堂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
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校园内。
历史沿革
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1904-1905),
美国政府因“所收
庚子赔款原属过多”,决定退还部分,
徐世昌主张用此款开发东北,
袁世凯主张用于实业,而时任
清政府外务部右侍郎的
梁敦彦则力主开办学堂。梁敦彦的主张恰好与美国政府计划一致。
1908年,
梁敦彦代表清政府与美国签约,中国自1909年起每年选派100名留学生赴美学习,直至1940年。根据中美协议,清政府成立了“游美学务处”,梁敦彦还推荐同为第一批
留美幼童的
唐国安主持赴美留学事宜。1909年清政府成立了游美学务处,负责直接选派学生游美,同时着手筹设游美肄业馆。
唐国安参与“庚款留美”的具体
组织工作,担任外交部、学部所共属的“游美学务处”会办,进而成为清华学堂副监督、监督,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
1910年,唐国安任
外务部考工司主事,1910年11月,游美学务处向外务部、学部提出了改革游美肄业馆办法。唐国安为为游美学务部肄业馆选址清华园,故呈请将游美肄业馆名称改为“清华学堂”。12月,
清政府学部批准了这个改革办法。之后,清末兼管学部和外务部的
军机大臣那桐于
宣统辛亥年(1911年)为清华学堂题写了校名。我们所看到的清华学堂大楼大门外,正额“清华学堂”四字即为那桐手书。
清华学堂大楼分西部、东部两期建成。其西部建于1909~1911年,学校同期兴建的还有二院(在清华学堂以北、电机馆的西边,现已拆除)、三院(在大礼堂以北,现已拆除,在其原址扩建新图书馆)、同方部等一批建筑。
清华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在清华园开学,这就是清华历史的开端。1912年10月17日,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
唐国安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
唐国安任校长期间,为清华创立时期的经费四处奔走,使清华的办学资金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同时抓住时机扩充校园。唐国安一年之内两次扩充校园。第一次在1913年春,请政府将清华园西邻之近春园划拨学校使用,获准;接着,再次请政府将近春园西邻之
长春园东南隅划拨学校,获准。这两次扩充共增地480亩。1913年8月22日,唐国安因
心脏病去世。
第二任校长
周诒春到职后积极筹备改办大学,在任职期间(1913年8月~1918年1月)又盖了一批适应未来大学需要的高标准建筑(清华著名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均始建于周诒春任内)。
1916年清华学堂大楼向东进行了扩建,扩建后
总建筑面积达4560平方米。
由于种种原因,清华国学院于1929年终结。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的教学、行政等
领导机构基本都设在清华学堂大楼里。
解放初期,学堂西部仍是校
领导机关(校委会)所在地,东部的一部分曾用作中共清华党总支的办公室。
五十年代以后,
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
建筑系迁入此楼,清华学堂大楼成为建筑系专用系馆。
“文革”期间,清华学堂大楼因年久失修遭到了
严重损坏。
“文革”结束后,关于如何处理这座残旧的建筑,曾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在刘达校长的坚持下,由
张维副校长亲自向技术室下达修缮加固任务。
1978年底学校
基建处许大华等人经丈量重新绘制了、档案馆仅存的清华学堂的建筑图。
在七八十年代,这里曾为精密仪器系
工程制图教研组所用,并有全校公用制图教室。
清华学堂大楼是学校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注册中心等机构的办公场所。
1990年代末,清华校教务处迁入东半部,成为全校学生返校注册的必到之处;校
研究生部迁入西半部,从此结束了清华学堂用作教室的历史。
2001年,清华学堂作为“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的一部分,进入国务院公布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建筑布局
清华学堂在翻修过程中拆除了一楼腐朽的
木地板,填平了积水的地下室;为了抗震还用钢材加固了二层楼板和
整体结构,外观也被修葺刷新。如今清华学堂建筑面积仅有3600平方米,作为清华园内早期的文物建筑被保留了下来。但是屋面原为红瓦,现为(内侧)灰(外侧)红两色瓦。外部砖石经历多年风化侵蚀,现开裂剥落较多。
教育教学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清华学堂曾是培养国学人才的摇篮。1925年,
曹云祥校长执掌校政时,清华增设新制
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学校特别注意延聘名师,先后聘请了
王国维、
梁启超、
陈寅恪、
赵元任等著名学者担任清华
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他们和
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
吴宓等荟萃于清华学堂,培养学生分别研究中国文、史、哲诸学。国学研究院开设了古史新证(
王国维先生)、中国通史(
梁启超先生)、
方言学(赵元任先生)、
人文学(李济先生)等课程,除中国通史在同方部外,其余课程均在清华学堂117号教室讲授。国学院存在的时间虽短,但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国学专家,其中成就卓著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姚明达、
罗根泽、陈守寔、
刘盼遂、
刘节、
陆侃如、
谢国桢、
王力、
高亨、
王静如、
徐中舒、
姜亮夫、
戴家祥、
蒋天枢、
朱芳圃等。
失火事件
事件概况
2010年11月13日凌晨1点多,正在修缮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大学早期
标志性建筑清华学堂突然失火。44部消防车、308名消防官兵耗时两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大楼东部部分屋顶被烧塌,过火面积达800平方米,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清华大学通报称,大火未对清华学堂
主体结构造成影响。
学堂受损情况
据清华大学校方公布
信息显示,此次火灾的过火面积800平方米左右,不对主体结构构成影响。该校负责人称整个清华学堂此次过火面积约3000平方米。
清华学堂从外观看,
砖石结构并无太多过火痕迹。但内部呈U字形的建筑整个东半部房顶完全烧毁,仅残存过火
木梁和少量屋顶支架。二楼的楼板和楼梯也已燃烧殆尽,整个过火建筑只剩竖立的四壁和部分受损的短墙。
对于校方所称的“火灾不对主体结构构成影响”,市文物局并未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