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
自然灾害、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安全事件及
军事冲突等
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
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
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
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应急物流多数情况下通过
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而普通物流既强调效率又强调效益。
发展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种类多、频度高、损失严重。
数据分析,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灾害损失逐步增加,我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75%以上工农业生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海及
东部地区。诸如此类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
紧急事件都催生出巨大的应急物流需求。中国目前处在
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政府作为
行政主导,陆续出台了许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政策,比如《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应急物流得到政府庞大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鼓励。照此发展,“十二五”期间,应急物流必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性质
应急物流的“应急”二字本身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但应急物流并不等同于军事物流。军事物流的指令性较强,尤其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始终把军事利益放在首位。而应急物流系统则应该以
社会利益为牵引,服务的对象是受灾地区的人民。
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多数情况下通过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而普通物流既强调效率又强调效益。目前中国的应急物流有自己的特点,其表现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军民携手合作,军队突击力强;平时预有准备、预案演练到位等。
内容
其内容包括应急物流组织机制的构建、应急技术的研发、应急物流专业人员的管理、应急所需资金与物资的筹措、
应急物资的储存与管理、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应急物资的运输与配送等内容。
产生背景
尽管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达,但突发性
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事件等“天灾”,
决策失误、
恐怖主义、
地区性军事冲突等“人祸”仍时有发生,这些事件有的难以预测和预报,有的即使可以预报,但由于预报时间与发生时间相隔太短,应对的物资、人员、资金难以实现其
时间效应和
空间效应。
从宏观层面上看,从中国唐山大地震到美国“911”事件,从到
SARS、“
禽流感”到近年频发的矿难,人们在突发事件目前表现出的被动局面均暴露出现有
应急机制、
法律法规、
物资准备等多方面的不足,而中国属于自然灾害高发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国家处突的经验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急需对应急物流的内涵、规律、机制、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
从微观层面来看,一方面
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完备以及决策者的素质限制等原因,任何决策者都无法确保所有决策均正确无误,另一方面,因道路建设断路等使货物在途时间延长、
交货期延长,因
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货到而不能及时提取等也会产生
应急需求,企业迫切需要制定预案,对不可抗拒的和人为造成的紧急状况进行有效地防范,将应对成本降到最低。
发展
与中国相比,
欧美发达国家对
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较早,其表现为:建立并完善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制订并优化应急管理行动流程;制订并完善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搭建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应急物流在中国尚处于起步的
发展阶段。2006年底,经国资委、民政部批准,全国第一个从事应急物流的专业组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成立。近年来,应急物流理论的研究已经步入团队协作、
系统开发的良性轨道。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发布了《应急物流科研指南》。
中国物流学会在2007年首次将《中国应急物流现状研究》等5个与应急物流相关的课题纳入年度的研究规划。各级政府和各企业开始认识到应急物流的重要作用。
研究内容
应急物流人员的管理
应急所需资金、物资的筹措
应急物资的储存与管理
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
应急物资的运输与配送
企业特点
应急物流是一般物流活动的一个特例,它具有区别于一般物流活动的特点:
⑴突发性和
不可预知性:这是应急物流区别于
一般物流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⑵应急
物流需求的
随机性:应急物流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物流需求,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主要是由于突发事件的
不确定性;
⑶时间约束的紧迫性;
⑷峰值性;
⑸弱
经济性: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
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
⑹非常规性;
⑺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
界定
案例中的应急物流是指由于突发性因素导致的物流活动,包括由突发性因素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和满足这些物流需求而进行的应急
物流供给活动。因此,只要是像 2003年这样由SARS引发或者影响的、事先没有准备的物流活动,或者是事先虽然制定了预案,但是不知具体需求的物流活动都属于应急物流的范畴。应急物流可以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两种,本文主要讨论后者。
原因
应急物流需求不仅产生自“天灾”,也来自“人祸”。主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⒈自然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较多的国家之一,经常发生地震、台风、
滑坡、
泥石流、
交通事故,火灾、水灾、
旱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这些灾害一旦出现,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应急物流需求。其实,中国的相关组织一直都有减灾防灾的预案,因此进行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储存。1998年
长江及2003年
淮河、
黄河的
大洪水,2003年甘肃、内蒙、云南的地震,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抗击自然灾害产生了大量的应急物流需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每年给社会造成的额外物流成本目前无法估计,应是中国支出的最大的应急物流成本。
⒉决策失误。由于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完备以及决策者的素质限制等原因,任何决策者都无法确保所有决策均正确无误,但一旦决策错误,就会造成物资上的损失,这些损失往往在
物流系统中体现出来。比如,空调企业如果对天气预测失误,预期可以大量销售的空调因为天气转凉而大量堆积于仓库,或者预期气温不会升高,结果产量不足导致紧急追加生产和紧急调运,这都会增加应急物流成本。最近这些年都出现过厂家因为应急而用飞机运送空调的例子。决策不能确保不失误,但失误以后要确保有预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降低应急物流成本。
3.国际环境复杂。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2002年中国的
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50%,石油、钢铁等重要能源和原材料成为世界的主要进口国,以石油和钢铁为原材料的企业的供应链变得非常复杂和冗长,中国与欧洲的进出口商品几乎100%都是通过海运,走
苏伊士运河和
马六甲海峡,而这些咽喉要道经常遭到武装劫匪和恐怖分子的袭击,从国外到中国的海上、陆上和空中物流通道常常受到战争的威胁和干扰,1993年中国货轮“银河号”在
公海被美强行检查,这些都对中国的
国际物流形成了很大的威胁,起码是延长了进口原料向中国境内的制造商、
分销商的交货期,增加了交货成本和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成本,这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很多风险。只要中国进一步强大,这种风险就会加剧。2003年的
伊拉克战争使中国认识到依靠中东地区供给石油的战略需要进行调整,而日本与中国在
俄罗斯远东石油
输油管道建设上的竞争已经公开演化成为一场体现在物流领域里面的政治、经济竞争,因此,建立中国的石油应急物流体系应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国的
外向型企业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也将变得脆弱起来,建立应急物流系统对它们显得格外重要。
⒋
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向商家退货现在更加自由和方便,汽车、家电等产品如果有质量问题,厂商必须召回,这在国外已经为法律所规定,中国现在还没有,但此类法律正在制定中。
北京市从2003年4月1日起在全市实施《电子市场质量管理通用规范》,
规范要求,各商户应回收国家公示召回商品,并实行先行赔付制。
三菱帕杰罗、
本田CRV、
尼康数码相机在中国都有过召回的纪录,当然这些跨国公司都有良好的召回物流系统。但中国的
本土企业在面临
产品召回时,可能会不知所措,相当多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处理这样的应急物流需求的应急物流处理机制。一旦发生这样的召回事件,其应急物流成本一定会吞噬掉这些产品的
销售利润。为了
保护消费者权益,厂商必须建立处理紧急退货、召回等事件的应急物流系统。
除了以上4个原因以外,还有来自第三方的原因可以导致厂商出现应急物流需求,比如因道路建设断路而绕行使在途时间延长、交货期延长,因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货到而不能及时提取等,影响工期和市场销售。
以上这些原因中,有的属于不可抗拒,有的属于人为造成的应急物流,厂商应该明确地认识到
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应急物流需求,及早制定预案,进行有效地防范,将应急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发展前景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给人类造成的重大打击,信息的不完备而导致的决策者失误,由
国际环境复杂化而引起的供应链复杂化和冗长,为维护消费者权益而实行的召回政策等都促使
物流体系中一个新的门类——应急物流的产生。美国学者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最初,应急物流是与
军事物流联系在一起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许多学者研究了美国在战争中的后勤供给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Ruppenthal,Roland G、Gaviggia John、Max Hermansen等。但在中国,真正引起学术界重视的是因为2003年SARS疫情的突袭。这次事故带来的巨大损失使我们意识到长期形成的物流定式和以单纯追求
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物流
驱动力的物流模式不利于应急物流的实现,由此展开了对
应急物流系统地研究。 事实上,应急物流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对国家而言,战时的后勤
物资供应、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
上海市博会;对社会而言,每年的春运、旅游
黄金周等;对企业而言,销售
高峰期、决策者失误等也都会带来应急物流的需求,如四川
百事可乐公司从元旦到春节约一个月的销售量占全年销售总量的15%,绝对是全年销售最高峰。但是在理论研究上,由于应急物流发展的历史还很短,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结合已有的实践与
研究结论,在这里,我们将应急物流定义为:由于突发性因素导致的以追求
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的的
特种物流活动。
上述分析表明应急物流是在传统的物流体系受到突发事件的冲击后,因为需求突变产生储备不足、
运输能力有限、原材料短缺等问题最终导致失稳的背景下产生的。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应综合
应急管理、危机管理、
现代物流和
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知识,为构建全面的应急物流体系作更深一步的探讨。即完善应急物流的内涵;考察突发事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应急物流
风险分析模型;随着应急物资供应和配送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复杂性程度不断加深,加强对应急物资的
有效管理还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保障应急物流“应急”需要的基础上,为防止资源的浪费,最大限度地降低
社会成本,探索政府与市场有效的合作与
协调机制,使应急物流系统凸显其灵活性;为确保抗灾的持续性和彻底性,在考虑构建应急物流体系时要整合
逆向物流,形成完整的应急物流
供应链系统;针对
公共领域的应急物流,由于其本身的一次性和临时性特点,以及实践基础薄弱的现状,可以通过分析针对企业,特别是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的应急物流的
实践模式,为其提供宝贵的经验。 应急物流从概念的提出至今,时间不长,但因其对社会的重大意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国内外对应急物流的内涵、规律、
保障机制、实现途径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同时,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查询与资料阅读发现,针对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物流
方案选择问题却未见专门研究,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地从众多预案中选取一个最佳方案又是应急物流中的一个极其的重要方面。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提出应用
多目标决策中一个有效、易行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AHP法)来解决应急物流方案选择问题。
AHP法与应急物流方案选择
AHP法是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的简称,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
运筹学专家T.L.Saaty提出来的。AHP法是把问题的内在层次与联系判断量化并作出方案排序的方法。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方法。其要点是:把一个复杂
问题分解成组成因素,并按支配关系形成
层次结构,然后应用两两
比较法确定决策方案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具有要求的
信息量很少,
决策过程花费的时间短等特点。
AHP法的方法步骤如下:
(1)分析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一般,将
决策问题分为3个大的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只有一个元素,中间层为
准则层,最下层为方案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均有多个元素,准则层还可能有多个层次。
(2)对同一层次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构造
成对比较矩阵。
计算同一层次中的各个元素对于上一层次中的某个元素的权重,并作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计算方案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并作一致性检验,最后进行方案排序。
应用AHP法进行方案选择
应急物流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必须着眼于平时的准备,而应急物流预案的准备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要求于最短的时间内在多个
应急预案中确定一个最适宜的方案付诸实施,这样才能达到应急物流实现
最高效率的同时兼顾效益的目标。因此,如何给各个应急物流预案进行评价和排序,从而选出一个最佳方案是一项重要的与值得研究的工作。
①
物流服务。应急物流系统本身是一个
服务系统,其物流服务理应成为衡量方案优劣的依据。物流服务的核心是满足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物流需求,而满足物流需求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应急物资的及时送达、保质保量等,由于应急物流“急”字当先,其服务主要考虑准时性、安全性和缺损率三个方面。
②
物流成本。应急物流最主要的目标是满足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物流需求,保障物资、人员、资金的流动。但同时也应该注意物流成本的节约,避免出现“
帕累托无效率” 状态。这一点对于中国这么一个资金尚不宽裕的
发展中国家显得更有意义。这里说的物流成本是个广义概念,包括
经济成本和社会
环境成本。
(2)AHP法进行方案选择过程。对应急物流预案选择工作仔细分析,可以将预案选择看作一个决策。
决策目标为:选择最适宜的应急方案。影响决策的因素有两个: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其中物流服务体现在三个方面:准时性、安全性和缺损率;物流成本包括两部分:经济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这样,预案选择便是一个典型的
多目标决策问题,于是可以应用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典型方法--AHP法(
层次分析法)来完成方案选择工作。
应用AHP法进行应急预案选择的方法步骤
(1)建立应急预案选择决策的递阶层次结构。
(2)对同一层次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构造比较矩阵。
(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应急物流是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
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并将给社会造成
重大影响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物流领域中一个新的分支。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应急物流的内涵、规律、保障机制、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有鉴于当前未见针对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有效选择应急方案的专门研究论述,本文研究讨论了如何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应急物流中应急方案的选择工作,方法简单、易行、实用,希望能对解决应急物流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所帮助。
成本损失
根据
亚洲开发银行的统计,2003年的SARS给中国经济带来了176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与物流相关的成本有两类,一类是由防止SARS而引发的物流
活动成本,另一类是因为SARS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而产生的物流成本,具体包括四项:
⑴医院、学校、车站、机场、码头、工厂、商店、机关、部队以及居民家庭等花在SARS防治物资的运输、储存、包装及管理上的成本;
⑵在运输途中对人员和车辆及设备进行重复、多余的检查、检测、消毒产生的成本;
⑶由于过度预防造成后期库存的预防物资如消毒用品、药品的积压、变质、浪费,以及临时性预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处理等费用;
⑷由于预防SARS造成的交货期延误或者取消运输发货等造成的成本。
以上四项合计至少应该在30亿美元。这就是SARS期间中国处理危机物流的巨大成本!中国每年处理类似应急事件时所花的物流成本不知有多少,并且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应该花多少!所以,探讨一下应急物流(emergency logistics)的问题十分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