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隶属四川省
宜宾市,位于
四川盆地南缘,
宜宾市腹心地带,东临江安,南接兴文县、西与
高县、
珙县交邻,并紧靠
宜珙铁路,北与
南溪区、
宜宾市相连。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30公里,面积941.71平方公里,南北两端小,中腹较大,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中北部为丘陵,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截至2023年末,长宁县下辖13个镇,县人民政府驻长宁镇竹都大道二段116号,户籍总人口42.59万人。
建制沿革
唐久视元年(700年),置羁縻
淯州(今双河镇),701年后,置羁縻长宁州(今长宁镇),同隶
剑南道东川泸州都督府。
前蜀武成三年(910年),置淯井镇(今双河镇)。时县境东北部(今县境北部下长镇等地)仍属绵水县。
宋代,乾德初(约965年),置淯井监于今双河镇,属
梓州路泸州江安县。乾德五年,废绵水县入江安县。至政和四年(1114年),建长宁军并置
武宁县,军、县治所同置于武宁寨(今龙头镇江河村)。划江安之淯井监,梓州之清平寨(今高县沙河与长宁县花滩之间)入长宁军以助军费。宣和二年(1120年),长宁军治迁于淯井监(今双河镇),隶
潼川府路。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升安夷寨为
安宁县(治今长宁镇),属长宁军,隶于潼川府路。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设隶事司(今双河镇)后司与安宁县均省入长宁军。泰定二年(1325年),升军为州,隶于
叙州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
红巾军攻占长宁州,次年,
明玉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夏,建大夏政权,长宁州属之。
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撤长宁州分置长宁县(治今双河镇)、安宁县(治今长宁镇)二县。洪武七年废安宁县入长宁县境,从此沿用长宁作县名,县取名意期盼民族和睦相处,长久安宁,隶叙州府。
清代,长宁县仍隶于叙州府。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川南永宁道辖叙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隶于叙州府。民国2年(1913年)复道隶于
下川南道。民国3年(1914年),改为
永宁道(道治泸州市)。民国18年(1929年),废道、县直隶四川省。民国24年(1935年),隶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28日,长宁县解放。
1950年初,属川南区宜宾专署管辖。
1954年10月,属宜宾专员公署管辖。
1967年4月,属宜宾地区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78年,东山乡从
南溪县牟坪区划入长宁县农胜区。
2006年,江安县万里镇和红桥镇的两江村邓家山组以及大井镇新房村天花板组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长宁县管辖。撤销万岭镇、万里镇。万岭镇、万里镇和原江安县红桥镇两江村邓家山组以及大井镇新房村天花板组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竹海镇。
2014年,开佛乡撤销设镇。
2016年,撤销井江乡,设立井江镇,以原井江乡的行政区域为井江镇的行政区域;撤销铜鼓乡,设立铜鼓镇,以原铜鼓乡的行政区域为铜鼓镇的行政区域。
2019年8月,长宁县下长镇划归
江安县。长宁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双河镇、铜鼓镇、长宁镇、竹海镇、梅白镇、铜锣镇6个镇挂牌成立。其中,撤销富兴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双河镇管辖。撤销桃坪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竹海镇管辖。撤销开佛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长宁镇管辖。撤销三元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铜鼓镇管辖。撤销梅白乡,设立梅白镇,以原梅白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梅白镇的行政区域。撤销铜锣乡,设立铜锣镇,以原铜锣乡所属行政区域为铜锣镇的行政区域。
2021年,长宁县辖梅硐镇、双河镇、龙头镇、硐底镇、花滩镇、竹海镇、老翁镇、长宁镇、古河镇、铜鼓镇、井江镇、铜锣镇、梅白镇共13镇,140个村民委员会958个村民小组、23个社区131个居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末,长宁县下辖13个镇(
长宁镇、
梅硐镇、
双河镇、
硐底镇、
花滩镇、
竹海镇、
老翁镇、
古河镇、
龙头镇、
铜鼓镇、
井江镇、
铜锣镇、
梅白镇),共140个行政村,23个社区,958个村民小组和131个居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长宁镇竹都大道二段11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腹心地带,位于四川盆地与
云贵高原的过渡带,东临江安,南接兴文县、西与
高县、
珙县交邻,并紧靠
宜珙铁路,北与
南溪区、
宜宾市相连。
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4′22″~105°03′30″,北纬28°15′18″~28°47′48″,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30公里,总面积941.7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长宁县南北两端小,中腹较大,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中北部为丘陵。地势南高北低,海拔245.9米-1408.5米。
长宁县地貌大体以寄马山一线梁子北麓为界。南部山势险峻,峰峦起伏,沟谷狭长深切,陡岩叠嶂众多,形成岭脊纵横的低中山区,其间发育有溶蚀盆地和岩溶槽谷地形,南部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30%;北部沟谷切割微弱,形成波浪起伏的丘陵区。其中古河崖、佛来山和万岭箐的硬砂崖,以及梅白、下长的马家崖,经过侵蚀形成深切高地。北部面积约占全县面积70%。
气候
长宁县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8.3℃,日照时数987.6小时,无霜期达357天。年均降雨量1181毫米,县境北部,多年平均降雨为1100毫米,中部为1160毫米,南部为1270.6毫米。而占 52.1%的降雨量都集中在6、7、8三个月,其余九个月占 47.9%。从年际分配来看,据50年的观测资料,其中年降雨量小于1000毫米的有20年,占40%,1001—1200毫米占40%,大于1200毫米占20%。降雨量多的是1979年,降雨量达1536.3毫米,降雨量少的是1972年,仅为775.3毫米。长宁县降雨量年际变化大,高低悬殊可达一倍之多。长宁县降雨无论是年际、年内、时间、空间的分配都表现出不均匀性的特征。总的说,由于南北地形、地貌的不同,而受地形地貌严格控制着降雨量在空间上分布也表现出明显差异。降雨量从北向南的分布规律是逐渐增大的。
水文
长宁县主要有
长宁河、黑塘河、白庙河、绵溪河、梅硐河、富兴河、后江河、红桥河、马儿滩河、清溪河、浑水河、碧玉溪等14条主要河流。其中,长宁河上游有东西二源,干流沿蜀南竹海西部边缘蜿蜒北行,在长宁县古河镇纳入岷溪河,于江安县城西郊河咀上汇入长江,全长110公里。红桥河发源于兴文县仙峰山,流经江安县红桥镇,我县起于龙头镇石马村五组止于竹海镇永江村一组。全长4.37公里,流域面积487.7km2。梅硐河,发源于兴文县仙峰山,流经长宁县、江安县、接竹海镇永江村,汇入红桥河汇入长宁河,长宁县境内长 30.61 公里,流域面积179.63km2。后江河,发源于双河镇赵家沟,止于龙头镇江河村三组(后江河出口),主要流经双河镇伏头村、大伏村、朝阳村、桂花村、金鱼村、荷叶村、前进村,龙头镇龙头村、龙华村、连丰村,汇入长宁河。长宁境内17.45公里,流域面积99km2。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长宁县水资源量包括两部分外来水量(也称“过境水”)和自产水量。长宁县多年平均外来水量8.3亿立方米,长宁县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65.8毫米。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约为6.27亿立方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全年77%以上的径流量集中在 5~10月,其中大部分以洪水形式出现。长宁县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大,但因受降雨和径流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不多。
地下水资源:根据《宜宾市2020年度四川省水资源公报》,长宁县地下水资源量为7238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18年,长宁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99615.99公顷,其中耕地34737.25公顷,园地4094.86公顷,林地43875.12公顷,草地0.0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335.7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557.9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35.46公顷,其他土地5479.59公顷。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长宁县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常见的植物种类有7类:树木、竹类、药材、花卉、菌类、水生植物、杂草。树木中大多数为马尾松、杉,此外还有红豆、桢楠、润楠、银杏、桫椤等珍贵树种和其他树种共70余种,木本油料有核桃、油茶、核桃、油桐、木姜子等42种,野生纤维有构树、荨麻等129种,淀粉植物有132种。竹类品种中以楠竹、慈竹、硬头黄竹、苦竹、斑竹为主产的竹种有50余种。“世纪竹园”现培育竹种有427种。长宁县野生药材共有129种,除天麻、三七等一批名贵药材外,有大宗药材32种,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从县外引进名贵花卉几十种。县境内的食用菌有10余种,珍贵品种有香菌、三塔菌、鸡丝菌、黄牛菌、羊肚菌等。天然竹荪、人工种植的竹海长裙竹荪、佛来山的野生香菌等,是长宁县著名的土特产。水生植物近20种,分为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各占一半,杂草上百种。2018年,全县森林面积9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84%,现存天然生长桢楠约4.3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百余株,素有“二楠(楠竹、楠木)县”的美誉。其中竹林面积72.47万亩,占森林面积的79.64%;楠竹23.91万亩,总蓄积量达5000万株,占竹林面积的32.99%;苦竹7.8万亩,总蓄积量达3100万株,占竹林面积的10.76%;硬头黄竹、绵竹、慈竹、西凤竹、杂交竹、麻竹等40.76万亩,总蓄积量达164万吨以上,占竹林面积的56.24%,其中硬头黄竹林面积29.31万亩,慈竹林(梁山慈、慈竹)面积4.6万亩,撑绿竹林面积1.5万亩,麻竹林面积0.6万亩,西凤竹林面积4.2万亩,其他0.55万亩。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等用材林面积6.84万亩,占森林面积的7.52%,总蓄积49.4万立方米;桢楠、银杏、红椿、香樟等珍贵树种7.38万亩,占森林面积的8.11%;梨、桃、柑橘、枇杷等经济林面积3.53万亩,占森林面积的3.88%;灌木林面积0.78万亩,占森林面积的0.86%。
动物资源
长宁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各类小型动物生长的极佳地方,境内动物大致分为6大类,发现的有100余种,其中兽类有20余种,禽类有20余种,鱼类有10余种。爬行类主要有蛇、龟、鳖和蜥蜴等。两栖类主要有青蛙、木淮、琴蛙、癞蛤蟆、娃娃鱼等。据专家考证,常见鸟类有鹭鸟、金雕、苍鹰、猴面鹰、雀鹰、钳嘴鹳、矶鹬、白腹锦鸡、白骨顶鸡、黑水鸡、白眼潜鸭、红头潜鸭、赤膀鸭、绿头鸭、绿翅鸭、斑嘴鸭、针尾鸭等野生鸟类20余种,冬季有迁徙鸟类有10余种,这些迁徙鸟来在碧浪湖、滩子口等水域越冬。部分水质特好的溪流中有大鲵(俗称“娃娃鱼”)生存。在梅硐竹石林和硐底镇淯贤村的银子山树林中偶见云豹,还有穿山甲、水獭、猕猴等10余种动物。
矿产资源
长宁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边缘,地处川南成矿带上,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境内共查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25种,主要有天然气、煤、岩盐、芒硝、石膏、磷块岩、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砖瓦用页岩、玄武岩、菱铁矿、硫铁矿、铜、铅、锌、大理石、地热水、矿泉水等,盐矿岩厚达240米,煤储量100亿吨,天然气储量近80亿立方米,白云石储量200亿吨以上,石灰石储量100亿吨。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各具特色。无烟煤主要分布在硐底、龙头一带,石灰岩主要分布于硐底镇、梅硐镇和龙头镇三地,白云岩和岩盐主要分布在双河镇,砖用泥页岩主要分布在县城北部地区以及长宁镇开佛一带。
人口
截至2023年末,长宁县户籍总人口42.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54万人、乡村人口27.19万人。全县当年出生人口2914人,出生率为6.72‰;死亡人口3181人,死亡率 5.06‰;人口自然增长率1.66‰,比上年下降0.5个千分点。全县现有常住人口33万人,城镇化率达51.87,比上年提升1.32个百分点;城镇居住人口17.1万人,其中县城规划区居住10.5万人;农村居住人口15.9万人。
经济
综合
2022年,长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7.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32亿元,增长4.7%,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1.13亿元,下降3.4%,拉低经济增速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7.31亿元,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7: 40.9 : 41.4 调整为18.9:39.1 : 42.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767元,增长0.5%。
2023年,长宁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19.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29亿元,增长4.5%,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0.65亿元,增长8.1%,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8.62亿元,增长7.7%,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9.5: 37.2 : 43.3调整为18.4:36.7 : 44.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331元,增长7.2%。
2023年,长宁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下降5.7%。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增长18.1%;技改投资下降9.0%;房地产投资下降40.0%;民间投资增长2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09.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8.4%,其中工业性投资增长58.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8.5%。
2023年,长宁县财政总收入553244万元,比上年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354万元,增长11.8%;其中税收收入32087万元,增长24.9%;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0730万元,下降9.32%;上级补助收入4313 万元,下降57.5%。财政总支出495634万元,增长0.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454万元,增长0.6%。
2023年,长宁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5.1%。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5.5%。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增长8.1%;衣着消费支出增长6.4%;居住消费支出增长3.6%;医疗保健支出增长5.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1.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0%。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7.0%;家庭经营性净收入增长7.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6.1%。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增长8.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3%。
第一产业
2023年,长宁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55亿元,比上年增长4.5%。
2023年,长宁县农业产值29.69亿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种植面积3.37万公顷,下降0.3%。全年粮食总产量21.43万吨,增长3.0%。其中,夏粮产量0.45万吨,增长3.7%;秋粮产量20.98万吨,增长3.0%。全年谷物产量18.46万吨,增长3.5%。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2.48万吨,增长8.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9.96万吨,增长 4.9%;茶叶产量0.22万吨,下降3.2%;园林水果产量9.11万吨,增长5.1%。
2023年,长宁县林业产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年末森林面积5.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4.1%。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83亩。
2023年,长宁县牧业产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年肉猪出栏51.3万头,增长2.0%;牛出栏7339 头,增长3.6%;羊出栏12737只,增长4.4%;家禽出栏680.31万只,增长0.1%。猪肉产量3.75万吨,增长2.0%;牛肉产量1026吨,与上年持平;羊肉产量188吨,下降8.1%;禽蛋产量6000吨,与上年持平。年末生猪存栏31.82万头,下降6.3%。
2023年,长宁县渔业产值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全年水产品产量20761吨,增长3.4%。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0761吨,增长3.4%。
2023年,长宁县共有耕地面积23985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0600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544吨,比上年下降0.1%;全年农村用电量1.24亿千瓦时,下降13.2%。
第二产业
2023年,长宁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6.33亿元,比上年增长7.8%,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22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14个行业大类实现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817.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7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 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7.3%,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8.9%,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69.5%。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监测的23种工业产品中,10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原盐增长8.5%,大米增长31.7%,非食用盐增长9.9%,白酒增长47.5%,硅酸盐水泥熟料增长3.0%,自来水生产量增长23.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8.3%。
2023年,长宁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87亿元,增长15.9%,实现利润总额4.86亿元,增长7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5.5元,比上年下降3.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9.6%,比上年增长3.1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9%,比上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
2023年,长宁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38亿元,增长8.4%,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5.7%。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3个。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91.62万平方米,下降35.2%。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21.98亿元,增长1.6%,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23年,长宁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3.3%。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6.95亿元,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81亿元,增长4.4%。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0.87亿元,增长14.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2.38亿元,增长2.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44亿元,增长3.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08亿元,增长3.6%。
2023年,长宁县共接待游客148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实现旅游总收入150.98亿元,增长0.4%,旅游人均消费1014元,下降5.4%。其中,旅游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33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53亿元,旅游人均消费1012元。
2023年,长宁县进出口总额20576万元,比上年下降23.9%。其中,出口总额13534万元,下降 13.1%;进口总额7043万元,下降38.7%。当年招商引资履约项目22个,实际使用外资81.79万美元,省外引进产业新增实际投资47.34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29.71亿元。
2023年,长宁县完成邮电业务收入9117万元。
2023年末,长宁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65.44 亿元,增长14.7%。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6.9亿元,增长15.6%。
交通运输
综述
长宁县基本形成了“123456”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即一码头:宜宾港长宁香炉滩码头;两高速:宜泸渝高速、宜叙高速(现新增宜威高速);三铁路:
成贵铁路、
渝昆铁路、宜叙铁路。四干线:省道S308线合珙路(升格为国道)、县道X097纳长路(升格为省道)、省道S309(改线为龙头—铜锣—井江—铜鼓)、旅游干线宜宾—竹海—石海;五纵:长宁—竹海—龙头—双河、花滩—硐底、下长—江南、长宁—飞泉—下长、古河—老翁—桃坪;六横:马家—下长、古河—梅白—牟坪、长宁—井江—花滩、花滩—铜锣—竹海—桃坪—底蓬、巡场—龙头、珙泉—双河—梅硐—晏阳。
铁路
截至2023年末,长宁县有高铁站1个,三铁路:成贵铁路、渝昆铁路、宜叙铁路。
公路
截至2023年末,长宁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162.9公里,客运站5个。全县等级公路里程216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72.6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920万吨,货运周转量50012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66万人,旅客周转量11197万人公里。年末全县载客汽车190辆,载货汽车667辆,出租车211辆。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末,长宁县载客汽车190辆,出租车211辆,客运站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牌374个,多功能运输服务站4个。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长宁县共有学校38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 8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小学1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人数49723人,比上年下降2.3%。其中,高中在校生人数 6167 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4891人,初中在校生人数13597,小学在校生人数24872人。年末全县专任教师总数3084人,比上年增长2.6%。其中,高中教师445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老师257人,完全中学教师270人,初级中学教师47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610人,小学教师996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初中升学率87.9%,高中升学率78.0%。全县教育经费累计支出60505万元,增长0.3%。
科学技术
2023年,长宁县组织申报省级科技项目4项,市级科技项目4项,其中获省级科技项目立项3项,对上争取资金151.6万元。全县累计有效专利721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8项,全年专利授权162项。
文化事业
2023年末,长宁县有1个文化馆(国家二级文化馆:长宁县文化馆),1个图书馆,3个博物馆,3个电影院,4个体育场馆。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数23418户,有线电视节目130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8%。年末全县有综合档案馆1个,有档案287976件、共计61128卷。
医疗卫生
2023年末,长宁县医疗卫生机构428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731床,卫生技术人员233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71人。县级疾病防控机构1个,卫生防疫人员24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50人。全年财政卫生健康支出25738万元,比上年下降 2.6%。
社会保障
2023年,长宁县城镇新增就业482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5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7%。农村劳动力转移15.34万人,劳务收入47.17亿元。
2023年,长宁县享受城乡低保人员19760人,其中城镇2926人、农村16834人。全县低保金支出9300万元,其中城镇低保金支出2026万元、农村低保金支出7274万元。全年享受五保户人数2660人,五保户补助支出3283万元。有社会福利院14个,收养人员532人。优抚人数3734人,传统救济人数27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0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5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50万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50588万元,发放养老保险基金85952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7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82万人。征收医疗保险基金43762万元,支付医疗保险基金40644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率97.0%,征收失业保险基金1075万元,失业保险金征缴率达98%,发放失业保险金511.6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99万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1007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89万人,征收生育保险基金692.7万元。
环境保护
2023年,长宁县财政节能环保资金支出2577万元,争取到中央环保专项资金469.62万元,省级环保资金1065.39万元。县城垃圾集中处理率继续保持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8.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4%,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7.2%。年末有1个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21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长宁县县名来由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取地势边远宁静之义。民国《长宁县志》:“长宁于蜀南最远,蜀每有事而长宁独晏然自保,以故物力充实、城郭牢固。人民皆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岂非地势使然哉。”一说取希冀民族和睦之义。晋时,僚人大规模入蜀,今县境为其所据,唐置羁縻州招其内附。因地邻汉族聚居地区,民族交往频繁,矛盾亦比他州为甚,故州名长宁,期盼民族和睦相处,长久安宁。
文物
长宁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七个洞汉代崖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双河宋代文庙、仙寓洞石窟寺、龙吟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
人文
在长宁县,客家移民主要沿长宁河分布,沿河的下场、古河、开佛、长宁镇(安宁桥)、竹海、双河都是客家人集中分布的地区。长宁镇和双河镇周边,客家人分布最为集中,大姓有吴、贺、王、黄、张、蓝、廖等。在竹海镇的山区,清乾隆时便有来自粤东和闽西的客家人迁入,在此开发林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宁竹编技艺
长宁竹编技艺是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艺术结晶。竹编技艺编织过程复杂,同一件作品中也要涉及楠竹、单竹、钓鱼慈竹等多个竹种,人工和时间成本投入高,当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从业者流失、竹编艺术萧条等困境便接踵而至,亟待突破。
全竹宴
无竹不成席,全竹宴被称为“熊猫大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几乎在长宁县任何餐馆都能吃到竹笋汤、三鲜笋、竹荪蛋等菜品。全竹宴的100多道菜品,从竹的根菌,到竹笋、竹竿,再到竹的枝叶的每一部分,都得到细致的烹调,颜色素雅、口味醇香脆嫩,演绎着竹文化的千姿百态。
苏济川虫虫歌
《苏济川虫虫歌》,指苏济川所搜集、整理、编创的“虫虫歌”。分布盛传于川南尤其长宁县、江安县、珙县、高县、兴文县等地的《苏济川虫虫歌》,在川南一带民间口口相传近百年,以童谣体裁写就,使用的是川南方言。以55种飞禽走兽虫鱼为题,以儿歌体拟人化的方法再现了川南宜宾的风土人情及底层民众的生活习性,地域特色浓厚。
2007年,《苏济川虫虫歌》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宁车车灯
长宁车车灯起源于明代,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唱腔融汇山歌、神歌、花灯等,唱词通俗,多为民间生产、生活趣事,是长宁民俗文化的名片。长宁车车灯是长宁民间人士创造的与广大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地方传统文化,于2014年列入四川颁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文化
长宁县是蜀南竹海所在地,中国竹子之乡,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竹文化、酒文化、川南民俗文化等。长宁县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富有地域特色的龙灯节、梨花节、龙舟节、美食节、春笋节等群众文化活动。
重大事件
2022年11月25日,发起成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县文旅创意产业联盟”。
风景名胜
综述
长宁县内有景区、景点110余处,主要有:
蜀南竹海、
七洞沟旅游景区、
梅硐镇竹石林旅游区、
佛来山旅游区、梅白碧浪湖、洪谟故里、三元苦竹寺、天泉湖、世纪竹园、
长宁竹海自然保护区、中国竹海漂浮温泉、竹海三江世外桃源、龙头氡温泉、硐底翡翠峡、双河葡萄井等。
主要景点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宜宾市长宁县境内,面积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集中面积最大的原生态竹林林海景区,也是中国最大的丛生竹和散生竹生长基地。蜀南竹海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第二批“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1991年当选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9年被评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蜀南竹海也是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国务院确立的我国第一个以保护竹类生态系统为主的“中国自然保护区”,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景区。此外,蜀南竹海还是“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中国群众最喜爱的十大景区”、“中国最具特色的十大景区”之一。
七洞沟古称
虎跳岩、
飞泉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景区距
成贵高铁长宁站约12公里,景区内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7000个,高居四川第一,夏季气温比宜宾市区低近10度。现有9D
云海玻璃桥(全长386米,垂直落差高188米)、绵溪河生态漂流(全长3公里)、大峡谷高空滑索(长400米,高80米)、星空
旱滑道(全长328米,高差188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个洞崖墓群(东汉)、
时光索桥、中国海拔分布最低的楠木群、千年
楠木古寺飞泉寺(东汉)、80米超高喊泉和网红桥等多个景点。
竹石林生态旅游区
竹石林生态旅游区位于宜宾市长宁县梅硐镇,是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精华部分,生长着苦竹、楠竹等中国南方特有竹种28种,还有珙桐、桢楠、润楠、山茶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云豹、小熊猫、白腹锦鸡、竹鸡等野生动物,形成世界上独具特色的竹石林奇观。该景区2003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规划面积83平方公里,包括高简竹石林核心景区,海枯石烂、诸葛古榕、亿年桫椤、寒武纪石垅坡石林、余泽鸿故居等外围旅游景区。2015年1月18日,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四川省林业厅联合发文认定竹石林生态旅游区为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区。据悉,该景区是宜宾市首个通过“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旅游景区。
地方特产
长宁苦笋
长宁苦笋香气和味道极其独特,闻起来有淡淡的苦气,入口即有苦味,咀嚼回味甘甜,故俗称“甜苦笋”。同时,长宁苦笋富含微量元素锌,营养价值高,无论干炒、煲汤或是与肉类搭配都是菜中珍品,还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功效。
2018年3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宁苦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竹海长裙竹荪
长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境内的蜀南竹海是“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蜀南竹海林中天然生长培育的长裙竹荪获得了“四川省科技成果认证”、“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合格证书”,先后获得国际银奖1次,国家级金奖6次。
竹海长裙竹荪富含21中氨基酸,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有八种是人体所必须的,具有防癌抗癌和提高免疫力等功能,享有“真菌皇后”美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访华都品尝过竹海长裙竹荪。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竹海长裙竹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长宁竹荪
长宁竹荪,又称长宁长裙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而长裙竹荪有“雪裙仙子”、“山珍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也是有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对减肥、防癌、降血压均有一定疗效。长宁县已成为中国三大竹荪生产基地之一。
2016年11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宁竹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著名人物
长宁县著名人物有
刘谊、黄仲良、郭齐年、刘谅、王俊、刘寅、刘孯、单演之、马崇文、黄震文、刘仲谋、车清、周洪谟、李永通、沈华、李鲸、侯启忠、刘景寅、李仕清、
余泽鸿等。
荣誉称号
2017年,长宁县入选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9年,长宁县入选第一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
2020年6月2日,长宁县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6月29日,长宁县入选四川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6月30日,长宁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7月,长宁县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
2021年5月,长宁县入选四川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11月,长宁县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2年1月,长宁县入选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5月18日,长宁县入选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5月24日,长宁县荣获2021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县;6月,长宁县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11月18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68。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