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故关,历史上又称为
井陉关、井陉口、
土门关。著名的险关要隘。旧关原来属于阳泉市平定县槐树铺乡,2000年12月,原柏井乡和槐树铺乡(除旧关、新关村)合并组建而成柏井镇,原槐树铺乡的新关、旧关两个村划归
娘子关镇管辖。地处
太行山中段,距
阳泉市中心54公里,北距
娘子关9公里,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在平定县城东九十里的平定与井陉县界的万仞丛中,为战国时期所筑
赵长城的重要关卡,冀晋通衢中最具战略地位的冲要。旧关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史籍对它不乏记载和描述。《
吕氏春秋》说:“天下九塞,井陉其一。”《魏书·地形志》载:“
石艾县(今平定)有井陉关。”《
太平寰宇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清光绪《平定州志》说:“故关在州东九十五里,即汉
韩信下赵井陉口是也。”旧关创建无考,复修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
关城今不存。在
石太铁路未建成之前,这里是通往京城的大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成为晋冀两省间公路交通的要冲;尤其是
太旧高速公路建成后,旧关更成为山西省改革开放的前沿。
井陉关,要隘名。即井陉口,又称土门关,古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古为太行八陉之一,是太行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关隘。
秦汉时为军事要地。公元前229年秦
王翦伐赵、公元前204年,韩信破赵的“背水战”、公元396年拓跋魏伐后燕,均据此隘。《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阣、
荆阮、
方城、肴、井陉、令疵、句注、居庸。”高诱注:“井陉县,六国时赵地,
秦始皇十八年,王翦兴兵攻赵,下井陉。
汉高帝三年,韩信、张耳东下井陉,擒成安君(
陈馀),即此地也。陉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进陉......井陉口,今名土门口,县(
获鹿县)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也。”唐
王维《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诗:“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清
谭嗣同《井陉关》:“无限苍茫怀古意,题诗独上井陉关。”
“井陉”是
太行山内一条隘道。《吕氏春秋》、《淮南子》称“井陉”为天下九塞之一,所以它自古著名。最初汉朝在此口置关,称
石研关,它与南面的
壶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因与上党郡连界)。后来改名土门关。唐以后称土门关或井陉关不一,明清时都称井陉关。《述征记》谓“井陉”为太行八陉中第五陉。(1.太行山自北而南,由山麓全山脊,险峻不可攀越。古人谓独有八处相通微径,称为八陉。它们是:1.轵关陉, 2.太行陉,3.白陉,4.滏口陉,5.井陉,6.飞狐陉,7.蒲阴陉,8.军都陉。)
所谓井陉关,有广义之称和狭义之谓。广义的井陉关,是就地域而言,即
井陉县全境。它包括西故关、娘子关和东土门关。所谓“古称险要,固畿南一大关键”的说法和史载“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的羊肠一线之险,便是就此而言。而狭义的井陉关,一般则是指故关(又叫固关,汉唐时代及以前便曾设为关隘,屯兵宿戌。明
正统二年修复,改名故关)后代又称固关,称呼不一,因时而变。因固关是西北入冀之锁钥,故有“依籍特重”的说法。
同时,狭义的井陉关,又多指
土门关而言(现在的土门关在
获鹿县境),《唐书·地理志》称:“镇州获鹿有井陉关,又名土门关。”所谓土门重地,东扼滹水燕赵,“而远通
秦晋,诚东西之咽喉,而往来之冲要也。……几与
潼关蒲坂等”的说法,便是指此而言。而故关和土门关,又统称为井陉口,即井陉关,不过是关分为二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
《辞海》(一九七九年版)称:“井陉关,又名土门关,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北井陉山上。”明显是错了。土门关不是在井陉县北,而是在县东,且是在今
鹿泉市境内。
井陉关在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它不仅是历来兵家必争的要地,而且也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道。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其地位便益加突出,久享“燕晋通衢”的盛誉。就是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今天,其地位也只能不断提高。特别是
石太铁路电气化的建成,更显示了它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只不过其含义稍有不同而已。
井陉关四面环山,关前太平河终年流淌,关内丘缓道宽,直达
华北平原,关上险峰叠翠,环境优美。原有四座关楼,分别坐落在因关而生的东、西土门村村口处,现存阁楼三座,即东土门西阁,西土门东、西阁,皆用条石砌基、拱券门洞,门洞上有砖砌楼阁。清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题写的石刻“三省通衢”门额,嵌于东土门西阁的西券门上。西土门东阁券门嵌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题刻的“
山辉川媚”四字,西阁券门上嵌有明
崇祯十一年(1638年)题刻的“山陕通衢”四字。阁楼下有秦汉时代修建的石砌古驿道近300米。那些被岁月和车马踏磨得崎岖不平、光滑残破的块块巨石,作为历史的见证,仍无声地向游人述说着关门所经历的悲壮。
自秦汉至明清,史书记载发生在井陉关的战争多达17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将军
韩信指挥的“背水之战”。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韩信率军攻赵,在井陉关外破釜沉舟,背水而战,士兵因无退路,舍命与赵军拼杀,最终击败赵军大获全胜,在
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
以少胜多、名垂千古的战例。现在井陉关附近尚有“韩信山”,山上有凿石而成的旗杆眼和作战抛石处等多处遗迹可寻,有关传说故事多达50余则。站在关口,虽不见当年的金戈铁马、滚滚烽烟,仍能体察古代战场的残酷和悲壮。关口阁楼附近的古戏楼遗迹、历代重修关门的碑记、文人墨客的碑刻诗文、照壁墙、韩信庙和
关帝庙等遗迹,常使游人抚今思昔、流连忘返。
井陉关作为“
太行八陉”之第五陉的东出口,既是秦汉以来的军事要塞、屯兵重地,也是晋、陕、冀三省经济文化交往的交通枢纽和邮递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