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社,1922年春在上海成立,1925年《浅草》停刊后,浅草社同仁和
杨晦等在北京成立
沉钟社,
鲁迅评价它“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其社发表的多为揭露黑暗,追求光明、美好新生活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进步倾向。主要成员有
林如稷、
陈炜谟、
陈翔鹤、
冯至等。1925年初,发起人林如稷出国,该社活动便随之停止。
社团创作
浅草社的创作以“自叙传”式的
抒情小说为主,受到了创造社尤其是
郁达夫的很大影响,其主要作者林如稷、陈翔鹤,陈炜谟等的一些作品,在主题、题材、结构、
表现手法上都带着模仿郁达夫早期作品的痕迹。但是也有
独创性,他们更注重借鉴
西方现代派的
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复杂纷繁的心理世界,如写人物意识与
潜意识的交织,写人物跳跃的、刹那间的感觉感受并以此组织安排情节等,从而开拓人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丰富了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段和方法。
沉钟社
浅草社是以四川籍青年为主于1922年在上海成立的文学团体;1925年秋,他们又在北京成立沉钟社,两社为一脉相承。
结社
1902年8月10日(农历
七月初七),林如稷生于
四川省
资中县。少年时代,林如稷受其父影响,接触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20年,18岁的林如稷开始用白话写小说、散文和新诗,其中小说《伊的母亲》《死后的忏悔》、诗歌《盼春》等均发表在当时的《
晨报副刊》。
1921年,林如稷就读于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校,结识了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应修人等作家。当时,以
江浙籍为主的作家如沈雁冰、周作人等组成了
文学研究会;以留学日本的作家郭沫若、郁达夫等组成了创造社;以浙江籍学生应修人等组成了
湖畔诗社,林如稷也想将四川籍文学青年组织起来,结成文学团体。
当时,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王怡庵、
李开先、马静沉、陈竹影等人,从小受到我国
古典文学的熏陶,有浓厚的文学兴趣,而且都由于不满四川的窒闷空气而到北京、上海求学。他们有的早就彼此熟悉,林如稷与王怡庵在成都时就认识,离开四川以后仍有联系。同乡、朋友,有近似的经历,有共同的爱好,自然就有形成团体的愿望。
于是,林如稷积极奔走,联络有关人员聚谈,聚谈的地点也是在他租来的房间。林如稷不仅在上海活动,还到北京召开有关成员的会议,因而促成了社团重要骨干之间的交往。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组织,1922年夏,以四川籍青年学生为主的一个
文学社团——浅草社在上海成立了。
(关于浅草社成立的时间,有说是1923年,甚至有说是1924年的)林如稷不仅在
组织工作方面,而且在
文艺创作上以自己的实际成绩支持着浅草社。林如稷的诗歌及小说的数量,都居浅草社成员之冠。难怪1922年10月林如稷出国之后,浅草社即开始松散。林如稷是浅草社公认的积极
组织者。
发展历程
1922年夏,林如稷作为发起人同陈炜谟、陈翔鹤、邓君吾、冯至等成立了浅草社。1923年,浅草社出版了《浅草》季刊和《文艺》旬刊。
该社受早期
创造社影响,颇有
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但却显示了他们在文艺方面的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灵魂,要发现心灵的眼睛与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在此期间,浅草社社员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以及一些翻译作品。
大约在1923年秋,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浅草社主要成员汇集到了北京。有一位在
北京大学毕业的东北青年
杨晦,其时在
厦门集美学校教书,在北大一位教授家里结识了陈炜谟等,成为了文学朋友。由于浅草社社员因各种原因渐渐失散,陈炜谟等有另组新社的打算。到1925年秋冬,这四位友人便组织了
沉钟社,一同办刊物,取名《沉钟》。
《沉钟》之名,借自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名剧《沉钟》,以剧中人铸钟者亨利坚韧不拔的精神自勉。他们借用来,以示艺术上要坚持到底的意思。周刊创刊号首页眉端复引英国作家吉辛句:“而且我要你们一齐都证实……我要工作啊,一直到我死亡之一日。”凡此,足见该社之风格与特点。
沉钟社成员的创作多以知识青年的生活为题材,直抒对现实的不满,热烈而又悲凉,虽然极力要“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而又往往成为
鲁迅所说的“饱经忧患的不欲明言的断肠之曲”(《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这时的陈炜谟、陈翔鹤是小说方面的作者,冯至主要写诗,鲁迅称之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同上),而杨晦着力创作戏剧,他发表在《沉钟》杂志上的《除夕》、《笑的泪》、《老树的荫凉下面》等剧本,均取材于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强颜欢笑的方式反衬出深藏着的不幸与悲哀。杨晦的作品大多截取和再现现实中一个片断,篇幅短小,生活气息浓厚,口语运用得尤为出色。如果说沉钟社其他成员在
创作方法上倾向于
浪漫主义,那么杨晦的剧作却较多
现实主义成分。
沉钟社除了创作,还有翻译,可以说是创作与翻译并重。他们译介有
俄国安德烈夫、契诃夫、
匈牙利裴多菲,德国
莱辛、歌德、霍夫曼,
奥地利里尔克,法国
伏尔泰、
古尔蒙、法朗士,英国吉辛,
瑞典斯特林堡,美国
爱伦·坡等的作品。
《沉钟》周刊1925年10月10日创刊,至第10期停刊。1926年 8月 10日,改为《沉钟》半月刊,出版第1期,至第12期又停刊。
林如稷离开浅草社后,到了法国留学。1924年,林如稷在
法国巴黎大学毕业后回国,历任北平中法大学教授、国立四川大学教授等。1933年,林如稷和杨晦决定把中断了五年多的《沉钟》半月刊复刊,1933年10月15日正式复刊,为第13期。1934年 2月28日出至第34期停刊。至此,断断续续坚持了12年之久的浅草社及沉钟社实际也解体。对沉钟社,鲁迅先生誉之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成员结局
林如稷
林如稷,1902年生,四川
资中人。抗战和
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和民主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
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等,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1976年逝世。
陈翔鹤
陈翔鹤,1901生,重庆人。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参加革命文艺活动和爱国民主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创作有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等。1969年逝世。
陈炜谟
陈炜谟,1903年生,四川
泸县人。1927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英语系。历任北京
中法大学孔德学院英文讲师,
重庆大学教授,四川大学
外文系教授,1949年后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逝世。
冯至
冯至不是四川籍,但是,成为浅草社与沉钟社的中坚。他除了是一位优秀诗人,教育家、德语文学专家、翻译家。
冯至,1905生,河北涿县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0年赴德国留学专攻
德国文学,兼修
美术史和哲学。1935年获德国
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
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
西南联合大学外交系德语教授、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西语系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
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副主席,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国
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译协名誉理事。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1981年当选为联邦德
国美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院通讯院士。1983年获
联邦德国歌德学院歌德奖章。1986年获民主德国
格林兄弟文学奖金。1986年当选为
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1987年获联邦德国
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
艺术交流中心
艺术奖。用其所得一万
马克设立了“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
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十年诗抄》、《
冯至诗选》、《冯至选集》和《立斜阳集》,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译有海涅《
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1993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杨晦
杨晦也不是四川籍,但是,沉钟社的中坚。他
青年时代的经历便带有传奇色彩。
杨晦,1899年生,东北
辽阳人。幼时入私塾。1917年,他斗胆报考了全国
最高学府
北京大学哲学系。他的外语几交白卷,但作文却名列前茅。他被
破格录取,成了一名北大学子。
两年后,传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利的消息,北京学生愤怒示威游行,“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声浪中,游行队伍来到了
卖国贼曹汝霖官邸
赵家楼旁。紧闭的铁门更加激怒了义愤填膺的青年学子,他们搭成人梯,爬上墙头,跳进院落,打开大门,而接待他们的仍是空宅一座,卖国贼早已逃之夭夭。怒不可遏的人群点起了一把火炬,将这座代表卖国和屈辱的宅第点燃了。杨晦因个子矮小,被同学举上墙头,他是首先冲进赵家楼的几个先锋之一,他是
火烧赵家楼的爱国志士之一!
杨晦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戏剧创作,以及文艺评论。他的文艺评论文章在文艺批评界独树一帜,显示学术见地和高洁的学术风骨。他的
文艺论集《文艺与社会》(上海中兴出版社1949年初版),正是这两方面的生动体现,也是四十年代中国最有
代表性的
文艺理论著作之一。
1952年至1966年,他一直担任
北大中文系主任的学人,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由于晚年政治运动的干扰,也由于严重的
眼疾,当杨晦先生想要整理、撰写自己的《中国文艺思想史》和《元曲论》时,已经力不从心。这不仅是杨晦先生终生的遗憾,也是整个中国学术的严重损失。
1983年,杨晦先生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