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木扶土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是根据五行相克次序所确立的一种治法,适用于
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症。
肝属木、脾属土,抑木扶土法是针对肝旺乘脾、肝旺乘胃而设。所以抑木扶土法,实际上包括疏肝健脾、泄肝和胃、调和肝脾等具体治法,主要适用于肝强脾弱、肝强胃弱和肝脾不和、
肝胃不和之病症。
肝旺而克脾土,多见肝实而脾虚的病机,其中尤多见泄泻等病。如情志遏怒太过,肝木旺而脾伤,张景岳说:“遏怒便作泄泻者,为肝木克土,脾气受伤。”(《景岳全书》)有风邪外入,郁而犯土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病机即是“风邪入里,木郁不舒,则横克脾土,变为热利下重”(《伤寒指掌》)。其他如小儿惊泻,肝实而克脾者,亦不乏其例。“小儿惊泻者,肝主惊,肝,木也,盛则必克于脾……泄泻色青,或兼发搐,盖青为肝之色,搐为肝之证也”(《证治准绳》)。倘脾虚进一步发展,肝实之状愈剧,可致慢脾风等病,“此脾土败而肝木乘之也”。历代医家大都把痛泻要方作为抑木扶土的代表方剂。该方系刘草窗用治痛泻的一首名方。《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这里的痛泻,应当理解为肝旺脾弱所致的一个病证,因此,只要符合肝旺脾弱的病机,皆可使用。痛泻要方,诸如惊泻、飧泄、热利下重等病皆可用之,且可陋兼证配伍不同药物。兼寒者佐附、姜以温之;兼热者佐芩、连、白头翁以清之;兼阴虚者佐养阴之品,如脾阴虚则去白术易山药;肾阳虚可加补骨脂等温阳之品;若肝旺则加强酸敛之品以泻肝,如乌梅、木瓜。脾虚后天不固,土必大崩,当加入人参以固脾元,陈皮理气,可佐砂仁、白豆蔻;兼热者合金铃子散;兼寒者合良附丸;寒热错杂者合半夏泻心汤;兼湿者加茯苓、薏苡仁;胆热乘胃泛酸者配左金丸。余运用抑木扶土法治疗一些慢性胃肠道疾患,疗效尚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