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是新莽、后秦时期的首都,皇宫为未央宫,今
陕西省
西安市
汉长安城遗址。
新朝
公元8年,
王莽废
汉孺子(
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都常安。
后秦
政权
后秦(384-417):是
十六国之一,
羌族政权,又称
姚秦。前秦
龙骧将军姚苌所建,都常安,长安避讳苌而改常安。所以常安就是长安。极盛时辖有今陕西、甘肃、
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占据
关中绝大数的重要政治、经济城镇和关东大片领土,威服
陇右、河西诸国。历三主(姚苌、
姚兴、
姚泓),共三十四年。鉴于台湾朝代歌诀,改为“二姚后秦,死休前秦;长安称帝,受首
东晋”。
辖区
后秦在其控制的地区设有
司隶校尉部及雍、秦、凉、河、南秦、并、冀、荆、豫、徐、兖、梁、南梁13州。其中司隶校尉部及荆、梁、南梁3州在今陕西省境内,并、冀、雍3州的辖地涉及今陕西省。
司隶校尉部 后秦皇初四年(397)设立,治所设在常安,领6郡。
京兆郡 前秦京兆尹,太安元年(385)
慕容冲屯据阿房城称帝(
西燕),后进据长安,次年
卢水胡郝奴人长安称帝;五月,姚苌攻入长安,郝奴降秦。后秦设立京兆郡,治所设在常安,领11县。
常安县 前秦长安县,后秦建初元年(386)五月改
长为常。辖区约为今
西安市
未央、
莲湖、碑林、新城4区,
雁塔区北部及长安县西北部。
杜城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西安市
雁塔区南部、长安县西南部及
宁陕县东北部。
山北县 后秦皇初元年(394)以后分杜城、
蓝田2县地设立,因县城在
终南山北,故名山北县。辖区约为今长安县东部、
蓝田县西南部及
柞水县西北部。
霸城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西安市
灞桥区及
临潼县骊山镇以西地区。
新丰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临潼县
渭河以南地区的西北部和南部(不含骊 山 镇以西地区)。
阴槃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临潼县渭河以南地区的东北部(零口、纸李、何寨等乡)。
万年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临潼县渭河以北地区及西安市
阎良区。
蓝田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蓝田县地(不含西南部)。
冯翊郡 前秦故郡,后秦建初元年(386)占领,治所设在
大荔,领6县。
重泉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蒲城县地(不含西南部)。
下邽县 前秦故县,后秦将
莲勺县撤销并入。辖区约为今渭南市渭河以北地区及蒲城县西南部。
频阳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富平县东北部及
铜川市郊区东部。
北地郡 前秦故郡,后秦建初元年(386)占领,治所设在
泥阳,领3县3
护军。
灵州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耀县西部(
赵氏河、浊峪河和
清峪河流域)。
富平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富平县南部。
土门护军 前秦设立,后秦仍旧,辖区约为今富平县北部及铜川市郊区东南部。
铜官护军 前秦设立,后秦仍旧,辖区约为今铜川市城区、郊区中部及
宜君县东南部。
宜君护军 前秦设立,后秦仍旧,辖区约为今耀县东部,铜川市郊区西北部,宜君县西南部。
咸阳郡 前秦故郡,后秦建初元年(386)占领,治所设在
泾阳县长陵城,领3县2护军。
泾阳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泾阳县东南部及咸阳市
渭城区东部。
灵武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咸阳市渭城区西部及
秦都区南部。
池阳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泾阳县地(不含东南部)及
三原县南部。
三原护军 前秦设立,后秦仍旧,辖区约为今
淳化县东南部及三原县北部。
抚夷护军 前秦设立,后秦仍旧,辖区约为今淳化县西北部及
礼泉县北部。
始平郡 前秦故郡,后秦建初元年(386)占领,治所设在
始平县茂陵城,领5县。
始平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兴平县东部及咸阳市
秦都区北部。
武功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咸阳市
杨陵区,武功、
周至2县地,
扶风县东南部以及
眉县渭河以南地区。
剻城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宝鸡市
渭滨区,宝鸡、
岐山2县渭河以南地区,
太白县北部、东部及
甘肃省
天水市
北道区东部。
扶风郡 前秦故郡,后秦建初元年(386)占领,治所设在
好畤,领5县。
好畤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乾县地及
永寿、
礼泉2县南部。
美阳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抉风、岐山2县北部及
麟游县东南部。
郿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眉县渭河以北地区,岐山 县渭河以北地区的南部及扶风县西南部。
雍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凤翔县地及
宝鸡县千河以东、渭河以北地区。
苑川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宝鸡市
金台区全部、渭滨区渭河以北地区及宝鸡县千河以西地区。
雍州 前秦
北雍州,后秦皇初四年(397)改为雍州,治所设在安定(故址在今甘肃省
泾川县北),领安定、
平凉、赵平、陇东、赵兴、上、长城、新平8郡。其中新平、上、长城、陇东4郡在今陕西省境内,其余4郡在今甘肃省境内。
新平郡 前秦故郡,后秦白雀二年(385)占领,治所设在新平,领2县。
汧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陇县、
千阳2县地及甘肃省
华亭县地。
上郡 前秦故郡,后秦建初二年(387)占领,治所设在
杏城(故址在今
黄陵县西南古城村),领4县。
中部县 后秦建初七年(392)设立,因地处汉代
渠搜中部
都尉治旧地,故名中部县。辖区约为今宜君县北部及黄陵县地。
洛川县 后秦建初七年(392)设立,因洛河川得名。辖区约为今洛川县北部。
敷城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洛川县南部及
黄龙县西部。
定阳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宜川县地及黄龙县东北部。
长城郡 前秦故郡,后废,后秦弘始九年(407)复设,治所设在长城,领1县。
赵平郡 前秦故郡,治所设在鹑觚,领1县。
鹑觚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甘肃省
灵台、
泾川2县东部及陕西省
长武县地、麟游县西北部。
并州、
冀州 前秦
河东郡,后秦皇初三年(396)占领,在蒲坂(今
山西省
永济县
蒲州镇)设立并、冀2州,领河东、
平阳、
弘农、华山、河北5郡。华山郡在今陕西省,
弘农郡在今
河南省,其余3郡在今山西省。
华山郡 前秦
华阴县,太初八年(393)归东晋,东晋设立华山郡,后秦皇初四年(397)占领,治所仍设在华阴,领3县。
华阴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华阴县东部及
潼关县地。
夏阳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韩城市地及黄龙县东南部。
荆州 前秦洛州,建元二十年(384)归东晋,后秦皇初四年(397)占领,改设荆州,治所设在丰阳,领上治、南乡、顺阳、
舞阳、
新野、
襄阳6郡。
上洛郡在今陕西省,
襄阳郡在今
湖北省,其余4郡在今河南省。
上洛郡 前秦故郡,建元二十年(384)归东晋,后秦皇初四年(397)占领,治所设在上洛,领4县(其中
卢氏县在今河南省境内)。
上洛县 前秦故县。东晋分设的
拒阳县,后秦废入上洛县。辖区约为今
商州市及
洛南县地。
丰阳县 前秦故县,辖区约为今
山阳县地及柞水县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