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
荨麻疹(pediatric urticaria),俗称
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小
血管扩张及
渗透性增加的
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局限性水肿性反应,常伴
瘙痒,其基本病变为
皮肤黏膜的
毛细血管暂时扩张和渗透性突然增加。本病多数是变态反应所引起,急性大多
预后良好。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
病毒、
寄生虫都可以成为
过敏原,
花粉,灰尘,化学
物质,甚至有的食物也能成为过敏原。慢性
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
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
病因复杂,不易明确病因,仅10%~25%患儿可有明确病因。由某些内、
外源性因素所致。
多为持续性,包括
肥大细胞对IgE高敏感性、慢性隐匿性感染(细菌、
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劳累以及精神紧张等也可诱发。某些荨麻疹伴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
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热、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甲状腺疾病、
淋巴瘤、
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及某些
肝病、
炎症性肠病等。
本病典型症状为红斑与
风团。典型病例在接触过敏原后,先出现红斑,然后出现风团。风团可出现于红斑中心,并向周围扩散。临床上有时仅有红斑而无风团(多见于婴幼儿),有时仅见风团而无红斑(多见于年长儿及成人)。
小儿
急性荨麻疹发病十分突然,可在一瞬间内皮肤异常刺痒,随着痒感和搔抓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红色、苍白色的
风疹块;
皮肤划痕症阳性(用针头在患儿正常皮肤上划痕可出现与划痕一致的红色疙瘩);
皮疹数量一般较多,有的为环状,也可互相融合成大片,多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迹。荨麻疹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本病极易复发,时隐时现。多数患儿除皮肤奇痒外,没其他不适感。但如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及腹泻等症状;
支气管及
喉头受累,则出现咽喉发堵、
胸闷、气促、
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些患儿还可合并手足、眼睑、甚至整个
面部水肿;重时有
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慢性荨麻疹的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一般以超过2~3个月者称为慢性。
此外,本病可有多种类型,如急性、慢性,寒冷性、局部热性、日光性、水源性、压迫性、
胆碱能性、
荨麻疹性血管炎、
血清病型、
血管性水肿等。
荨麻疹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能导致荨麻疹的疾病较多,例如
感染性疾病:
寄生虫感染(肠
蛔虫、
蛲虫等);
细菌性感染(
龋齿、
齿槽脓肿、
扁桃体炎、
中耳炎、
鼻窦炎等);
病毒性感染如
乙型肝炎;
真菌感染如
手足癣等;全身性疾病(如
糖尿病、
甲亢,甚至体内潜在的
肿瘤等)。
通常
荨麻疹不需要做更多的检查。急性者可检查
血常规,了解发病是否与感染或过敏相关。慢性者如病情严重、病程较长或对常规剂量的
抗组胺药治疗反应差时,可考虑行血常规、便虫卵、肝肾功能、
免疫球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补体和各种
自身抗体等检查。必要时可以开展
变应原筛查、食物日记、自体血清
皮肤试验(ASST)和
幽门螺杆菌感染鉴定,以排除和确定相关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变应原皮试是寻找过敏原的常用方法之一。
皮肤过敏原试验是将过敏原皮试液在
受试者的上臂处做多个
点刺即可观察多种食物的
过敏反应。
阳性结果需进行临床综合分析以最后确定是否为过敏原。
主要与荨麻疹性
血管炎鉴别,要点是荨麻疹性血管炎的风团通常持续>24h,
皮损恢复后留有色素沉着,病理提示有血管炎性改变。还需要与表现为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形成的其他疾病如
荨麻疹型药疹、
血清病样反应、
丘疹性荨麻疹、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鉴别。
(1)口服
抗组胺类药物,常用的一代抗组胺药包括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盐酸异丙嗪、
苯海拉明、
多塞平、
酮替芬等;第二代
H1受体拮抗剂具有疗效好,无明显中枢
抑制作用等优点,可用于2岁以上儿童,二代抗组胺药包括
盐酸西替利嗪、
氯雷他定、
左西替利嗪、
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
阿伐斯汀、
依巴斯汀、
依匹斯汀、
咪唑斯汀、
奥洛他定等。每日一次口服。
钙剂及
维生素C可降低
毛细血管的
通透性,有利于症状缓解。
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米胍、
雷尼替丁)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可治疗腹痛明显的急性荨麻疹。
赛庚啶可用于慢性或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
不同的药物其最低年龄限制和使用剂量有显著的差别,应遵循
药物说明书规范使用。在治疗无效的患儿中,可联合第一代(晚上使用)和第二代(白天使用)
抗组胺药物治疗,但要注意避免给
学龄期患儿使用镇静类抗组胺药。
小儿急性荨麻疹治疗相对容易,抗过敏治疗,大部分患儿皮疹可迅速消退。而慢性荨麻疹治疗时间则需要延长,有少数患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被称为慢性
顽固性荨麻疹。此种类型荨麻疹往往由于查不出过敏原,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
人工色素、
防腐剂、
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
蛋白胨和多肽,增加机体过敏的几率。
家庭防螨很重要;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孩子接触花粉类物质,避免在树底、
草丛等处活动。
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引起
寒冷性荨麻疹;荨麻症患儿应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免对患处造成刺激。
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如青
霉素、
四环素、
氯霉素、
链霉素、
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
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如出现过敏症状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积及时的采用荨麻疹组合疗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