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传说
山东省关于泰山的民间传说
泰山传说是山东省的民间传说之一。相传泰山神主管生与死的神权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据顾炎武考古录》云,泰山自周末便有了神仙的传说。
历史源流
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东汉时,由于道教的产生,社会上随之出现了“泰山治鬼说”,泰山神便掌管了天下生杀大权,古帝王降禅之坛,一变而为阎王殿。唐代学者颜师古注《汉书》中“上亲禅高里”之句说:“此’高’字应为高下之高,二死人之里;高里山在泰山前麓,是鬼魄之地。”晋代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均言泰山掌管生死,书中还有不少托梦做阴间泰山官职而应验的故事。晋陆机的《泰山吟》颂道:“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明人许仲琳在所编《封神演义》中,让姜子牙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之职:“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
主要内容
盘古开天
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这还要从开天辟地的盘古说起。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脂膏变成了江河。
司马迁
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对泰山的钦敬之情是众所周知的。
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本应来泰山参加封禅,但是他却因故留在洛阳。他对参加封禅视为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不能东行参加封禅大典周朝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人固有一死
碧霞元君
凡是爬过泰山的人,不论内客还是外宾,没有不拜见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有的慷慨解囊,施舍钱钞;有的虔诚叩首,五体投地。据说,碧霞元君能为众生赐福,消病去灾,所以泰山的香火缭绕不绝,每年春天,都有许多人从外地纷至沓来,进香许愿。可是,他们未必知道碧霞元君的来历。
却说姜子牙分封诸侯,封来封去把全国其他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都封尽了,就留下了一座东岳泰山。姜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是个供人游玩的好地方,他原准备把泰山留给自己,可谁知半路里又杀出个程咬金,武王的护驾大将黄飞虎找上门来,非要把泰山封给他不可。两人正在商榷,不知谁又走漏了风声,黄飞虎的妹妹黄妃也来找姜子牙黄妃的份?可是,身单力孤的黄妃,也没有一点惧色,一口应允了。
黄飞虎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比赛日期一到,便骑上他的麒麟,日夜兼程,从京都直奔泰山。黄妃为比赛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比赛一开始,她先将自己的鞋子脱下一只,使了个神法,将鞋子扔到玉皇顶上,然后才不慌不忙地向泰山赶来。等到黄妃爬上泰山,兄长早在南天门上等得不耐烦了。
黄飞虎跟着妹妹来到玉皇顶,只见黄妃一只绣花鞋姜子牙黄飞虎倒做了不晓世理的孬种;后到的黄妃倒成守慷慨大度的好人;把个黄飞虎气得直翻白眼。可也没有办法,谁让她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妹妹呢,只好答应了。
等姜子牙赶来,一看便知道黄飞虎上了妹妹的当。可是他见黄氏兄妹都协商妥了,也不好再把事情说破,只好将计就计,把黄飞虎封为泰山神,把黄妃封为碧霞元君,一个在山下天贶殿,一个在山顶碧霞祠。
泰山奶奶
泰山奶奶选地方的时候,曾到过徂徕山一次,她发现太平顶周围有一片大荒地
她来的时候,让人用小车推着上山,山上就留下了车辙印,这就是车辙山的来历。
和尚就常年在这里为泰山奶奶下池牛石
第三年她又来了,坐在一个地方歇了一会儿,她看到好多老百姓上山拾柴禾,鞋都磨破了,用葛条荆条缠一缠还继续穿。泰山奶奶觉得很可怜,觉得应该给老百姓点儿施舍,于是她把头上的簪子
这簪子就变了个闪闪发光的锥山。她又让葛条和荆条围着锥山转了一圈,让老百姓补鞋用。
泰山奶奶又一甩袍袖,山上就出来个泉子,不管春夏秋冬
泰山奶奶就派和尚化装成一个平常人到底下的村子里叫老百姓给泰山奶奶盖个观音楼。老百姓就献石献料,在花坡上盖了个观音楼。
煎饼,用包煎饼的包袱从瓮里包一包米,包一包面,就回家了。
泰山奶奶说可以。打开梳头匣,里面有把梳子和一个簪子,泰山奶奶把梳子带走了,觉得簪子没什么用,就随手丢下山去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一块很象簪子的石头。
岱宗坊
相传,当年碧霞元君为了独占泰山,用各种方法,战胜了很多对手,终于成了一山之主。虽如此,碧霞元君仍贪得无厌。她依仗自己父亲玉皇大帝的权势,不断将管辖范围向四周扩张。这样便引起了各方神仙的愤慨,大家纷纷到掌管封神大权的姜子牙那里去告状。
一天,姜子牙带着《封神榜》来到泰山,给碧霞元君划定管辖范围:从泰山极顶算起,四周各管五十里。碧霞元君嫌管的地面小,当场就和姜子牙争吵起来。
姜子牙一本正经,十分认真地说。
这时,碧霞元君弓腰拣起碗口大的石块,抬手就要往下扔,姜子牙急忙拦住,说:
碧霞元君听了,心想:对,我把一只绣鞋扔下山,一只拿在手中,谁敢不认帐?!于是便脱下一只绣鞋,用上全身气力朝山下扔去。扔完绣鞋以后,姜子牙和碧霞元君以及其他各路神仙一齐在山脚下,找到了那只绣鞋。只见那只绣花鞋跟朝上、头朝下地插在地上,形似一座小小的坊门。他们一算里程,从这地方到极顶,只不过二十来里。这时,碧霞元君才知中了姜子牙的计,但又不好反嘴,只好默认了。
后来,人们便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坊门,取名岱宗坊,成了登泰山的起点。泰山脚下,凡是从泰安北关登山的人,都必须以这里为起点向上攀登。
弧忠柏
岱庙天贶殿前的露台下,甬道正中有一棵不算高大的柏树,其向南的一侧有一疤痕,据说,围着前面的扶桑石正转三圈,反转三圈,然后再往北去摸此柏树的疤缝,如果能摸准,则是吉祥之兆,向泰山神求子则得子,祈福则得福,想发财的则可发大财。但是游人多不能摸准。此柏虽然其貌不扬,看上去也不算古老,但它却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传说,自从武则天高宗皇帝李治召进宫后,逐渐得宠,不久便废掉了王皇后,由武则天取而代之。李治仁厚无能,上朝不能决大事,需由宰相提出建议,然后由他恩准。武则天虽为女流之辈,却精通文史,御人有术,她当了皇后以后,逐渐代皇帝批示奏折,临朝参政。
太子显逐渐长成以后,对母亲干预朝政甚为不满,屡有不同政见,由此触怒了武则天而召至杀身之祸。追随太子显的大臣石忠,亦早已对武后参政十分反感,见太子被害,为了表示对太子的忠心,他拔剑剖腹而自杀,以示对武皇后的不满。
石忠死后,其魂魄来到东岳泰山,面见泰山神,状告武则天任用酷吏
如今游人所见树南面的疤痕,即是当年石忠剖腹的剑痕。
东斜碑
岱庙里的碑刻,大都是帝王将相所立,大家名人所书,有什么李斯碑张迁碑衡方碑,还有武则天巧立名目所立的鸳鸯碑,人们都慕名而来,前往观赏。却也有一幢非出名家高手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吸引着八方游客,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相传,北宋时候,文坛上的两颗巨星--王安石苏东坡一道来泰山游玩,望泰贷拔地通天之势,观天下九点齐烟之景,赏秦松汉柏之挺秀,听溪水丽鸟之长鸣,所到之处,吟诗作赋,游兴不减。
却说两位文豪来到贷庙,先到天贶殿拜见了泰山神,又开始赏字观碑,无意中发现一幛石碑向东微微倾斜,引起了二人的兴趣,随行人员也都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历经数百年后,下面的乌龟吃不住劲了;也有的说乌龟欲往东海,以此示人,众说不一。
这时,王安石兴致勃勃地问苏东坡:“苏老兄,睹此碑有何感想,是否也赋诗一首呢?”
苏东坡想起当年王安石和他开了个玩笑,把他“贬”到黄州,虽说解开了“秋花不比春花落”之谜,却也受了不少苦,他便想借此捉弄一个王安石,就若有所思地说道:“恨当年安石不正”说完示意王安石续接。
王安石才思过人,也非等闲之辈,一听“安石不正”,早就知道这家伙在算计自己,便了若无其事地吟道:“到如今仍向东坡。”结果王安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引得众人大笑一场。苏东坡也不得不叹服。
李斯碑
在碑刻如林的岱庙里,最珍贵、最有价值的,自然是秦代的李斯碑。它刻于公元前209年,虽历经百世,而风韵犹存。
李斯碑历来评价很高,鲁迅誉之为“汉晋碑铭所从出”,堪称是一件艺术瑰宝。其遒劲若虬龙飞动,其清秀如出水芙蓉,足见其艺术魅力。正因为它举世注目,被视为珍品,才引来它一段非凡的经历。
据说,此碑是秦丞相李斯奉秦二世胡亥之命所刻,立于贷顶玉女池上,为其歌功颂德。明代嘉靖年间,为防止风蚀雨淋,移于碧霞祠东庑。到了清代乾隆五年,碧霞祠突然遭火,火借风势,越烧越旺,结果把碧霞祠烧了个一塌糊涂,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飞下落不明,许多人都叹为可惜。
到了嘉庆二十年,泰安知县汪汝弼是个喜文弄墨的人,他早知李其碑的珍贵,一直为不能亲睹而慨叹。他来到泰安以后,便下决心要把它找到。于是他四处散贴告示,有告知其下落者,悬赏重金。
不久,一位九十余岁的赵氏老翁,由家人搀扶来到县衙,对汪知县说:“知县大人,在下是个瓦匠,以前在山顶修玉女池时,见过一截残碑,不知是否大人所寻之物。”赵氏老翁把碑的形状、字迹等,一一告知,说:“当时被人扔进玉女池,望大人差人前往查视。”
知县听了赵翁的介绍,已知十有八九是李斯碑,自然喜不胜喜,也不怕山高路险,便邀前任知县蒋因陪同赴上山。果然从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残碑,冲洗后,“臣斯臣去昧死请”等字,历历在目,确是李斯真迹。于是汪知县大加庆贺,在山顶造房兴宫,于东岳庙西筑起精美的小亭,取名曰“宝斯亭”,以后又改为“读碑亭”。安入之时,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重赏了赵氏老翁,算来,从失而复得,已有七十五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过了一十七个年头。到了道光十二年,东岳庙因年久失修,西墙在一场暴雨中倒塌,此祸殃及“读碑亭”,碑亭被砸塌。新任知县徐宗干得知,忙差人从瓦砾中找出,将碑移到山下,放置于岱庙道院壁间
光绪十六年,有一小偷,看到人们将此碑视若珍宝,想毕此物定值千金,便在一个风雨之夜将此碑偷走,事发以后,即任知县毛蜀云下令全城戒严,大索十日,终于在北关的石桥底下发现,重新置于贷庙。真可谓千载碑文能历世,失而复得不寻常。
李斯碑存于贷庙东御座内。我们能一饱眼福,目睹此碑,确是三生有幸,游泰山定要睹此碑,不睹乃一大憾事。
天贶殿
天贶殿岱庙正中,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它重彩描绘,古朴典雅,重檐叠角,若苍鹰展翅欲飞;清风徐来,风铃响动,使四周显得格外清幽,令人心旷神怡。这富丽唐煌的天贶殿,无论就规模还是形式,都与北京的金銮殿相差无几,据说它们之间,还有万缕千丝的联系呢!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仅仅是个小山神庙,周围是断壁残垣,而且年久失修,透风漏气,不避风雨。庙里的道士为此十分着急,官府又不给拨钱,他就下决心自己攒钱修庙。
急死自己动手。现在京城里皇帝的女儿,得了重病,请了各地名医都没治好,我有三包香灰
一到京城,只见城门前许多人都在围着看告示,一打听,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生了一种怪病:脸上长满了疮,丑陋之极。皇上下令谁能治好公主的病,将满足这个人的任何心愿。道士这可高兴了,他伸手就把告示撕下,大摇大摆地进了皇宫。到了后宫,道士一看公主的病,和山神说的不差分毫,可是他想到治好疮就能修庙,也就什么都不在乎了。等他把香灰敷上。就这样,道士连上了三天,那疮第一天就合了口,第二天结了痂,第三天就完全好了,而且一点疤也没落。
所以,天贶殿和北京的金銮殿一样,只不过矮三砖而已。
吕祖洞
泰山东麓的王母池,是王母娘娘瑶池仙境。庙的后面是风景清幽的小蓬莱
相传,小蓬莱有一条神虬,在溪涧中修炼,不知犯了什么天条,被王母娘娘囚禁在这个小水湾里。它在这湾浅水中,既不能兴风,也不能作浪,终年蜷缩着它那细长身子,过着囚禁的生活。
有一年的夏天,泰山上来了一个疯疯癫癫的老道士,自称姓单,人都称他单道士。他白天游山玩水,化缘讨斋,晚上住在虬在湾东岸的石洞里。
这年中秋节的夜里,皓月当空,王母池内外,寂静清爽。单道士带着一壶酒,拿着一支箫,还带了文房四宝,来到虬在湾的石坪上,席地而坐,喝一会酒,吹一会箫。悠扬的箫声,引得潜藏在水底的神虬跃身水面,还不断向老道点头朝礼。这时,老道用竹箫
以后人们从单字的两口和回字的两口,恍然悟出了,这是吕字的变形,知道这是吕洞宾专门来泰山解脱神虬升天的。因此人们就把他所住过的石洞,称做吕祖洞了。
泰山石敢当
泰山脚下有一个人,姓石名敢当。此人非常勇敢,武功高强,好打抱不平,在泰山周围名气很大。
泰安南边五六十里地,有个大汶口镇镇里有户张姓人家,张家的女儿年方二八,长得自然是脱俗漂亮。可近来每到太阳压山的时候,就从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气,刮开她的门,上她屋里去。这样天长日久呢,女孩就面黄肌瘦,很虚弱。找了许多先生看,也治不好。人们说,这是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
张家老人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很勇敢,就备上毛驴去请他。
这样天色一黑,他就用灯芯子把香油点着了。他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也看不见灯光。
一会儿,从东南方向来了一阵妖风,看着风就过来了。石敢当
何首乌
泰安城南有个何家庄,住着姓何的父子俩,以采药为生。村里还有个大财主,开了个药铺,要他们给他采药。这一年,父亲身体不好,儿子因为照顾父亲,就很少上山采药
那老头爬到半山腰上,突然雷电交加,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老头腿也软了,肚子也饿了,头也昏了,正想找个地方避雨,忽听对面一座小山上有个小孩哭。老头子心想:这么大的雨,怎么还有小孩子哭呢?再怎么难受也得救孩子!就冒着雨跑到对面山头上去了。一看有个小黑孩,胖乎乎的,很爱人,在那里哭呢!老头很疼得慌,就把他抱到一个山洞里去了。小孩也不哭了,老头也昏过去了。醒来一看,小孩不见了,手里剩下个黑黑的、跟个地瓜样的东西,很香。老头也饿了,就把这个东西吃下去了。
他儿子把这东西拿下山去,找药铺里的先生一看,原来那黑东西是药。由于这药能使人白发变黑,又是姓何首乌
传承现状
近年来,泰安市人民政府及泰山主管部门对泰山传说故事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列支了专项经费,采集整理了部分录音录像资料,编排了《泰山石敢当》、《泰山碧霞元君》等地方戏曲,并于2007年8月与中国民俗学会联合在泰山召开了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为泰山传说故事的保护、传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泰山景区管委会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未来五年,将对泰山传说故事进行原真性、完整性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发展。
2011年5月23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山东省泰安市申报的“泰山传说”入选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意义
泰山民间传说故事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大,内容不断丰富,既有原始记录的故事,又有同一母题的异文与“综合整理”的故事、还有同一题目又各自独立的故事和讲述者各具特色的故事,充分显示了泰山传说故事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泰安市泰山景区教育中心获得泰山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泰山传说”项目保护单位泰安市泰山景区教育中心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山林场)。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泰安九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安九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17:39
目录
概述
历史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