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课文。作者是王英琦。文章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
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文章结构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第一
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
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原文
14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
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
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
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海宁的
安澜园,
苏州的狮子林,杭州
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
历史文物:上至
先秦时代的
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相关资料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的皇室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
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
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圆明园是一座
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如,“
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
三潭印月”“
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
西湖十景。还有仿桃花源的“
武陵春色”,仿庐山的“
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
瞻园的“茹园”,仿
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天下
胜景和名园精华。在
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
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
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有上朝听政的“
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
文源阁”等等。
在
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
宫苑,其中有座“
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1747—1759),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
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
园路铺饰、
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铺上了中国特有的
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
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迭石技术和
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举国珍宝、稀世文物,堪称是
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圆明园被誉为“
万园之园”,
艺术价值极高。1860年10月6日至17日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毁三天三夜。1983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整,万春园、福海、
万花阵(欧式迷宫)等逐步恢复,定名为“
圆明园遗址公园”。
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
园林艺术成就被普遍认为既体现了中国
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
阶级矛盾太平天国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
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
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
侵略军天津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略者军舰队再次闯到
大沽口八里桥决战
中国军队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
承德避暑山庄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
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
海淀,傍晚即闯至
圆明园大宫门文丰投
福海而死。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
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
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
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
红蓝宝石、
珍珠和
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
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
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
法郎狼疮。
火烧圆明园。圆明园的焚毁原因不同人士持有不同观点,中国官方史学界的说法是英法联军为掩盖其野蛮劫掠而放火灭迹。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清朝长期不遵守西方奉行的
外交礼仪,自
乾隆年间起,对西方各国君主及其使臣蔑视和不平等对待,持此看法的著作有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的《鸦片战争》。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全园化为一片火海,烟雾笼罩,火光烛天。相距20多里的北京城上空日光黯淡,如同
日蚀,大量烟尘灰星直落巷衢。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
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
室内陈设、
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
清漪园、
香山静宜园和
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据有关材料记载,1860年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迫于压力,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欣,就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
北京条约》。这样,
帝国主义列强不仅霸占了九龙司和北部的大片领土,索要到1600万两白银的巨额
军费赔款,并且大大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
军事控制和对中国人民的经济、
文化侵略。中国
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圆明园被焚后,尚有部分景点幸存。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
内务府调查报告,园内幸存建筑有圆明园的
廓然大公、紫碧山房、鱼跃鸢飞、耕耘堂、慎修思永、知
过堂、课农轩、顺木天、春雨轩、
杏花春馆、文昌阁、魁星阁、
蓬岛瑶台、万方安和十字亭、藏舟坞,
长春园的林渊锦镜、
海岳开襟,
绮春园大宫门、
庄严法界、
正觉寺等建筑。残存建筑多已年久失修。同治十二年,
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打算择要重修圆明园,计划修复圆明园前朝区、九洲区,以及福海以西以北的少数景点,并将绮春园择要修复,改名“
万春园”,作为奉养两宫(慈安、慈禧)太后的居所。但该计划终因财力不足而在开工11个月后作罢。此后对园内一些景点仍有小规模维修,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曾多次到园中游幸。此时的圆明园除幸存建筑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贵花木、山水
叠石、建筑基址,桥梁、道路、
园墙和园门大多完好。圆明园仍属皇家禁苑,管理事务大臣及以下官员职务都有保留。
1900年,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清帝再次逃亡。在混乱中,圆明园又遭到附近驻军溃兵和
匪民的趁火打劫。园内残存建筑除
新宫门(
绮春园宫门)有庄户保护外,全被兵匪推倒拆毁,拆卖砖瓦木料。园内的
古树名木、木质桥梁以及
建筑地基中的木桩,全部被劫运往附近的清河镇出售。经过这次洗劫,历经同治、
光绪两朝修葺部分也荡然无存了。光绪三十年(1904年)裁撤了圆明园的部分官员。
清朝灭亡后的数十年里,
圆明园遗址残料继续受到劫掠。园内的方砖、
条石、石料、
汉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等建筑材料纷纷被军阀官僚运走修建私园和陵墓,圆明园
虎皮石围墙被拆除修路。此外也有一部分圆明园遗物被安放于公共场所,如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
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后于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
颐和园;
安佑宫华表、
石麒麟、
西洋楼线法桥和
翻尾石鱼、
梅石碑、
莳花碑、
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
燕京大学和
北京图书馆旧馆;
兰亭八柱碑、
远瀛观石栏杆和“
青莲朵”等珍贵
太湖石于1915年移往
中山公园;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
正阳门和
新华门。
西洋楼遗址的汉白玉及砖瓦也多被军阀官僚运走,或被各家石作坊买去,就地改刻为其他石料。1928年
大水法遗址石料被拆走修建
绥远阵亡将士碑。抗日战争日占时期,园内部分遗址在“奖励农业”的口号下被平山填湖,改为水田。
1950年,周恩来曾指示:遗址要保护好,地不要拨出去,以后有条件可修复。曾计划将中国科学院
北京植物园定址于此,但1960年园内土地大多被附近
生产队改为农田,大量人口迅速涌入,相继拆除了圆明园福海石驳岸、
舍卫城残余城墙及地基、
万春园三孔桥、运料门、长春园七孔闸等残存建筑,以及残留的全部园墙,并砍伐了园内残存的唯一一株花神庙古树。特别是1975年以后,各单位在园内大量平毁
土山、填平湖泊、
砍伐树木,修建工厂、
养猪场、
养鸡场,圆明园遗址原有山形水系和残存的古树植被彻底消失,尤其以绮春园被占用破坏的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