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女,汉族,
中国国籍,
浙江开化人,1973年5月22日出生于
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专攻政治史与
经济史。叶檀财经创始人、华鑫股份
首席经济学家。《
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
央视《
环球财经连线》财经评论员、《解放日报》经济评论员,央视财经频道
特约评论员。在《
南方都市报》、《
南方人物周刊》、《
财经国家周刊》、
FT中文网等多家媒体开辟财经评论专栏。现居住上海。
人物经历
叶檀自己所言,她在大学时看书很杂。专业成绩不太好,对非专业领域的财经反而颇有兴趣。
但在史学圈子里,研究明清经济史的叶檀还是小有名气的。约在2006年的下半年,书店里陆续出现了一些以明史为题材的
通俗读物,其中“看了明朝就明白”系列丛书里,就有叶檀的那本《明朝的明白人》。
获得博士学位后,叶檀一度在
复旦大学和
上海社会科学院供职。那两年“很冷僻的”正统书斋生活,在怀着一点不甘心和掌控生活的叶檀看来,无疑是没有自由,充满了规制和无趣。
现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
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
环球财经连线》财经评论员。有“经济
女侠”之称。
从2000年左右走出书斋,到报社撰写经济类评论,迄今为止已在《
每日经济新闻》 、《
中国青年报》、《
中国经济时报》、《
上海证券报》、
《南方都市报》、
《新京报》、《
中国企业家》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偶尔在电视台财经频道客串点评经济新闻,也出版过历史方面的书籍。
2024年1月18日起,参加的节目《
听你这么说》在优酷播出。
个人生活
2023年4月25日,据报道叶檀自曝罹患
乳腺癌,严重到无法工作。
6月24日上午11时许,叶檀在个人微博发布消息:“我活着,治疗很有效。做自己喜欢的事,法喜充盈享受每天的生命。人生没有比慈悲更有意义的事。叶檀。2023年6月24日 。”
12月4日,叶檀在微博个人账号发布了自己病情的最新消息,透露复查后肿块已经缩小。
主要作品
著作出版《大破局》《
中国经济站在了十字路口?》
《中国房地产战争》《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其中《
中国房地产战争》和《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从资本、金融、政治等各个角度解读房地产行业和中国经济。
出版图书
主要荣誉
2008年5月4日,荣获“
中国娇子2008——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颁奖典礼”《
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青年领袖荣誉。
2010年12月17日,《
南方人物周刊》主办的第六届2010中国魅力人物颁奖盛典在
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举行,当选2010中国年度魅力50人传媒类透彻之魅。
个人语录
言论
经济领域的市场派,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从历史到现实,从经济到政治,期间并无轩轾,常有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因此谴责任何以牺牲个人充当某种崇高理想祭品的行为,以及脱离
生活常识的高深理论。赞赏尊重常识的理论,同情任何凭辛苦工作追求
个人利益的行为。
叶檀最新财经论题十则:
该如何改变中国富豪的诞生模式?
房地产有保底共识无泡沫共识
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
房地产市场强劲反弹,2013年房地产在控制的呼吁声中继续上涨。
2012年的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是分化,由于
经济景气周期下行,以及出口大幅下降,导致以单一资源为主的
中小城市如鄂尔多斯、以外向出口为主的中小城市如
温州东莞等地房价下降,如冰山融化。
也许因为冰山融化惊吓到了某些人,也许因为
地方财政的警报开始拉响,从2012年年中开始,房地产市场出现逆转,开发商开始以低价检选土地,下半年大规模进入市场,到四季度地价上升,以至于某地方政府不得不以
行政手段中止企业拿地。
从年中开始,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价格坚挺、
成交量上升,其他省会城市房价开始抬头,到四季度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房地产市场由淡转旺,其背景是刚性与改善型需求主导、表面上限购限贷仍在严格执行。可以想像,一旦房地产政策放松,房地产市场将如何火爆。
两个
市场环境不同,崩盘原因大不相同:鄂尔多斯房地产崩溃主要是金融链条崩盘的结果,
金融杠杆过高、中小城市本地
消费力耗散,后继无力;海南房地产第一次崩盘缘于海南旅游未进、
房地产开发冒进。如果再次崩盘,则说明我国最具吸引力的休闲与
旅游地产无法吸引到足够的资金,剩余资金有了其他去向。海南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崩溃的第一个样板,鄂尔多斯是第二个样板。
叶檀:取消预售制 房地产就完了
房地产预售制度是期货制度,如果取消预售制,房地产市场就完了。
预售款相当于开发企业获得一大笔
无息贷款滚动使用,可以增加开发商利润。
预售制度还方便了避税。
保留预售制度,
房地产价格不会继续上涨,房地产价格主要取决于水浸银根的程度与未来的通胀预期。但取消预售制度,房地产市场倒有可能崩盘。
人物评价
有“北胡南叶”在那里,中国财经评论界的性别力量就平衡了。(
财经作家吴晓波评)
叶檀对中国问题的观察非常细致到位,文笔通俗易懂,自然流畅。对正处于快速转型、变迁的中国社会来说,挑战当然很多。在这种时期,叶檀的多方位视角尤其珍贵。(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
陈志武评)
“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复兴与崛起道路上激动人心的变革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纵观全局的战略思考,也需要贴近现实的密切跟踪与记录。历史藏于细节之中,在宏大的叙事与细节的结合方面,叶檀以她的勤奋、 敏感和
独立思考,作出了富有影响力的探索。也许读者并不一定都赞成她的结论,但是,这些长期跟踪形成的思考成果,有着特有的参考价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