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会
中国考古学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
中国考古学会是中国考古学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成立于1959年,会址设在北京。
发展历史
1976年后重新筹备,于1979年4月6~12日在西安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第一次年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60多个有关单位的代表 117人。会上,推选王冶秋容庚于省吾徐中舒商承祚陈邦怀为名誉理事,产生了由64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另外为台湾省的考古工作者保留若干理事名额)。由夏鼐任理事长,裴文中、尹达、苏秉琦任副理事长,王仲殊任秘书长,王振铎、安志敏、陈乔、陈滋德、张政烺、贾兰坡、顾铁符、宿白为常务理事。
第二次年会于1980年11月17~22日在武汉举行,与会代表95人,以“楚文化研究”为重点进行讨论。
第三次年会于1981年12月8~13日在杭州举行,与会代表123人,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中国古代的青瓷与青瓷窑址”为重点进行讨论。
第四次年会于1983年5月9~17日在郑州举行,与会代表116人,以“商文化的研究与夏文化的探索”和“中国各地的青铜文化”为重点进行讨论。第四次年会上改选产生了仍由64人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另外为台湾省的考古工作者保留两个理事名额),夏鼐任理事长,尹达、苏秉琦、贾兰坡任副理事长,王仲殊任秘书长,王振铎、安志敏、张政烺、顾铁符、宿白、谢辰生为常务理事。时有团体会员单位83个,其中包括省级考古文物机构、大学考古专业(系)和地方考古学会等;个人会员737人,绝大多数都是业务水平已相当于助理研究员和讲师的人员。
1985年3月,中国考古学会在北京举行了第五次年会,围绕中国古代都市遗址这个主题,包括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中国古代都城的形制及规律,古代城址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
出版物有每次年会的论文集和《中国考古学年鉴》(1983年起)。
2021年5月16日,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在长春成立。
2023年3月25日上午,中国考古学会陵墓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暨中国古代陵墓学术研讨会在淮开幕。
2023年5月20日,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在河南郑州宣布成立。
2023年7月6日,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
2023年12月,中国考古学会陶瓷考古专业委员会在千年瓷都景德镇成立。
主要职责
促进全国考古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专题讨论,推动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提高考古研究的科学水平。
获得荣誉
2022年11月,被民政部评为4A级全国性社会团体。
机构设置
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理事长:王巍
副理事长:赵辉,陈星灿,顾玉才
秘书长:朱岩石
副秘书长:闫亚林,孙庆伟
常务理事(按姓氏笔划排序):王光尧,王巍,白云翔,朱泓,朱岩石,刘斌,闫亚林,孙庆伟,孙英民,李水城,宋建忠,张弛,陈星灿,赵辉,赵志军,顾玉才,柴晓明,高星,高大伦,郭伟民,焦南峰,戴向明
理事(按姓氏笔划排序):丁见祥,马健,王力军,王万辉,王小蒙(女),王元林,王月前,王幼平,王光尧,王志高,王社江,王征宇,王炜林,王结华,王巍,方辉,方勤,邓宏文,邓聪,田立坤,史家珍,白云翔,白岩(女),丛德新,冯健,朱岩石,朱泓,朱海仁,乔虹(女),刘旭,刘国祥,刘建国,刘海旺,刘斌,刘毅,闫亚林,闫向东,安文荣,祁海宁,许永杰,许宏,阮秋荣,孙庆伟,孙英民,孙周勇,孙波,李水城,李文瑛(女),李刚,李延祥,李志荣(女),李君,李政(女),李映福,李锋,李新伟,李新全,杨文胜,杨林,杨建华,吴小红(女),何旭红,余西云,邹后曦,沈岳明,宋国定,宋建忠,张小刚,张文瑞,张自成,张弛,张志忠,张连兴,张建林,张星德(女),张闻捷,张爱冰,张凌(女),张照根,陈江,陈杰,陈国科,陈星灿,陈悦新(女),林留根,林强,杭侃,罗丰,金正耀,周必素(女),周润垦,郑同修,孟华平,赵永军,赵志军,赵海龙,赵宾福,赵辉,哈比布,段清波,侯宁彬,施劲松,宫希成 贺云翱,贺西林,袁广阔,贾汉清,顾万发,顾玉才,柴晓明,徐长青,徐坚,徐良高,徐海峰,栾丰实,高大伦,高星,高崇文,郭伟民,郭俊峰,梅鹏云,曹建恩,塔拉,董新林,韩国河,韩建业,傅宪国,焦南峰,楼建龙,滕铭予(女),蔡敏,颜劲松,霍巍,戴向明,魏兴涛,魏坚,魏继印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4 14:23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