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的前身是中华内科学会
传染病与
寄生虫病学组。在老一辈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家
钟惠澜教授、
吴朝仁教授、
曹钟梁教授等人的领导下开展本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并创建了《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杂志》。学组为我国防治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献计献策,曾召开多次重要的学术会议,包括1962年在
长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
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1963年在
黄山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等,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会成立
1980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正式成立,并选出
王季午教授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戴自英、
毛守白、
张乃峥、
曹钟梁为副主任委员,聘请
钟惠澜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学会决定恢复文革中停刊的《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杂志》,刊物由上海分会筹办。后由于寄生虫杂志已出版发行,而将杂志改名为《
中华传染病杂志》。王季午教授为总编辑,戴自英、张乃峥为副总编辑。该杂志是传染病专业唯一的专科杂志,是全国传染病专业医师喜读的杂志之一。
学术会议
1983年11月学会在郑州召开第二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会议交流有关
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细菌性痢疾、
感染性腹泻及
沙门氏菌属感染,以及其他疾病论文共482篇,有代表500余人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中,进行了学会换届改选,选出
田庚善为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俊韬、徐肇玥、张峥为副主任委员,并成立了五个学组。
郑州会议进一步修订了〈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报卫生部正式批转全国卫生部门遵照执行。同时以会议的名义向卫生部提出防治病毒性肝炎的合理化建议,其中之一是建议成立中央领导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加强乙肝疫苗研究及生产,诊断试剂的质控等建议。
1984年12月25~30日,学会与国家科委、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题委员会在南宁联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包括临床、流行病学、防疫、病毒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及检验等多方面的防治工作者378人出席大会。国家科委及卫生部派人参加会议,大会交流了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一年来取得的成果。这次会议特点为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论文报告与专家报告相结合。在肝炎的病理学研究及
乙型肝炎的防治研究方面都充分发挥了我国的特点。在肝炎的发病机理、病毒
分子生理学及诊断技术的研究方面,已接近同时期世界水平。代表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南宁会议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部分条文进行补充修改,增加了
病理诊断母婴传播及疫苗阻断的研究等,均达到国际及国内的先进水平。本次会议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是卫生行政领导、科研管理与各方面从事肝炎研究的基础与临床的专家学者相结合,医学会当好参谋助手取得成功的一次学术会议,为学会开展学术活动的模式取得新的经验。
1986年9月我会出血热学组在南京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学术会议,并讨论修订了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中有关临床部分的章节,报送卫生部。其他学组也都进行了小型的学术活动。
第五届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
1987年11月我会与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在湖北宜昌市联合召开第五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共收到稿件1308篇。这次会议对病毒性肝炎治疗无论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均有很大发展,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治疗方法。
在大会期间,在中华医学会的支持下进行换届改选,经过充分讨论,委员会一致表示对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满意,同意第二届委员会主委及副主委继续连任第三届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并增补王爱霞、曹维霁两名副主任委员。
在第二届委员会期间,除成功地开好几次大型学术会议外,还多次举办了各种小型及中型学术交流运动。如1983年在承德市召开了肝炎药物疗效评价会议,1985年在苏州召开了第二次肝炎药物疗效评价会议,1986年在广州市召开了第三次肝炎药物疗效评价会议。此外,我会对继续教育工作也很重视,先后曾多次举办有关传染病或
病毒性肝炎学习班。如1983年在沈阳,1985年在沈阳,1987年在宜昌,1988年在秦皇岛市举办主治医师以上学习班,介绍了当前重要传染病或肝炎各方面的新进展,将最新信息传达到各省市实际工作中去,及时推广诊断治疗的新方法,扩大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
1989年召开了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1990年中国科协组织由我学会牵头、各学会参加的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这次会议对我国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并且在会议上起草了向中央及卫生部提出防治病毒性肝炎的建议书。这些建议被卫生部采纳,为此我会曾获得中国科协授予的优质建议一等奖。
各学组如寄生虫病学组、出血热学组、小儿肝炎及感染学组,老年肝炎及感染学组亦均有多次中小型的学术活动。另外,我会还举办了多次专题学术会议。如1990年召开了第一次
先锋美他醇临床应用研讨会,
阿糖腺苷临床应用研讨会,干扰素临床应用研讨会等。这些专题研讨会对临床指导用药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1991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检阅了四年来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取得的进展。包括
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及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有关研究,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
在大会期间同时进行了换届改选,选举
汪俊韬为主任委员,
王爱霞、崔振宇、
邬祥惠、董祥家、
许炽熛为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委员会对学组同时进行了调整,组成在京常委工作班子,与总会学术会务部密切配合开展学会日常工作。第四届委员会期间曾先后召开三届中日
化学疗法研讨会,中日双方讨论了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厌氧菌、
脆弱拟杆菌等治疗药物的研究及其机理,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性传播疾病以及小儿感染症抗感染化疗的新进展以及我国对寄生虫病、真菌病抗感染化疗和难治性感染症的诊断及治疗。每届研讨会选题都是临床遇到的难题,临床医师从中可得到宝贵经验及启迪。
1992年是
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总会决定在1992年11月1~5日期间召开中日医学大会。根据总会的要求,我会与日本感染症学会举办中日感染症学术会议,交流一天半时间。对
病毒性肝炎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还会同检验学会等一起与日本肝炎专家进行研讨,对两国在感染性疾病、肝炎研究等方面的当代水平进行了广泛交流。
第七届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
全国第七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于1993年在
南京召开,反映了我国肝炎研究的现状及所取得的新进展。 1994年9月16~18日在我国黄山召开了世界华人肝病学术研讨会。此会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为主,我会为辅,共同组成筹备组进行工作。虽然我会为配角,但为保证这次涉外会议的圆满成功,我会在京常委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筹备组工作,使这次会议进展顺利。两个学会不分彼此,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携手努力工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1994年10月我会出血热学组召开了第三次全国
流行性出血热学术会议。在会议正式召开的一年前,学组在北京曾召开工作会议,论证各地专家研究课题26项,从而使会议得到了圆满的成功。这种事先召开准备会议的做法,是一次新的成功尝试。会议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分子生物、发病机理、疫苗、流行病学研究以及诊断治疗均有很多新成果。 1994年老年感染性疾病、肝病学组在厦门召开了第五次老年感染性疾病肝病学术会议。
第四届委员会期间在广州召开了
单磷酸阿糖腺苷专题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对此药品深入研究。
1995年5月4~6日在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同时进行换届改选。会议交流了从第四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以来,国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研究的进展,大会以专题报告、论文交流和讨论,以及专家答疑形式进行交流。根据近年来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较大的修改。会上改选新一届学会委员会,聘请汪俊韬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选举王爱霞教授为主任委员,斯崇文为第一副主任委员,邬祥惠、许炽熛和皇甫玉珊为副主任委员。 1999年6月在天津召开第六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同时进行换届选举。会议交流了从第五次会议以来的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的主要进展。会上改选新一届学会委员,聘请
皇甫玉珊教授、
邬祥惠教授、徐炽标教授为顾问,选举
斯崇文教授为主任委员,王爱霞教授,
徐道振教授、
翁心华教授为副主任委员。
医学大会召开
根据中华医学会总会的安排,以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的名义,2001年5月派人参加了2001年在
美国波士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务院
民政部翁心华教授为主任委员,
成军教授、
李兰娟教授、
王宇明教授为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