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梓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金利来集团创始人,爱国企业家
曾宪梓(1934年2月2日—2019年9月20日),男,汉族,客家人,广东梅州人,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董事局原主席,被誉为“领带大王”。曾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等职。
人物经历
1934年2月2日,曾宪梓出生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一个农民家庭,全家人生活一直很艰苦。曾宪梓小的时候,冬天连鞋都穿不上。全国解放后,依靠助学金念完了中学和大学。中学毕业后,曾宪梓进入中山大学生物系学习,1961年毕业后,进入广东省农科院工作。
1963年,为了处理父亲的遗产,曾宪梓辞去了广东省农科院的工作后,曾宪梓经香港到泰国,侨居了5年,理智的他并没有和叔父争夺遗产,而是卖掉了随身带去的一部相机租了间小房屋后,向叔父学习领带制作技术。
1968年,又从泰国回到香港。后与夫人黄丽群女士一道,靠一把剪刀,艰苦创业,创立了享誉世界的“金利来”品牌,享有“领带大王”之美誉。
1971年,曾宪梓成立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1972年,曾宪梓在香港购入了553平方米的厂房,公司经营范围扩大到男士服装、服饰、皮具等领域。
1984年,曾宪梓在家乡梅州建起了占地80000平方米的金利来大厦。期间,曾宪梓积极进取,经常到欧洲国家交流学习,领略世界领带的新潮流,公司发展突飞猛进。
1985年开始到内地投资设厂,同年合资成立中国银利来有限公司。
1992年,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同年,公司上市。曾宪梓的事业随后向祖国内地和海外发展。金利来也逐渐奠定了在全球服饰品牌的位置。
1991年补选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增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同时亦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事务顾问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实现平稳过渡和保持繁荣稳定作出重要贡献。1997年获颁授大紫荆勋章,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批12名大紫荆勋章得主之一。
2008年,曾宪梓以74岁高龄坐着轮椅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香港区火炬接力火炬手,其儿子亦是当时深圳火炬接力的火炬手。
广州中山大学毕业(1961年)。
广州中山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93年)。
香港理工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2008年)。
主要贡献
爱国行动
20世纪90年代香港回归祖国之际,曾宪梓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和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搜集整理各方意见、积极参与回归政策制定,带头稳定市场,为香港平稳过渡作出重要贡献。面对外国势力制造障碍,曾先生坚持批驳错误言论,“不论谁损害我们国家,伤害香港,我都不会允许,都要据理力争。”;面对反对者的人身攻击,他说:“我从不惧怕任何人骂我,你骂我我也笑,你赞我我也笑,只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天地良心,我就会大胆去说,去做。”
对于香港部分反对派逢中必反的言论,曾宪梓大胆批评,不怕正面交锋,每每在重要关头站出来,捍卫国家和香港的根本利益。2003年,曾宪梓点名批评香港一些所谓的民主派绝对不是爱国者,当年曾引发了社会展开大讨论,各种人身攻击也随之而来。
曾宪梓一生都致力于培养香港年轻人的爱国情怀,为香港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担任人大常委时,曾宪梓还怒怼反对派,2004年批评李柱铭等人反对国家安全法,并不爱国,“这些死硬民主派,其实不是搞民主”,直言绝对不认同民主党是爱国者。
李柱铭于2007年10月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曾宪梓批评李柱铭“疯狂到极点”,指李柱铭跑到外国请求制裁中国,“真是连人格都没有”“连中国人的血性也没有”。
2019年8月10日,病重的曾宪梓还与700多名香港各届人士一道联署呼吁“香港不能再乱了”,希望香港市民勇敢向暴力和乱象说“不”,拳拳爱国之心,令人感佩。
捐资助国
1986年开始,曾宪梓到内地投资设厂,1989年合资成立中国银利来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专营领带生产的中外合资企业。曾宪梓组织海内外华人到内地投资,2001年促成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召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曾宪梓捐资支持国家教育、航天、体育、科技、医疗与社会公益事业,历年捐资逾1400项次,累计金额超过12亿港元。设有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曾宪梓体育基金会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
教育基金
1992年,曾宪梓与国家教育部合作,设立了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曾宪梓为基金会的成立捐赠1亿港元,历年来用于资助内地教育事业的善款逾2.86亿元。
2000年起,该基金会实施“优秀大学生奖学金计划”,奖励家境贫寒、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学期间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计划自落实以来参与的重点大学共38所,资助奖励优秀大学生30940人次,累计奖学金逾1.22亿元。
曾宪梓曾捐款为梅州嘉应学院建造教学大楼,为东山中学学艺中学建造图书馆,为梅州中学建设人行天桥,为乐育中学修建办公楼。
1993年,由曾宪梓捐资兴建的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成立。
2012年,曾宪梓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500万港元支持交大教育事业发展。
截至2018年12月,历年来基金用于资助内地教育事业的善款逾2.64亿元人民币。
体育基金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曾宪梓慷慨捐赠了100万港元,支持祖国的体育事业
2008年9月,曾宪梓捐赠了一亿港币设立曾宪梓体育基金会,用于奖励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里约奥运会和第32届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中国内地运动员。
2012年,曾宪梓宣布,基金会在原来的基础上追加一亿港元,奖励活动将最少持续至2036年奥运会
2016年9月1日,第31届里约奥运会颁奖典礼在北京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曾智明代表父亲曾宪梓宣布,基金会奖金在原2亿港元基金的基础上再次追加1亿港元,达到3亿港元。基金会至2019年已奖励曾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中国内地体育健儿有176人次,颁发奖金总额逾港币7500万元。
航天基金
2004年,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在香港成立,曾宪梓捐赠1亿港元,该基金旨在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奖励在载人航天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工作者,分别设立特别贡献奖和突出贡献奖,每年计划拨出约600万港元。
2004年,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首届颁奖捐出500万元港币,奖励神舟五号优秀航天科学工作者,其中颁赠100万元人民币予杨利伟,表扬其勇毅精神及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基金会拨出540万元人民币,奖励在交会对接任务中的优秀科技人员;2017年,基金会颁发1340万元人民币奖励金,用作奖励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任务中景海鹏、陈冬等119名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
自2004年以来,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已为14位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颁发特别贡献奖,为载人航天领域的354名航天科技和管理人员颁发了突出贡献奖,累计颁发奖金5790多万元人民币。
社会公益
改革开放40年来,曾宪梓博士积极参与祖国建设,同时也不忘家乡梅州的发展,他的慈善事迹遍布家乡各县(市、区)。在各地捐赠了诸多项目,设立教育基金、体育基金等。曾宪梓很关心家乡青少年成长,不仅捐资助学,而且在家乡期间,每逢学校有重大活动,只要身体、时间允许,他都会参加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梅县宪梓中学校庆等活动。曾宪梓先后捐资予母校中山大学的金额达5300多万元。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夏大学等,均有曾宪梓捐资的大楼。曾宪梓还是“水立方”大额捐资人。
1978年,曾宪梓给母校东山中学捐建了一座教学大楼,从此开始了他在内地的慈善义举。曾宪梓先后捐资兴建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梅县宪梓中学和丽群小学。此后,他还先后投入了2600多万元,用于曾宪梓中学的建校及扩大教学规模和师资力量。在他的爱心灌注下,曾宪梓中学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学校。
曾宪梓还先后出资修建了梅县人民体育场、五华体育场和兴宁体育场,并且举办了宪梓足球邀请赛,这一邀请赛此后成为广东足球和外界交流的重要赛事。
1993年3月,曾宪梓先生看到圆明园围墙尽毁、遗址沧桑,当即表示捐资800万元人民币用于修复圆明园围墙,抢救、保护圆明园遗址
2007年10月31日,曾宪梓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协议,慷慨捐资500万元创设“助残研究基金”,以通过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来推动全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
2008年5月,曾宪梓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港元。
2012年4月5日,曾宪梓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500万港币支持交大教育事业发展。
2012年8月11日,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2012年度颁奖大会在港举行,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获颁特别贡献奖。
2012年8月23日,曾宪梓体育基金会伦敦奥运会内地金牌运动员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基金会向内地奥运冠军颁发2520万港币奖金。
2013年,在曾宪梓体育场的纪念赛上,曾宪梓为梅州捐赠1万个足球,给梅州全市各县(市、区)的中小学校的学生们进行基础训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梅州的足球发展起来,重振梅州足球事业。
2018年11月18日,梅州市梅县宪梓中学举行成立25周年暨宪梓大礼堂、智明体育馆落成启动仪式。这是他最后一次出席大型活动。仪式上曾宪梓博士和曾智明先生捐赠2000万港元,专门设立曾智明奖教奖学基金,支持梅州教育。
2018年11月20日,金利来集团创办人曾宪梓向梅州市人民医院捐赠300万港元,至此,曾宪梓博士已累计向市人民医院捐资超过1000万港元。
担任职务
所获荣誉
1994年,为表彰其对祖国的卓越贡献与奉献精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曾宪梓星”。
1997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大紫荆勋章”,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批12名大紫荆勋章得主之一。
自2005年起,3次荣膺中国民政部颁发“中华慈善奖”,并在2007年获得世界华人协会颁发“世界杰出华人奖”及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颁授“世界杰出华人勋章”。
2008年,曾宪梓被授予“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人物”。
2008年5月2日,曾宪梓先生在香港担任第29届奥运会火炬传递第50棒火炬手。
2008年12月,曾宪梓被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评选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经济30人”、“中国改革开放30年轻工业十大领军人物”及“中国改革开放30年十大基业长青人物”三大殊荣,亦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取三个殊荣的得奖者。
2012年,获选为亚州电视主办的“十大感动香港年度人物”。
2015年12月31日,曾宪梓被民政部授予第九届“中华慈善奖”。
2018年11月,曾宪梓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曾宪梓先生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倾力支持国家改革开放的香港著名企业家”。
2019年10月19日,荣获世界客属第30届恳亲大会“全球客家事业杰出贡献奖”。
北京市荣誉市民广州市荣誉市民;梅州市荣誉市民;清远市荣誉市民;哈尔滨市荣誉市民;沈阳市荣誉市民;大连市荣誉市民;北海市荣誉市民等。
个人生活
妻子:黄丽群
大儿子曾智谋,二儿子曾智雄,三儿子曾智明,曾智明的妻子是已退出娱乐圈的前歌手黎瑞恩。。金利来由其三儿子曾智明接掌。
人物逝世
2019年9月20日16点28分,知名的爱国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香港著名实业家,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原会长,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曾宪梓先生,因病在广东梅州逝世,享年85岁。曾宪梓先生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金利来集团20日发出讣告。21日,曾宪梓先生治丧办公室发布讣告,并称兹定9月22日至25日的上午9时至下午5时,在梅县区扶大所里村珊全祖屋设灵堂,供亲友吊唁。9月26日上午10时,将在梅州市殡仪馆永怀堂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2019年9月21日上午,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在三园交界处的曾宪梓先生雕像前,举行了悼念仪式。上百名圆明园职工和不少民众前来悼念,为先生的雕像献上鲜花。
2019年9月26日上午10时,著名爱国实业家曾宪梓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广东省梅州市殡仪馆永怀堂举行。告别仪式由梅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主持。全场肃立默哀,向曾宪梓先生遗体三鞠躬,瞻仰遗容,作最后的告别。为沿袭曾宪梓生前节俭朴素的意志,仪式摆设简洁素雅,现场未致悼词。曾宪梓三子曾智明代表家属致答谢词,并在现场含泪唱起了父亲最爱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灵堂中央,曾宪梓遗体覆盖国旗,庄严肃穆。大堂正中悬挂着「沉痛悼念曾宪梓先生」横幅,挽联写着:「宪言哲语先贤诲,梓繁桑茂后裔昌」,中间是曾宪梓的遗像。在灵堂左右两边分别依次摆放着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韩正、张德江、曾庆红、李希等领导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央统战部、港澳办、教育部等中央机关敬送的花圈。向曾宪梓先生敬送花圈、挽联,或发来唁电以致哀悼的还有吴邦国、李长春、尤权、董建华、何厚铧、梁振英、田纪云、王兆国、刘延东、李建国、邹家华、曹志、李铁映、盛华仁、路甬祥、陈至立、蒋树声、廖晖、罗富和、李海峰、张裔烱、李飞、朱小丹、陈宝生、王志刚、苟仲文、张晓明、王志民、高祀仁、彭清华、马兴瑞、李玉妹、王荣、乔晓阳、陈佐洱、黄华华、黄龙云、林郑月娥、贺一诚、曾荫权、连战、吴伯雄、郁慕明等。香港商报前任社长吴松营、黄扬略,现任社长陈寅以及香港商报、全球商报联盟、香港经济导报等都敬送了花圈。在告别仪式现场摆放着来自各界人士敬送的一千多个花圈。
曾宪梓先生逝世后,其家属共收到海内外190多封唁电。当天来自海内外社会各界近千人士出席了告别仪式,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曾宪梓先生。现场出席告别仪式的嘉宾有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古小玉、中央统战部巡视员覃菊华、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宋哲、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黄宁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娟、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谢强华等。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也专门派代表参加告别仪式。余国春、梁亮胜、罗叔青、吴惠权、袁武、余鹏春等香港知名人士也前来送别。
告别仪式上,曾宪梓的遗体安卧在鲜花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五星红旗,棺椁前朵朵小花组成“3388”字样(编号3388号小行星名为“曾宪梓星”)。仪式摆设简洁素雅,沿袭了曾宪梓生前节俭朴素的品质。前来送别的各界人士在殡仪馆门前排起长队,人们以默哀、鞠躬表达追思之情。告别仪式上,曾智明哽咽着清唱曾宪梓生前最喜爱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来送别父亲。
人物评价
曾宪梓是知名的爱国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香港著名实业家,曾宪梓先生爱国爱港,坚定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历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事务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委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实现平稳过渡和保持繁荣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人民日报评)
曾宪梓是一个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倾力支持改革开放的香港企业家。这位20世纪70年代创业成功的香港“领带大王”,对己,克勤克俭;为国,慷慨解囊。作为有名望的企业家、社会贤达,曾宪梓全力以赴,支持内地改革开放。他是最早一批为内地改革建言献策的香港企业家,也是最早投资内地者之一,他更联络、动员、组织大批志同道合者一起到内地投资办厂。在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性事件中,曾宪梓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到晚年,曾宪梓更关注传承家国情怀。他把家业和对祖国的责任一起传给三个儿子,更以真挚的情感教导家乡学子一定要“大气、爱国”。(新华社评)
在香港,原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创办人曾宪梓并不是拥有财富最多的人,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为祖国捐款最早、最踊跃的港人之一。按个人财富比例,也是捐款数目最大的港人之一。一直以来,曾宪梓坚定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实现平稳过渡和保持繁荣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中新社评)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曾宪梓先生逝世后,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沉痛悼念,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他的高度肯定;而雪片般飞到的唁电和慰问信,传达着四面八方各界人士的敬仰之情。(人民网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评)
曾宪梓是成功企业家,致力贡献国家,全力支持内地改革开放,早年已组织海内外华人到内地设厂。曾宪梓出任第八至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为国家建言献策,也积极投入公益事业,大力捐助国家的教育、航天、体育、科技、医疗等发展。曾宪梓热心服务社会,在回归前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和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为香港平稳过渡作出重要贡献,是1997年首批获颁授大紫荆勋章人士之一。(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评)
曾宪梓爱国坚定、爱港真诚,心系祖国、情牵香港,是爱国爱港人士的光辉典范,是香港工商界的杰出代表。曾宪梓率先参与祖国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慷慨捐资支持国家教育、科技、体育、航天等公益慈善事业,贡献卓著,荣获国家“改革先锋”称号。回归前,曾宪梓坚定支持中央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顺利平稳过渡;回归后,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实现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曾宪梓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为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和工商经济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宪梓一生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秉承“爱国爱港爱家乡,为国为港为人民”宗旨,恪守“勤俭诚信”信念,艰苦创业、奋力拼搏,无私奉献、造福桑梓,他的伟大品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远光耀后世。(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评)
曾宪梓是爱国爱港人士的光辉典范,是香港工商界的杰出代表,他的逝世牵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曾宪梓深信香港的命运只要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就永远是光明的。“祖国越发展,香港越美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与香港各界人士联署呼吁,香港不能再乱下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谭铁牛评)
曾宪梓是备受各界敬重的爱国爱港杰出企业家,曾经担任三届中总会长,任期内致力促进中总成员和香港工商界参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公益事务,并加强与内地交往联系。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曾宪梓特意让中总启用新会徽和新会旗,以迎接香港的重要时刻。他的爱国、创业和奉献精神,广阔的胸襟和谦厚的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评)
曾宪梓早年移居香港时十分贫穷,不过很努力工作,白手兴家建立领带品牌,是典型的狮子山精神。曾宪梓亦有客家人的特质,生活简朴,为人随和。曾宪梓十分爱国爱港,出钱出力,特别是支持国家的体育发展,捐很多钱鼓励得奖的运动员。(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评)
曾宪梓是热爱国家、民族的老前辈。他忆述,曾宪梓到北京开会时也要带护士每天洗肾,但仍坚持工作,非常用心。(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叶国谦评)
曾宪梓敢言、爱国,很多流传于香港的爱国言论都是由曾宪梓说出的。(前全国政协常委陈永棋评)
曾宪梓是我们中国永垂不朽的改革先锋,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香港之光,我们永远怀念他。(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广兆评)
曾宪梓先生是香港知名的企业家和爱国人士,长期关心支持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慷慨捐助国家教育、航天、体育等各项事业。曾宪梓先生热爱体育,关心体育,支持体育,2008年斥巨资设立曾宪梓体育基金会,奖励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内地运动员,鼓励我国体育健儿再接再厉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大荣誉。(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苟仲文评)
曾宪梓一生爱国爱港爱乡,以报国为己任,以奉献为乐趣。坚定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言行。倾力支持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热心捐助内地教育、科技、体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建树良多,贡献卓著,铁骨铮铮,令人敬佩。(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评)
作为梅州客家人,曾宪梓用叶落归根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但是,他的创业经历和爱乡爱国事迹仍将遗惠后人。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曾宪梓的创业故事曾启蒙激励了初识市场经济的内地创业者,那在今天,更值得铭记的是曾宪梓对于内地改革开放和公益事业的倾力投入。他用大半生的投入,践行了香港的“狮子山下精神”,也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家国情怀”作了他的注解。“狮子山下精神”,过去一直是香港经济腾飞的内在驱动力,也塑造了香港社会最重要的正向价值。曾宪梓是无数人中的一个。从夫妻档起家,筚路蓝缕,从拆解还原竞品做起,最终自立品牌成为“领带大王”,靠的正是“有难关,自己过”的精神气质。(新京报评)
“认识中国,相信中国的未来”,就是有所担当。曾宪梓在公共服务职位上,对内地的改革开放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促成香港自由行,坚持为“一国两制”鼓与呼等,体现了他对公共服务的担当精神。今天的香港,面临解决公共资源重新配置、拓展个人生活和发展空间、排除外部政治干扰等挑战。改善治理机制,靠无政府主义、街头暴力不行,尊重法治、维护社会秩序是前提。这是曾宪梓的最后忠告。曾宪梓留下来的,有传奇的创富故事,有克己自律,有慷慨捐赠,有诸多名誉,但最宝贵的是他言行一致的家国情怀。对此,理当肃然起敬。(新京报评)
人物纪念
在曾宪梓的家乡梅县建设有宪梓大道宪梓公园曾宪梓纪念馆、宪梓大桥、梅县曾宪梓体育场曾宪梓中学、宪梓中心小学等以示纪念。在嘉应学院建有宪梓教学大楼、宪梓艺术宫、宪梓体育馆、宪梓足球场等建筑设施。在广州的中山大学建有曾宪梓堂、曾宪梓堂南院、曾宪梓大楼等,还有曾宪梓奖学金、曾宪梓灵长类研究基金和曾宪梓医疗科研专项基金。广州医学院建有曾宪梓图书馆等。
1999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39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圆明园管理处设立“曾宪梓先生捐资修复圆明园围墙纪念碑”,用以纪念并感谢曾宪梓先生的爱国之举。
2019年5月24日,著名爱国人士曾宪梓先生雕像揭幕仪式在圆明园三园交界隆重举行。圆明园此举是为感谢曾宪梓先生对圆明园遗址保护做出的贡献,传递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为了呼吁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圆明园、为圆明园遗址保护添砖加瓦。
2019年9月26日,金利来集团创始人、香港著名爱国企业家曾宪梓遗体告别仪式在梅州市殡仪馆举行。曾宪梓的家属、亲朋好友等社会各界人士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曾宪梓先生。连日来,曾宪梓在梅州捐建的学校纷纷举行追思活动,深切缅怀曾宪梓。
2019年12月9日,香港著名实业家、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曾宪梓先生的追思会在香港举行。约1000位各界人士从港九新界,从内地、海外赶来,缅怀这位善长仁翁不平凡的一生,尤其他对国家的挚爱、对公益的倾心投入,以及做人处事的风范。活动由著名香港艺人曾志伟主持。
2020年5月24日,北京圆明园在三园交界原址举行曾宪梓雕像落成一周年纪念仪式,以此感怀曾宪梓先生对圆明园遗址保护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圆明园把曾宪梓先生雕像作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点位,将每年5月24日设立为“曾宪梓纪念日”。同时,还将出版一本《曾宪梓雕像落成记》作为永久纪念。纪念曾宪梓先生的爱国之举、传承其崇高的家国情怀
2024年12月7日,曾宪梓事迹展开幕活动、曾宪梓事迹展览馆开幕典礼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月影塘银利来大厦举行。一百余名各界代表以及来自全国38所高校的优秀大学生代表齐聚一堂,深切缅怀和纪念曾宪梓博士,传承和弘扬其爱国爱港爱乡的赤子情怀和锐意进取、勤勉奋斗的改革创新精神。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1 15:4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