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带
古老的远射器具
投石带又称飞石索,它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远射器具。投石带有两种主要类型:单股投石带和双股投石带,前者仅以索绳系住石头,后者则以囊盛石头,且在索绳的一端有一个环,施放时套在手上。
发展历史
用投石带抛射的石球曾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大量发现,能够大致了解原始投石带的情况。石球是许家窑文化丁村人文化遗址、有少量石球出土;而在距今约4万年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则发现大量石球。
简介
 投石带是把石球与绳索或皮带结束在一起制成的复合工具。从民族学资料可以看出,近代一些原始部落利用石球制造的狩猎复合工具,基本上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单股的,一根长六七十厘米的皮条或绳索,一头拴一块石头。投掷者手握条索的另一端,先使它旋转,然后放手,石球引索而出飞向野兽,将它击伤或打倒。另一种是双股的,索长130厘米左右,中间有一个兜,供盛石球之用。使用时,绳的两端握在手里,利用旋转的力量将石球甩出去,射程可达五六十米,远的可达百米。用这种飞石索,既可以投掷出一个大石球,也可以同时掷出几个小石球。
诞生
少时读《水浒》,好奇过其中的十八般兵器,对没羽箭张清尤感兴趣,飞石击人,百发百中。后来收藏民国“烟盒画片”一百单八将,张清这一枚画的是他骑在马上,一手提枪,一手掌握“没羽箭”欲待发射,正点出人物精神。那美其名曰“没羽箭”的石头果真厉害!没有想到,前些年竟果真找到了古代那神奇的石头。
那是在徐州南门桥的工地。四五米深的黄土下,暴露出朽腐的屋梁、齐整的石板路和数米长的城门暗壕,这显然是明代的南门大街了。某天,我在这明代古路上徘徊,拣取瓷片。突然,旧城墙基边,一堆大小不一的石球吸引了我的视线。我蹲下身,审视几度,挑拣两枚最小者带回去。一枚直径5.8厘米,重280克;一枚直径6.4厘米,重340克。均仿佛鸡卵一般,打磨得棱角全无,灰白色,表面留有氧化铁点和硫磺色,黄褐斑驳,透出历史沧桑。这就是所谓的“没羽箭”了!
没羽箭张清所使用的石子,何等大小,不得而知。但可从描写的文字中推测。宋江攻打东昌府,出师不利,被张清小小石子接连打伤15员大将。打徐宁是“眉心早中,翻身落马”,打关胜是“正中刀刃,迸出火花”,打呼延灼则是“中在手腕,使不动钢鞭”。把石子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飞石索
张清的石子,大小估计应该如同我收藏的石球,直径就在五六厘米左右,若再小则失去威力,打不倒人;再大则携带不便,张清连发18枚,身上尚存若干,计有几十斤的份量,且骑马挥枪,驰骋沙场,安得如此机动自如!
其实,石球最初充当兵器,是对付野兽的。远古年代,森林茂密,禽兽繁多。史前人为了自卫和觅食,经过漫长的摸索,终于打制出与砍砸器、刮削器等性能完全不同的另一类石器———石球。根据考古报告,距今75万至100万年前的蓝田人,已经懂得打制和使用石球。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10万年前的丁村人所生活的环境里,也都有石球出土,大者1500克,小者200多克。
史前人起初是用手臂直接投掷石球,继之设法把石球捆绑在木棍顶端,挥动木棍抛出;再后就用绳索栓住石球,旋转后抛出,于是著名的“飞石索”就诞生了,射程可达五六十米,远的可达百米。如若凭借马匹的奔驰速度,可飞越更远,不仅可以缠住大野兽的腿足,击断它们的头骨,还能用来打击天空中的飞鸟,可谓是狩猎的最有力的投掷武器之一。飞石索的出现,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石制箭头的狩猎工具相比,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猎取的食物有了保证之后,投石、飞石便成了一种运动,石球运动逐渐形成一项体育技艺。在汉画像石里有抛接石球的场面。明清文人笔记里,都有踢玩石球的记载。旧时徐州地区也流行一些石球活动,成人的石球链、垒石球,孩童的踢石瓦、打弹弓、拾石子等,城乡都很普遍。然而,弹丸大小的石球,在工地上出土量很少,很难遇到,大量出土的则是直径在10多厘米到20多厘米的石球,那就是“滚木擂石”中的擂石了。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征战与守城的厮杀历代未绝,那倾泻而下滚木擂石的震天撼地场面屡屡再现。在徐州南门桥工地,东门人民舞台工地,西门城门工地,以及大同街明代军事重地徐州卫的遗址,都有数十枚、一二百枚巨大擂石出土。均为不规则的圆形,青石凿就,粗大笨重。
战争文化,已经成为徐州地域文化研究的领域之一。徐州战争文化的遗迹几何?似乎都在寻觅。然而这历经数百年血与火洗礼的滚木擂石,就是徐州战争文化的一个独特的视角,一个无言见证人。如果在修复的古城门下,高高堆起千百枚擂石,徐州的人、游徐州的人、研究徐州的人伫足其间,会读出怎样的血肉硝烟、金戈铁马的徐州呢?
使用方法
投石带的使用方法是:用兽皮或植物纤维做成一兜,兜的两头拴两根绳子,兜里放石球,使用时甩起绳子,使石球抡起来,而后松开一根绳索,将兜中的石球对准猎物飞出,有效射程可达50~60米。出土石球的同时,还发现大量动物化石,有野马披毛犀羚羊等,仅野马化石就有300多匹是许家窑人用石球猎获野马的有力证据。制作
作用
世界各地民族志中记载着许多处于原始状态的民族,都使用过一种原始狩猎工具叫“飞石索”。飞石索,也叫飞球索,投球索。又有人叫它“流星索”。居住在中国大西南的纳西族和普米族,过去就曾使用过,他们的飞石索,是一根60厘米长的绳子,绳子一端有一个指扣,以便于用手握住。另一端拴一个石球,或者分成两股,每股绳头上系着一个石球。使用时,摇动右臂,使球与索以手臂为中心旋转,达到一定速度时,对准一定方向和目标,球索就沿抛物线飞越而出,击伤或绊倒野兽。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详细记载过印第安人制作和使用飞石索。他们利用这种工具猎取鸵鸟驼鹿,以及野牛,甚至可用飞石索击获凶猛的美洲狮,击落低飞的秃鹫老鹰呢!
意义
飞石索的发明,也是个新生事物,虽不十全十美,但有强大的生命力。最初,以绳索投掷的石器可能是不定形的。投掷的反复实践使人们知道,几何形的石块投出去,阻力大,常偏离方向,命中率差。而投掷物若是球形,阻力小,运行较稳,命中率也高。实践要求人们,教会了人们制作石球,并且技艺不断提高,越来越精。丁村遗址中发现的石球,近似多面体,打制后没有进一步加工,许家窑人的石球,经过二次加工,敲制均匀,球面光滑,就是例证。
当双球的飞石索问世的时候,显然是飞石索制作和使用的高级阶段了。可以想见,最初,飞石索也是单球投掷的。中国有些民族,过去使用一种绊兽索。它像一根鞭子,鞭稍长五、六米,系一个石球。使用时先把绊兽的绳索绕到类似鞭杆的木杆顶部。猎人手握木竿,猛追野兽,逼近野兽的瞬间,猛的甩动木竿,石球带着绳子把野兽的腿或角紧紧缠住。猎手拉紧木竿,猎物遂被捕获。这就是一种单球的飞石索。单球飞石索的长期使用,丰富了原始人使用飞石索狩猎的知识和经验,以后又出现了双球的和三球的飞石索。
中国旧石器中期和晚期,飞石索已用于捕猎野马、野牛、犀牛、大象等大型哺乳动物。石球,也就成为这一时期特有的重要的文化标志。
石球遗址
经过中国几代古人类学者近80年的努力,一个个史前古人类遗址被发现,在不少遗址出土的石器中发现了石球。 如:距今100万年前陕西蓝田公王岭和距今60万年前的陈家窝子出土的石器中除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手斧外,还发现有石球。
山西芮城某遗址出土三件石球,其中一件以黑色石英岩为原料,呈球状,直径8.5厘米至9.5厘米,重1035克。从石球上打下来的石片甚小,不适于作为工具用。由此可以看出它不是生产石片剩下的石核,而是有意做成石球。
周口店在距第一地点(猿人洞)之南约70米的第15地点发现一大一小两件石球,周边各面遗有鱼鳞状修疤,被有意加工成球形。大的石球直径8.7至9.6厘米,重853克,器身除存在少许围岩接触面外,均可见打钝的痕迹,打击点宽而集中,疤痕相交角最锐的为109°,最钝的为136°,夹角表明它不是加工石器剩下的石核。小的一件直径5.5厘米,重208克,除一面局部留有自然面外,其余各面有大而集中的打击点,大小不一的片疤有52个之多,仅比大的石球少一个片疤。这两件石球,优于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的“球形器”,可称典型的石球。
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发掘出的3600多件石制品中石球就有一百多件。贾兰坡先生分析这些石球:“①有许多用厚而平的砾石做成的,制造方法是沿着砾石两面的周围边缘对击,使它成为一种圆形器物。打击点虽然很清楚,但是被利用的台面和劈裂面之间的角度很大,一般都超过110°,最大者可达至130°。具有这样大角度的石核,不可能产生适用的石片,只能打下碎屑,但却连续打了多次。②这一类型石器的原料以石灰岩最多,闪长岩次之,其他如石英、绿色沙岩石英岩则更少,石灰岩质软,闪长岩质粗,不适宜作为打制石片的用途。”是古人类有意识制成的石球。
演变
武术流星锤中国传统武术软器械之一。又名“流星锤”、“飞锤”或“走线锤”。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人类用藤索系上石球制成“飞石索”,在狩猎时抛出,以便缠住大兽的四肢。 流星锤有单流星和双流星两种。演练时,可巧妙地把绳缠绕在自己的脖子、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脚部或腰上,抖身放锤,使其窜击如飞,快如流星,软中见硬。如果把流星锤一头系锤,一头系一个金属镖头,则为绳镖,演练方法主要有缠、抛、抡等。
流星锤是在武侠小说中时常出现的暗器。以粗壮呈棒槌形的部分用金属造就,狼牙张扬,杀气腾腾,以一个链子系住尾端,需要力大无穷者抡臂挥之。所以用这种兵器的人通常勇猛力大,威力无穷。
投掷或甩掷石球不仅需要力量,还需要判断,要求方向、落点准确,身械协调。这种投掷技能虽然原始,却为后世各种投掷技能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新石器时期,新的远射程的先进武器———弓箭已在广泛使用。石球在狩猎中的作用退居其次,逐渐向体育游戏工具发展。
西安半坡遗址一个三四岁女孩的墓葬里,出土了作为随葬品的三个石球。据分析,这样安排很有可能是为了让孩子能和活着时一样,继续玩石球游戏,过她愉快的童年,斗石也是一种投石活动,曾作为汉族的一种娱乐活动流行于福建东部、台湾地区。这种掷石相斗取乐的举行时间不一,闽东在正月初一,台湾在端午节。
布依族也有斗石头龙旧俗,流行于贵州镇宁、关岭、紫云等地。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晚,各村聚集男青年,准备小石头或泥团。相斗时,用力投掷攻击对方,不论谁被击伤乃至死亡,都不得向对方问罪。这些习俗可以说是古代投石活动的一种遗存。
掷链球是奥运会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之一,它可增长力量,提高协调性和在高速度的旋转中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然而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00万年前,我国蓝田猿人时期。
人类文明是以生产工具的出现为源头的。古猿在向人类进化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当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出第一件生产工具——打制石器的同时也迈进了人类的门槛,得到了“人”的称号。
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不同时期古人类遗址出土的石器中,有一种石器格外引人注目——石球。中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认为,它是远古时期人类狩猎的工具,在人类发展史占有重要的一页,并把石球定名为“飞石索”。
远在旧石器时期,祖先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飞石索、飞旋镖、猎叉等各种狩猎工具,并练就了掌握这些猎具的技术,有的技术相当巧妙。当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技能时,那些技术出色的高手往往要给其他人演示一番。这种逐渐出现在原始部落聚会中的示范性演示,大概就是最原始的表演活动。如果演示的高手多了,他们之间就会形成竞赛,使表演变成竞技活动,既促进了技术提高,又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于是竞技表演使得狩猎等生产技能开始向杂技艺术过渡。中国内蒙古草原上蒙族人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就保留了这种上古遗风,“那达慕”大会至今仍保留有赛马、射箭等狩猎方面的竞技项目。
纺织是人类继缝制兽皮树皮御寒遮羞之后的重要发明之一。它是随着定居生活以及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陶器制作等手工业发展而萌发的。《易·糸辞下》说: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在属于旧石器是时代中期的山西阳高许家窑文化遗存中,曾发现许多石球。那时候,人们用它作飞石索。飞石索使用皮条或植物纤维编结网兜,兜里装上石球,抡起来投掷打击野兽。在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和河北磁山遗址中,都出土了骨梭。骨梭是织渔网的工具。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发掘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竟然发现三百多件竹编物和不少芦苇席,编织水平相当高。这些考古材料,印证了《易·糸辞下》的说法。
古代猎具
流星划破夜空一闪即逝,却给人留下难忘的美丽,《舞流星》就是模拟这种美的杂技节目。它的雏形是古代先民们狩猎中的投掷技术,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中国的山西省汾河沿岸距今约100,000年前的丁村人遗址,考古者发现了大小不等的石球,这是先人们在狩猎时,为了延长手臂的能力创造的猎具。后来又发明了以藤萝套上石球袭击野兽的猎具,后人把这种猎具称为“飞石索”。在距今3000年前的云南沧源的崖画上已出现了舞弄飞石索形象,飞石索经过漫长岁月演变成了软兵器“流星锤”和杂技道具“流星”。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在《剑器行》中有“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的诗句,是诗人回忆6岁时(公元717年),观看著名表演艺人公孙大娘舞流星的生动写照,形容流星舞动时的速度、声势和停顿之后的平静。《舞流星》是一种体现力与美、速度与技巧的杂技节目。
在两米长的绳索两端系上一对水碗,便是水流星,耍弄起来依靠惯性作用,软软的绳索变得像木棍一样的挺直,水碗无论转到什么角度都滴水不漏,水流星巧妙的设计、晶莹的外观,是目前上演机会最多的一类流星。在绳索两端系上燃烧的炭球,舞弄起来像夜空中的流星相互追逐,则是火流星;在绳索两端系上绣球、彩绸,舞弄起来如彩虹升空,群龙欢舞,称为帛流星。20世纪60年代,艺术家们又创造了电池灯彩流星和流星盘,舞弄起来如节日之夜的焰火,礼花四溅,欢快热烈。舞流星共同特点是:只有在急速的舞弄中方显美妙。
近十年来,除保留了传统舞流星的各种技巧之外,杂技艺术家们又发展了带着流星进行滚翻、空翻、足蹬等新技巧,现在的《舞流星》,常常是一群妙龄女郎集体表演,她们手中的流星相互抛掷,巧妙传递,健美的造型,瞬息变换的技巧,使得整个舞台流光溢彩,呈现出群星灿烂的美好意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19 11:30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