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学》是2010年4月1日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田庚善。本书介绍了生物反应调整治疗新概念,对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治疗性疫苗和基因治疗的研究等。
《感染病学》内容简介: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关键是病原学治疗。临床面对众多细菌感染病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最复杂也最为重要。《感染病学》在简明扼要介绍各类各品种抗菌药物的同时,更是重点阐述了合理应用概念中所包括的全部内涵,如基于PK/PD和抗菌活性特点等理论决定抗茵药物的使用方案,耐药茵产生机制及防止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策略和方法,以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使用等。十余年来基于循证医学的概念和方法,已有不少感染性疾病由国家机构或权威性学术团体制定了治疗指南,对
医院感染的控制也有各种规范,《感染病学》在相应章节内作了扼要介绍,对其重点、精华和贡献进行复述,同时也对存在问题和今后方向作了探讨。临床治疗除针对病原体治疗外,不能忽视机体反应性、病理生理异常,以及维护和提高宿主抗感染免疫力。
《感染病学》是由我国知名的感染性疾病和肝脏疾病资深专家贾辅忠教授主编的,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介绍了生物反应调整治疗新概念,对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治疗性疫苗和基因治疗的研究也都在书中作了介绍。凡此种种治疗方法的进步,增强了我们治疗各种难治性感染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勇气。是一部临床教学的专著,极具参考价值。
贾辅忠,主任医师,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66年南京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80年4月至1982年4月在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第二内科研修肝脏疾病的临床和免疫机理。从事传染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在治学过程中逐渐确立临床感染病学的完整体系。1992年任
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和江苏省
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医学研究奖。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
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共8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著书籍28部,其中《临床肝胆疾病》(1984年)、《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1990年)、《
临床感染病学》(1998年)等对拓展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曾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理事、江苏省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导小组副组长。曾担任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等专业杂志的编委。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内科学(传染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科协主席。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浙江医学》主编及《
中华传染病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副主编。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传染病诊治;肝衰竭与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研究。
创建了独特有效的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治疗
重型肝炎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建立了我国第一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了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完成了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的构建,研究成果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制定了《人工肝治疗指南》《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编著了我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人工肝脏》,引领我国人工肝研究发展的方向。创立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首次揭示微生态失衡在肝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发现细菌耐药新基因;提出了感染微生态防治新策略;主编了我国首部《
感染微生态学》专著,研究成果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在“Journal Hepatology”“Journalof Clinical 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承担了国家“863”“973”“十五”攻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主编专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传染病学》等16部,其中,《传染病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