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文化
由武士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社会
武家社会,即由武士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社会。奈良、平安时代,为天皇执政之贵族公家社会,而自平安时代后期开始,武士势力便逐渐抬头,最终成为日本之统治阶层。武士阶层,最初多为庄园或私耕地地主,亦有皇室和公家任命之专门的庄园监督。
起源
他们在自己所驻地方,其实成为封建领主。其实日本政治混乱,有无政府的特征,中央根本无法统领地方,权力分属各种政治集团。地方领主专心发展武力,以保护自己领地的利益和安全。这些人专习武功,尤其以弓术马术为主,称“弓马之道”。世代习武,便又有所谓“弓马之家”。这些弓马之家,又收养家子郎党(即属下),建立主从关系,作战时可成集团军队,强大的武士在地方上实已成后来所说之“大名”。武士阶层作为一个职业军人群体,便以庄园制度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
习武之道,又以日本东北为盛。日本国文化之发源,以西南为据,后朝东北方向殖民,而东北方向则为虾夷族(现称爱奴Ainu,为日本遗留之非大和族少数民族,人口约万,居住于北海道)领地,过去与大和族不断有战争。虾夷系北方民族,性情标悍,驰骋山野之间,以狩猎为生。当时与之交战,不得不使用骑兵。由于有强大的敌人存在,习武变得十分重要,成为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安定的根据。东北方的武士,变成为武士中的武士。加之东北天高地远,皇帝实在管不着,乃是最有利于基层武士阶层崛起之地。后来建立幕府的源氏,便是东北武家豪族的统领。历史上镰仓幕府之前,有所谓的源氏、平氏之争,平氏一度崛起,独揽政权二十多年,后为源赖朝及其武士联盟所击败。平氏虽和公家贵族颇有渊源,但也属于新兴武士阶层,但因其保留了贵族性,未能完全满足武士阶层的利益,加上在伦理上又失却人心,后遂为彻底代表武家利益之源氏所取代。
源赖朝开创幕府,宣告了旧日本之公家社会、公家政治的结束,武家社会的开始。应当说,幕府制度是人类文明史上十分奇特的一种制度。所谓幕府,便是由武士阶层经营的一种最高的行政机关,统领全国事务。也就是军人政权,由军人掌政,统领整个社会。不单最高行政机关如此,武士阶层在全国上下成为统领社会的阶层,变成主导行政事务的官僚阶层。此种经营模式,倒十分类似我们后来说的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了。这也正是一种军国主义。
自源氏于己1189年建立幕府以降凡约七百年,为日本之武家社会。源氏建立的幕府,称镰仓幕府;源氏之执政三代,即为外戚北条氏篡政,其后有北条氏九代,为幕府首领。镰仓幕府后,又有足利氏十五代的室町幕府,两中相隔约六十年,为吉野时代。室町幕府后期,战乱不断,即我们所说“战国时代”,《太阁立志传》之背景时代,有织田信长安土时代丰臣秀吉桃山时代。其后,德川家康以不世之才,在二者的基础上,在江户(今东京)建立了历时二百六十多年的德川幕府(即江户时代),直到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之“大政奉还”,将政治权利交还天皇。自镰仓江户幕府,历史近七百年,为日本之武家社会。
若称风花雪月的奈良平安贵族时代,为女性的,那么后来日本的武家社会,则为彻头彻尾男性的。武家社会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武士即执政,武士所奉行的生活准则(武士道)也成为整个社会上下组织道德伦理生活的行为规范和准绳。社会全体,一致朝武家看齐。武家文化也取代奈良平安时代的文化。武士道注重人身心全方面的修养,对知识之钻研尤是。故许多武士在习武之余,亦能研习文化,为日本意识形态文明之发展,作出卓绝贡献。日本文化,自茶道、剑道和柔道到禅宗,无不为武家社会之精神遗产。
武士道
军人即掌政,社会上下不免要弥漫军人之气息,尚武之风,因而渗透日本上下。自镰仓时代始,日本即走向穷兵黩武之军国主义道路,最后在近代化之后,更有大规模之对外扩张,将黩武文化转换为殖民侵略,对亚洲各邻国凡下滔天罪行。若要探究日本国民在二战前及战时之心态,便不能不研究整个武家社会之文化特征。
日本虽经历革命性的明治维新,却并没有向西方一般真正经历文艺复兴这样的文化启蒙年代。所谓明治维新,只有形而下的物质和技术上效仿西方,但根源型的形而上之精神文化,仍为纯粹的日本。明治维新本来即由下层武十阶层发动,由所谓之阶级局限性;及之二战结束前,武士出身的人仍然占据社会位置。武家文化传统在他们身上得到传承,武士道即有精进克己之一面,亦有忠诚、尚武的一面。民权意识和主义等进步思想,并未能普及到市民社会之全体,更不能成为社会之政治文化共识。明治后,日本似曾走向民主议会政治,但真正得到发展的是有国家主义背景的大家长制观念。政治很快便遭军人劫持,成为军人统治之法西斯政权,走向军国主义。战前战中日本军人过问政治,执掌政治,订立国家发展政策方略,社会凡事以军人先,对军人给予最大尊重,奉军人为社会之楷模,将沿袭武士道视为精神理想,其实皆是武家社会之继续。明治维新因此并未能改变日本七百余年的武家政治,是一个不彻底的改革。这便和国民革命和共产革命未能根除中国之封建思想一样,旧的组织原则、行为规则和意识形态仍然保留在新的新的制度之中。
武士道最为强调的精神,有两个,其一为忠,其二为知耻。这些大大超过其他武士道所奉行的美德,如廉洁、重视修养之锻炼开发之类。而“忠”和“知耻”,都属于在外的道德,如主君是否犯错误,不在侍从的探讨范围之内;所谓美德,就是侍从对主君尽忠:鼓励盲从,而不鼓励真正在道德伦理上的思考。中国儒家所推崇的“仁”,在日本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尽忠知耻的一个最高表现,便是死:为忠和耻而死,是为圆满。武士道对死之美化和歌颂,原系来源于这种意识心态(此外,亦有佛教的影响)。武士最重要的品质,即是能将死置之度外。忠、自尊,这些比死都要重要得多,生命可以放弃,而这些不能放弃。即有这种心态,又有尚武黩武之传统,藐视他人生命,自不在话下,再加上日本战前之种族主义反动宣传,故有日本军队的暴行。其实,究其意识之源,我以为,武士道之轻生哲学,乃更为重要,因种族主义教育,效果毕竟十分有限,特别是对待西洋人,当时日本国民恐并不觉得他们要比西洋人优越,而对西洋战俘一样施行虐待,即是一种普遍的轻生主义。加之日本人认为后者居然能够对敌投降而心安理得,感觉不可思议。
兵农分离制
回到文前《太阁》图片中的战国时代,可看出武士作为家臣,为大名所统领。他们和大名具有主从关系,听命大名,对大名负责。家臣其下,往往又有寄骑、寄子,对这些家臣们直接负责,即“家臣的家臣”,他们和大名并无直接的主从关系。此图是十六世纪末德川家康之家臣。从图中可看出,武士领受俸禄,倒像是一群由大名派法工资的职业阶层。实际上此种制度其时并不普及,乃由职田信长制度化,丰臣秀吉作推广,最后由德川家康定统一为基本人事、组织管理办法,推广到全国。织田信长当时之所以能够在军事上获得成功,便和此项制度有关。过去,武士们都拥有领地,往往都是小小的封建领主,与其属下的农民具有主从关系,时而还亲自参与耕种。联想这种封建体制,不妨回忆一下旧俄小说:里面的贵族时而从彼得堡的府邸回到自己乡下庄园,领导农奴们进行劳作,参与农业活动。此时的日本便是这样。这种和土地的直接依附关系,在近畿一代,相对较少,武士阶层因此能专心事武,不需下地干活。信长更将这种兵农分离进行全面制度化。此后,土地劳作者直接向大名缴送年贡,由大名收下,然后再以俸禄形式派发给下属武士。武士们被禁止和其领地形成直接的主从关系,军人和农地得到完全的分离。这种兵农分离不断得到改善和巩固,最终得以完全制度化。对武士来说,他们失去了能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得不依靠其领导;对大名来说,即增强了其家臣的战斗力(能专心事武),又加强了对家臣们的统治和对土地的控制,实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3 23:01
目录
概述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