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汉族,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中国著名抗日将领,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人物生平
少年时期
1904年11月28日,杜聿明出生在陕西省米脂县吕家硷杜家湾。杜家是当地一个殷实之家,祖父母一生勤俭持家,积累田产400余亩,大部分都出租,或者雇工耕种。杜聿明从小深得长辈喜爱,衣食无忧,加之做老师的父亲不在身边,遂无拘无束、率性而为。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杜聿明自小喜爱玩弄枪支,还常偷偷到野外去打野鸡,并偶有猎获。12岁时,被家人送至本县成家岔小学读书。但是,杜聿明才读了一年,家中祖父母相继去世,当家的伯父杜良辅也病故。父亲杜良奎一直在外教书,素来不问家务,杜聿明只好辍学返家,承担管家的重担。虽是少年当家,却聪颖过人,很快掌握了一套经营家务、保全家业的本领。16岁时,父亲杜良奎榆林返家,见其因操持家务学业基本荒废,大为失望,决定将家务交侄儿杜聿成管理,杜便随父到榆林中学继续读书。杜聿明在读书期间,爱好体育,并且很快学会了步枪射击瞄准要领。1923年7月,杜聿明在榆林中学毕业。
黄埔军校
杜聿明从榆林中学毕业之后,看到黄埔军校招生的广告,决心投奔黄埔军校,做一个爱国军人。1924年3月,经北京南下广州。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在学生第三队。10月,参加平定商团叛乱。11月毕业后,任教导第一团第一营第三连见习官兼军需、三连二排副排长、教导第一团宣传队队员等职。
参与北伐
1925年春,杜聿明随教导第一团参加第一次东征。东征军攻克淡水后,1925年3月,杜聿明等四人被廖仲恺派往河南开封,准备帮助国民军第二军军长胡景翼筹办军官学校。到达开封后,杜聿明在胡景翼的直接领导下,协助苏联顾问筹办军校。不久后,胡景翼因病去世,新任军长岳维峻对苏联顾问和黄埔学生都不相容,杜聿明被迫返回陕北。不久,国民二军高桂滋团补充营营长吴宝山,聘请杜聿明为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不久,补充营在榆次被晋军缴械解散,杜被押至太原监狱。太原警备司令栾生达是老同盟会员,对黄埔学生颇有好感,将杜聿明释放。之后,杜聿明给广州革命大本营及黄埔军校分别写了书信,汇报自己的情况,请示行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希望杜聿明仍留北方,争取机会和马湘联系,参加在北京碧云寺停厝的孙中山先生灵榇的守护。这时,正好高桂滋奉令率部开赴北京,担任京畿的卫戍勤务,重新组编的吴宝山补充营也随团北上。到达北京后,高桂滋将补充营改为特务营,派该营进驻西山碧云寺静宜园,守护孙中山灵榇。杜聿明仍任该营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
1926年秋,杜聿明被高桂滋免职后,又南下归队。途经南京时,被孙传芳部逮捕,旋乘孙传芳部被北伐军打败、监狱管理混乱之机,越狱逃出,到达武汉,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兵团第一营第三连中校连长。宁汉彻底分裂后,武汉方面的倒蒋运动达到鼎沸程度。杜聿明扮成商人模样,乘船前往南京。杜聿明到南京后,找到张治中,此时张任总司令部训练处校阅委员会主任委员。遂委任杜聿明为校阅委员会中校委员。1927年8月,蒋介石被迫下野,张治中出国考察,杜聿明跟着也失业,只好靠南京黄埔同学会,每月12元的津贴维持生活。
得到重用
1928年夏,张治中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后,杜聿明被任为该校杭州预科大队第二中队中校队长。同年冬,任新编第一师第二旅参谋主任。1929年初,任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第四队队长。1930年5月,教导第二师成立,张治中兼任师长。杜聿明初任该师第二旅第五团第一营中校营长,后任第二旅第六团上校团长。5月至10月,率部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同年冬,教导第二师改称陆军第四师,杜聿明任第十二旅第二十四团团长。
1932年年初,徐庭瑶的第四师奉命开赴皖北大别山“围剿”红军,在霍丘被红军邝继勋部击败。徐庭瑶令第二十四团全力反攻,杜聿明率部穿插,突入霍丘,使红军损失重大。徐庭瑶为其记首功,并上报晋升杜为少将团长。这年冬,徐庭瑶升任第十七军军长,杜聿明被委为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旅长,不久升为副师长。
古北口抗战
1933年1月,日本侵略军进占山海关九门口后,2月兵分三路进攻热河。1933年3月,杜聿明所在的第二十五师奉命从徐州蚌埠一带开往通县集结,阻击日军。3月8日,二十五师奉张学良之命向古北口前进,到古北口后第二十五师占领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形成第二道防线,11日,日军总攻,师长关麟征负伤,杜聿明代理师长,指挥二十五师继续与日寇奋战。3月11日晚,杜聿明与第七十五旅旅长张耀明决定,为牵制敌人前进,以待后续部队增援,在古北口以南高地及南天门一带占领预备阵地,掩护主力逐次转移阵地,节节抵抗,与日军作持久战。12日晨,日军增加重炮和飞机全面攻击,二十五师的电话总机、无线电报均被炸毁,前后方失去联系,只能各自为战。下午,杜聿明和张耀明转移到古北口南的预备阵地指挥军队继续战斗,一直坚持到3月12日晚上,12日晚杜聿明奉命将阵地交与第二师。全师与日寇浴血苦战三昼夜,以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给了日军以沉重打击。
进修留校
长城抗战结束后,杜聿明入国民党中央军校高级教育班第一期进修。不久,为了取得蒋介石的信任,避免因早年加入过共产党的妻子曹秀清可能引起的麻烦,杜聿明正式加入复兴社。此后,杜聿明便逐渐成为蒋介石所器重的亲信将领之一。1934年毕业后,仍任第二十五师师长。1936年,杜聿明参与创办了国民党第一所机械化军事专科学校陆军交辎学校。校长由蒋介石兼任,徐庭瑶任教育长,杜聿明任学员队队长。1937年,国民党军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建成,杜聿明被委为第一任团长。
奋力抗战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后,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第一营开赴上海,对日军作战。同年12月,装甲兵团的战车第一连留在南京,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8年,装甲兵团扩编为第200师,杜聿明任师长。1938年10月,日军相继攻陷武汉、岳阳。10月11日,蒋介石下令在日军进攻长沙时焚烧市区,大火直到14日熄灭,全城基本被焚毁,激起极大民愤,日军也未停止进攻。长沙大火后,国民党长沙市警察局人员与放火队员又来到湘潭城下,欲火烧湘潭城。杜聿明得知后,当面怒斥了这种惊慌失措、草菅人命的做法,收缴了放火队的器械,将放火的人强行控制看管,并张贴布告,严禁放火焚烧湘潭县城,使湘潭城数十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得以保全。同年12月,第200师扩编为新编第十一军,徐庭瑶任军长,杜聿明任副军长。
1939年1月,新编第十一军又扩编出陆军第五军,杜聿明升任第五军军长。1939年冬,日军在广西钦州登陆,连陷钦州海防南宁,占领战略要地昆仑关,切断华南国际交通线,威胁中国后方。1939年11月,杜聿明率第5军赴广西参加昆仑关会战,在军长杜聿明指挥下,郑洞国率荣誉第一师正面攻击昆仑关,戴安澜率第200师自东绕关夹击,邱清泉率新编第二十二师切断敌人交通线,彭壁生、熊笑三二个支队进行奇袭。战役从12月17日开始,杜聿明第五军对昆仑关守敌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双方反复争夺,日本从其台湾守备师团抽两个联队增援,并施放毒气。第五军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一度将传令兵、伙夫组织参战,经过18天的激烈战斗,中国军队获重大胜利,史称昆仑关大捷。昆仑关一战,日军损失空前巨大。据日本战后公布的材料统计,这次战役,日军第12旅团长及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其中旅团长中村正雄在九塘被戴安澜的第3团击毙。杜聿明在昆仑关上,建立了一座“第5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并亲笔写了400多字的悼念碑文。昆仑关战役后,第五军由广西全州移驻云南杨林、曲靖,杜聿明又兼任昆明防守司令。
远征缅甸
1941年2月,杜聿明作为“中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考察团”团员,前往缅、印、马三国考察,历时三个月,为出兵缅甸,打通滇缅公路作准备。1942年3月,根据中英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以杜聿明的第五军、甘丽初的第六军和张轸的第六十六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开入缅甸对日军作战。社聿明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代行司令长官职权。从3月中旬到4月初,杜聿明指挥第五军和第六军在东瓜、毛奇、斯瓦河南北两岸抗击日军进攻,在东瓜保卫战中,第五军第二〇〇师在师长戴安澜的指挥下,与日军浴血奋战11昼夜,共歼敌5000余人。4月初,罗卓英就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后,杜聿明又参加指挥了仁安羌等战役。在该战役中,孙立人率第六十六军新编第三十八师驰援仁安羌,击退日军,解救出被日军包围的英缅联军7000多人。5月,中国远征军作战失败后,杜聿明和罗卓英指挥远征军各部队分别退到印度的刘多和中国的滇西。远征军出国时约10万人,撤退印度和国内时仅剩下约4万人。1943年初,杜聿明从印度回到昆明,升任第五集团军中将总司令,统辖云南境内的第二、第五、第六、第八、第五十三等五个军,并兼任昆明防守司令。
龙云事件
1945年9月,杜聿明奉蒋介石密令,一夜间便把龙云赶下“云南王”的宝座,杜聿明的闪电战手段颇使世人惊骇。但为了顾全龙云的面子,蒋介石不得不做出姿态“惩办”杜聿明。杜聿明也在重庆欣然接受了蒋介石的“申斥”,之后,受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
解放战争
1945年10月,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负责率领第十三军和第五十二军接收东北,并“清剿”在东北的中共军队。11月16日,占领山海关;25日,又占领锦州。12月以后,美国海军又把国民党新一军、新六军、第六十军、第七十一军、第九十三军等五个军10万余人运送到东北。此后,杜聿明便积极追随蒋介石参加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先后占领沈阳长春本溪四平安东鞍山营口吉林阜新等重要城镇,同中国共产党争夺对东北的控制权。1946年5月抵达沈阳,不久便身染重病。1946年2月,乘专机飞北平,秘密进入白塔寺中和医院治病,动手术割去左肾。病愈后,开始了在东北的“国共内战”。
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经过五十天战斗,歼灭杜聿明指挥下的八万多国民党军队,收复城镇四十二座,使国民党遭到沉重打击。7月,杜聿明因战败被蒋介石撤销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职务。此后,便在上海养病。
1948年6月,蒋介石为了对付华东野战军,成立了徐州“剿匪”总司令部,以刘峙为总司令,并重新起用杜聿明,委任为徐州“剿匪”总部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9月,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10月20日,蒋介石为加强对东北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又调杜聿明任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冀辽热边区司令官,驻葫芦岛,负责指挥廖耀湘兵团和侯镜如兵团,东西对进,夺回锦州。10月28日,廖耀湘兵团被歼。11月2日,沈阳营口解放。至此,东北地区的四十七万国民党军队全部被歼。11月2日至8日,杜聿明指挥从营口逃出的五十二军一万余人及属华北“剿总”指挥的五十四军等部队,从海上撤退到上海南京。11月10日,杜聿明被蒋介石重新派到徐州,继续担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中将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同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一起,指挥淮海地区的八十万国民党军队同人民解放军进行大决战。11月6日,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二十三个纵队,加上中原、华东两军区的地方武装,共六十万人,发起了淮海战役。当华东野战军于11月10日将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包围在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以后,刘峙、杜聿明调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李弥的第十三兵团东进,企图解黄百韬之围,但遭到解放军的坚决阻击。到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十二万人全部被歼。11月25日,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双堆集地区。11月30日,杜聿明率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直属机关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共三十万人,撤离徐州,企图经永城直奔涡阳、蒙城,攻击中原野战军侧背,以解黄维兵团之围。12月4日,华东野战军在徐州西南一百三十里处的青龙集、陈官庄地区追上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并将其包围。12月5日,孙元良兵团被歼。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歼。12月17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为中原和华东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要杜聿明、邱清泉、李弥放下武器,停止抵抗;1949年元旦,陈毅、粟裕又给杜聿明写了劝降信,由被俘的国民党军官送给了杜聿明,但其拒绝了这些劝降书和劝降信。
战俘生涯
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1949年1月10日凌晨,其被解放军战士俘虏在萧县青龙集张老庄村。但杜聿明被俘后受到了解放军的优待。在战犯管理所医务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杜所患的胃溃疡、肺结核肾结核等长年痼疾,逐渐好转、康复直至痊愈。此后,杜聿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历时十年。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接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
晚年生活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帮助下,杜聿明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转而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1959年12月,杜聿明和王耀武曾扩情宋希濂等十人被最高人民法院首批特赦。1960年,杜聿明和宋希濂等六人在北京中朝友好红星公社劳动锻炼体验生活一年。1961年3月1日,杜聿明被分配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1964年11月,杜聿明被特邀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78年2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后又担任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对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对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81年5月7日,在北京病逝。
主要成就
抗日功绩
杜聿明是国民党军十大抗日名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杜聿明曾参加长城抗战淞沪抗战等著名战役。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
促进统一
杜聿明对于结束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分裂局面,和平统一祖国经常萦回心中,念念不忘。自1960年起,一直坚持写文章,录音广播,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态度劝告在台湾军政界的朋友,为完成统一大业作贡献。1978年11月4日,为纪念淮海战役三十周年,杜聿明写了一篇题为《回顾淮海战役,寄语台湾旧友》的文章,在香港《大公报》发表。1980年,在纪念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三十二周年之际,杜聿明又发表了《纪念“二·二八”寄语台友》一文,以特殊的身份,以真挚的爱国热情,为促成海峡两岸人民早日团聚作出了不懈努力。临终时还深情地呼吁台湾的老同学、老同僚、老朋友及台湾当局,要顺乎民意和历史潮流,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争做中华民族统一的俊杰,切不要做分裂国家与民族的千古罪人。
主要作品
从1960年起,杜聿明多次发表文章和讲话。1961年2月,杜聿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杜聿明积极撰写文史资料,1961年,杜聿明写了《淮海战役始末》、《辽沈战役概述》、《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等。晚年的杜聿明关心祖国统一,曾发表《纪念二·二八起义》、《寄语台友》等文章,敦勉在台师友共同为统一大业奋斗。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杜聿明父亲杜良奎,清末举人,一直在西安长安大学堂执教,热心革命。参加了同盟会后,曾数度回米脂,鼓动县里的民团赶走了清政府官吏,并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杜聿明母亲高兰庭,婚后生有五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儿子杜聿明,字光亭,1904年11月生。小儿子杜聿德,字茂亭,1906年8月生。
婚姻生活
1923年8月,杜聿明与比其大两岁的曹秀清结婚。曹秀清出生于富商之家,自幼聪明俊秀,父亲曹万滋对其关爱有加,让其幼年时就识字看书,学习诗文绘画。二人结婚后,琴瑟合鸣。在杜聿明的支持下,曹秀清在米脂女子学校上了两年学后,又到榆林女子师范学习。未待毕业,便跑到天津,辗转经上海南京,与久别数年的丈夫团聚。从此,成为一名家庭妇女,随杜聿明栉风沐雨,南征北战,料理家务,教育儿女。曹秀清和杜聿明共有三男三女,长女杜致礼,二女杜致义,三女杜致廉,长子杜致仁,次子杜致勇,三子杜致严。杨振宁是杜聿明的女婿。
人际关系
人物轶事
1964年11月,杜聿明应邀参加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并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从昔日的战犯,到政协委员,走进人民大会堂参政议政。正当杜聿明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天,破四旧红卫兵来到了杜聿明家中,把杜聿明家的《文史资料选辑》、照相机、缝纫机都搬走了,最后又要把杜聿明大儿子的骨灰盒当作四旧拿走丢掉,曹秀清急了,冲上去说:“这是我从美国带回来的,不能丢!”骨灰盒总算没被拿走。
事后周总理知道了这件事指示政协领导,一定要把文史专员作为保护对象,除了照发被扣的工资,还要保证文史专员及家属的安全。一天早晨杜聿明走出家门时,突然发现墙外不知是哪个单位的红卫兵贴了一张布告:此院内已经检查,以后不要再来破四旧。此后再也没有红卫兵来折腾了,几年后杜聿明才知道,这是周总理指示对杜聿明及家人采取的保护措施,杜聿明一家一直深深感激周总理对自己及自己的家人的关心与爱护。
杜聿明的女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于1971年和1972年两次携夫人杜致礼回祖国探亲讲学。杨振宁博士一踏上国土就受到人民政府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晚辈的到来使杜聿明夫妇十分高兴,也使杜聿明夫妇在感情上得到了很大的快慰。
周总理专门抽出时间来接见杨振宁夫妇,每次都邀杜聿明夫妇作陪。周总理与杜家两代人从科学研究谈到社会问题,从国际形势谈到家庭生活。彼此间像老朋友一般谈笑风生,毫无拘束。细心的周总理发现,杨振宁在喊曹秀清时称妈妈,而对杜聿明则称杜先生,便纠正说:应该称岳父大人。闻听此言,大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后世纪念
纪念活动
1981年5月7日上午,杜聿明因病逝世,全国政协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叶剑英廖承志等送了花圈,邓小平邓颖超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由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统战部部长乌兰夫主持。
人物故居
杜聿明米脂故居位于陕西省米脂县桥河岔乡吕家硷村,故居由正窑、南北枕头窑及院墙、大门组成。坐西面东,平面造型呈长方形,南北长19米,东西宽17米,总占地面积323平方米。正窑为5孔石砌拱形窑洞,耍头抱厦石板檐,石片垒砌女儿墙。石板铺面,外墙壁均为黄泥抹面。南、北各有一枕头窑,面东,凸出正窑,内侧山墙辟有门洞。该故居建于清末,1904年杜聿明出生于此,土改时归村集体所有。80年代转让于村民吕立世,90年代街畔坍塌,新建平房,补修门窗及大门。2006年7月,公布为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10日,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故居对研究抗日名将杜聿明生平事迹以及近代革命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杜聿明故居位于美术馆东街路西,南依五四大街。该院原为一组带花园的住宅,1958年建中国美术馆时,拆除该院西部的花园部分,仅存东半部的住宅部分。此宅院约建于清代后期,原为慈禧太后侄女的私宅。民国初年卖给一德国商人,抗战后被买办吴信才购得,不久作为敌产没收,后为国民党将领杜聿明之宅。
该院坐北朝南,共有四进。现存建筑为,大门一间,倒座房九间,均为硬山顶合瓦清水脊屋面。一进院落宽敞,仅有多株树木。北面过厅九间,前后廊,带雀替,硬山顶合瓦清水脊屋面,过厅门前一对上马石。过厅北面二进院,为一小庭院,仅有东西配房两座,甬路可通三进院。三进院门为二柱牌楼式垂花门,柱下一对滚墩石,门旁一对石狮。门内另有一对滚墩石,似另处移来。院内正房三间,前后出廊,前有月台及垂带踏步,两侧耳房各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带耳房各二间;抄手游廊连接院内各房,屋面均为硬山顶合瓦清水脊。正房明间有硬木雕梅竹纹饰落地罩。第四进院落有后罩房五间,前带廊,左右耳房各二间,均为硬山合瓦清水脊屋面,院内游廊环绕。该宅院西侧有一穿南北的廊子连接前后几进院落。廊子西侧跨院现存一北房五间,前后廊,为勾连搭过垄脊硬山房,东带勾连搭耳房一间。
该院格局较高,是京城中型四合院中的典型。院内建筑保护较好,其中砖、木、石雕颇具特色。2001年3月8日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影视形象
人物评价
杜聿明是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或者说只能在有利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条件下打仗。(粟裕 评)
杜聿明虽然走过曲折的道路,但他有光荣的后半生,为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民怀念他!(追悼会悼词)
参考资料
杜聿明.杜氏家族网.2013-05-29
文史专员(三)|竭心尽力工作的文史专员们(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4:0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