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乃指中国台湾省人民在
台湾省设立公司制作、编、导、主演,以普通话发音之电影片。因台湾社会自由且富有创作力,因此能给予电影工作者良好的伸展舞台。不过因为种种因素,2006年台湾电影票房于台湾市占率仅1.62%,呈现衰退的现象。
现状
台湾电影的特色,在于强调导演风格、注重台湾历史,并崇尚以
电影做为宣传工作。这种特色让
侯孝贤、
杨德昌、
蔡明亮、
朱延平等导演,于国际影坛备受好评。但另一方面,因为此类型
艺术电影娱乐性较差,于台湾并不
叫座,反而依赖岛外票房来维持。
历史发展
日据时代台湾自制日语电影《
莎勇之钟》,
李香兰主演第一部在台湾拍摄的电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丰治郎率领日本摄影师等一行人在全台湾北、中、南一百多处地点取镜的《台湾实况绍介》。电影内容涵盖城市建设、电力、农业、工业、矿业、铁路、教育、风景、民俗、征讨台湾少数民族等题材。第一部台湾人制作的剧情片《
谁之过》于1925年由刘喜阳、李松峰等人组成的台湾映画研究会制作。不过即使
剧情片,仍有相当多的影片。具有
政治宣传的作用。
1908年,高松丰治郎于台湾定居,开始在台湾北、中、南七大都会建戏院放映电影,并与日本及欧美的
电影公司签约,建立制度化的电影发行放映制度。1924年后,台北的放映业者由日本请来一流的
辩士(电影说明者),电影放映业愈加蓬勃起来。1935年10月,日本“领台”40年举行台湾博览会,以及隔年台北与福冈间开辟航空通运,这两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据时期台湾电影放映业的鼎盛时期。
近年来,由台当局出资及主导的“电影辅导金”成为一个鼓励台湾电影产业及发掘台湾电影人才的重要方式;电影辅导金由台当局“新闻局”主管,其补助金额以“片”为单位,分为五百万元及八百万元两组。投入金额最少达十五部影片的一亿两千万元以上,其中,各项申请均有一定规范,例如五百万组目的乃鼓励第一次执导剧情长片新人导演。事实上,台湾电影辅导金的设施,重点落实培育电影人才、促进影片制作能达一定品质和增加影片数量与素质,最后达到产业量能皆达的目标。
电影辅导金于2012年分为一般组、新人组及纪录片组,一般组最高可获二千万元(上限)之辅导金;新人组及纪录片组最高可获一千万元(上限)之辅导金;此外,电视电影可另外申请高画质补助,金额上限为三百万元。虽此电影辅导金带来许多批评,但若以“创作来活络台湾电影产业的角度”来看,仍多受肯定,事实上,许多人认为辅导金实为台湾文化的辅导架构。
台湾闽南语电影《
旧情绵绵》,
洪一峰主演。1955年,麦寮拱乐社歌仔戏团团主陈澄三与何基明导演合作,拍摄该团的拿手戏《薛平贵与王宝钏》,成为二战后第一部闽南语电影,一直到1981年最后一部闽南语电影《陈三五娘》为止,历经了二十多年的
闽南语电影时代。根据统计,闽南语电影的总产量将近两千部,产量最多时一年高达120部作品问世。《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当时台湾社会引起大轰动,皆创下当时票房纪录,引来一窝风的闽南语歌仔戏跟拍风。
20世纪60年代,台海
情势逐渐稳定,台湾“中央电影公司”提出健康
写实的制作路线,兼顾欧美
写实主义电影下,聘请
李行拍摄《
蚵女》与《
养鸭人家》两片。两片均颇叫好
叫座。
20世纪60年代末期,知名导演
李翰祥来台发展,并香港
电影技术带进台湾。此阶段所拍电影类型除了初期的
黄梅调,尚有历史宫廷片《如西施》及文艺片,其中以
琼瑶原著为
蓝图者占了8部。
20世纪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开始制作新派的武侠片,其中的两位主要导演
胡金铨与
张彻后来都来台湾发展。胡金铨于1967年为联邦公司编导武侠片《
龙门客栈》缔造了绝佳的票房纪录,从此武侠、功夫、武打类型的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没落。胡金铨的电影发挥京剧的特色,结合弹簧床与吊钢丝的特技,运用
蒙太奇电影手法,使得武打动作快速俐落,动静收放形成视觉韵律。
1971年,香港
嘉禾公司推出
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
唐山大兄》及次年的《
精武门》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热潮,而台湾武侠主流自此就转化为功夫片、武打片继续在台湾流行。接著张彻在卲氏公司幕后支持下,于1974年率奇子弟兵
姜大卫、
狄龙等来台成立的长弓公司,也让功夫武打片,成为当时台湾电影的要角。
除此,叫特殊的片种则有如《
汪洋中的一条船》的自我勉励写实片及如《
一个女工的故事》的文艺片。 之后,
李行、
宋存寿、
屠忠训等导演拍了一些如《
小城故事》《
早安台北》《
候鸟之爱》《
欢颜》等清新的小品。之后,导演
林清介则在《
一个问题学生》卖座后,连续拍摄相同类型,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学生电影,这些
类型电影包括《
学生之爱》《
同班同学》《
男女合班》《
台北甜心》《毕业班》等。而这波电影尚有《
拒绝联考的小子》《
年轻人的心声》《
不妥协的一代》。此阶段学生电影成为台湾新浪潮电影出现以前的重要台湾电影类型。这些低成本独立制作方式,也让新导演有了拍片的机会。事实上,台湾知名导演侯孝贤也在此阶段接拍了《
就是溜溜的她》《
风儿踢踏踩》等两部片子。
台湾电影“现代主义”化,可说是始于三支短片合而为一的黄春明原著改编电影-《
儿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苹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顶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发的《
台湾电影宣言风波》外,台湾“中央电影公司”大胆启用新人拍摄
乡土文学作品,也是确立
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主因。事实上,于《儿子的大玩偶》之前,已先启用
杨德昌、
柯一正、
张毅、
陶德辰拍摄了《光阴的故事》,《
在那河畔青草青》与《
小毕的故事》。这些电影也促成了台湾电影的新风貌,更因
票房卖座,让
台湾新电影成为
主流。
《儿子的大玩偶》制作完成后,于舆论、口碑与市场的支持下,为往后台湾电影的创作自由创造一片天空。其后,包括侯孝贤、杨德昌、张毅、
万仁、柯一正、
陈坤厚、
曾壮祥、
李佑宁、
王童等也确定了以导演为主﹔形式新颖、风格独特、意识前进的台湾新电影。
该新电影绝大多数是由台湾“中央电影公司”所投资拍摄,主要的推动者为台湾“中央电影公司”主事者
明骥与中高阶层的小野和吴念真。此三人,可说是促成台湾新电影的主要功臣,也对当时低迷的台湾电影产生重大影响。
在此影响下,台湾业内原本拍摄商业电影的导演见状,也将此潮流引进商业电影境地,此种以乡土小说为类型的商业电影,计有《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在室男》《
嫁妆一牛车》《孤恋花》《
孽子》等。不过因为产量毕竟有限,1980年代台湾电影仍以如许不了主角的喜剧,与其他如著赌博片、犯罪片的商业电影。
另一方面,因为香港电影的成功,让台湾舆论上也开始出现对台湾新电影的批判声音。以艺术电影为主轴的台湾新电影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逐渐壁垒分明,此因素,让集体的台湾新潮流电影方朝终于1980年代末期结束。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为失利。不过,相对的,此艺术电影,却同时间大受国际影展与艺术电影市场上的欢迎。 80年代起,台湾当局新设立了电影发展基金会、电影图书馆,其功能乃为保存电影资产及推广
电影欣赏。同一时间,促成设置了台湾
金穗奖。以鼓励动画、纪录片、实验电影和剧情短片制作为讲目的的奖项,也让台湾电影借由剧情片、纪录片、动画、与实验电影提拔出相当多的制作人才。
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随着社会经济泡沫及言论自由的达成,让导演为主导的台湾电影,将电影触角伸向过去禁忌题材,并回顾与探讨台湾近现代社会、历史与个人记忆。这阶段代表作有《
刀瘟》《
香蕉天堂》《
童党万岁》《牿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其中最震撼台湾的莫过于侯孝贤的《
悲情城市》。这部片以一九份世家各成员经历
台湾光复、
二二八事件、及台湾光复初期的历程,具体而微地反映台湾人的历史经验,不但票房叫座,也在威尼斯影展荣获金狮奖,使侯孝贤成为国际瞩目的知名导演。之后几年,台湾电影于世界各地大小影展获得不少得奖纪录,这使得主管电影业务的台当局“新闻局”自1990年开始,透过电影辅导金来支持艺术电影的制作。
在票房方面获得数亿台币的空前成功、同时也获得不少奖项,叫好又叫座的结果让台湾观众开始重新关注台湾自制电影。随着《海角七号》热卖,片商与观众均对台湾电影重拾信心,多部电影亦搭上顺风车取得不错的票房,如《
囧男孩》《
九降风》《
花吃了那女孩》等等。《
海角七号》同时也成为战后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片及台湾影史最卖座影片的第二名。
进入
21世纪,台湾
电影人在选角、摄制等方面更多的走出岛外,改编自台湾女演员
刘若英的作品《
我想跟你走》的其中一篇短篇小说《Happy Birthday》,刘若英本人并担任主角。
延后至今
衰退崩盘
台湾电影的衰退,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当时所有电影市场的配额,是在
GATT中讨论,市场一直处在不利的位置,1996年起,每年产出量一直维持在15至20部,票房市占率盘旋在全台总票房1~2%间,这悲惨的景况到2003年达到谷底,这年仅推出15部台湾影片,总票房约NT1,500万元,不到总票房的1%,这样的票房相当于《
泰坦尼克号》的40%,台湾影片当年愁云惨雾。
低谷期
2000年后,台湾的电影偶有佳作,如2000年的《
卧虎藏龙》、2002年的《
双瞳》、2005年的《
刺青》等;但整体上,台湾的电影市场仍由好莱坞电影主宰,持续处于弱势。
复兴热潮
2007年起的
全球金融危机,在台湾居于优势地位的美商影视企业受到影响,使得台湾电影有了喘息的机遇。2008年,
魏德圣执导的电影《
海角七号》以大规模国际化商业路线(包括延揽日本歌星
中孝介演出)并在内容上揉合本土特色,在票房方面成为战后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片、及台湾影史最卖座影片的第三名(不计算
通膨),同时也获得不少奖项,叫好又叫座的结果让台湾观众开始重新关注台湾自制电影。
随着《
海角七号》热卖,片商与观众均对台湾电影重拾信心,加上好莱坞片厂筹措资金不易市场低迷因素减少大卡司的投入,多部电影亦赶上这波替补美国电影遗留下来的台湾市场争夺,因而取得较以往为佳的票房成绩,如《
囧男孩》《
九降风》《
花吃了那女孩》等等;而2010年的《
艋舺》,2011年的《
鸡排英雄》《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赛德克·巴莱》更被视为台湾电影票房的指标,2012年《
阵头》《
爱》《
犀利人妻最终回:幸福男·不难》《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开战》 ,2013年《
大尾鲈鳗》 都是台湾破亿影片;口碑与票房都颇受肯定。和以往国片低迷期时艺术电影挂帅的状况不同,以一般大众为市场目标的商业电影重新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以戏院上映为主的商业纪录片也开始取得一定的发展(如《
翻滚吧!男孩》等);而好票房衍伸出商机,让片商有资本继续制作吸引观众的电影,也让台湾电影市场逐渐迈向资金提供、影片内容、观众票房三者均赢的正向循环。台湾电影历经廿年不景气后,蓄积的能量终在2008年爆发开来,形成一股“热潮”。
2008年台湾电影总
产量(指制作及完成者)为36部,总票房约6亿1,085万元,市占率12.09%,较2007年之7.38%成长约0.6倍;2009年台湾电影片总产量为48部,较2008年之36部成长约33%,总票房约1亿2,499万元,市占率2.3%,衰退八成以上;2010年台湾电影片总产量为50部,总票房约4亿5,117万元,市占率7.31%,较2009年成长约2倍,以产量而言台湾电影已逐渐
复苏之趋势。
困境突破
自1985年年起,台湾产量与发行量较多的如台湾学甫、龙族、丽城、中影、上上、倍伦、新船、金壂、学者、龙祥…等各公司均因各种因素萎缩产量,其制片量一路下滑。不但如此,维系
电影产业的上述几家公司,产业重心也移往如有线电视的影视产业。在产业无法支持下,勉为其难出资维持。1998年,台湾电影生产不到20部,2001年1-10月间,仅达11部,至2006年,台湾电影于台湾市占率则仅1.62%。
就票房方面,以台北市首轮票房为例子,台湾电影的票房收入仅有163万元,占全部台北电影票房收入不到1%,比起美国好莱坞所占台北票房的95%以上相差甚远。因为台湾电影产量极低,票房惨澹,实已不足以支撑电影工业。因此有媒体业者认为“再多的影展奖项都无法遮掩台湾电影全面崩盘的事实。” 不过在另一方面,台湾电影也有新的发展。例如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即发下豪愿要投入电影业,并以电子业代工为概念,于2008年退休后拍100部以上的电影或电视剧。也有人认为,该做法是效法Sony进军好莱坞相同,在拥有极强大硬件整合力量之后,积极转进电影业,并谋取好莱坞600亿美金电影产业的代工数位商机。其中,初试啼声即为以台湾知名影评人
焦雄屏主导的《
白银帝国》。
《白银帝国》为台商
郭台铭首度大幅投资的电影作品,于2007年
上映。改编至《
白银谷》,描写山西晋商的该部电影也是台湾知名影评人焦雄屏的首部导制作品,根据焦雄屏说法,她拍摄该影片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扭转近代中国对商人的偏颇感想。
《白银帝国》亦是少见的由
海峡两岸合拍得高制作成本的
商业电影,光是郭台铭所属鸿海集团就对该片投资5000万美金。另外,该电影的主要演员为香港电影演员郭富城及内地电影演员
张铁林。而正因白银帝国的顺利开拍,有人认为郭台铭的加入,不但能于资本上挹注台湾电影,更能为台湾电影带来新想法与新视野。
导演
今台湾电影是以一群默默努力的电影工作者所支撑,也成为台湾电影的骄傲。这些工作者,除了侯孝贤与杨德昌已在国际影坛建立作者导演的地位外,台湾出身的
李安、
马来西亚来台的侨生
蔡明亮也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台湾导演。李安的《
推手》让所谓后新浪潮电影踏出成功的一步。其后的《
喜宴》也获得台湾本地与国际的票房上成功。事实上,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的李安,今与
侯孝贤仍成为台湾电影代名词之一。
除了李安、侯孝贤外,蔡明亮则一反新导演普遍探索怀旧或历史记忆的题材,并将触角深入都会男女生活中,其中,早其作品《
青少年哪吒》观察都会青少年虚无而没出路的生命、得奖作品《
爱情万岁》探触寂寞的都市男女互舔伤口、另外,几年后的作品如《
河流》及《
洞》更是赤裸描写黑暗都市的情景。相对的,蔡明亮电影虽给人一种现代寓言的感觉,但也因为十分灰涩难懂而曲高和寡。除此,其他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新导演,如
陈国富、
徐小明、
王小棣、
易智言、
陈玉勋、
林正盛、
张作骥,以及独立制作的
黄明川、
赖声川等,也都有水平以上的作品出现。
今台湾有一批年轻纪录片导演。来自台湾社会各阶层的他们,其影片题材也五花八门。题材从探索严肃社会或政治议题到有的以自己或家人、朋友为拍摄对象皆有。其纪录片主轴,也从探索社会到探索个人的生活与问题。因为配合得当,整体成绩已渐受国际瞩目,并有不少的国际重要纪录片影展获奖纪录。另外也有如无米乐的叫好叫座影片。
理论专著
台湾电影导演协会,2000,台湾电影导演艺术。
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
陈儒修,1993,台湾新电影的历史文化经验,罗颇诚译。台北:万象图书。
Chen, Ru-shou Robert. 1993. Dispersion, Ambivalence and Hybridity: A Cultural-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Film Experience in Taiwan in the 1980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川濑健一,2002,台湾电影飨宴:百年导览,李常传译。台北:南天书局。
电影资料馆口述电影小组,1994,台语片时代(一)。台北:台湾电影资料馆。
电影资料馆“本国电影史”研究小组编,1996,历史的脚踪:台影五十年。台北:台湾电影资料馆。
电影资料馆口述电影史研究计划,1994,电影岁月纵横谈,台湾行政部门”文化建设委员会委托。台北:台湾电影资料馆。
黄仁,1994,电影与政治宣传:政策电影研究。台北:万象书局。
黄仁、王唯编著,2004,台湾电影百年史话。台北:中华影评人协会。
黄秀如,1991,台语片的兴衰起落。
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
硕士论文。
焦雄屏编著,1990,台湾新电影。台北:时报文化。
焦雄屏,1991,台港电影中的作者与类型。台北:远流。
焦雄屏,1993,改变历史的五年:国联电影研究。台北:万象图书。
焦雄屏编著,2002,台湾电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麦田出版。
李天铎,1997,台湾电影、社会与历史。台北:亚太书局出版社。
李泳泉,1998,台湾电影阅览。台北:玉山社。
林赞庭编著,2003,台湾电影摄影技术发展概述 1945-1970。台北:文建会。
刘现成, 1994。
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硕士论文。
卢非易,1998,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北:远流。
吕诉上,1961,台湾电影
戏剧史。台北:银华出版部。
欧淑敏,2004,日据时期台湾电影的政教功能。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硕士论文。
Rodriguez, Hector. 1995. The Cinema in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Ph.D. diss., New York University.
三泽
真美惠,1999,殖民地下的“新天堂乐园”:日据时期台湾电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台北:前卫。
Wu, I-fen. 2002. Taiwanese New Wave Cinema: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h.D. diss., University of Essex.
叶龙彦,1995,光复初期台湾
电影史。台北:台湾电影资料馆。
叶龙彦,1997,台北
西门町电影史 1896-1997。台北:“台湾行政部门”文化建设委员会、台湾电影资料馆。
叶龙彦,1998,日据时期台湾电影史。台北:
玉山社。
叶龙彦,2003,八十年代台湾电影史。新竹: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馆。
Yeh, Yueh-yu. 1996. A National Score: Popular Music and Taiwanese Cinem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张昌彦、
李道明主编,2000,纪录台湾:台湾纪录片研究书目与文献选集。台北:“台湾行政部门”文化建设委员会、台湾电影资料馆。
中国台湾地区电影年国际推广组策划,1993,台湾电影精选,区桂芝执行编辑。台北:万象图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