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指
俄国首相
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1906年~1911年在任)于1906年~1911年推行的旨在摧毁村社制度(见
俄国农奴制度)、扶植
富农经济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改革背景
1905年革命后,俄国农民消灭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日益强烈。
为维护地主
资产阶级的利益,发展农村中的
资本主义,防止革命,斯托雷平制定了新的
土地政策。
1906年11月22日,公布了《关于对农民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现行法若干补充规定》的法令,准许农民退出村社。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并允许出卖。村社拨给退社农民的土地必须在一个地段内,使之可以成为独立田庄或独家农场。政府通过农民
银行贷款给富裕农民,作为购买土地和建立农场之用。这个法令经过修改和补充,分别在国家杜马和国务会议获得通过,并于1910年6月27日由
沙皇签署,成为正式法律。
1911年6月11日,他又公布《土地规划条例》,规定:
份地不论是否预先确定为私产,凡是实行
土地规划的地方,都自动变为私产。
1906年~1915年期间,有200余万户农民退出村社。其中大多数退社贫苦农民由于缺乏农具和资金,不得不把土地以低价出卖给富农。
斯托雷平广泛实行移民政策,把不满沙皇统治的农民迁往
西西伯利亚、
远东和突厥斯坦草原等边远地区。自1906年~1910年的五年间,共迁出了250万人。
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破坏了传统的村社
土地公有制,加速了农民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
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农村
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因此,未能防止
俄国革命的爆发。
铁腕改革
在大动荡的背景下,斯托雷平被任命为总理大臣。
他声称在“一个人病危的时候就要进行以毒攻毒的治疗”,对恐怖分子的血腥
暴力行为,绝对不能姑息。
针对农民再次挑起的“分家不公”的诉求和反抗,斯托雷平毫不手软坚决镇压,绞死或者流放数千名暴乱者,“斯托雷平的领带”(代指绞索)在俄国飘扬……
当第二届国家杜马不通过土地改革措施的时候,他策划“
六三政变”,直接驱逐国家杜马议员,将65个代表逮捕,并流放到
西伯利亚,他轻蔑地谈论“他们(议员)需要大动荡,我们需要大
俄罗斯!”、“宪政、人权并不能带来秩序,铁腕手段才是解决之道。”。
他还把
选举权的门槛提高,仅仅限制于富人以及贵族之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那些
穷光蛋逃避那些他们并不真正想做的事情”,政治上的稳定才有可能。
他拒绝向追求宪政的自由派妥协,而代之以推动省和县行政机构的改革,来扩大省长的权力,扩大县长的权力,来取代
地方自治领袖。
斯托雷平在1909年10月1日,对《伏尔加报》说到:
“给国家20年的安定,俄国会变得你们辨认不出来”。
而将斯托雷平作为偶像的普京,在一个世纪后则别有深意的模仿道:
“给我20年的时间,我将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他将最大的热情投向村社与土地。
在他看来,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心头肉”,而村社土地则是“眼前疮”,切不可“剜肉补疮”。
如果每个人都是
私有者,大家就成为“一条绳上的
蚂蚱”,农民不满的根源也就消失了。
换言之,既然“家长”分家分得不公正,那干脆让“长子”(富农)带头分家,站在家长这一边。这样,其余子女即便有意见,也无力反抗。为了扶持“长子”,斯托雷平于1906年11月22日发布法令,允许各农户退出农村村庄,自己份地通过赎买归其
个人所有。
针对贫户农民破产无力偿还的土地,国家将其集中起来,通过成立农民银行向富农贷款,鼓励其兼并。而且,按照1906年8月12日和27日命令,农民银行卖给富农的土地售价,必须比
标价低20%。
国家鼓励成立
集体农庄和单独田场,并推动
农业技术的发展。
经过这一系列措施,土地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
针对无地的农民,斯托雷平一方面推动他们进城,成为工人,另一方面引导他们迁往西伯利亚,开发土地。
斯托雷平的改革受到巨大的压力,在上任总理一个月后,就在总理别墅遭到严厉的
恐怖袭击,最后死亡27人,重伤32人,包括他的三岁儿子和一个女儿。
他秉承“我们痛苦地处决少数人,是为了防止血流成河”的理念,依旧坚持改革,继续深化严苛的政策,创造了臭名昭著的斯托雷平恐怖时代。
改革效果
经济
不可否认,斯托雷平的铁腕措施,确实收到了经济上的奇效。
其中,煤产量增长121%,
棉花加工量增长62%,出口总额增长112%,
国民收入增长78.8%,人均
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超过整个斯大林时期。
而俄国的粮食产量超过了
阿根廷、
加拿大和美国粮食产量的总合,成为欧洲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如果联想到
苏联长期作为世界第一
大粮食进口国,这个成绩更显得难得。
诚然,斯托雷平通过“先稳定,后改革”创造了
沙俄经济史上的黄金奇迹,但是他认为经济的富足自然带来政治上的
自由。他阻碍宪政进程,试图通过经济的增长和稳定的秩序来换取人们的支持,却心愿落空。因此,在俄国尝到甜头的同时,却种下了
酸果。
贫富差距
实际上,经济的发展导致更大的
贫富差距,村社的解体,让封闭的农民逐步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也让他们对政治生活更加关注。
但是,斯托雷平拒绝根本的“
政治改革”,漠视民众的诉求,各项措施以权贵利益为本位,不敢触动
既得利益集团,改革实际上是有权势的私有者对无权农民的又一次剥夺,给农民带来沉重的苦难。
而贵族和地主也认为,改革剥夺了本属于他们的利益。最终导致地主、民主宪政派、革命派、
民粹派、农民等左右各派均反对,甚至连沙皇也不满意他的改革,与之关系紧张。
每次觐见沙皇时,斯托雷平在
公文包上都写好了印上当日时期的辞呈,“时刻准备接受圣上旨意的突然改变”。
如果不是
皇太后的干预,斯托雷平在1911年春,就被沙皇赶出了朝廷。
改革结果
然而,由于社会中固化的
利益冲突,即便是在斯托雷平的铁腕下,原有体制下的继续改革也变得越来越难,
社会发展进入一个
瓶颈期,群众中不满和敌对情绪激烈。
斯托雷平在剧场陪同沙皇看戏时,被一个对社会心存怨恨的民粹分子杀死,最终未能逃开他人生的第十一次刺杀,在遗憾中饮恨而终。
在他死后,
社会控制骤然弱化,兵营之中革命学说流行,士兵人人思变;知识分子远离政治,而一个粗俗淫邪、不学无术的农民,却堂而皇之成为沙皇夫妇的座上宾,甚至能够决定俄国在
一战中的
军事决策:
俄国军队在一战中,直接使用明码传播军事信息,并对采取“
暗码”感到无法理解。
凡此种种都反映了俄国统治制度的衰朽和管理的混乱,也预示着一场更大
烈度的暴风雨即刻到来。
斯托雷平的改革没能解救俄国,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同样悲剧的还有他自己,以及俄国的历史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