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关位于屯上缓坡沟谷地带,前临深沟,筑两级转角露台,坐西向东,向下连接瞭望四角亭,向上连接
飞凤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
气势恢宏的朝天关是海龙囤东大门,北望飞龙关,南接飞凤关。关城大门向东敞开,远方有山峰呼应,这或许是“朝天”二字得名的原因。此关口建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农历四月十三日。关门匾额左侧有铭文“唐太师守播三十代孙钦赐飞鱼品服敕封骠骑将军杨应龙书立”,中书“朝天关”,右侧落款“皇明万历乙未岁中吕月乙卯日吉旦重建”。可见,城堡建造之时,明朝中央与土司地方关系还是十分正常的。播州土司杨应龙因在万历年间向朝廷进献70棵大木,获赐“飞鱼品服”——这段事迹被他虔诚地铭于关隘之上。万历“平播之役”过后,包括朝天关在内的海龙囤城堡变成废墟一片。晴朗夜色里,星河流转,面对巨大的城垣,凭吊者可以深刻感受关城的雄伟。
关于建关时间,史书无明确记载,但《宋史.曹友闻传》中,记述南宋骁骑大将军、利州驻扎御前诸军统制曹友闻,在抗击元军战死利州北大安军阳平关的事迹之后有一段话:“(朝廷)事闻,特赠龙图阁学士、大中大夫,赐庙‘褒忠’,谥曰‘节官’;其二子(封)承务郎,婿(封)迪功郎。”褒忠祠就建在朝天岭朝天关前,明、清地方志均有记载,今遗址尚存。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朝天关建于南宋朝廷与元军争夺四川的时候(1236年~1279年)。明末,大西政权在朝天岭驻兵以对李自成,张献忠在成都“杀士子”事件的直接起因源于此,详见《重要历史事件系列》“大西建国与张献忠杀士子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