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德
清朝将领
周有德(?~1680年),字彝初,汉军镶红旗人,清朝将领。
人物事迹
早期经历
顺治二年(1645),自贡生弘文院编修。顺治五年(1648),随英亲王阿济格讨叛将姜瓖,还,迁侍读
康熙元年(1662),迁国史院侍读学士,不久擢升弘文院学士
治理山东
康熙二年(1663),授山东巡抚。康熙三年(1664),以获逃人(见逃人法),加工部侍郎衔。迭疏请宽登州莱州青州三府海禁,俾居民得捕鱼资生;请以历城明末藩府地视民田科赋;请复孤贫口粮;请以德州驻防兵旧给民地五百馀顷仍还之民,驻防兵视陕西浙江例支月粮;请蠲逋赋六十馀万,暨察出逃亡荒芜虚增田额户口凡四十万有奇,悉予免除。
康熙四年(1665),济南兖州东昌青州四府旱灾,请加赈恤;登州、莱州二府歉收,请免本年额赋;皆下部议行。
总督两广
康熙六年(1667),擢两广总督。康熙七年(1668),康熙帝遣都统特锦等会勘广东沿海边界,设兵防汛,俾民复业。周有德疏言:“界外民苦失业,闻许仍归旧地,踊跃欢呼。第海滨辽阔,使待勘界既明,始议安插,尚需时日,穷民迫不及待。请令州县官按迁户版籍给还故业。”得旨允行。该年冬,遭父丧,平南王尚可喜疏言沿海兵民,方赖经营安辑,请命在任守制。凡三年而事定。
从化增城清远、三水、河源新宁等县因蜑户周玉、李荣叛乱,前任两广总督卢崇峻奏拨藩下及督提标兵分驻防守。贼平后,居民以客兵杂处为苦。康熙八年(1669)三月,周有德疏请撤回分驻各兵归原标事,下部议如所请。
康熙九年(1670),疏请还京师治丧,许之。康熙十年(1671),旱,求言,编修陈志纪疏言:“上忧勤惕厉,而尝为督抚诸大臣方营第宅,蓄倡优,近在辇毂下,不守法度,何以责远方大吏廉节?”上命指实,覆疏举郎廷佐张长庚苗澄,祖泽溥、张朝璘许世昌并及周有德,下部严察,周有德坐居丧营造,又於陈志纪覆疏未入时,嘱讬毋及其名,夺官,追缴诰命
三藩之乱
吴三桂反,康熙十三年(1674),起授四川总督。吴三桂部将吴之茂、彭时亨等进犯广元,周有德与副都统科尔宽分道击败之,阵斩裨将徐应昌等。
康熙帝命经略尚书莫洛陕西四川,敕周有德与四川巡抚张德地固守广元诸路,并督军饷。吴三桂部将何德成等自昭化攻二郎关﹙今广元塔山湾北二郎山﹚,谋夺我师储峙,周有德遣兵击何德成,走还昭化,复犯广元。周有德与科尔宽等复击败之,逐北三十馀里。彭时亨屯七盘关朝天关,劫略阳粮艘,广元饷不给。寇窥阳平关,将军席卜臣屯蟠龙山为所劫,断我师饷道,康熙帝命周有德固守阳平诸路。
王辅臣叛,康熙十四年(1675),康熙帝命大将军贝勒董额讨之,以周有德参赞军务,命督诸军协击。董额克秦州,周有德乞还诰命,吏部持非例,上特许之。
康熙十五年(1676),从大将军、大学士图海攻平凉,王辅臣降。图海疏令周有德还驻西安。吴之茂等尚驻秦岭,康熙十七年(1678),与副都统觉和讬督兵击之,降其裨将王世祜等。
康熙十八年(1679),调云贵总督。师克汉中,上谕责“周有德、张德地等前驻广元督饷迟误,致数年来逆贼逋诛,兵民苦累。今大兵前进,督抚诸臣有误饷运,以军法从事。”王大臣议师自湖广进征云、贵,绿旗兵当有统帅,以湖广总督蔡毓荣及周有德名上,康熙帝命蔡毓荣为绥远将军,令周有德与江西总督董卫国俱受节制。周有德寻疾作,留驻常德
康熙十九年(1680),卒。
史料记载
清史稿•卷二百五十六•列传四十三》
参考资料
清代迁界移民 – 陆丰政协网.陆丰政协网.2017-01-20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1 16:17
目录
概述
人物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