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遗址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村遗址(Dingcun Site),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汾河东岸的第三阶地上,遗址以丁村为中心,北起襄汾县城,南至柴庄火车站,全长11千米。遗址中出土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伴生的动物化石。其出土化石在人类发展史上属早期智人阶段,其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早期,是中国华北地区含有古人类化石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历史沿革
丁村遗址的九龙洞遗址是原地埋藏石器制作场,是17万年前原始人类“丁村人”打制石器的加工厂;过水洞遗址形成年代约为20万年至30万年前;老虎坡遗址约为10万年前。
1953年,在配合国家基本建设挖砂工程中,丁村遗址被发现。
1954年9月至11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古椎动物与人研究所前身)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文物局前身)各派必要的人员参加组成发掘队,通过历时52天的工作,共发现含有旧石器的地点11个,并对其中9个地点作了不同程度的发掘,其它则作了调查采集。共发掘和采集石制品2005件,哺乳动物化石27种。同时还发现了三枚“丁村人”牙齿化石。
1975年,丁村人化石产地受到汛期洪水的威胁,为防止再度受到洪水侵袭,经呈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76年8-11月,由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省文物局前身)派出专家组同时并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参加指导,组成了一支发掘队,对相关地点进行了抢险发掘。在抢险发掘的同时,对汾河西岸北起柴寺南至东刘沟的沿河地带进行了调查。
1977年,由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对相关地点地点进行了发掘,同年秋,在相关地点东侧临近汾河岸边的I级阶地底砾层发现了用角页岩打制的石制品。
1978年4-5月,对1977年发现的地点进行了正式发掘。两度发掘所得标本,清楚地表明这个地点是一处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细石器遗址。
1979年,山西省地质局、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会同丁村发掘考古小分队对丁村遗址范围内的第四系地层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一些典型剖面进行了地层实测。在汾河N级阶地的中更新世红色土及砾石层中,陆续发现了多个含石制品的地点。
2013年开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进行第3次考古发掘。
2014年-2015年4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汾河以东塔儿山至汾河黄土台塬区间,调查发现了50余处旧石器和化石地点。
2015年4月开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域的50余处遗迹中的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3处遗迹进行考古发掘。
地理环境
地质
丁村地处汾河中游临汾宽谷的南端。在以丁村为中心,南北长达11千米的汾河东岸第三阶地上,发现旧石器地点11处,动物化石地点3处。这里第四纪地层出露良好,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伴生的动物化石埋藏在晚更新世黄土的“底砾层”之中。动物化石中含较多的华北黄土期种属,同时也含有几种中更新世北京人时代的动物,该砂砾层的时代应为晚更新世的早期。
地形地貌
丁村遗址的范围,分布在北自襄汾城南至柴庄的汾河两岸,长达11千米。地处临汾盆地南端,以柴庄隆起为屏障,与侯马盆地隔障相连。河谷内,堆积着四级不同高度的阶地。除形成于全新统的第一阶地外,其余各阶地中,都埋藏着旧石器文化遗存和哺乳动物化石。
土壤
丁村遗址地层主要为中更新世红土和晚更新世黄土覆盖。早更新世,华北地区普遍处在沉降时期,临汾盆地同样也接受了较厚的沉积物。在遗址范围内的河谷地带,就可以见到厚度达40米左右的河湖相堆积。这套堆积,以粗沙砾石相杂的砾石层、黄白绿各色泥灰岩和泥灰质粘土构成,在汾河西岸,南起柴庄隆起部位北至大柴,呈南高北低潜入地下,东岸普遍可以看到这类沉积物。进入中更新世,柴庄隆起的泻湖口下切并增宽,水流加大,盆地内堆积了厚度达15米~20米的沙层和泥灰质粘土类物质。这套堆积,构成了以后覆盖其上的红土层的砥砺层。中更新世晚期,河流下切加剧,两岸冲沟冲切,在河东保留了数十米厚的以洪积为主的冲积物,形成了解村西沟、白马西沟的阶地-第四阶地。晚更新世早期,汾河继续下切,在河流滚动的侵蚀→沉积、沉积→侵蚀的循环中,两岸都保留了交错层理发育、砾石磨圆较好的河流相沉积物,加之上面覆盖的河漫滩相的微红色土状堆积,构成了丁村组的堆积-第三阶地。到了晚更新世晚期,由于河湖的相对稳定,沉积了一套灰黄灰白色的粉沙质粘土,并伴有大量的蜗牛化石,构成汾河的第二阶地。
遗址特点
丁村遗址的范围南北长11千米,东西宽5千米。丁村遗址的九龙洞遗址文化层由5个沟谷洪积物和土状堆积交替叠压形成,厚约7米,有多个可以拼合的石制品密集分布区。九龙洞遗址发掘分为A、B两区,在A区北部厚达6米的土状堆积中每一水平层(5厘米)均有石制品,从上至下至少存在3个层位的石制品密集分布的片区。丁村遗址有介于20万到2万年之间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套文化层,它与西侯度遗址、匼(音同科)河遗址、许家窑遗址、下川遗址、以及泥河湾遗址群和周口店遗址共同构成了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序列。
文物遗存
1954年,在丁村遗址发现3枚人牙化石。
1976年,在丁村遗址发现幼儿右顶骨化石。
2013年初,在丁村遗址南部(襄汾县南贾镇石沟村)又发现了1块古人类的枕骨化石,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山西省考古所、丁村考古工作站、以及襄汾县博物馆相关人员,共同对古人类枕骨化石发现地——石沟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标本1400余件。
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的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九龙洞遗址发掘面积35平方米,分A、B两个区,出土石制品2000余件,特别是在B区,同一层位不到9平方米的面积内,发现了2处古人类打制石器的现场,集中分布着100余件石片、石核以及大量碎屑;过水洞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石制品、碳屑、红烧土块,形成年代约为20万年至30万年前。从发现的动物化石来看,大部分为小型食草类肢骨、脊椎骨等;老虎坡遗址,发掘面积50平方米,上部为马兰黄土,之下为古土壤条带,是黄土高原末次间冰期古土壤,距今7.8万年至13.1万年。400余件石制品就分布于这层顶部之下0.2米至1.5米的范围内,直径多在20厘米至50厘米之间的角页岩砾石和少量经过风化的花岗片麻岩砾石,靠近沟边部分排列紧密整齐,外围部分分布稀疏,其间分布有数量众多的打制石片。
文物价值
丁村遗址是一处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中期的典型代表。丁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填补了中国40万年至12000余年间的古人类发掘空白,为旧石器文化研究和进一步认识丁村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活轨迹及其行为链条,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宝贵资料。丁村遗址发现了古人类打制石器的现场,对研究丁村远古人类对石器原料的选取,对复原打制技术及石器制作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丁村遗址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中国正式发掘的第一个露天旧石器遗址。60多年来,在考古工作者持续不断的努力下,发现了距今50万年至2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石器地点及遗址一百余处。
丁村遗址发掘出土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和2005件石制品,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典型代表。
丁村遗址内涵丰富,其石器工业特征鲜明。早期和中期以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法,石核类型多样,包含以角页岩原料为主的大石片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斧状器、刮削器、锯齿刃器等有刃类石片工具和以石灰岩砂岩为主的石球狩猎工具两个技术体系;至2-3万年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以燧石等精细原料制作的细石器工艺技术,更加丰富了丁村遗址的文化内涵。
丁村遗址作为中国人第一次独立主持发掘研究的旧石器遗址,开创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对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和持久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旧石器考古事业的发展。对于构建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起到了关键作用。
保护措施
1961年3月4日,丁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山西省人民政府设立丁村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南至上鲁村北侧冲沟,北至柴寺村北侧冲沟、襄汾县南侧道路,西至东刘村、中尉村、西尉村、大柴村西侧道路,东至敬村西侧道路;保护区保护范围占地面积154445.85平方米。
历史文化
丁村遗址是继周口店遗址后,中国发现的又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1955年,科学界把丁村遗址发现的人牙化石命名为“丁村人”,出土文化称为“丁村文化”。“丁村人”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较接近于现代黄种人。丁村人所创造出的丁村文化,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代表性文化。丁村文化早段,属于旧石器时代初期晚段的遗存,分布在丁村遗址北部的塌河崖一带,距今约30万年左右;丁村文化中段,属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分布在丁村周围及汾河两岸的第三阶地里,距今10万年左右;丁村文化晚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在汾河西岸的“丁家沟口”,距今26000多年。
以丁村遗址为代表的丁村文化分布于汾河流域,因而也被称为“汾河文化”。这种文化形态同欧洲的石器具有明显的区别,集中代表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由于丁村人及其文化遗址是中国既有人类化石又有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的重眼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人类发展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临汾市境内丁村文化的发现,充分说明临汾是中华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18日,丁村遗址国家文物局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北起史村,南至柴庄。
途经丁村遗址的公交线路有临汾公交6路。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2 09:3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