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洞沟旅游景区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境内旅游景点
七洞沟古称虎跳岩飞泉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和省级影视拍摄基地。景区位于长寿之乡、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名县、2019中国最美县域——长宁县境内,距成贵高铁长宁站12公里,为典型丹霞峡谷地貌,森林覆盖率高达96%,桫椤群落成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7万个,高居四川第一,夏季气温比宜宾市区低近10度,是著名避暑胜地和天然氧吧。
地理环境
绵溪河大峡谷地处北纬28.5度,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充沛的雨水和宜人的气候适应各种亚热带植物生长,峡谷内的七洞沟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没有工业污染,原住居民少,负氧离子含量极高,使得这里空气清新,是一座难得的天然氧吧。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1年4月30日对胭脂沱河边、胭脂沱瀑布等处进行了负氧离子测定。监测结果表明,胭脂沱瀑布处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竟达到了47000个。如果是在夏季监测,负氧离子含量还要更高。
七洞沟处在一个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宽10余公里的台地中部。这个台地东北至泸州市合江县重庆江津区,西南截止于宜宾市长宁县开佛镇的佛来山绵溪河横切台地,形成绵溪河大峡谷。按照空气动力学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台地上的冷空气,源源不断地下沉汇聚到绵溪河大峡谷内,使绵溪河大峡谷中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温度,成为天然的大空调,是一个好的避暑胜地。夏季时节,景区内温度只有20来度,极其凉爽。而景区外,则是30多近40度的高温。每到夏季避暑季节,周围的农民、古河镇的市民、乃至长宁和江安县城的人们都相约到这里纳凉避暑。
历史文化
七个洞崖墓群所在的长宁县古河镇古时位于古巴国和古蜀国边界。公元前316年春秦惠文王派著名谋臣张仪、大夫司马错等领三十万大军入川灭掉巴、蜀两国,统一了四川盆地。为加强对四川盆地的控制,秦国移关中“秦民万家”约数万人至巴蜀,稀释川中原有民族,这过程中关中的土洞墓习俗也被带到了盆地,由于四川盆地的紫土无法像关中黄土那样便于挖掘土洞墓,于是移民们因地制宜地利用四川当地常见的丹霞崖壁开凿崖洞墓,到了两汉时期,四川盆地的崖洞墓发展到了鼎峰,七个洞崖墓群也产生于这一时期,在绵溪河几公里河道两岸有着近百座东汉崖墓。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蜀国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氏后,为了防止蜀人反叛,司马氏不仅把蜀汉的皇室、王公贵族、文武官员迁出,甚至还把一些豪强地主、普通百姓三万余家约15万人强行迁往异地。随着豪强大户的外迁,崖洞墓这一 奢侈的墓葬形式在四川地区迅速减少。东汉过后的两晋时期,四川内战连连,成汉政权建立后,引僚人入蜀以充实因战争而荒芜的城镇,据统计,成汉时入蜀的僚人就有约十余万户约五十八万人。其时蜀地已经十室九空,蜀人伤亡殆尽,僚人生性凶悍,客强主弱,蜀人纷纷逃离故土,盆地成为了僚人的天下,僚人有穴居的习惯,再加上崖洞墓向来有事死如生的传统,墓内仿照墓主生前居室设置有石灶和石床,因此崖洞墓就成为了僚人现成的住所。
主要景点
9D云海玻璃桥
七洞沟9D云海玻璃桥横骑南屏山山脉与佛来山山脉峡谷之上,全长386米,宽3.3米,垂直落差188米,在中国西南部地区长、宽、高都名列第一,是长宁旅游大发展靓丽新画卷之一。玻璃桥采用最新9D技术,以仿真场景与感应设置模拟多种特殊效果、立体画面,将视觉、听觉、触觉和动感融为一体,给游客带来惊心动魄的刺激感受。走在桥上,不仅可以俯瞰绵溪河,还可以饱览南屏山脉、佛来山脉等2座群山的英姿;晴天时,蓝天和白云的倒影铺满天桥,让人在对透明的脚下战战兢兢之余,更乐享于踏云而行的快感;而云雾天气时,玻璃桥则在雾中若隐若现,天上人间的美景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玻璃桥桥面采用12+2.28+12+2.28+12三层超白钢化夹胶玻璃组成,每平方米荷载量约为3.5KN(千牛)(约等于378公斤),每块玻璃可承受1.4吨重量,同时具有抗弯曲、耐冲击、强度高等特点。玻璃桥基础部分由C40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桩基深度约12米左右,全部商玲约2200立方,主索采用单边7根(两边共计14根)直径46mm的强力镀锌钢丝绳做为受力件,桥梁荷载量可以同时承载3000人。为确保安全,景区还在玻璃桥上增设了风速测量仪和桥面人流实时监控等设施,将每次上桥人流将控制在800人。同时,全面开展玻璃桥防锈防腐处理工作,制定了定期维护工作机制,确保安全。
七个洞崖墓群和时光索桥
七个洞崖墓群位于绵溪河东岸的红色砂岩峭壁上,开凿于约2000年前的东汉。过去,当地人把七个洞称为“蛮子洞”,认为是古时候蛮夷的住所,后来,经考古专家考证为东汉时期的崖墓群。崖墓的特点就是利用山崖开凿墓室,从东汉时期开始至之后的约500年间,崖墓是四川,特别是川南长江及其支流两岸地区典型的一种墓葬方式,在整个中国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七个洞崖墓群有大小崖洞墓共28座,错落分布在绵溪河畔的山崖上,其中7墓较集中,其余21墓分散错落分布。集中的7个墓按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均为长方形弧形顶墓室,内部有联通,墓门呈方形,由外到内逐层缩小。墓室、石棺和峭壁上有各种浮雕共189幅,如伏羲女娲、夫妻宴饮、飞龙、舞女、花卉、杂技、灯笼等,工艺精美,同时还有珍稀的文字题记7处,均为汉字,分二类:一为纪年,有“熹平元年” “延光元年”等;二为姓氏,有“黄是(氏)作此冢一门,?(该字不可辨认)究苦知者谓我直,不知者奴”等涉及墓主身份的多则题记,涉及“李” “黄” “赵”等姓氏,这也是宜宾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文字遗存,汉字题记以及汉族姓氏的出现,表明这些崖洞墓的主人为古代汉族人。沿着七个洞游步道往山上走大约三十米,有二十余个离地面较近的崖墓,通过台阶可以进入墓室内部。此外,附近崖壁上还有数个未完工的古崖墓,将两千年前的崖墓开凿过程完好地保留下来,在绵溪河上游几公里范围内还存在着另外几十个东汉崖墓。
七个洞崖墓群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的七个洞崖墓群是宜宾这次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历史最悠久的。在七个洞一侧,是60米长,横跨绵溪河的时光索桥,黄昏时分,崖墓和摇曳的索桥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下,千年时光也似乎在此刻停滞,别有一番韵味。
桫椤沟
桫椤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当地群众称之为两合河。它发源于古河镇保民村,全长3公里多。因沟谷中长满了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而得名桫椤沟。桫椤沟,集中分布有几十株桫椤树,是景区桫椤分布最集中的景点。沿着桫椤沟往上,溪流形成一条高100多米的3级瀑布。 桫椤沟景区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环绕溪流瀑布建有长2公里多的观景和游览步行道,步行道和9D云海玻璃桥上山栈道相连。
象鼻沟
象鼻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此沟长3公里。相传,在东汉时期,
象鼻沟上有一座寺庙,叫象鼻寺。寺庙里供奉有普贤菩萨。人们在晚上经常看到六牙白象这条溪沟里吸水,于是,人们就将此沟称之为象鼻沟。周洪谟在史家铺报恩寺读书时,经常在老师牟秉常先生的带领下,到象鼻寺向主持方丈学习,象鼻沟山腰修建有高空滑索。
胭脂沟
胭脂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西岸,发源于古河镇兴隆村,全长近4公里。相传,每年七月初七,天上的七仙女都要下凡来到胭脂沟里来,惊动了诸路神仙,他们也纷纷出来迎接七仙女的到来。特别是螃蟹,这一晚溪沟里到处都是。仙女们在胭脂沟里沐浴、嬉戏。久而久之,这溪沟里的水,也浸满了仙女们身上的胭脂,溪水也发出淡淡的胭脂味道,因而得名胭脂沟。
其实,胭脂沟的溪水里有胭脂的感觉,是因为溪水中含有丰富的偏硅酸,用含有偏硅酸的溪水洗手、洗脸,就像抹了胭脂一样,因而称之为胭脂沟。胭脂沟是七条沟中溪水流量最大的一条沟。沟内有多姿多彩的瀑布群。胭脂沟汇入绵溪河处有高滩子电站。紧邻的是胭脂沱电站。
洪谟沟
洪谟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总长3公里多,因明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国名儒周洪谟小时候在此学习过而得名。洪谟在附近报恩寺念书时见此处岩石天然形成石屋,环境又清幽雅静,十分适合读书,因此常来此处静读,后来洪谟以四川的乡试第一名的身份进入全国会试,并在明英宗朱祁镇亲自主持的殿试策论中,深得赏识,英宗本想钦点他为状元(第一名),但因为他“身材不硕”,似乎有碍大明帝国的形象,只得让他委屈一下,做了榜眼(第二名)。时有游客带着孩子来此处读书片刻,以求得好兆头。洪谟沟现有洪谟居、进士门等景点。
周洪谟以文起家,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左侍郎、礼部尚书,后加任加封太子少保、资政大夫,谥号“文安”,为官46年,历经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5朝4帝,经历土木堡之变、京师保卫战夺门之变;他被明宪宗朱见深称为“为国名儒”,赞扬他“贯通经史,识达天文,具忠爱之诚,启沃两京,传我文明”;晚年退休后参与创建了翠屏书院(今宜宾市一中),洪谟以儒名世,一生著述甚丰,其中“峨眉天下秀”这句享誉世界的形象口号,就来自周洪谟的《眉山天下秀》。后人争相效仿,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周洪谟这样造福桑梓的有用之人,也经常把孩子带到这里学习了解汉学知识。为了纪念这些事儿,人们就把这条沟命名为洪谟沟。沿洪谟沟溪流而上,修建了全长720米环形游览步道,沿着步道可以欣赏洪谟斋、洪谟墨、洪谟砚等天然丹霞景观和亿年前白垩纪时代的海洋遗迹。
白马沟
白马沟位于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沟长3公里多,是明代的“为国名儒”、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洪谟读书和在京为官省亲时,经常拴白马的地方,故名白马沟。 相传,周洪谟爱骑白马,在报恩寺读书时,在经常骑白马到绵溪河大峡谷考察和研究汉文化。他骑的白马就经常拴在这里。
周洪谟是一个非常爱家的孩子,明朝正统十年(1445年)在他26岁时殿试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以后,经常回家看望妻子。为了能按时进院不迟到,又能见到妻子,他就将家乡特有竹种——绵溪河大峡谷里的硬头黄竹点化成白马,骑着白马往返于老家和京城。回家看望妻子市时,为了不被别人发现,他大多都把白马又变回硬头黄竹,放在白马沟里。
白马沟是东汉岩墓群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在红色的砂岩石壁上,高高低低分布着20多个崖墓。有些矮的崖墓,游客还可以走进洞中考察或观赏。白马沟已经修建了760米长的游览步行道,将绵溪河边的游览步行道、七个洞东汉崖墓群和连成旅游环线。白马沟旅游环线又通过时光索桥,将峡谷对岸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七洞沟大的旅游环线之一。
在白马沟山腰处,有5尊三国时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五虎上将的雕像,由于年代久远,如今雕像已经只剩下5尊石柱。
琴蛙石
绵溪河大峡谷东岸,有一块红色砂岩,凸兀于路旁,形状如一只正在弹奏的弹琴蛙,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之为琴娃石。相传明朝时,周洪谟将一位名叫穆槐的小姑娘背过绵溪河,不想这位姑娘就此爱上周洪谟,从那以后,穆槐经常回到原地等候,希望周洪谟再次出现。而她却不知道周洪谟已经外出求学,再没出现过。为了打发枯燥的等候时光,穆槐学会了弹琴,时间如绵溪河的流水,一去不复返,穆槐也由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的执着和爱感动了在此炼丹的太上老君,于是太上老君将穆槐变成一只活泼可爱的弹琴蛙,永远停留在这里弹琴,等候周洪谟的到来。而今,除了冬季,每到夜晚,在琴蛙石都可以听见穆槐‘叮叮、咚咚’的弹琴声。
楠木古寺——飞泉寺
飞泉寺,位于七洞沟旅游景区绵溪河大峡谷的谷口山麓,四周被近百株百年楠木环绕,在汉代,因寺庙背后的来龙山上有一条清泉飞流而下,故名飞泉寺。飞泉寺主体全部由楠木建成,根据寺内历代石碑和长宁、江安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汉代,鼎盛于南北朝,于明清翻修,已有1700余年。寺中院坝内曾有一巨石,斜卧耸立,高约8米,形态似一只雄壮的犀牛遥望深邃的夜空,有僧人常常在夜间到此打坐悟禅,修行人生,所以取名“犀牛望月”,后在文革期间被毁。
飞泉寺前殿以四根巨大的石柱为主体,石柱上原本有石刻楹联,因年代久远,如今只有仔细辨认才能看到隐约的雕刻痕迹了。正殿则主要由四根直径约70CM的巨大楠木为主要支撑,除此之外,寺院其他柱、梁、檩也均为楠木所造,被称为楠木古寺。解放后,这里曾作为长宁县古河区飞泉乡政府的办公场地,这使飞泉寺逃脱了像其他寺院一样被毁的命运,从而得以完整保留,成为为数不多的非近代重建的寺院。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保护寺内石碑不受“破四旧”破坏,乡政府和当地群众通过在石碑表面用糯米和石灰粘接一层石板的方法,将石碑掩藏起来,使之免遭破坏,在今天,人们还能清楚地看到石板粘接的痕迹。
千年楠木林
楠木为木中之王,是古代皇家专用木材,因此又有帝王木之称,七洞沟自然生长着数百株楠木,其中飞泉寺周围集中分布了近百株几百年树龄的楠木,该楠木林为中国已发现的26片正宗楠木林(小叶桢楠和黑壳楠常被误认为是楠木)中分布于海拔300米以下的(海拔276米),是中国海拔分布高度最低的楠木林,而其中约十分之一是金丝楠,是四川的“金丝楠”物种采种基因库,将金丝楠的树叶拿到太阳下逆光而看,可以清晰地看到金线状的叶脉,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这里的楠木曾作为神木进贡朝廷,挑起了故宫的大梁。
丹霞奇观甘泉洞
甘泉洞是丹霞地貌中罕见的的大型洞穴,洞长约200米,宽近20米,高约6米。因为它是一个常年无水的干的岩洞,当地村民称为“干岩洞”,洞内冬暖夏凉,蚊虫不生。对洞穴的形成原因,专家认为有三个:一是岩石的差异风化。在抗风化能力强的巨厚的砂岩下,沉积了抗风化能力弱的泥岩,泥岩不断风化,洞穴越来越大、越来越宽。二是河水的不断冲刷。岩洞底部与溪流的河床齐平,年年暴涨的洪水的不断冲刷,也是洞穴不断扩大。三是附近村民的人为采石。村民采石修路,打掉了洞穴中部分坚硬的岩石,扩大了洞穴容积。
古寨遗迹
古寨位于七洞沟景区飞泉寺背后的来龙山上,公路建成之前,是方圆近百平方公里台地岩上下山的必经之路。寨墙由一条长约三百米,高约四米的天然石脊组成,凹缺处用条石砌筑,寨门则是斩断石脊而成,长满青苔,残缺不全,正面有近代雕刻的菩萨像和古河区森林防火题字。古寨来历成谜,当地人均不知古寨修建朝代,古籍中也不见记载。
珍稀植物
恐龙时代植物活化石“桫椤”
桫椤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因与恐龙生长在同一时代而著名,是已经发现的木本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其严格。七洞沟旅游景区内生长着数百株桫椤,其中桫椤沟因长满桫椤而得名,这里不仅桫椤多,而且这些桫椤还与中华莲座蕨、小羽桫椤、华南黑桫椤等其它众多蕨类桫椤一起,形成独特的桫椤群落层片结构,其现象十分罕见。
红星头鬼笔
又名红星头菌,外形娇艳,长相奇特,其特征是带有腐肉的臭味及像海葵外形,世界动植物卫生组织发现的红星头菌,在柬埔寨于2010年被记载过,但未有任何资料介绍它的成长过程。此前,在国内仅有一次关于红星头鬼笔的公开报道,2019年5月25日,七洞沟景区内发现了一株长相奇特的蘑菇,经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博士辨认,该蘑菇正是红星头鬼笔。
历史故事
绵溪河中,耸立着许多大石头,成为绵溪河中一道独特的景观。 说起这些大石头,还很有来历的,那就是当年周洪谟吆的一群“猪儿”,被识破天机后“猪儿”停下来,留在这里成为了“猪儿阵”。周洪谟天资聪慧,自幼读书上进,从小立志成就学业,也好助人为乐。当时,长宁县下场镇的长江村一带,由于地处长江的右岸,受地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岸长期受到洪水的冲刷,出现经常塌方等现象,农民的房屋和稻田也经常被毁坏。此时,周洪谟仅有10岁,在古家河报恩寺读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千方百计不让洪水再冲刷堤岸,保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把这些无用的大石头,把它搬到江边去,修筑堤坝,这样,洪水就冲不垮堤岸了,河边也不会再垮塌了,农民的生命和财产也不再受到洪水的威胁了。他经常骑着竹马到处找大石头。找到石头后就把石头变成猪儿,把它吆到长江边。就这样,一堆堆、一块块大石头,变成了一条条猪儿,在他的竹鞭指导下,乖乖地走到长江边。
建设
七洞沟旅游景区设计每日最大游客容量为10000人次,其中漂流4000人次,每年可以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自2014年5月26日试营业以来,七洞沟旅游景区已接待中外游客数十万人次以上。
旅游指南
住宿
景区内配套有七洞沟大酒店,能满足餐饮、住宿、棋牌、会议等多种功能。
门票信息
成人票:58元/人
学生票:29元/人
项目票:以景区公布为准
旅游交通
景区内往返观光车:25元/人(景区内随上随下)
景区内单程观光车:15元/人
长宁县城公交线路:长宁县城乘坐长宁8路公交到古河镇政府站,转乘7路公交到景区。
长宁高铁站公交线路:长宁高铁站公交站乘坐长宁8路或江安11路公交到古河镇政府站,转乘7路公交到景区。
江安县城方向公交线路:在江安客运中心乘坐11路公交或8路公交到古河镇政府站,转乘7路公交到景区。
免费政策
2020年2月,为向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致敬,自2020年自疫情结束起至12月31日止,将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区)全部免收门票。届时无论何时到长宁县境内11个任何一个景区游玩,只要持本人身份证和有效医护(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证件,均可享受其优待政策和权益。
参考资料
氧吧.七洞沟旅游景区.
避暑.七洞沟旅游景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20:02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