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中
北宋书画家
李建中(945~1013年),字得中,自号严夫民伯,祖籍京兆郡(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北宋书画家,后梁商州刺史李稠的孙子。
人物生平
李建中,字得中,其先京兆人。幼好学,十四丁外艰后蜀平,侍母居洛阳,聚学以自给。携文游京师,为王佑所延誉,馆于石熙载之第,石熙载厚待之。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岳州录事参军。转运使李惟清荐其能,再迁著作佐郎、监潭州茶场,改殿中丞、道郢二州通判。柴成务领漕运,再表称荐,转太常博士,表陈时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宋太宗嘉赏,因引对便殿,赐以绯鱼袋。会考课京朝官,李建中旧坐公累罚金,漏其事,坐降授殿中丞、监在京榷易院苏易简方被恩顾,言及李建中,命直昭文馆,改直集贤院。数月,出为两浙路转运副使,再迁主客员外郎,历通判河南府,知曹、解、颍、蔡四州。景德中,以久次,进金部员外郎,加司封员外郎工部郎中,又判太府寺大中祥符五年冬,命使泗州,奉御制《汴水发愿文》,就致设醮,使还得疾。六年,卒,年六十九。
《宋史 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第二百》有记载
亲属成员
参见《宋史 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第二百》
人物评价
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称:“西台本学王大令(献之)书,而拘挛若此,犹韩非之学黄老李斯之师荀卿也。然观笔势,尚有先贤风气,固自佳。”
宋高宗赵构翰墨志》称:“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至太宗皇帝始搜罗法书,备尽求访。当时以李建中字形瘦健,姑得时誉,犹恨绝无异。
黄庭坚:”西台出群拔萃,肥而不胜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
个人作品
李建中著有文集三十卷行世。工于书法,主要受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及五代杨凝式的影响,书风秀雅丰腴;又宗”二王“而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人争取以为楷法,时有”国初第一“之称,在书法由唐至宋的过渡时期有承前启后之功。流传的李建中书法墨迹比较少,存世有《同年帖》《贵宅帖》《土母帖》等,余者不知下落。
《同年帖》
行书,15行,134字,又称《金部帖》《披风帖》,原是《六札卷》之一,明末清初为人分拆,释文如下:“金部同年,载喜披风,甚慰私抱,殊未款曲。旋值睽离,必然来晨朝车行迈,适蒙示翰,愈伤老怀,惟冀保爱也。万万,不胜消黯。见(现)女夫刘仲谟秀才并第二儿子在东京,相次发书去。如有事,希周庇也。建中简上!金部同年九月十六日。
《汤世帖》
碑文三道,略表西京之物也。《怀湘南》拙诗,附上。同院刘学士骘。同年,邵兵部,希差人通达,或与面闻也,建中又白”。这是李建中写给“金部同年”的一封信,主要是托他照顾在汴梁的女婿刘仲谟以及次子李周士。“金部”属户部,“同年”是指同榜科举者。李建中也曾在金部供职,而此时正在西京洛阳作官,所以帖中说“略表西京之物”。此帖书法,用笔苍老圆厚,形体紧结取敛势,圆转飘逸。
赵孟頫评价:“西台书去唐人未远,犹有唐人余风”。其书风,实开宋人尚意的先声,若与个性鲜明的宋代诸家相较,则以典重温润取胜。《同年帖》。除此帖外,尚存《贵宅帖》、《土母帖》。
《贵宅帖》
行书,9 行140字。释文:“贵宅诸郎,各计安侍奉,所示请改章服。昨东封,须得出身、历任家状一本,并须赍擎官告敕牒去,未审此来如何行遣也。兼为庄子事,已令彼僧在三学院安下,近已往彼去来回。此庄始初见说甚好,只是少人管勾,若未货,可且收拾课租,亦是长计,不知雅意如何也。侯亲家亦言可惜拈却。建中谘。刘秀才久在科场,洛中拔解,今西游兼欲祗候府主,希略一见也”。“谘”同咨,是公文的一种。宋代百官有事申述,皆用“状”,唯学士院用咨报,由当值学士一人押字。
《贵宅帖》主要说了三件事:先说与“东封”有关事宜,“东封”是指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泰山封禅之行;再谈“庄子事”;最后提到“刘秀才”,此人可能即《同年帖》中,李建中的女婿刘仲谟。
《贵宅帖》作于李建中64岁时,书风沉着朴厚,具有“风骨俊整,骨肉停匀”的艺术美感。帖后,明代刘日升七言诗题,称李建中书“有钟王之法度,足以令后学者效法”。此帖钤“东山”、“无恙”及项元汴诸鉴藏印。明代汪珂玉《珊瑚网书跋》、郁逢庆《郁氏读书画题跋记》、吴其贞《吴氏书画记》,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等书等书著录。
参考资料
李建中.故宫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1 20:0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