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被称之禹穴的有二处:其一在四川北川县九龙山下,相传大禹降生于此;另一处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6公里的会稽山麓,据《墨子》、《史记》等籍载,是古代治水英雄——禹的墓穴所在。二地相距数千公里,同为禹穴,正是生于斯死也于斯。
出处
1.相传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省绍兴之会稽山。即大禹陵。
2.指会稽宛委山。相传禹于此得黄帝之书而复藏之。
3.相传为夏禹决汉水时的住处。在今陕西省旬阳县东。
4.相传大禹降生于此。位于四川北川县九龙山下。
大禹陵
简介
大禹陵为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势宏伟,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大禹作为中国第一王朝的创建者,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圣王”。相传4000多年前,神州大地水洋洋而不息。大禹受命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百姓历尽艰辛,终于治平了洪水之患。后来,“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禹陵历史
陵为大禹之葬地。明洪武年间,即被钦定为全国该祭36座王陵之一。明嘉靖考定墓址,由绍兴知府南大吉立碑,并书刻“大禹陵”三字于其上,覆以亭。碑高4.05米,宽1.9米,曾在1956年被大台风折成两截,后围接。禹陵右侧有一个八角重檐石亭,上刻“咸若古亭”四字,俗称鼓乐亭,传为祀禹奏乐之所。亭旁有近年新建的“碑廊”,内立秦始皇东巡会稽时命丞相李斯撰写的《会稽刻石》等珍贵碑碣多通。由此循石级而下,便是“菲饮泉亭”和菲饮泉,宋王十朋有“一水清涵节俭风”之句歌颂大禹的洁行俭风。亭下有“宰牲房”,系昔时祀禹宰牲之地。
现存遗址
禹陵背依会稽山,面对亭山,
坐东朝西,前临禹池。池岸建有石牌坊一座,由甬道入内,旧有陵殿一座,今已毁废。现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甬道尽头。亭内立有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手书“大禹陵”巨碑一通。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在亭的南边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各一座。系清代浙派篆刻创始人丁敬所作《禹穴辨》,以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在辨亭前方,旧有禹寺一座,现已圮毁无存。
禹祠
禹祠为姒氏宗祠,位于大禹陵南侧,始建于夏少康之时。后禹祠几经重建,1986年绍兴市人民政府在原址重建,坐东朝西,共两进,中有天井分隔,由前殿、后殿、曲廊组成,入口为垂花门,后殿置有前后廊,粉墙青瓦,朴实无华。内有“禹井”,相传为大禹穿凿。 大禹各地后裔,常来禹祠祭拜祖先。
禹庙
建筑
禹庙在大禹陵北侧,相传最早为禹之子启所建。庙坐北朝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拜厅、正殿,依山势逐渐上升。庙门立有禹王碑。碑文原刻在衡山上,传为夏禹治水时所立,有七十余字,非篆非蝌蚪文,难能考释。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张明道按拓本重摹于此。中轴线上有午门、祭厅、正殿三进,顺山势逐步而建,殿前辅砌石阶。正殿殿宇气势雄伟,斗拱密集,画栋朱梁,高24米,宽23.96米,进深21.55米,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正中央大禹塑像高5.85米,执圭而立,神态端庄。两侧楹柱有“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巨联,系沙孟海据康熙所撰原联重写。殿脊间有康熙手书的“地平天成”四个遒劲大字。
在禹庙的东侧有窆石亭一座,中设略呈圆椎状的窆石一块。此石高2.3米、围径2.1米,石顶端有圆孔。传说此石为禹下葬时的一种工具;也有人说是下葬后的镇石,作为陵墓碑以示后人的。石上刻汉以来铭文多种,大多已模糊不清。鲁迅曾考出其中龙朝夫的题诗一首:
沐雨栉风天暇日,胼胝还见圣功劳。
古柏参天表元气,梅梁赴海作波涛。
至今遗迹衣冠在,长使空山魑魅号。
欲觅冢陵寻窆石,山僧为我剪蓬蒿。
传说
关于禹庙中的梅梁传说,更是丰富多彩。明人刘绩的《霏雪录》中有载:“禹庙梅梁,乃大梅山所产梅树也,山在鄞县东南七十里。……唐张僧繇图龙其上。夜大风雨,尝飞入镜湖与龙斗。人见梁上水淋漓湿,萍藻满焉,始骇异之。乃以铁索锁于柱。……”另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50云:“……梁时修庙,俄风雨大至,湖中漂梅木一株,取以为梁,名曰梅梁。”如此诡奇的传说,一方面证明了禹庙内的盘龙制作精美,几以乱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华夏子孙对先祖的感念之情。
现代面貌
禹陵、禹庙自宋以来设有守陵吏,明以来禁陵庙周围五百步内砍伐。现所见殿宇均为明、清以来建筑。午门、拜厅、东西辕门系清乾隆年间修建,大殿为民国廿四年(1935年)重建。1961年,禹陵、禹庙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曾拨巨款数次大修。
占地面积约80亩的禹陵、庙、祀以红墙周匝,浑然一体,显得古朴庄严,以其特有的魅力,每年吸引数十万人来此瞻仰游览,成为民族传统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场所。大禹精神也激励着亿万华夏子孙,去开拓、创造新的未来。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