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
中国台湾省中部的山脉
玉山,通常指玉山主峰,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台湾省中部,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台湾省南部的屏东县周围),绵延约300公里。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形成演变
约300万年至100多万年前,菲律宾海板块上的火山岛弧(即后来的海岸山脉)与欧亚大陆发生聚合,受到阻碍并经历了剧烈的挤压。这一地质过程导致台湾岛从海底隆起,形成了脊梁山脉和雪山山脉的变质隆起。与此同时,靠近台湾海峡的西部麓山带虽然未经历变质隆升,但海峡西侧的盆地逐渐变浅并持续接受沉积物的堆积,这构成了现今台湾岛的初步形态。随着碰撞的持续进行,在接下来的一百万年里,台湾岛的面积不断扩大,地形也持续抬升。这一过程中,东北亚地区的最高峰——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逐渐形成。
位置境域
玉山位于台湾南投县水里乡浊水溪南岸,地处中央山脉西侧,并向南延伸至高雄市六龟区的十八罗汉山附近。玉山位于雪山山脉以南,与中央山脉平行,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坡度,北端与雪山山脉相接,南端达到屏东平原。玉山主峰坐落在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处,海拔高度达到3952米,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峰。玉山山脉及其周边山峰已被纳入1985年4月10日成立的玉山国家公园,作为特别景观区之一。
地质地貌
地质
玉山所在的玉山褶皱带是比较近代的褶皱带,源于新生代地壳运动的喜马拉雅运动,即阿尔卑斯的后期运动,主要发生在第三纪的中期和晚期。
玉山所在的断层为逆冲断层,这种断层使得老第三纪的岩层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并出现了倾叠和倒转现象。在这种断层的影响下,较老的地层反而高于较新的地层。由于地层倾角较大,加上板岩和页岩层等较软弱岩层的存在,使得玉山地区的岩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玉山的构成主要由砂岩、黏板岩和页岩组成,这些岩石属于雪山山脉的古第三纪板岩。
玉山从西到东依次为:西部麓山中新世未变质的沉积岩区、雪山山脉古第三纪变质板岩系的新高群、脊梁山脉带中新世的庐山群板岩区、脊梁山脉带古第三纪或更早时期的亚变质板岩系的毕禄山群,以及大约古生代晚期形成的变质岩基盘的大南澳杂岩。
地貌
玉山山区及其南北邻近区域被划分为“玉山山块”,玉山主峰的地貌特征显著,山脊线呈现十字形分布,长轴南北走向,短轴东西走向,主峰位于交汇点。地形方面,主峰西侧大倾斜,南北两面为悬崖峭壁,东坡陡峭伴碎石散落,西面深入峡谷。
高山风化与岩石特性在山脊线附近形成碎石堆积。玉山主要由砂岩、黏板岩和页岩构成,地层倾斜导致单斜和猪背地形形成,同时暴流集水盆和沟谷发育充分。
玉山山势高峻,悬崖峭壁众多,东侧地势倾斜。冬季山顶常有积雪覆盖。南坡地形和缓,存在两级高程分别为3000米和2200米。
地理环境
气候
玉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海拔较高,气温随着高度而递减,形成温带、寒带两种气候型态。在季节划分上,玉山地区的气候随着海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2000米以下的地域四季分明;2000米以上的地域则没有夏季,呈现出温带气候特征;而3000米以上的地域全年都是冬天,形成了寒带气候。日温差在这些高海拔地区也显著增大。
气温方面,玉山的年平均温度为4℃,冬季常在0℃以下,一月平均气温为0.8℃。年中最低平均温度有5个月(11月至次年4月)在0℃以下。极端低温记录为-12.1℃(1944年3月10日),而最高温度则达到了23.8℃(2020年7月13日)。夏季九月平均气温为18.9℃,显示出即使在夏季,高海拔地区的气温也相对较低。
降水方面,玉山的年降雨量为3433毫米,全年降雨日数约140日,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间。其中,5月及6月上旬主要是梅雨期,雨季长但雨量相对较少;而6、7、8月则受台风和夏日暴雷的影响,雨季长且雨量充沛。气候-内政部国家公园署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湿度方面,玉山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其余地区则在85%以上。各月份相对湿度变化不大,仅11月至1月间因雨量少较干燥,月相对湿度在75%以下。
水文
玉山山峰其高耸的地形对周边水系产生重要影响。玉山西侧,八通关及塔塔加鞍部作为关键分水岭,分隔了南侧的高屏溪上游主要支流(包括荖浓溪、楠梓仙溪、拉库音溪等)与北侧的浊水溪上游主要支流(包括陈有兰溪、郡大溪、沙里仙溪等)。这些河流在玉山西侧形成较长的流路。东侧,拉库拉库溪及其支流则向东汇入秀姑岿溪,形成相对短促的水系流路。此外,在八通关区域,陈有兰溪因向源侵蚀作用,形成金门峒大断崖地形,并导致分水岭逐渐南移,可能引发未来荖浓溪源头被袭夺的自然演变。
在高山区域,雨水常汇集于凹地形成湖泊,玉山中央山脉及南横地区均分布有此类高山湖泊,如大水窟、塔芬池、嘉明湖和天池等。这些湖泊的集水区仅限于高地,生态脆弱,一旦污染,恢复难度大。
主要山峰
主峰
玉山,通常指玉山主峰,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台湾省中部,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台湾南部的屏东县周围),绵延约300公里。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其他山峰
玉山主峰周围的群峰包括:
玉山东峰,标高3869米,百岳之一,为台湾第四高峰(百岳排名第三),亦为百岳十峻之首。
玉山北峰,标高3858米,百岳之一,山顶设有玉山气象站。
玉山南峰,标高3844米,百岳十峻之一。
玉山西峰,标高3518米,百岳之一,山顶留存有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所设置的西山神祠。
玉山前峰,标高3239米。百岳之一。
东小南山,标高3744米。百岳之一。
南玉山,标高3383米。百岳之一。
鹿山,标高2981米。百岳之一。
玉山北北峰,位于玉山北峰北侧,标高约3833米。
玉山圆峰,或称圆峰,位于主峰与南峰之间,设有圆峰山屋。标高约3752米。
小南山,标高约3582米。
北玉山,位于玉山山脉的对关山西南、玉山北北峰西北处,标高约1849米。
资源状况
植物资源
玉山的植物分布可以划分为五大植群带:高山植群带、冷杉林带、铁杉云杉林带、栎林带和楠栎林带。其中,栎林带位于台湾山区云雾带范围内,而云雾最浓的地区则常出现台湾特有的桧木林相,这一林带覆盖了玉山的大部分区域。根据统计,玉山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单子叶植物475种、双子叶植物1,580种、裸子植物27种、蕨类植物455种、苔藓植物231种以及菌类148种。
动物资源
玉山内共有65种哺乳类动物,占台湾陆域哺乳类物种总数的74%。其中包括16种中大型哺乳动物,几乎涵盖了台湾所有的中大型哺乳动物物种。这些动物多出现在中央山脉的马博拉斯山、秀姑巒山、塔芬尖山及云峰等生态系保存完整、人烟罕至的山区。
玉山内原生种鸟类种类多样,约有233种,几乎包括了全台湾森林中的留鸟。其中,29种为台湾特有种鸟类,均可在玉山内发现。不同鸟类对栖息地的偏好不同,大部分种类的栖育地主要集中在保有完整生态体系的地区。2010年1月29日,台湾玉山公园管理处新近对园区内鸟类展开清查,结果显示共有14目48科189种鸟类,约占全台湾鸟类总数560种的1/3。
由于玉山海拔较高,爬行类动物种类相对较少,共有46种。其中,蛇类31种,蜥蜴类12种,龟鳖类3种。玛家山龟壳花、梭德氏游蛇及斯文豪氏攀蜥等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南横公路、东埔温泉一带海拔较低的地区。
玉山内两栖类动物共有19种,其中有尾类1种(阿里山山椒鱼,为台湾特有种),无尾类18种(以盘古蟾蜍、莫氏树蛙及褐树蛙为台湾特有种)。这些两栖类动物主要以海拔较低的南横公路、东埔地区为主要栖息地。
玉山内蝴蝶种类丰富,共有289种,约占台湾全部蝴蝶种类的一半以上。其中,凤蝶科27种,粉蝶科31种,灰蝶科74种,蜆蝶科2种,蛱蝶科109种,弄蝶科46种。在塔塔加鞍部及八通关至东埔间的古道上,因地形与食物供应充足,常形成蝴蝶聚集的“蝶道”,极具观赏与研究价值。
玉山内的溪流均属河川上游地区,人为污染少,为高山溪流淡水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玉山内记录到的淡水鱼类有16种,其中台东间爬岩鳄、大吻鳄虎是仅见于东部的特有种鱼类,高身铲颌鱼及何氏棘鲃为仅分布于东、南部溪流的珍贵鱼种。
旅游资源
玉山公园因其核心地理特征——玉山山块而得名。玉山山块由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主棱脉略呈十字形布局,南北向延伸较长,东西向相对较短,其交点即为玉山主峰。公园位于台湾岛中央地带,行政上横跨花莲、高雄、南投、嘉义四县市。地形上,玉山公园可划分为东埔山块、玉山山块及中央山块三大区域,并且是浊水溪、高屏溪及秀姑峃溪等重要河流的上游集水区。园区总面积为103121.4公顷,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高山型国家公园。其地理位置独特,山峰林立,岩石形态各异。玉山公园内保存了台湾高山地区的原始自然风貌,其中包括海拔3,952米的玉山主峰,这是东北亚地区的最高峰之一。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玉山是台湾布农人与邹人共同的圣山,布农人语称其为Pattonkan(音译汉字八通关)。另外,居住于玉山下的另外一支原住民民族邹人,则称呼玉山为Panguno Rakaso,皆是指“石英山”的意思,盖因冬季时山头积雪反光,状似石英玻璃般闪烁之故。而在清康熙年间编篆的《台湾府志》中,有记述:“玉山,在凤山县。山甚高,皆云雾罩于其上,时或天气光霁,遥望皆白石,因名为玉山。”,可见玉山作为汉名,已开始流通。
历史沿革
玉山的人文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玉山发现了前陶新时期时代的遗址,距今约12000~8000年。约1000年前,布农族就已经定居在玉山地区。对布农族来说,玉山是“东姑萨维”,是祖先灵魂的避难所和最终安息之地。这座山在布农族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只有举行仪式时才能攀登这座山峰。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国割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日本在台湾玉山不断派人前往攀登探查、更改山名、建立神社等措施。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日本陆军步兵中尉长野义虎在9月16日入山,沿清代古道东行,9月28日登上玉山,这可能是日本人首登玉山的记录。同年9月,日人测量玉山高度为三九五零公尺,比日本富士山(三七七六公尺)还高。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6月28日,日本将玉山改名为新高山。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4月11日,人类学家鸟居龙藏与学术探险家森丑之助登上玉山,在山顶竖立木标,书写:“我们日本的人类学研究,已延长到台湾的新高山顶,我们期盼将来的研究领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森丑之助日后进行了五次以上的攀登玉山勘查,可能是日本人中攀登玉山次数最多者。
在日本人将玉山改名并进行攀登勘查的过程中,清宣统二年(1910年)后的具有高度领有与编纳意义的为总督石冢英藏攀登新高山之举。石冢英藏是日本占据台湾时期第十三任总督(任期民国十八年7月30日~民国十九年1月16日),即公元1929年7月30日~1931年1月16日,他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8月4日登上新高山主峰。日本占据台湾时期共有十九任总督,其中只有石冢一人登临新高山。总督是台湾最高权力者,其权力来自日本国内中央政府的授权,总督登上全台最高峰,象征日本对中国台湾相当程度的“征服意义”。
民国十九年(1930年),日本政府拟在玉山设立国立公园。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台湾国立公园协会成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台湾总督府选定新高、阿里山、次高、太鲁阁、大屯三处为国家公园预定地,但因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转而南进与军事扩张,此项建设遂无力推动。但由日人的调查与计划,已可看出日本对帝国最高峰及其周边地区永续经营的理念与企图。
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日本联合舰队在突击珍珠港之前与大本营的最后确认信息是“攀登新高山1208”,即命令联合舰队按照既定计划在12月8日突袭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宣布山名订为玉山。
二十世纪后期,台湾当局依据“台湾地区综合开发计划”,玉山地区被指定为国家公园预定地区。迭经台湾当局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中央研究院”进行调查,并邀请专家学者赴现场勘查,研定玉山国家公园区域范围。经综合分析研究后,即由当局内政主管部门着手区域内生态及人文资源之调查,乃分别就地理地形、动物、植物、游憩及人文史迹资源委托台湾大学及当局内政主管部门的国家公园计划委员会审议,并积极展开区域内资源与土地使用之规划。
对于西方而言,玉山最早在文献上的记载,则是发生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一艘美国商船亚历山大号(USS Alexander)由安平离港时,船长摩里逊(W.Morrison)见到高耸的玉山之后将其记载在航海日志中,因此有摩里逊山(Mt. Morrison)这称呼,并广为通行于西方诸国。
测量历史
民国六年(1917年),玉山主峰由陆地测量部设立了一等三角点。
民国十三年(1924年),玉山主峰的海拔高度被测量为3950米。
1945年,日据结束后,曾长期采用3997米的标高作为玉山主峰的高度,现今仍有部分地图沿用此数据,该数据起源于1957年美国远东陆军制图局。
1966年,台湾省在玉山山顶最高点处设置了于右任的铜像,旨在补足4000米的高度象征。
1995年11月1日,玉山顶峰的于右任铜像被锯断。尽管之后进行了黏合修复,但在1996年5月,整个铜像被发现被丢入山谷中。随后,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在铜像原址改立巨石,并以新的测量数据,上刻“玉山主峰”及“标高3952米”字样,同时标注英文“Mt. Jade Main Peak”,作为台湾最高点的象征。
关于切除铜像的人士,前二二八纪念馆馆长叶博文于2007年2月出面表示,他是第一次破坏的参与者之一,并说明此举旨在希望还玉山原有风貌,因移除铜像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是不被允许的事情。至于第二次破坏,则尚未有人出面承认。
在玉山群峰中的第三高峰玉山北峰(海拔3,858米)上建有一隶属于中央气象局的气候观测站,是台湾境内海拔位置最高的一栋建筑物。
参考资料
玉山山脉.《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玉山.中国地情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3 12:55
目录
概述
形成演变
位置境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