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
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
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
概念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急诊急救水平的高低,尤其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危重症患者是急诊患者中发病最急、病情最重、变化最快、危险性最大、死亡率最高、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患者群体。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机制。这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医院急诊界的共识。所谓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
四大要素
设有分诊台、抢救室、诊查室、手术室、急诊病房、EICU、急诊收费、急诊化验、急诊药房、急诊B超、急诊放射等多个区域,这些区域布局紧凑,流向合理,均有醒目的标志及引导指示标牌,有利于急诊病人就诊。
1。1 抢救室 有抢救床位5张,面积2。3 m2/床,均为可移动、可升降的抢救床车;多参数监护仪5台,有2台为可移动,可以随时更换位置或陪送病人检查、入院;呼吸机2台;除颤起搏仪2台;心电图机2台;输液泵4台;推注泵1台;洗胃机2台;同时配有气管插管器械2套,抢救车以及各种备用抢救药品几十种。可升降平车18辆。
1。2 急诊手术室 紧邻抢救室,面积约42 m2,有缓冲间、手术间,并有专门的护士值班,能开展各种清创缝合及急诊开腹手术。
1。3 急诊病房 有床位32张,设有遥控监护仪4床位,并可同时监测血压、血氧。病房内设有管道氧,墙壁式负压吸引装置,并且床头配有病人呼叫对讲系统,病人可在床头随时呼叫医护人员。配有心电图机1台,监护除颤仪1台。
1。4 急诊ICU 有床位4张,均配有多参数监护仪1台;并有中央站;呼吸机2台;血气仪1台;除颤起搏仪1台;心电图机1台;输液泵1台/床;推注泵1台/床;气管插管器械1套;抢救车及抢救药品、空气消毒机等设备。同时设有专门的医护人员管理病人。
软件条件
急诊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中华医学会在1986年才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独立学科,并批准成立急诊医学专业学会[2]。与其他相对比较成熟的内、外科专业相比,急诊专业发展还很不成熟。全国各地医院的急诊科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尤其在组织结构人员编制、规模程度以及专业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这些都不利于急诊的发展和专业的交流。
2。1 领导重视 科室专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领导的重视。我院地处区域经济较发达,人口相对稠密,流动人口多。我院又是区域内最大的一家综合医院,急诊病人多,院领导非常重视急诊科的发展,将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品牌工程来打造,把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来发展,扩大急诊规模。几年来,先后投入几百万元为急诊科购置各种医疗设备,为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提高救治水平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设立独立的急诊科,将医护人员固定,改变了以前各科室医生短期轮转急诊的模式,利于急诊科的人员管理和科室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为提高急诊急救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急诊工作高强度、高风险、高责任,待遇低,晋升难,工作环境差,医务人员常常不安心急诊工作。要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就要有一支稳定的、技术过硬的急诊队伍,院领导高度重视急诊工作,每年为急诊科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进行人才培养,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晋升时急诊优先,在劳动报酬上也向急诊政策倾斜。短短几年内,使急诊队伍日益壮大,人员思想稳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
2。2 人员结构 急诊科设有科主任1名,副主任2名,护士长2名,共有医护人员62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0名;护理人员主管护师6名,护师18名。医护人员90%以上为急诊科固定的医生、护士,只有极少数是其他科室轮转到急诊科人员。急诊设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且全院所有科室门诊危重病人的抢救都在急诊科抢救室完成。急诊值班每班次一线医生7人,二线医生1人,护士6人,共负责急诊流水、急诊观察病房、EICU三处的医疗诊治工作。同时配有导医及保洁员8名。导医负责病人拍片、检查、入院。保洁员24 h有人值班,负责清扫急诊区域内的污物,做到随叫随到。医院的后勤服务中心还可以根据急诊科的需要,调派护工为病人服务,尤其是“三无”人员(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的护理。
2。3 质量保证 为保证急诊急救的医疗质量,急诊科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各种危重病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讨论制度、危重病人转运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等,并且将抢救流程上墙,便于实际操作。
急诊
各种仪器设备及抢救药品专人负责,班班清点检查、定期消毒保养,及时维修,建立设备检修档案,保证各种仪器随时能用。各种抢救药品、基数药定位置、定数量,新补充药品按有效期顺序摆放,班班清点,签字交接,为各种抢救提供保障。
急诊科采用每2周组织一次科内业务学习,参加各种学习班,邀请知名专家讲课、外出进修学习、继续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为了提高心肺复苏水平,急诊科花20多万元购置了心肺复苏电脑模拟人,可模拟多种复苏及心律失常病人,考核用药及操作是否正确。科内每年组织一次CPR和气管插管技术考核,每人均要现场实际操作、现场打分,成绩与奖金挂钩。科室将危重病人抢救时的医护配合作为日常考核内容,不定期进行考核。同时医院由主管院长负责医务部策划,每年举行一次以急诊科为首的、全院多科室合作的危重、群伤病人抢救演习,为危重病人绿色通道的畅通提供保障。
医院由业务院长、医务部、护理部及相关院部职能科室组成行政查房组,每2~3周进行院长查房,疏通各个环节,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急诊观察病房与其他普通病房同样管理,急诊科主任每周一次业务查房,急诊二线每周4~5次查房,负责急诊ICU、急诊观察病房病人的诊疗质量把关,及时进行危重病历、疑难病历讨论,如有必要,及时向医务部申请全院会诊,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另外,急诊坐诊医师必须是工作2年以上的执业医师,急诊抢救和分诊护士必须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新毕业医生必须到全院各科室或上级医院轮转、学习,使临床知识更全面、更丰富,为诊疗的正确、及时奠定基础。
3 绿色通道的运作
3。1 绿色通道救治范围 各种危重症需立即抢救患者;“三无”人员。
3。2 程序 救护车一到,分诊护士和导医/护工立即将平车推到救护车旁,协助家属将病人抬上平车,同时护士了解简单的病史及症状,根据病情,决定病人是否进抢救室抢救。确定需抢救者,立即推入抢救室。救护车停靠点就在抢救室门口,约5 m距离,能保证病人第一时间进入抢救室。抢救室护士立即给病人测量生命体征、吸氧、监护、开放静脉通道等,同时急诊值班医生立即对病人进行问诊和全面查体,做出初步诊断,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开放绿色通道。病人需做辅助检查,如病情允许搬动,则由导医和值班医生全程陪同;如病情不允许搬动,则在抢救室行床边检查;B超、拍X线片、化验取血等。各辅助科室医生接到抢救室床边检查电话邀请,在5 min内到达抢救室。各项挂号、检查、治疗、用药等手续简化,先检查,先用药,后补交费、取药等手续,如无家属,则导医或护士代办。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出示有效证件(或病情危重无证件),急诊二线医生负责登记其病情及所欠费用,并在各项检查及治疗单上盖章签字,相关辅助科室凭检查单上的绿色通道印章优先检查。如病人需住院治疗,急诊二线医生同样在住院通知单上盖章签字,住院处见到绿色通道印章,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住院手续,值班医生事先电话联系好相关科室床位,值班医生和导医共同陪送病人到病房,并做好交接手续。如病情涉及多个科室或需紧急手术治疗,急诊值班医生在抢救室电话请相关科室会诊,会诊医师必须在10 min内到达,共同研究病情及治疗方案后,需紧急手术的,在抢救室完成所有术前准备,如放置胃管、尿管,备血,术前谈话签字等,病人由医生陪同直接推送手术室。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病人住院前在各医技科室发生的所有费用,均由急诊二线记录在专用的“病人欠费本”上,医院设有专门的费用追缴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催缴,并有相关记录,上报院领导。
4 成效
绿色通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尤其是突发事故、突发疾病、群体伤的救治,突出了“急”的特点,达到了“救”的目的。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硬件设施是前提和基础,软件条件是关键,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训练有素、技术娴熟、热爱急诊专业、有高度责任心急救人员队伍。我院自建立绿色通道以来,从未发生因无经费而延误治疗的情况,造福于一方百姓,也为医院赢得了声誉,使我院成为患急病、重病患者的首选,打造了急诊的品牌形象
服务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患者在急诊室中的抢救成功率。应制定规范科学的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从绿色通道的三大要素(人员保证、设备保证、其他基本设备保证)入手,做好绿色通道的建设。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和综合素质。绿色通道服务的目的:畅通、高效、规范。落实在急诊护理中,应突出一个“急”字;在护理管理中应突出一个“畅”字;在护理服务中就突出一个“效”字。
管理规程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系统的规范急性危重病人的接诊、分诊、检查、诊断、抢救全程医疗服务行为,使急性危重病人得到及时、规范、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
管理范畴
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病人生命。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一) 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三) 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急诊抢救
(一) 院外急救
按“急诊院前抢救制度”进行必要的处理,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二) 院内抢救
1、 病人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2、 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下达会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3、 专科医生在到达急诊科进行会诊时,急诊医生负责和专科医生就病人的情况进行口头沟通,专科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生说明专科处理意见,确定转专科诊治病人,由急诊科医生负责将病人转送到专科医生制定的场所,如手术室、ICU或病区。
4、 经急诊科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病人,如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等,在快速做好术前准备的同时,急诊科医生通知专科医生直接到手术室,并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救手术准备。急诊科医生将病人送到手术室,在专科医生到达手术室之前由急诊科医生、麻醉师共同抢救病人,专科医生到达后,与急诊科医生交接病人,由专科医生完成治疗和手术。术前必须有书面的手术通知单,写明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及病人基本信息。
5、 多发性损伤或多脏器病变的病人,由急诊科主任或在场的最高行政主管或在场的最高医疗技术职称人员主持会诊,会诊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参加,根据会诊意见,有可能威胁到病人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病人,并负责组织抢救。会诊记录由急诊科完成,符合进入ICU标准的病人应收入ICU。
6、 所有急性危重病人的诊断、检查、治疗、转运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门诊抢救
(一) 门诊发现需要抢救病人,由接诊医生和门诊护士责任现场抢救,组织专科医生进行会诊,如诊断明确,可由专科医生接诊,决定进一步治疗,如不能快速明确诊断,由接诊医生送急诊科。
(二) 接诊医生在没有其他医生接收时,要对病人负责,在交接病人时要完成门诊抢救病历,与接收医生进行交接。
通道要求
(一) 进入急性危重抢救绿色通道的病人必须符合本规范所规定的疾病情况。
(二) 在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凡不属于本专业授权范围的抢救要尽快请相应专业医生紧急会诊。接到会诊通知,在医院医疗岗位的医生10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业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前往。在院外的二线医生30分钟内要到达现场。
(三) 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
1、 病人到达放射科后,平片、CT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2、 超声医生在接到病人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3、 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
4、 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四) 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在手术室门口接病人,病人到达后,接入手术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病人到达急诊科后1小时内开始。
(五) 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在右上角盖红色“抢救”印章,先进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
(六) 病人的病情、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病人没有家属和委托人,可由两名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医生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务科长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报告会诊
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接诊医生及时报告专业负责人,同时报告医院(正常工作日报告医务科,节假日和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和协调抢救工作,总值班在抢救病人指挥有困难时可请示主管院长、医务科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3 13:07
目录
概述
概念
四大要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