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米尔纳德邦
印度德干半岛东南部的邦
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旧名“马德拉斯邦”。印度德干半岛东南部的邦。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与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接壤,隔保克海峡马纳尔湾斯里兰卡相望。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泰米尔纳德邦
印度南部的一个邦,南临印度洋,东隔孟加拉湾与斯里兰卡相望,西与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接壤,北接安得拉邦。居民主要是泰米尔族官方语言是泰米尔语,首府是金奈
泰米尔纳德邦的最东端和最西端分别为卡利梅尔角和穆杜马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而最北端是普利卡特湖,最南端则是科摩林角或者坎尼亚库马里——印度国土的终端。
泰米尔纳德邦是印度第十一大邦,从东部的孟加拉湾一直延伸到西部的阿拉伯海。在西北部与卡那塔克邦交界,在北部与安得拉邦交界,西部与喀拉拉邦交界。这里占印度大陆总面积的4%。
植物群落
泰米尔纳德邦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群落。它的一些主要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例如穆杜马莱和阿奈马莱都位于西高止山脉的丘陵地区。那里是大象、老野牛和各种猴、鹿的栖息地。在泰米尔纳德邦发现了3,000多种植物,其中主要是在这一地区的混合落叶林中发现的。一种最引人注目的花木是科代卡纳尔的库林吉,十二年开花一次。预期下一次开花的时间为2004年。在尼尔吉里斯,生长着大片大片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金鸡纳树桉树属植物。帕拉尼丘陵和阔塔拉姆都发现了许多草药林。
奔流的河流
终年奔流在该邦的河流是考维里河。它发源于毗邻的卡纳塔克邦的库尔格。肥沃的科罗曼德尔平原被卡维里河浇灌,其位于坦贾伍尔——纳加帕蒂南地区的三角洲被称作泰米尔纳德邦的粮仓。该邦的其他河流是帕拉尔河、彭纳河、韦加伊河和塔米拉帕拉尼河。
沙漠
在这个邦,沙漠般的干旱土地仅限于蒂鲁内尔维利县的一小片地区,名叫帕赖。泰米尔纳德邦的沿海地区包括北半部的科罗曼德尔海岸和南半部的渔场海岸。迈拉波尔,蓬普哈尔和马马拉普兰是古代位于科罗曼德尔的著名港口,许多商船从那里驶向罗马、希腊和远东。皮查瓦拉姆有多片红树林,普利卡特湖和韦丹坦加尔则有著名的鸟类保护区。
引人的传统
同时,作为旅游目的地,泰米尔纳德邦又因其丰富的历史传统而更具魅力,对其进行追溯,可在为数众多的古代留存的遗迹、遗址中获得充分证明。泰米尔纳德邦曾经由三个主要王朝统治——东部的乔拉王朝,中部地区的潘德亚王朝和西部的切拉王朝。其时正当泰米尔文学的古典时期——桑加姆时期,它在耶稣诞生后持续了300年。帕拉瓦王朝独有影响的时期是在7世纪和8世纪,其证明是位于马马拉普兰的不少纪念碑。在13 世纪,由于来自北方的穆斯林入侵的威胁,南印度的各个王朝举行了联合,而囊括整个南印度的维贾伊纳加尔帝国,则稳固地建立起来。然而,到了17世纪,由于维贾伊纳加尔帝国的分裂,许多像纳亚克那样的小统治者统治了南印度。到了18 世纪中叶,由于在这些地区的利益纷争,英国人,法国人,丹麦人和荷兰人之间冲突不断。英国人最终获胜,而包括蓬迪切里和卡莱卡尔这样的小块袖珍地区则由法国人控制。在英国人统治下,南印度的绝大部分都被并入称为马德拉斯管辖区的地区。1956年,马德拉斯管辖区撤消,泰米尔纳德邦建立。
基本资料
首 府:金奈(Chennai)(原马德拉斯Madras)
主要语言:泰米尔语(Tamil)
面 积:130,058 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北面与卡纳塔克邦(Karnataka)和安得拉邦( Andhra Pradesh)相邻,西面与喀拉拉邦(Kerala)相邻.其最南端肯尼亚库马里(Kanyakumari)是印度大陆的最南端。
时 区:GMT +5:30
气 候: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夏季气温在43℃左右,冬季气温在18℃左右。最低气温在12-1月,最高气温在4-6月。主要降雨在10-12月,平均年降雨量在25-75英寸(约63.5-190.5厘米)。
行政区划:29个县
人 口:62,110,839 (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
人口密度: 478人/平方公里
受教育率:73.47%
男性受教育率:82.33%
女性受教育率:64.55%
主要机场:蒂鲁吉拉伯利(Tiruchirapalli), 哥印拜陀(Coimbatore), 塞勒姆(Salem), 马杜赖(Madurai)和钦奈(Chennai)。该邦铁路、公路建设发达。公路总长近150,095公里
主要港口:钦奈(Chennai), 杜蒂戈林(Tuticorin)
次要港口: 古达罗尔(Cuddalore), 纳加帕蒂南(Nagapattinam)
农作物/经济作物:稻米, 黍, 豆类, 甘蔗, 棉花, 椰子, 腰果, 茶叶, 咖啡, 橡胶, 香料
出 口:皮革, 棉纺织品, 手工艺品, 香料, 纱线, 暗色花岗岩, engineering goods.
主要工业:该邦是印度工业发达的一个邦。旅游、IT、棉花、纺织、重型/轻型商用车辆、汽车配件、皮革、机械和工程器材机械产品、水泥、食糖是该邦主要工业产品
泰米尔”辞源
关于“泰米尔”一词的来源有不同解释。一种意见认为,它是由“达罗毗荼”一词变来的。“泰米尔”先是读作“达罗毗荼”,后来又读作“达拉米荼”、“达拉米尔”、“德米尔”,最后演变为“达米尔”,即“泰米尔”;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泰米尔”的意思是“悦耳的”,因此,讲这种悦耳的语言的人便称为泰米尔人,泰米尔人居住的地区便叫“泰米尔纳德”。泰米尔纳德邦原归马德拉斯省,印度实行按语言划邦后才改为现名。该地区的人,过去一直把这个地区称为泰米尔纳德,把该地区的语言称为泰米尔语。
泰米尔纳德邦内的尼尔吉里丘陵最高峰海峡2637米。泰米尔纳德邦大部分位于印度大陆,东南方有一个小岛班本岛,两地靠班本桥连接。
行政区划
泰米尔纳德邦30个县:
寺庙
泰米尔纳德邦有30,000多座寺庙,使得该邦获得别具特色的称号“寺庙之国”。名胜古迹遍布全邦。岗吉布拉摩为印度7 大圣城之一,当地庙里的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摩哈波里布拉摩有著名石窟,石窟的雕刻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底鲁德里是有名的湿婆神圣地。基登巴拉姆也是古圣地之一。著名古城马杜赖有座米纳柯希庙,以富丽堂皇而闻名。
这些寺庙由许多王朝修建,由于具有同样的外形特征,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相似。它们均是在入口之上建有雄伟的“戈普兰”宝塔,四方都设有鸟瞰圣所、宽阔的大殿和走廊的“维马纳姆”塔。寺庙远远不止是敬拜神明的地方。寺庙是一个促进各种形式的艺术,例如音乐、舞蹈、戏剧和手工艺发展繁荣的地方。每一座寺庙都因供奉特有的主神而具其自身的建筑美
泰米尔人一向是敬畏神明的人民,是湿婆毗湿奴、他们的配偶雪山神女吉祥天女、智神以及苏布拉马尼亚(又称作穆鲁加)的热烈崇拜者。而每一个天神又根据寺庙的传说,在不同的庙里有着不同的名字
奇丹巴兰
寺庙之城奇丹巴兰以一座美丽的庙宇迎接游客。这座庙宇供奉着大神舞王,亦即以宇宙舞者的迷人形象出现的大神湿婆。这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将湿婆和毗湿奴祀奉在同一屋顶下的庙宇之一。它有着镀金屋顶,高居于主神太空林伽之上。这座庙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一尊镶嵌珠宝的雄伟的舞王像。《舞论》的细节镌刻在四座高塔中的一座上面,这四座塔的高度均为40.8米。在每一座塔上,还可以看到108种婆罗多舞的舞姿。湿婆情欲神庙,湿婆恒河池以及千柱殿是这座庙的另外一些重要特征。
坎奇普兰
千庙之金城坎奇普兰,是印度的七座圣城之一,距离马德拉斯71公里。它曾经连续成为帕拉瓦王朝、乔拉王朝和维贾亚纳加尔的拉亚王朝的首都。6、7世纪期间,帕拉瓦王朝修建了该城最好的一些寺庙。
这座城市还曾经是一个伟大的学术活动中心。商羯罗,阿帕尔,锡鲁通德尔以及伟大的佛教徒比库都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它不仅以它的庙宇著称,还因其手织丝绸制品而享有盛名。
马哈巴利普兰
马哈巴利普兰的岸边庙宇闻名于世。它曾经是坎奇普兰帕拉瓦王朝国王们的陪都。距离邦首府钦奈58公里,位于孟加拉湾,这个马哈巴利普兰的小小海边村庄,砾石遍地。旅游者们被当地绵延数英里的未经污染的海滩和石刻艺术所吸引。该地的雕刻特别富于情趣,因为它展现的是日常生活的场景,与泰米尔纳德邦的其他地区恰成鲜明对比,那些地区的雕刻一般都表现男女神明。
马哈巴利普兰艺术分为四类:露天浮雕,屋舍俨然的寺庙,人工开凿的石窟和“拉特”(用一块整石雕出的车辆,类似于寺庙或者寺庙游行时所用的车辆)。著名的阿周那苦行和黑天受苦的雕像,为靠近村庄中心的那些巨石增色不少。美丽的岸边庙宇位于一座保护性的防波堤后面,耸立在波涛之上。人们可以看到,完成于不同时期的十六座人工开凿的石窟,仍在这一地区星罗棋布。
马哈巴利普兰的岸边庙宇建于7世纪,其时正当拉贾辛哈统治时期。这些庙宇代表了帕拉瓦艺术的最后阶段。这些受到风浪侵蚀的美丽浪漫的庙宇,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遗址。这些庙宇的两个塔尖都各设一个神龛,分别供奉大神毗湿奴和大神湿婆。 泰米尔纳德邦寺庙建筑
马杜赖
在纳亚克王朝统治时期,修建了马杜赖的密纳克希庙的大部分建筑。每天,密纳克希庙都吸引着印度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们。这座庙是以一位潘德岩国王的女儿的名字命名,据传说,她嫁给了大神湿婆。蜜纳克希庙是达罗毗荼建筑的一个优秀典范,它的不少大殿里都有许多柱子,从上到下布满大量五彩斑斓的男女天神、动物和神秘的图像。这座庙占地大约六公顷,有四个入口。在庙里有一个名为“寺庙艺术陈列馆”的博物馆,藏有许多美丽的石雕和铜雕像,南印度文字的样本和柱子中楣,以图解说印度教万神殿和与之相关的许多其他传说。
拉梅斯瓦兰
寺庙之城拉梅斯瓦兰位于马杜赖东南保克海峡的一座岛上,是印度教徒的一个圣地。根据《罗摩衍那》,此地是罗摩敬拜大神湿婆的地方,以求赦免自己杀死罗波那的罪过。在拉梅斯瓦兰的每一个角落,都沉浸着《罗摩衍那》中的情节。
在岛的东边靠海的地方,就是这座17世纪的罗摩那特斯瓦米庙,以其宏伟的柱廊著称。这条柱廊长达1,200米,两侧都是装饰华美的柱子。这是印度最长的走廊。这座庙始建于公元12世纪。在随后的数世纪中,许多统治者又对庙里的建筑物不断加以扩建。今天,它的“戈普兰”宝塔已高达53.6米。庙中有22眼圣井,每眼井水的味道都各不相同。
坦贾伍尔
星罗棋布于马杜赖土地上的74座庙宇中,最好的是斯里布里哈德斯瓦拉庙。这座庙是在公元10世纪由伟大的乔拉国王拉贾·拉贾修建,是乔拉建筑的一个杰出典范。守护着庙中内殿的是神牛南迪的巨大雕像,而圣殿的四面墙上布满了乔拉和纳亚克王朝时期的壁画,堪与著名的阿旃陀石窟壁画相媲美。
经济
该邦水陆交通都很发达。该邦又是印度主要产粮区之一,盛产水稻、棉花、花生和甘蔗等。主要工业有纺织、钢铁、水泥、化肥和制糖业等。
饮食
泰米尔纳德邦为游客提供种类繁多的美食。泰米尔纳德邦的大多数食品都是由谷物、小扁豆、稻米和蔬菜组成,另加上调味品,使得食品别具风味。
早餐包括“伊德利”(黑绿豆米饼,由黑绿豆和稻米蒸制而成),“多赛”(用大米粉制成的薄饼)和用平底锅炸出的小扁豆脆片,“瓦达”(用小扁豆粉作的炸面圈),“蓬加尔”(用大米和小扁豆掺在一起煮熟,拌上酥油,腰果,胡椒和土茴香子),“乌普马”(将粗面粉蒸熟,拌之以浇上油的芥末、胡椒、土茴香子和干小扁豆)。上述的食品中,有几种在食用时佐以椰子酸辣酱,“桑巴尔”(浓味小扁豆肉汤)和“穆拉加波迪”(几种干小扁豆粉掺在一起拌上油)。
午餐或正餐由大米饭加上一系列蔬菜烹制的菜肴、“桑巴尔”、酸辣酱、“拉萨姆”(用罗望子果汁和胡椒煮的热肉汤)和凝乳酸奶)组成。对于非素食的午餐,可食用包括咖哩食品或者用羊肉、鸡肉或鱼肉烹制的菜肴。若无“帕帕德”脆片或“阿帕兰”,正餐就不算完整。切蒂纳德菜是泰米尔纳德邦的一种特色菜,对于那些偏爱辛辣刺激非素食食品的人来说,将是一大乐趣。这一菜系有鱼肉、羊肉和鸡肉烹制的各类菜肴,其中,切蒂纳德辣子鸡最具特色。
泰米尔风味的穆加利食品可在“比里亚尼斯”和“帕亚”等食品中品尝。后者是一种羊腿肉热辣汤,食用时佐以“帕拉塔”或“阿帕姆”。泰米尔纳德邦,尤其是钦奈,以其过滤咖啡闻名。因为,大多数泰米尔人对于速溶咖啡都隐约有一种蔑视感。
节日
该邦的主要节日是“蓬加尔”节,是一个在元月庆祝丰收的节日。宴请、音乐和舞蹈是这个节日的标志。另一节日“泰普桑”节于一、二月份在坦贾伍尔和帕拉尼欢庆,要举行沐浴仪式。一些寺庙彩车节在全邦范围内欢度,最初是在坎奇普兰、蒂鲁奇拉帕利、拉梅斯瓦兰、奇丹巴兰以及蒂鲁瓦卢尔庆祝。另一个主要节日“奇蒂赖”节是在四、五月份庆祝,特别是在马杜赖一带。“马哈马加姆”节每十二年于昆巴科南欢庆一次。在钦奈的“阿鲁巴蒂穆巴尔”节上,举行大神湿婆的63名圣徒的游行活动。在四、五月份马杜赖的“蜜纳克希·卡尔亚纳姆”节期间,寺庙女神嫁给她的永生的丈夫。在八、九月份于韦兰卡尼举行的“韦兰卡尼”节,是为了向圣母玛利亚表示敬意,她被认为具有治愈疾病的神奇力量。除此之外,人们还用传统的方法,热烈地欢庆“纳弗拉特里”节、“迪帕瓦利”节、圣诞节和新年。
每年一月,泰米尔纳德邦旅游发展公司交易会在钦奈举行。闻名全国的马马拉普兰舞蹈节于一月份举行。“宇宙舞者”舞王寺庙之城奇丹巴兰受到热烈的称颂赞美。每年,在乌提、科代卡纳尔和耶尔考德举行的夏节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节日期间还举办划船比赛和鲜花水果展览。于一月份在蒂鲁韦亚鲁举行的提亚加拉贾音乐节,吸引着来自全球每个角落的音乐爱好者们。在三月份于蒂鲁奇举办的漂流节,也很有名气。
文化
文化遗产丰富
泰米尔纳德邦拥有古老、丰富而又多样化的文化遗产。泰米尔文化的古典时期属于乔拉时代。该王朝从公元850年至1279年统治这一地区。当时,著名的泰米尔纳德邦青铜制艺术品达到了其艺术发展的巅峰,最为杰出的代表,便是不少造型匀称美丽的舞王像。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包括舞蹈、音乐、戏剧和文学,也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
宗教
在印度,宗教曾经是促进文化艺术发展的一种主要动力。在泰米尔纳德邦就更是如此。因为,寺庙曾是那里一切活动的中心,店铺和住宅都是环绕庙宇而建。宗教的作用如此重要,大多数手工艺行业都要适应宗教的需求,为其服务。从雕刻诸神的青铜制品到简单的编织制品,甚至连图案和编织法都需要有宇宙的内涵。诸多深刻、强大的宗教根源为保存和宣传各种艺术形式提供了一种粘合力,并发挥了主要作用。它还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典艺术与民间工艺的界限逐渐消失,变得模糊不清,乡村陶器演变为伟大的青铜艺术制品,木雕变成了伟大的石刻艺术制品。虽然整个泰米尔纳德邦共用一种语言,然而,该邦的不同地区却发展了各自的独特风格。例如,切蒂纳德的金属器皿和木制品便以其图案著称;同样,坎奇普兰周边地区以其纺织制品的独特造型和雅致简洁而闻名遐迩。
手工艺行业
印度独立后,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振兴一些日渐雕敝的工艺品行业。手工艺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在印度各地和全世界都有相当大的销售量。
1、坦焦尔绘画
坦焦尔城位于泰米尔纳德邦富饶的考维里河三角洲。著名的坦焦尔绘画具有丰富浓烈的色彩,与其精巧的金丝镶嵌工艺交相辉映。绘画的主题是神像,最常见的是黑天的画像。如今,飞禽走兽、建筑物等也成为绘画的内容。这一坦焦尔风格的绘画是在18 世纪马拉塔王朝统治时期缓慢发展起来的。由于画家们都是迁自迈索尔、安得拉、比贾普尔、马哈拉施特拉古吉拉特等地,主题和风格变化缓慢。坦焦尔绘画的主要特征是其鲜艳夺目的配色,使用宝石雕花玻璃的装饰珠宝,以及比实物高大丰满的形象。画家们偏爱鲜艳明亮的色彩,因为这些图画用于家庭和寺庙的敬神活动。坦焦尔绘画也运用不同的技法画在玻璃上。为了制作一幅传统的坦焦尔绘画,要将几块干木板拼在一起,用罗望子果制的浆糊将纸张或一块布粘在上面。就地取材的石粉和生石灰粉被用来处理画板表面。描摹原已绘就的手绘图形画出轮廓。运用各种色彩制成绘画。而为了美化这些图画,要添加细部的珠宝,覆盖布帛,并在其上贴上金叶、纸张、半宝石和宝石。要将宝石粘到图画上,着色,使光辉闪烁的部位更加光彩夺目,并使得绘画几近具有立体感。另一稍晚的传统是在玻璃上作画,它比布帛或纸张更耐久。将一块玻璃切割成合适的尺寸,使用蛋彩画法(用蛋清代油调和的鸡蛋水胶颜料画法)的颜料,配之以金纸和宝石,以“建造”一幅图画。
2、纺织制品泰米尔纳德邦有一种最古老的纺织制品的传统。早期的记载提到希腊人来到泰米尔纳德邦,买走全丝薄纱和丝绸以及手绘东方棉布。坎奇普兰以其绚丽多彩、令人炫目的手织丝绸纱丽享誉世界,其绚烂美丽巧夺天工,无与伦比。这些工艺好的丝绸纱丽是用桑蚕纯丝织就,辅以鲜明的色彩,其色泽、牢度和精美绝伦均享有盛誉,令人艳羡。用于纱丽图案的基本花纹,衍生于传统的寺庙建筑的形式。泰米尔纳德邦丝绸经穿耐久。坦贾伍尔是另一个丝绸中心,专门从事扎丽的运用和织锦业。这些纱丽厚重繁复。泰米尔纳德邦同样还以其棉织业著称,该邦拥有数个棉织业中心。
南印度的青铜雕塑自七世纪产生,最初用于宗教目的。因为所有的雕像都是各种男女天神的偶像,与敬神相联系。偶像用多种金属制成,但主要还是用铜与合金混合制成,以使材料坚固。其使用的制作方法就是一个蜡消失的过程。首先做出一个蜡像,然后涂上一层细粘土与少量盐和棉花的混合物。蜡模上还开有几个管状孔道,为金属液浇注孔。接着,将敷着粘土层的模子搁置一个月,使其晾干。然后把它置于炉中烘焙,使蜡熔化流出,只留下一个焙干的模子,再向内浇注熔化的金属液。在将它冷却数小时后,粘土模裂开,而塑像保留下来。人们将塑像清理干净,经过雕琢,形成最终的雕像。正是在乔拉王朝统治时期,开创了青铜雕塑的伟大时代。从9世纪到13世纪,在乔拉国度中,出现了大规模的艺术活动。人们不断修建新寺庙,修缮旧庙宇,组织盛大的节日活动。这也是南印度“虔信运动”兴起的时期。
婆罗多舞是在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发展起来的一个舞种,在各个湿婆庙中演出。它是印度古典舞中最古老和最受欢迎的舞蹈形式之一。“婆罗多”一词中,“婆”代表“婆瓦那”,即心境;“罗”代表“罗加”,为音乐;“多”代表“多拉”,亦即节奏。而“舞”( “纳提亚姆” )即是舞蹈。这种舞蹈中,动作、手势和音乐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用于演出的服装都是精心制作。舞者的服饰包括色彩斑斓的丝绸服装,头饰,项链和脚镯、手镯。一根长辫子上缠绕着花朵。这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具有传统的背景和严格刻板的规则程式。婆罗多舞的技法有64种,由手、足、面孔和身体的动作协调一致构成,在舞蹈口令节拍的伴奏下表演。声名卓著的舞蹈家兼学者鲁克米尼·德维·阿伦达莱使得这种舞蹈形式广为传播。她在蒂鲁万米尤尔(毗邻钦奈的一个村庄)开办了一所名为卡拉克谢特拉的学校。古老的“私塾学堂”的教育制度仍在那里实行着,许多班级就是在森林田园的环境中开办的。
民间舞蹈
卡罗加塔姆
卡罗加塔姆是一种用音乐伴奏的民间舞蹈,表演时头上顶罐。传统上,这一舞蹈是由村民们在赞颂女雨神(摩里·阿曼)和女河神(恒河·阿曼)时表演。人们在舞蹈时多半头顶经过装饰的罐子,象征欢乐。这是一种流传更为广泛的乡村舞蹈。在早期,它只能在乐器的伴奏下表演。而它的伴奏也包括歌曲。这种舞蹈由单人或双人表演。男女演出者都可参加演出。杂技也被包括了进去,例如在一块滚动的木头上跳舞,在一架梯子上上上下下,下腰时穿针引线等等。
科拉塔姆
科拉塔姆一词源于“科尔(小木棒)”和“阿塔姆(玩)”,是一种迷人的泰米尔舞蹈的名称。这种舞蹈由一群年轻姑娘表演。与这一艺术形式相关的节日具有文化和宗教的双重意义。根据传说,从前,有一个名叫巴萨婆苏拉的阿修罗,任何人都对他奈何不得。有一群姑娘聚到一起,来到这名阿修罗身旁,在迷人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科拉塔姆。那神奇的音乐和美丽的姑娘令阿修罗满心欢喜,随即放弃了他的一切罪恶计划。
这种舞蹈与“科拉塔姆”节有关,在每年十月到十一月的新月日开始,于满月日结束。 昆米
昆米是泰米尔纳德邦乡村舞蹈中最为重要和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它起源于尚无乐器的时代,其时,舞蹈的参与者以拍手为节。这种舞蹈由妇女表演。已知的昆米有许多种。那些妇女站成一圈,边击掌为节,边舞蹈。这一舞蹈通常在寺庙节日、“蓬加尔”丰收节、家庭庆典等情况下演出。歌曲的第一句由女主角领唱,其他人重复。
锡拉姆塔姆
“科尔·锡拉姆巴姆” 或者用一根长棍甚至宝剑作战,是从泰米尔国王时代就存在的一种军事艺术的形式。这些战斗的特点分为几个步骤:自卫,用各种巧妙的方法接近对手,战胜他,征服他,最后教训他一顿,以使暴力完全结束。表现暴力战斗的艺术演变为一种民间舞蹈的非暴力形式,辅之以节拍伴奏的各种舞蹈步法。它还教授表演者可在当今世界中使用的几种自卫方法。
蛇舞
在南部地区还有一种典型的具有特色的舞蹈——蛇舞。它源于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信仰,认为蛇是一种保护神,能够护卫乡村民众的健康和幸福。通常由一群身着蛇皮图案的紧身战斗服的年轻姑娘跳这种舞蹈。舞蹈者模仿蛇的动作,蜿蜒爬行,不时使用手和头表现快速咬噬的动作。双手举起合拢,犹如一只颈部膨起的蛇头。
印度行政区划
民族主义
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泰米尔人分离运动由于其规模和影响远逊于北部地区,因此常常被人忽视。实际上泰米尔人的分离运动要比北部地区的还要早。早在英殖民统治时期,南部泰米尔人就发起了反对婆罗门统治的“德拉维达”运动。在梵文中,“德拉维达”指的即是南印度及其居民。1938年,印度国大党马德拉斯省,即纳德邦,强制推行印地语,结果引发泰米尔人的不满。这促使泰米尔人感到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来保护泰米尔语及其文化。当时的印度穆斯林发起建立巴基斯坦国的运动也激发泰米尔人建立一个“德拉维达斯坦”国的热情。然而印巴分治后,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得以建立,而泰米尔人却没有建立起“德拉维达”。独立后的印度继续在泰米尔人地区强制推行印地语,结果引发上世纪60年代泰米尔人的反抗。1965年,印度政府对和平抗议的泰米尔人进行暴力镇压,造成数百人死亡。此后,泰米尔人分离运动陷入低潮。尽管如此,以建立“泰米尔纳德共和国”为目标的泰米尔人组织一直存在,并且还与斯里兰卡的泰米尔分离主义存在联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6:42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