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曲是八角鼓中最原始曲种,为
单弦演唱中的一部分,它起源于清初满族八旗子弟的日常娱乐,兴盛于乾隆朝,流行于北京城内外。岔曲是八角鼓、单弦的主要曲调,用作曲牌联套体的曲头和曲尾;同时也可单独演唱。是乾隆年间流行于北京曲艺班社“档子”里的一种俗曲,有平岔、慢岔、起字岔、垛字岔、西岔、数岔等多种曲调,内容多是模拟女性第一人称的情歌。清末民初以后,岔曲作为单弦演员在演唱正式曲目之前加演的小段。
名称由来
岔曲是一种起源于
满族的单弦艺术,因为创始者名叫宝晓岔,故名岔曲。刚开始,岔曲多以诗词歌赋、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功名利禄等为主要演唱内容,有时也作为战争归来的凯歌演唱。岔曲的发展早期由于故事性不强,多在文人骚客们之间传唱,几乎没有流入普通百姓间。
关于岔曲的的由来说法不一。其一是说乾隆三十六年秋,乾隆帝派兵前往边疆平定叛乱。征战六年,军队终于得胜还朝,八旗军士一路“鞭敲金镫响,齐唱凯歌还”。而这些凯歌传说是由一名叫宝晓岔的根据当时盛行的高腔脆白编创而成。后来,取晓岔的谐音而称岔曲。
史料载,远在关外游牧时期,满族即有持八角鼓自歌自娱的风习。满族入关时,军中即有以满语演唱的
八角鼓军歌。那时,出征将士凯旋而归,奉谕领取内务府颁发的“龙票”,在旗营内外编演“得胜歌词”。后来八角鼓像一阵风,从京郊刮到内城,从旗营影响到皇都的上层社会。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听说好多臣子都在唱岔曲,便叫人来给自己唱,并鼓励八旗子弟编唱岔曲。一时间,岔曲不仅成了当时的一种高雅艺术,也是京城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至嘉庆道光年间,京城百姓几乎无人不识岔曲。
清末民初,社会演变加剧,八旗子弟的经济地位滑落,一部分票友纷纷下海,成为卖艺的专业演员。而随着新文化内容的涌现,岔曲的听众越来越少,岔曲日渐衰落。
艺术特点
早期岔曲并不复杂,演出非常简单,除了作为战争归来的凯歌演唱,多以诗词歌赋、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功名利禄等为主要演唱内容。作者都是当时的
八旗子弟、文人墨客,虽然是娱乐,但他们玩得非常专业。当时那些旗人会花很多钱,请老师、请乐队,出资展示自己的艺术,因此岔曲的每个唱段都是一首美丽的诗,唱腔也很好听。
最早岔曲是自弹自唱,一个人弹弦子,没有八角鼓。后来为了方便表演就改成有伴奏的。岔曲演奏乐器为
三弦和八角鼓,每段时间最多超不过五六分钟,一段六句或八句,故又有“六八句”之称。
后来,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不断变迁,岔曲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文人骚客的文字游戏,而是加入了不少民间的故事性情节,曲调也分为平岔、慢岔、起字岔、垛字岔、西岔、数岔等多种形式。
表演形式
岔曲的表演方式有三种,大多是一人自击八角鼓演唱,一人操三弦伴奏(也可无伴奏);也有二人操八角鼓演唱的;还有集体演唱的“群曲”形式。其基本唱腔结构是一段六句或八句,故又有“六八句”之称,分
曲头、曲尾两部分,中间有一个大过门。
岔曲的篇幅有大小之分,小岔曲又名脆岔,短小精悍,不带数子,有词脆、腔脆、
板头脆的特点。听来明朗脆快,节奏鲜明,悠扬悦耳。
从小岔曲中分出一种“平岔带数”,即在曲词中插入一处数板演唱的连续嵌句。演唱时乐器大三弦反复弹奏516155516153,用来烘托曲词所表达的内容。小岔曲还有一种“起字岔”,唱腔优美,有很多变化。其特点是在曲调的开头,用长滑音散板起唱,行腔悠扬平衡、徐缓深沉、高低跌宕、错落有致,韵味浓郁。代表性曲目有《晚霞》等。
小岔曲中还有另一种“荡韵岔曲”,唱腔婉转动听,音乐性较强。代表性曲目有《怕到黄昏》等。
大岔曲又名长岔,在曲词中嵌入一长串用数板连接的嵌句。演唱时节奏明快,唱腔多变,高低起伏,一气呵成,形成了特有的北京韵味。《
风雨归舟》是其代表性曲目之一。
岔曲音乐取材于民间曲艺、小调和戏曲。主要曲调有“
平调韵”、“荡韵”、“
黄鹂调”、“
石韵”、“硬书”等,所插用的牌子很多,大都为单弦牌子曲所用,如“南锣北鼓”、“罗江怨”、“
马头调”、“
银纽丝”、“秧歌调”、“
剪靛花”、“数唱”等等。
唱腔结构
岔曲的基本唱腔结构是一段六句或八句,故又有“六八句”之称,分曲头、曲尾两部分,中间有一个大过门。曲头、曲尾中间也可以加数子、牌子,使一段的篇幅扩充到十数句、数十句。中间只加一个牌子的,叫“穿心岔曲”;如果这个牌子是“黄鹂调”、“石韵书”,就径直称为“黄鹂调”、“石韵书”了。曲头、曲尾中间加三个牌子、最多四个牌子的,叫作“腰节儿”(一作“腰截儿”)。
岔曲的曲词句式是长短句,有七字句、四字句,嵌入五、七、十字的小对句(即“数子”)等,并加入嵌字、村字。每段唱词设六个“过门”,加上前奏曲,共七个过门,中间有一个“卧牛”。《单弦表演艺术》(
谭凤元口述)说:“卧牛又称卧拗,实际是腔调上的一个顿挫,也可以说是一个重叠。好多人爱听岔曲的卧牛。卧牛是把一句完整的句子切开,使它词句不完整,并且把下半句第一个字先唱出来,随着就弹过门,给人一种悬念。弹完第五个过门,接着把过门前面那个字重一下(或者不重字)再唱完下面的词句。”如六句脆唱岔曲《春景》:“春至河开,绿柳时来(过门),梨花放蕊(过门)桃杏花开,遍地萌芽在土内埋(过门),农夫锄刨(过门)耕春麦,牧牛童儿就在竹(卧牛)竹林外,渔翁江心撒下网,单等那打柴的樵夫,畅饮开怀(过门)。”岔曲按十三道辙叶韵,每段唱词都是一韵到底。
曲种名家
岔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继宝小岔后,出现过许多曲师和唱家。乾隆时杨米人《都门竹枝词》云:“同乐轩中乐最长,开来轴子未斜阳;打完八角连环鼓,明庆新班又出场。”可见岔曲演出之盛,而这些唱轴子的演员姓名都没有留下来。单弦
牌子曲兴起之后,演唱单弦牌子曲的名家
司瑞轩、
德寿山等,也都是演唱岔曲的高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擅唱岔曲的只剩下屈祥利、王贞秀、广绍如、阿鉴如等十余人。后来,只是单弦牌子曲演员在上场后先唱一段岔曲,试试丝弦高矮,调定调门儿。然后,再正式演唱单弦牌子曲节目。单弦牌子曲演员
荣剑尘、谭凤元、
曹宝禄等都擅长演唱岔曲。北京还有很多岔曲爱好者,经常业余聚会,演唱岔曲,坚持多年不断。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在曲坛上又出现一批单弦女演员,如王凤久、石慧儒、雪艳花(司马静敏)、石连城、赵玉明、马增惠、桂月樵、廉月儒、新韵虹等。“文革”后又有刘秀梅、张帼英、陈宝萍等活跃于曲艺舞台,兼演岔曲。
曲目作品
传统岔曲曲目数量较多,按曲词内容,可以分为六大类:一、描写四季天然景色和田园风光的,如《春景》、《
秋景》、《
踏雪寻梅》等;二、才子佳人抒发情意的,如《换却罗裙带》、《怕到黄昏》等;三、各种赞、赋,如《赞松》、《赞剑》、《清明赋》、《
秋声赋》等;四、根据小说、戏曲故事改写的,如《
太虚幻境》、《
潇湘馆》、《拷红》等;五、描摹景物及游戏文字,如《说风不露风》、《
曲牌名》、《百戏名》、《反风雨归舟》、《反赞剑》等;六、喜庆贺词,如《喜千秋》、《
喜报三元》、《福增寿添》等。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故宫博物院曾出版过《升平署岔曲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编演了一批新岔曲,流传较广的有《有这么一个人》、《红军过草原》、《志愿军英雄赞》、《怕》等。
传承情况
岔曲作为一种独特的京城传统艺术,传承起来确实不易。首先,岔曲讲求京腔京韵,北京土语不时点缀其中。岔曲在语言等诸多方面体现了北京的地方色彩,随着会说北京话、北京土语的人日渐消失,想寻找到地道的传人很难。另外,能口传心授的传承人也不多。
其次,缺好票房缺宣传。岔曲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较为封闭的。有些票房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宣传力度又不够,致使活动仅限于票友和曲艺爱好者之间,再加上一些民间票房也陆续停办,一些爱好者因此失去了活动的平台。另外,岔曲虽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但相关的论著并不多,因此很多人不了解这一曲艺形式。其实,岔曲这门艺术不但具有文学性,还有音乐性和表演性,流传下来的岔曲曲词相当丰富,值得相关部门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
北京市有关单位和传承人采取了许多积极的策略,比如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经常组织召开岔曲研讨会,请专家来出谋划策,另外,也经常为传承人
张蕴华和希婉英等举办专场演出,希望能为岔曲找到更多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