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食子酸(Gallic acid),
化学名称为3,4,5-
三羟基苯甲酸,分子式C7H6O5,是一种
多酚类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
掌叶大黄、大叶桉、
山茱萸等植物中,在食品、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据国外文献记载,没食子酸最早由
舍勒制得(1786)。但古代中国早在这以前就有明确记载。例如,明代李挺的《
医学入门》(1575)中记载了用
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书中谓“五倍子
粗粉,并矾,曲和匀,如作
酒曲样,如瓷器遮不见风,候生白取出”。《
本草纲目》卷39中则有“看药上长起长霜,则药已成矣”的记载。这里的“生白”“长霜”均为没食子酸生成之意,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
有机酸,比舍勒的发现早了二百年。
酸水解法主要分一步法和二步法。二步法制备没食子酸的主要
工艺流程: 原料→热水
浸提→ 滤除滤渣→
单宁水溶液浓缩到20%左右→ 加酸水解→ 冷却结晶→离心得粗品→粗品溶解加炭
脱色→过滤后冷却结晶→离心→ 干燥→没食子酸成品。一步法制备没食子酸的工艺流程就是比二步法省去了浸提单宁的一步, 直接加酸水解,省去了粉碎、浸提、浓缩等过程,缩短了
生产周期,
工艺路线及
设备设计合理可行,其产品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
经济效益, 为山区林特资源找到了出路。
但酸水解法中使用的硫酸是一种
强酸,对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尽管反应过滤器和冷冻釜均采用
不锈钢制造,但由于反应温度较高,酸浓度较大,腐蚀比较明显,直接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碱水解法是原料浸提液即单宁水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然后用酸中和酸化即生成没食子酸。
主要工艺流程:原料→热水浸提→加
碱水解→加酸中和酸化→冷却结晶→ 离心得粗品→粗品溶解加炭脱色→过滤后结晶→ 离心→ 干燥→ 没食子酸成品。
相对于酸水解法来说,碱水解法对设备腐蚀性不强,大大减小了设备的折旧,但是相对来说
工艺过程比酸水解法复杂。国内大多数没食子酸的生产都是采用碱水解法。
工艺流程:
原料磨至直径小于10mm→ 筛出虫粉→ 用水浸提到30%单宁溶液→ 加入黑霉菌种→发酵8~ 9天→ 过滤→
水洗→没食子酸粗品→溶解重结晶→
工业没食子酸。
发酵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物酶的形成和单宁的水解在同一
反应容器中进行,过程条件难以达到最佳状态,致使反应周期增长(3天以上),单宁水解不完全,残留单宁达15% ~ 20%。
针对发酵法的缺陷,国内外相继开发了酶法新工艺的研究。酶法的关键是筛选、制取高效的生物酶。
单宁酶为
乙酰基
水解酶,属于孢外诱导的
酰基水解酶,能高效、专一、定向裂解单宁分子中的酯键、缩酚键和
糖苷键,使之生成没食子酸。在适当条件下,多种
霉菌与
诱导物单宁作用,都能生成单宁酶。一般采用的菌株为
黑曲霉。
以没食子酸为原料可以合成没食子酸
酯类化合物, 没食子酸的烷基酯根据烷基
碳原子个数可分为低级酯(如甲酯、
乙酯、
丙酯等) 和高级酯(如
辛酯、月桂酯、十八碳醇酯等),这些酯类化合物都是性能优良的
食品抗氧化剂。20世纪80年代日本已经有用95%的没食子酸和其他助剂组成的
抗氧剂G1000、EG-5乳剂和EG-5油剂,特别是
没食子酸丙酯为抗氧剂,可用于
食用油脂以防腐臭变质。没食子酸丙酯(PG)已在许多国家批准使用,日、美、德、英均有生产。国外大部分水产加工品都改用浸演或喷涂没食子酸作
抗氧化剂 。
没食子酸具有抗炎、抗突变、抗氧化、抗
自由基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同时没食子酸具有抗
肿瘤作用,可以抑制
肥大细胞瘤的转移, 从而延长生存期 ;也是相对适宜的杀锥虫候选药物;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抵抗
四氯化碳诱导的肝脏生理和生化的转变;可以通过抑制
内皮NO的生成诱导血管内皮
依赖性收缩和对内皮依赖性松弛。
1. 抗菌
抗病毒:体外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八叠球菌、α-型键
球菌、
奈瑟氏球菌、
绿脓杆菌、
弗氏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Hd、
副伤寒杆菌A等有
抑制作用,其抑菌浓度为5mg/mL。体外,在3%的浓度下对17种真菌有
抑菌作用,对
流感病毒亦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治疗
菌痢。具有收敛、止血、止泻作用。
没食子酸可以用来制造多种燃料、焰火
稳定剂、
蓝黑墨水(没食子酸与三价
铁离子生成蓝黑色沉淀,是蓝黑墨水的原料)和笛音剂,可以作为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与
维生素C配合作为强化饵料养鱼,也是
紫外线吸收剂、
阻燃剂,半导体光致抗蚀原料,可配制
防锈底漆和
铝合金有机涂层,配制
水基钻探泥浆用
流化剂,其效果可与
木质素磺酸盐相媲美,甚至更好。工业上也用于制革;还可做
照相显影剂。还用作
显影剂和检测游离
无机酸、
二羟基丙酮、
生物碱和金属等的
分析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