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病因
遗传性心律失常多为基因通道突变所致,如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后天获得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