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中医病名。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
惊厥”,俗名“
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所以,古代医家认为惊风是一种恶候。如《东医宝鉴.小儿》说:“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幼科释谜.惊风》也说:“小儿之病,最重惟惊”。本病
西医学称
小儿惊厥。
名词解释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病西医学称小儿惊厥。其中伴有
发热者,多为
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
脑膜炎、
脑脓肿、
脑炎、
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
高热惊厥、各种严重感染(如
中毒性菌痢、
中毒性肺炎、
败血症等)。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
癫痫外,还有水及
电解质紊乱、
低血糖、
药物中毒、
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
脑外伤、
脑瘤等。
病因
1.急惊风
急惊风病因以
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为主,偶有暴受惊恐所致。外感六淫,皆能致痉。尤以风邪、
暑邪、湿热
疫疠之气为主。
2.慢惊风
慢惊风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气血阴阳俱伤;或因急惊未愈,正虚邪恋,
虚风内动;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脾肾两虚,筋脉失养,风邪人络。
病机
1.急惊风
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极易感受
时邪,由表入里,邪气枭张而
壮热,热极化火,火盛生痰,甚则入营入血,
内陷心包,引动
肝风,出现高热神昏、抽风惊厥、发斑吐衄,或见正不胜邪,内闭外脱。若因
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有毒之食物,郁结肠胃,痰热内伏,壅塞不消,
气机不利,郁而化火。
痰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可见高热昏厥,抽风不止,呕吐腹痛,痢下秽臭。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不耐意外刺激,若目触异物,耳闻巨声,或不慎跌仆,暴受惊恐,使神明受扰,
肝风内动,出现惊叫惊跳,抽搐神昏。
总之,急惊风的主要
病机是热、痰、惊、风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主要病位在心肝两经。小儿外感时邪,易从热化,热盛生痰,
热极生风,痰盛发惊,惊盛生风,则发为急惊风。
2.慢惊风
由于暴吐
暴泻,久吐久泻,或因急惊反复发作,过用峻利之品,以及它病误汗误下,以致
脾阳不振,木旺生风。或因
禀赋不足,脾
肾素亏,长期腹泻,阳气外泄,先则
脾阳受损,继则伤及
肾阳,而致
脾肾阳虚,虚极生风,即所谓“纯阴无阳”之
慢脾风证。急惊风或
温热病后,迁延未愈,耗
伤阴津,
肾阴亏损,
肝木失于滋养,
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致
水不涵木,
阴虚风动。
总之,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病理性质以虚为主。多系脾胃受损,土虚木旺化风;或脾肾阳虚,虚极生风;或
肝肾阴虚,筋脉失养生风。
临床诊断
1.突然发病,出现
高热、
神昏、惊厥、喉间痰鸣、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可持续几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可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而危及生命。
2.可有接触传染病人或饮食不洁的病史。
4.细菌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及
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5.必要时可作大
便常规及大便细菌培养、血培养、摄
胸片、
脑脊液等有关检查。
2.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面色苍白,
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或两于颤动,筋惕肉瞬,脉细无力。
3.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血液生化、
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原发疾病。
辩证论治
急惊风
一、辨证要点
1.辨
表热、
里热 昏迷、抽搐为
一过性,热退后抽搐自止为表热;高热持续,反复抽搐、昏迷为里热。
2.辨痰热、痰火、
痰浊 神志昏迷,高热痰鸣,为痰热上蒙
清窍;妄言谵语,狂躁不宁,为痰火上扰清空;深度昏迷,嗜睡不动,为痰浊内蒙
心包,阻蔽心神。
3.辨外风、
内风 外风邪在肌表,清透宣解即愈,若见高热惊厥,为一过性证候,热退惊风可止;内风病在心肝,热、痰、惊、风四证俱全,反复抽搐,神志不清,病情严重。
二、治疗原则
以清热、
豁痰、镇惊、
熄风为治疗原则。痰盛者必须豁痰,惊盛者必须镇惊,风盛者必须熄风,然热盛者皆必先解热。由于痰有痰火和痰浊的区别;热有表里的不同;风有外风、内风的差异;惊证既可出现惊跳、嚎叫的实证,亦可出现恐惧、惊惕的虚证。因此,豁痰有
芳香开窍,清火
化痰,涤痰通腑的区分;清热有解肌透表,清气泄热,清营凉血的不同;
治风有疏风、熄风的类别,镇惊有清心定惊,养心平惊的差异。
三、分证论治
1.风热动风
证候:发热骤起,
头痛身痛,
咳嗽流涕,烦躁不宁,
四肢拘急,目睛上视,牙关紧闭,
舌红苔白,脉浮数或弦数。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菏
疏风清热,防风、
蝉蜕、菊花
祛风解痉,
僵蚕、
钩藤熄风定惊。另加服
小儿回春丹以清热定惊。
证候:起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欲饮,神昏惊厥,舌苔黄糙,舌质深红或绛,
脉数有力。
常用药:连翘、石膏、黄连、黄芩、栀子、知母清气透热,生地、
水牛角、赤芍、玄参、
丹皮清营凉血,
羚羊角、石决明、钩藤熄风平肝。
3.邪陷心肝
证候:高热烦躁,手足躁动,反复抽搐,项背强直,四肢拘急,口
眼相引,神识昏迷,舌质红绛,
脉弦滑。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常用药:羚羊角、钩藤、僵蚕、菊花平肝熄风,
石菖蒲、
川贝母、广
郁金、龙骨豁痰清心,
竹茹、黄连清化痰热。同时,另服
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证候;起病急骤,突然壮热,烦躁
谵妄,神志昏迷,反复惊厥,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夹脓血,
舌质红,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解毒熄风。
常用药:黄芩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
山栀通泻三焦火,导火下行,四药合用,苦寒直折,泻火解毒。白头翁、秦皮
清肠化湿,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
5.惊恐惊风
证候:暴受惊恐后突然抽搐,惊跳惊叫,神志不清,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乱不齐。
治法: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常用药:琥珀、朱砂、金箔镇惊安神;
胆南星、
天竺黄清化痰热;人参、茯苓、
淮山药、甘草益气扶正;
菖蒲、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开窍。
慢惊风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凡面色苍白或
萎黄,精神萎倦,嗜睡,四肢发冷,
舌淡苔薄者为虚寒;虚烦疲惫,
面色潮红,
身热消瘦,
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者为
虚热;肢体颤振,
手足搐搦为
血虚;身热起伏不定,口渴心烦,
胸闷气粗,泛吐痰涎,苔黄腻者,为虚中夹实。
2.辨脏腑仅有形神疲惫,
面色萎黄,肢体抽搐,大便稀溏,四肢不温,为病在肝脾;若面色苍白,
囟门低陷,四肢厥冷,
手足蠕动,大便清稀、舌淡、脉细无力,为病在肝脾肾。
二、治疗原则
慢惊风的治疗,以补虚治本为主。土虚木旺,治以健脾
平肝;脾肾阳虚,治以
温补脾肾;阴虚风动,治以
育阴潜阳。治疗过程中,可结合
活血通络,化痰
行瘀之法。
三、分证论治
1.土虚木亢
证候: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轻度
浮肿,神志不清,阵阵抽搐,大便稀薄,色带青绿,时有
肠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常用药:
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
炙甘草健脾益气,
煨姜、桂枝温运脾阳,白芍、钩藤平肝熄风。
2.脾肾阳虚
证候:面色苍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冷,额汗涔涔,四肢厥冷,手足蠕蠕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温补脾气,炮附子、肉桂、
川椒、
炮姜、
灶心土温阳救逆。
3.阴虚风动
证候:虚烦疲惫,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震颤瘛疚,或肢体拘挛,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光无苔,质绛少津,
脉细数。
常用药:
鸡子黄、阿胶、地黄、石斛、
麦冬滋阴养血,
龟板、
鳖甲、
牡蛎潜阳熄风。
其他疗法
急惊风
1.
体针惊厥
取穴人中、合谷、
内关、太冲、涌泉、百会、印堂。高热取穴
曲池、
大椎、
十宣放血,痰鸣取穴
丰隆,牙关紧闭取穴下关、
颊车。均采用中强刺激手法。
高热,
推三关、透六腑、
清天河水;昏迷,捻
耳垂,掐
委中;抽痉,掐天庭、掐人中、拿曲池、
拿肩井。急惊风欲作时,拿
大敦穴、拿
鞋带穴;惊厥身向前曲,掐委中穴;身向后仰,掐
膝眼穴;牙关不利,神昏
窍闭,掐
合谷穴。
慢惊风
一、针灸疗法
1.
针刺上肢取穴:内关、曲池、
合谷。下肢取穴:
承山、太冲。牙关紧闭取穴:
下关、颊车。
2.灸治取穴大椎、
脾俞、命门、
关元、
气海、百会、
足三里。用于
脾肾阳虚证。
二、推拿疗法
运五经,推脾土,揉
五指节,运内八卦,分阴阳,推上三关,揉涌泉,揉足三里。
预防调护
急惊风
一、预防
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避免时邪感染。注意
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及变质食物。
4.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
外感发热初起时,要及时降温,服用止痉药物。
二、护理
1.抽搐时,切勿用力强制,以免
扭伤骨折。将患儿头部歪向一侧,防止
呕吐物吸入。将纱布包裹
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体。
2.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慢惊风
一、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做好小儿保健工作,调节精神情绪,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3.注意饮食卫生,宜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二、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保证患儿安静休息。
2.抽搐时,切忌强行牵拉,以免拉伤筋骨。
3.对长期卧床的患儿,要经常改变体位,必要时可垫海绵垫褥或气垫褥等,经常用温水擦澡、
擦背或用温热毛巾行局部按摩,避免发生
褥疮。
4.昏迷、抽搐、
痰多的患儿,应注意保持
呼吸道通畅,肪止窒息。
文献摘要
1.《小儿药证直诀.急惊证治》:“小儿急惊者,本因热生于心;身
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剧则搐也,盖热甚则风生,风属肝,此阳盛阴虚也。”慢惊“因病后或吐泻,
脾胃虚损遍身冷,口鼻气出亦冷,手足时瘛疚,昏睡,睡露惊,此无阳也。”“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
2.《幼幼新编》:“风搐频者,风在表也,易治,易发之。搐稀者,风在脏也,难治,宜
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