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表示古代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所观察到的共同体。
考古简介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进行古代遗迹考察和古代遗物研究的重要价值。产生于
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更为发达,最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考察队,曾潜入中国边疆地区进行活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
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中国考古学体系。
二者的区别
考古学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学科。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词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考古学这一名词主要有三种含义:(1)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时候还可以引申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2)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搜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3)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研究范围
空间范围:
原则上:全球各地,一般限于古代人类居住、活动的地方。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范围是古代,所以它与近代史和现代史是无关的!自
人类的起源始,下限随考古学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又由于各地区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所以无法统一,各国考古学都有它们的年代下限。(20世纪50年代前,下限被限定在文字出现前,偏重于史前考古;50年代后,历史考古受重视,下限逐渐向后延伸)
英国的考古学年代下限为诺曼人入侵(1066);法国的考古学年代下限为加洛林王朝的覆灭(987);美洲各国的考古学年代下限为C·哥伦布(约1451—1506)发现新大陆(1492)。一般说来,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可以定在明朝灭亡(1644)(这也就是许多考古书上为什么一到明朝就结束,没有清朝内容的原因,例如
南京大学出版社张之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便是这样)
近一时期以来,英国有“中世纪考古学”,其年代下限延伸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0)又有所谓的“工业考古学”其年代下限更延伸到18世纪和19世纪的
工业革命初期。在美洲,则有所谓的“历史考古学”和“殖民地时代考古学”,它们的年代范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直到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美洲各国在政治上获得独立。但是,英国的所谓“工业考古学”、美洲的所谓“历史考古学”或“殖民地时代考古学”,实际上是利用考古学的方法以研究近代史,所以不能算作真正的考古学。
相反,也有人把考古学的年代范围局限于史前时代,即没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这样,便把许多文明古国的历史时代也都排除在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之外,这也是不妥当的。考古学不研究近代和现代,而是研究古代,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考古学所研究的“古代”,除了史前时代以外,还应该包括原史时代和历史时代。就中国考古学而言,历史时代不仅指商代和周代,而且还包括秦汉以及其以后各代。所谓“古不考三代以下”是不对的。当然,历史越古老,文字记载越少,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显著。要究明人类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的社会历史,就必须在极大程度上依靠考古学,因而史前考古学与史前史就等同起来了。
学术研究
对象
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和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遗物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
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遗迹
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遗址
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
文化
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
方法
地层学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地层层序律——新的在上,老的在下。
文化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
地层关系:
(1)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2)打破关系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建设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迹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3)共存关系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相对共时)。
类型学
1.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
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2.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3.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
型石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
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如I式瓶、II式鼎等。
4.器物组合与分期
区系类型论
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诸考古学文化(尤其是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文化区: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义务的研究而确定的。
(2)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指的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
(3)文化类型: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他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
完善与新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政府颁布了关于保护古代文物的法令,并恢复了周口店、殷墟两项中断十多年的考古发掘。随后,在国家文化部设立文物局,主管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在中国科学院设立考古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从事考古研究工作。各大行政区和地方政府,也相继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北京大学等学校还创办考古专业,培养考古专门人才。在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实践中,各地考古队伍日益健全。1979年4月,
中国考古学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考古事业走向繁荣的重要标志。
20世纪50—60年代前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
黄河、长江流域的部分省级文物单位,对史前时期的半坡遗址、北首岭遗址、庙底沟遗址、大汶口墓地、屈家岭遗址、北阴阳营遗址,商周时期(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3世纪)的二里头遗址、郑州商代遗址、丰镐遗址、洛阳东周城、侯马晋城遗址,以及汉唐两京城址、元大都遗址和其他重要遗址,分别进行规模较大的发掘。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日趋完善,并真正成为科学化的学术研究工作。
建国以来,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方面,全国已发现遗址7000余处,发掘过的有400多处。其中一项重要的成果,是早期文化遗存的发现。1977—1978年,发现了早于仰韶文化的磁山遗址、裴李岗遗址和大地湾遗址。此后又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几十处类似的遗存,它们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并且与仰韶文化存在着因袭发展关系。这就找到了仰韶文化的先驱,使中国考古学上最大的一段年代缺环日益衔接起来,对探讨中国农业、畜牧业和制陶工艺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殷商时代的考古研究,过去仅限于商代后期的殷墟遗址一地。现已上溯到商代早期,先后发现两座当时的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并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两座规模较大的宫殿基址。此外,这一时期发掘的较重要的遗址还有盘龙城遗址、
吴城遗址、台西遗址、丘湾社祀遗址、苏埠屯商墓等处。对整个殷商时期的文化发展以及铜器、甲骨、玉器等方面,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的田野考古工作,是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通过在
丰镐地区的发掘,初步建立起西周考古的断代标尺。20世纪70年代以来,
周原遗址、洛阳西周王室铸铜遗址、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等遗址出土的大批青铜器,为西周铜器的断代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的一系列考古发现,为中国历史上这个社会经济大变革时期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现已从考古学上明确,中国至迟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晚期已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冶铁技术。
过去不被重视的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及其以后时期的考古研究,近40多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年代下限已延伸到明代(公元1368—1644年)。历代都城遗址的勘察发掘已经全面展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进行工作的项目有: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中都遗址、元大都遗址。这些城址的布局都已基本勘察清楚,并且分别对当时的宫殿和其它重要建筑遗迹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
历代帝陵方面的田野考古工作主要有:秦始皇陵的勘察和陪葬墓、兵马俑坑等的发掘,西汉诸陵的调查、发掘,六朝陵墓的调查和若干帝陵的发掘,北魏永固陵的发掘,唐代和北宋诸陵的调查,以及南唐二陵、
西夏王陵和明定陵的发掘。此外还发掘了大批各时期官吏、地主以至贫苦平民的墓葬。通过这些工作,详细考察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葬制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具体了解。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考古研究,是在有关科技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所做工作主要有:发掘汉代及其以后时期的冶铁遗址,并对出土的铁器作系统的工艺考察,揭示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巨大成就;对历代瓷窑遗址进行广泛调查和重点发掘,结合工艺考察资料,研究
中国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探讨不同窑系的烧制技术和产品特点,并结合各地墓葬出土的瓷器,进行瓷器器形和纹饰演变的分期断代研究。
田野考古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考古学理论著作、刊物等的繁盛。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刊物《考古学报》、《考古》和《
文物》合计已出刊600期以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地又先后创办了《文物资料丛刊》、《考古学集刊》、《中原文物》、《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史前研究》等刊物,并出版了《中国考古学年鉴》等。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1961年出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1984年出版)二书,以及文物编辑委员会汇编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79年出版)都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
2018年10月13日,2018年10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举办。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向为殷墟考古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考古工作者代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郑振香、杨锡璋、刘一曼、徐广德、刘忠伏和原安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孟宪武,颁发了殷墟考古发掘“功勋人物”纪念章和纪念证书。
年代与分期
年代基本概念
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
绝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做成或废弃的具体时间。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
分期方法
二分法: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
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 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欧洲史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六分法:三分法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
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
前身金石学
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金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曾巩的《金石录》(其书不传)一书,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的名称。
所谓“金石学”,是以传世的或少量出土商周以来有铭文的铜器(金)和
秦汉以来的石刻文字(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偏重于著录和文字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之目的的学问。
汉唐金石学的萌芽
在中国古史中,从传说的禹铸
九鼎始,青铜器就被神化而看作是
王权的象征;
商殷时期,青铜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地位、等级的标志;
西周时,“藏礼于器”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礼乐制度逐渐形成。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由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而导致“礼崩乐坏”,但旧制度的衰落并没有是传统的观念完全消失,反而逐渐产生了由怀古而好古进而根据古代实物研究古代制度的风尚。
东汉袁康《越绝书·宝剑篇》中提出了古代兵器发展序列:“
轩辕神农之时,以石为兵;
黄帝之时,以玉为兵;
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当此之时,作铁兵。”
西晋
太康二年(公元281年),
汲郡人盗发魏国古墓,出土大批竹简,学者们从中经整理出《
竹书纪年》和《
穆天子传》等多种佚书。
北魏
郦道元为注《
水经》曾考察、记录了许多古代遗迹和遗物。
唐初,在陕西
凤翔发现
先秦时期的“
石鼓”,学者和书家多有称述。
宋代金石学的创立
北宋时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文化日益繁荣。由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而大力奖励经学,加之史学、古文字学、书学等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者们对新资料的追求。于是,朝野人等竞相研究,形成金石学。
现存最早的研究金石铭刻的著作是宋代
欧阳修的《
集古录》,成于
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
现存最早古
器物图录成于元佑七年(1092年),
吕大临《
考古图》。收
商周、秦汉时期的铜、石、玉224件,皆绘图形、款识。
清代金石学的兴盛
乾隆年间
梁诗正、王杰等先后奉敕编订《
西清古鉴》、《
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被俗称“
西清四鉴”,共收录了
清宫所藏铜器4000余件。
刘鹗著录了我国第一部
甲骨文材料的专著《
铁云藏龟》(1903年);
孙诒让撰写了中国第一部考释
甲骨文字的著作《
契文举例》(1904年)。
王国维著作了《宋代金石文著录表》、《国朝金文著录表》、《殷周制度考》等。
罗振玉著有《
流沙坠简》等。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金石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称金代金石学家之中集大成者,被称为“
罗王之学”。
有清一代金石之学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传统铜器、碑刻外,钱币、墨印、玉器、镜鉴、封泥、瓦当、兵符等也成为著录和研究的对象。
据容媛所辑《金石书目录》统计现存的金石著作中,被送到乾隆以前的700年间,仅有67种,而
乾隆以后的200年间却有906种之多。又据统计,清代以前的金石学家有360人,而有清一代达1058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近代
传入
19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已经日渐兴盛。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讲到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相比照。1898年在河南省安阳
小屯村首次发现了有字甲骨文;1900年在甘肃省
敦煌石窟发现了储存有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它文物的藏经洞,这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两项惊人发现,并成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1926年由
李济主持,在山西夏县
西阴村遗址进行的发掘,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1927年,
西北科学考察团成立,该团先后在新疆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和初步发展:
1928年
董作宾前往河南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1929年,李济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近代考古学知识和发掘经验的学者,被聘任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同年,
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及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分别成立。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考古研究学术机构。1929年由
裴文中主持,在
周口店遗址发现了第一个
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随后出土的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文化遗存得以确认。1933年由裴文中和
贾兰坡主持,又在周口店发现了“
山顶洞人”及其文化。
1928—1937年间,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河南殷墟遗址进行了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
1930年,在国外专攻考古学的
梁思永学成归来,不久参加了山东历城县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辨识了
仰韶文化以外的又一种新石器时代遗存,后被命名为“
龙山文化”。梁思永后又主持进行了河南安阳
后冈遗址的发掘,从地层上解决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
商文化的相对年代问题。他还参加了殷墟遗址的发掘,在发掘方法上有了明显的改进。从此,殷墟发掘走上科学的轨道,取得巨大收获。
北平研究院和其他单位的考古工作,除在
燕下都遗址进行的调查发掘外,主要是1933—1935年在陕西渭河流域的活动。另外,
西湖博物馆于1933—1936年在浙江的一些地方进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发现并发掘了
良渚遗址。
林惠祥等学者在东南沿海各省、台湾省和香港地区也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
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与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合作,于1939—1940年在云南大理附近进行了发掘,并两次在
河西走廊等地进行考古调查。1944年,
夏鼐在甘肃省宁定县阳洼湾发掘了齐家文化的墓葬,第一次发现
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地层证据,纠正了
安特生1925年在甘肃远古文化分期问题上的错误论断。
从1928—1948年,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初具规模。尽管田野考古工作主要限于周口店、殷墟以及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史前遗址,未能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但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特点的
田野工作方法,积累了一批通过正规发掘获得的科学资料,并发表出版了众多考古学著作。
1926年,
李济主持了对山西
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
1928年,
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内设考古学组;同年十月,派董作宾前往
安阳小屯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
20世纪20年代,李济主持了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和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的成立、
安阳殷墟的发掘,标志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初步发展
从1928年到1949年,
田野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主要由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等进行。
(1)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
1927年,由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中美合作开始正式发掘北京
周口店龙骨山遗址。1929年,
裴文中主持发现了第一具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成为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1931年,在周口店首次发现了大量的人工石制品和人类用火遗迹,从而确认了
北京猿人文化。1933年,又在
龙骨山的山顶洞遗址发现了3具完整的
晚期智人头盖骨化石,被命名为“山顶洞人”。
(2)殷墟的发掘
1928—1937年,在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和
梁思永的先后主持下,对安阳殷墟进行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清理了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和包括商王陵在内的大量墓葬和祭祀坑,发现了大量的
甲骨文等文物。
(3)方法论的建立
1931年,梁思永主持发掘安阳殷墟后岗遗址是,发现了著名商文化、
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依次叠压的“三叠层”,解决了三者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从而标着中国考古地层学方法的成熟。
20世纪40年代,
苏秉琦应用
类型学的方法,对斗鸡台沟东区墓地出土的
陶鬲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探索
周文化渊源的线索问题,从而奠定了
考古类型学的基础。
现代
管理、科研、教学体系的建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即颁布《
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并设文物局。
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属
中国社会科学院。
1950年,成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设古人类研究室,从事
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
1973年,成立中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后改称
中国文物研究所,负责文物保护工作。1952年,
北京大学创立考古专业。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吉林大学等十余所也设立或恢复
考古学专业。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普遍接受了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进一步发展。
考古地层学、
类型学不断完善,考古区系类型论的提出;国内外考古学交流不断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考古学中。
文化
命名
有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作为考古学文化名称的做法,应用得最为普遍。如欧洲的
莫斯特文化、
梭鲁特文化、
马格德林文化,以及中国的
周口店文化、
丁村文化、
小南海文化、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等。
有以地区或流域来命名的,多为事后弄清这一文化分布范围而命名。如欧洲的
多瑙河文化等。
有对发现地点的名称加前缀的,如甘肃仰韶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等,这是因为它们和典型龙山文化有相同处,也有差异处。如果仅属地方性的小差异,当然可采用这种办法,如果差异大到可认为是独立的文化时,那便应该另起一个文化名称。由于发掘地点中不止一个文化,可对地名加后缀,以资区别,如
庙底沟二期文化、
青龙泉三期文化(见
屈家岭文化)等。
以特征遗物来命名的方法也经常被采用,如中国过去所称的
细石器文化、
彩陶文化、
黑陶文化和欧洲的
巨石文化、
钟杯战斧文化等,不过这种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征代替整个文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个别类型的特征遗物,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因而已逐渐不大为人们所采用。
研究
对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除了要解决时代和分期以外,还要研究它的内容、特征、分布范围、起源、发展,以及同其他文化的联系等。而要对一文化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则至少应对该文化的一处典型遗址作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把握这一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个考古学文化包括有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某几种特定类型的住宅、墓葬、工具、陶器和装饰品以及某些特定的工艺技术等。每个考古学文化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示其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考古学作为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不仅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共同规律,还要研究各地区各个族的共同体发展的特殊性。因而必须确立考古学文化这一概念,以便对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分别地加以深入研究,以探寻物质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对同时并存的各种考古学文化,我们要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来搞清它们的分布范围。这些范围同自然地理的区划并不完全一致。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分布范围也会有所不同,文化因素也不断发生变化。当一种文化发展成为显然不大相同的另一类型时,可称为同一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或时期),如果发生了质的改变,则应视为另一文化。但这需要有充分的资料,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确定。一种文化特征的形成,主要由于其内部发展,但有时也因接触而受到另一文化的影响。这些,都是在对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时需要重视的问题。
技术应用
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
1946年,美国
芝加哥大学W.F.利比(Libby,1908—1980)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
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技术,是考古学家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的测年技术越来越多。比如
铀铅测年法等。
年代测定方法表:
勘测技术的应用
1.空中摄影
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从空中鸟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物体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遥感技术
空中摄影勘查技术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特征,调查时,是用能接收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
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突出显示不同目标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能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
3.地下勘探
采用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由古代遗迹、遗物同周围土壤的电阻率不同,并存在着磁性差异,可用地电阻率计(电探测)和磁性测量仪器(磁法探测)或地震雷达等进行探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和人工解读,从而对地下的遗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
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陶器、石器、金属、玻璃等无机物之中的元素及其含量确定的“
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等。
绘画、颜料及食物、油膏、树脂粘剂等有机化合物鉴定的“红外线吸收谱分析”。
确定陶器中的
矿物成分及推定其烧制温度的“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等。
上述分析鉴定,可从各个方面获得许多研究信息。如通过金属制品的
金相分析可判断古代的金属制造工艺;对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则可知道青铜器原料的来源,从而解释古代贸易及
文化传播等问题;对人骨中碳的同位素碳-13和微量元素
锶(Sr)的含量分析则可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等。
考古内窥镜技术的应用
为最好地保护文物,考古人员启用了高科技装备——类似于胃镜的“
内窥镜”,他们通过
anyty“内窥镜”查看墓室内的状况,还可以拍照,这样在打开墓室之前,就可掌握古墓中的文物情况,可提前为文物准备好保存环境。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内窥镜”的探头可以旋转,所探测到的景象可以通过考古人员手中的显示器显示出来。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影像、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的贮存、检索、流通和各种研究信息的分析、运算,以及计算机辅助文物修复、颅骨、人体复原等等。由于计算机的运用,大大减轻了研究者的各种繁重工作,加快考古研究的进程。特别是由于全球
卫星定位仪(GPS)和计算机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GIS)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开辟了新的领域。
常见术语表
考古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研究古代人的科学。一般认为,
雅各布斯波在1674年最早使用了这个名词。他是17世纪的一位德国物理学家、旅行家和学者。
人类学——即对人类进行研究的科学。有时候它会与考古学和
古生物学(研究动物和植物的化石)交叉,特别在研究早期人类遗存时。
人工制品——人类制造的、使用过的或对人类有用的物品,如石制工具,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随意拿走遗物而不进行记录,这给考古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封土——古代墓葬地面上人工堆积而成的土堆,即大冢。
BP——距今年代,代替传统的BC(公元前)和AD(公元后)。它的好处是使得所有文化和宗教的年代变得更加直观。为了将日期标准化,1950年被定为考古学上的“现在”。
放射性碳素断代法——一种测量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比率的技术,能测定五万年以内有机材料的年代。热释光断代技术能用于陶器的断代,将物件重新加热,然后测量发出光线以断定黏土器物最初的加热时间。
稻作遗存——埋藏的特征从地面上看是无形的,如墙,只有在高空中俯视,才能发现在
稻谷中的不同颜色的斑纹。1586年威廉康德在消失了的肯特罗马港口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如今这种现象仍被广泛利用。一般用玉米代替稻谷,当玉米长成时,就会发现交错、相通的道路(道路经过的地方,玉米更稀一些),他们把这种交叉口称为南
奥古斯丁交叉口。
楔形文字——最古老的书写形式之一,因其字母外形很像楔形而得名,通常是用刺在湿的陶土上刻写而成。
树木年轮断代——根据计算树木年轮(每年增加一轮)对树木断代。她还可以提供气候方面的证据,因为气候能影响数轮的宽窄。这种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用于考古学上,当时是用于测定美国
印第安村庄的年代。
发掘——通常表示的是遗址物质的发现,全面移开表面并记录地层或开探沟揭示堆积的情况,全面发掘而不留下任何东西。惠勒曾说道:“我是考古学家,一个对过去的破坏者。”
田野考古学——从字面上理解,包括在田野里工作的考古学,尽管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使考古学家们不需参与发掘,不必让自己的手沾半点泥土。其相对应的概念是室内考古学(主要用于审定申请计划)和电脑考古学。这种对遗址的研究,主要依靠现有的文件、地图、人口普查资料、课税清册、教会资料、
测量数据和以前的发掘报告。历史考古学是研究有文字记录的那段历史。
象形文字——文字的象征符号。象形文字使用图画代表思想或言语,如
古代埃及所使用的文字。
陪葬品——与人的尸体一起埋葬的物品。对考古学家来说,是一种相当有价值的习俗现象。
巨石文化——照字面理解,使用巨大的石头筑成的纪念碑形式的物件,如环状列石。
史前——通常是指“非常古老”的意思。精确的说,是指有文献记载以前。
陶片或
瓷片——破碎陶瓷的一部分,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它对于确定年代序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抢救性考古发掘(随工清理)——一个遗址因为开发的需要,在它被破坏前,为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所进行的抢救性的发掘。
相对年代——一个事物通过与另一个事物相对照而得出年代,不用给出确切的年代,绝对年代则要有确切的年代。
考古地层学——堆积物层次的研究。受地质地层学启发。一般认为,埋得越深的年代越久远。远在1859年,即
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出版之前,已有学者根据地层学推算出,许多堆积物的年代,要比传统《
圣经》所说的上帝创世纪的年代——公元前4004年早得多。
考古类型学——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归纳、研究的方法论。受
生物分类学启发。学说正式创立是
瑞典考古学家
蒙特留斯(1843—1921),1903年出版的《先史考古学方法论》。
三期说——把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学说,这种分法用在欧洲是可行的,但是用于世界的其他一些地区则有问题,因为有的地区现还处于石器时代文化中。三分法的最初提出者是克雷斯蒂安·J·汤姆森,1819年,他在哥本哈根博物馆整理展品时提出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