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楼遗址位于
北京圆明园内,北京第一处公众
考古场所。2015年开始面向社会开放。因该遗址群建筑物采用欧式园林建筑风格,因此成为“西洋楼遗址”。
西洋楼全部景观占地仅80亩,大约占
圆明园总面积的1.5%。它地处东北角,位置不甚重要。由西向东依次包括了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景观,大众熟知的残石柱只是远瀛观和大水法的一景。由于西洋建筑独特的残缺美,遂成为
圆明园的一景,但并不是圆明园的标志。
在2015年6月13日(6月13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中国“
文化遗产日”,主题就突出了“公众考古”。位于圆明园内的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市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面向社会开放。随着考古的推进,还将招募志愿者,经过培训后直接参与到考古工作中。西洋楼遗址考古工作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在现场具备必要的文物保护及安全条件前提下,游客可以参观并从现场的说明中了解更多的考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