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
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
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为保证
榜单的延续性与
可比性,这份2018年最新的
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
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并维持了原有的算法框架:一级指数的权重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计入,二级指数以下的数据则采用
主成分分析法。
以此综合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四个一线城市在各自的两个
梯次中调换了位置——由
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变,依次是:
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除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外,该榜单评出了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
二线城市、70个
三线城市、90个
四线城市和129个
五线城市。
2020年4月
东京大学发布了《2020亚洲城市排行榜》,该榜单将亚洲城市分为亚洲发达一线城市、亚洲标准一线城市、亚洲发达二线城市、亚洲标准
二线城市、亚洲发达三线城市和亚洲标准三线城市六个等级。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深圳五座城市被列入亚洲发达一线城市榜单。
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
东莞、宁波、
佛山、
合肥、青岛。
2022年,合肥重回新一线之列,
沈阳则首次离开了这一榜单。其他新一线城市中,重庆超过杭州,排名新一线第二;武汉、宁波各升一名;郑州、合肥上升两名。总体来看,15座新一线城市的
名单逐步趋于稳定。
2023年5月,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2023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是
成都、重庆、
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
昆明、
宁波、合肥。
2021-2022年度,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百强峰会共评选出18个一线城市,分别为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武汉、
南京、
成都、
重庆、
杭州、
天津、
苏州、
长沙、
青岛、
西安、
郑州、
宁波、
无锡、
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