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即
台湾海峡两岸的
中国大陆地区与
中国台湾地区(
台湾省),简称两岸。国际上,常常用海峡两岸或两岸指代整个中国。两个地方同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名称由来
1972年2月26日,《
中美上海公报》的协商正处于关键时刻,双方最大的难点是台湾问题。中方的态度十分明确,即在公报中不能提一中一台,更不能提所谓两个中国。当时,中美双方的擂主分别是
乔冠华和
亨利·基辛格,二人正在杭州,眼见黎明将至,飞往上海的飞机已待升空,双方均
焦急万分。突然间,亨利·基辛格询问起眼前朦胧可见的西湖长堤是谁修的,乔冠华回答说是宋朝
文学家苏轼主持修的,所以叫
苏堤。那西边的水面又称何名呢?乔冠华答道:“西边也是西湖。”亨利·基辛格立刻激动起来:“
苏堤两边都是
西湖……那我们何不就叫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呢?”于是,海峡两岸一词就此诞生。
内容简介
海峡两岸,即
台湾海峡两岸,简称两岸,国际上常以此来指代
整个中国。此一称谓系一个源于地域概念的政治名词,指
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与中国
台湾。在两岸中国人普遍认知的立场上,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美国政府干预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问题自此亦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
两岸关系发展
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
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间性
中介机构——
海峡交流基金会(
海基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
为便于与
海基会接触、商谈,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中央台办)、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台办)推动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
性商谈的基础。
香港商谈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海基会和海协会(以下简称两会)在香港商谈中,就海峡两岸事务性(
公证书使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海协会的基本态度是,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
在香港商谈中,海协会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台湾海基会也根据国统会的结论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台方虽然也同意两岸公证书使用是中国内部的事务,双方
均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表达了谋求国家统一的愿望,但在文字表述方案上,两会很难达成一致。在会谈即将结束时,海基会代表又增提了3种表述方式,并拿出了他们的最后表述内容:“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惟鉴于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为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对于文书查证,应加以妥善解决。”还建议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海协会代表表示这是此次商谈的主要成果,等把海基会的建议与具体表述内容报告后再正式答复。
九二共识
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正式致函台湾海基会表示,“在这次工作性商谈中,贵会
代表建议在相互
谅解的前提下,采用贵我两会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表述内容,其中明确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我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的建议”。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海协会的函后并附上了海基会最后提供的表述方案。12月3日,海基会回函海协会,对达成共识未表示异议。至此,关于一个中国原则表述问题的讨论,以形成双方相互接受的两段具体表述内容为结果而告一段落。这就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性文件—
九二共识。
第一次汪辜会谈
1993年4月27日至30日,在“
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在祖国大陆一年多来的积极推动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
汪道涵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
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这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绝之后的首度正式接触,是两岸走向和解的历史性突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两天的会谈中,双方就两会会务、两岸经济交流、科技文化交流等三项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包括《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汪辜会谈对发展两岸关系、扩大两岸经贸、科技合作和人员往来、各项交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一是为两岸的良性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两岸今后协调和处理有关事务树立了一个可资依循的模式,它表明两岸完全可以在政治原则、立场、目标取向差异甚大的情况下,通过坦诚、务实的接触与协商,本着求同存异、平等协商的原则坐下来谈,找到双方的共同利益,增进互信。二是会谈的具体成果直接推动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当年台对大陆转口贸易额从1992年的74亿美元跃升到170亿美元的新纪录;台湾跃居大陆吸收外部投资的第二位;间接投资金额较上年增约一倍,且台湾大企业大财团开始成为投资大陆的主要角色。两岸文化、科技方面的交往则呈现层次高、范围规模扩大、内容深化、方式多样化的新特点。
汪辜会谈获得成功,得到两岸同胞的高度评价。时任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出:汪辜会谈是成功的,是有成果的,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第二次汪辜会谈
1998年10月14日,受海协会邀请的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赴上海、北京的参访活动终于成行。辜先生是近五十年来第一位踏足祖国大陆的由台湾当局正式授权的代表,祖国大陆对此次参访十分重视,并给予很高的礼遇,江泽民总书记、钱其琛副总理分别会见辜先生一行,这是海峡两岸自1949年以来最高级别的公开接触。 10月15日,辜振甫与海协会长汪道涵会面,这是两岸两会自1995年6月中断商谈以来的首次高层对话,是汪道涵先生和辜振甫先生1993年新加坡会谈之后的第二次握手。双方在会谈中达成了四项共识:
一、两会决定进行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对话,由两会负责人具体协商作出安排。
二、进一步加强两会间的交流,包括两会负责人等多层次的互访。
三、涉及两岸同胞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两会将加强个案协助,相互委托。
四、辜振甫先生邀请汪道涵会长访问台湾。汪道涵对此表示感谢,愿意在适当的时候到台湾访问,加深了解。
汪辜会谈所达成的四点共识,有助于改善两岸关系和两会交流的气氛,加深双方的了解,化解分歧,增进互信,从而为今后两岸两会的进一步交流直至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的举行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但是,由于台湾当局刻意回避一个中国原则,不愿意展开政治谈判并进行预备性磋商,只是含糊表示展开议题广泛的对话,使四项共识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双方根本分歧如故。
辜振甫参访大陆后,祖国大陆方面继续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1999年6月27至29日,两会在北京商谈,就落实四项共识交换了意见,并就汪道涵9月中旬或10月初访台达成初步共识。可是,时任
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李登辉竟在10天后,7月9日接受
德国之声专访时
悍然抛出两国论,使一度缓和的两岸关系又一次跌入低谷。面对李登辉之流猖狂的台独活动,海峡两岸和全世界的
炎黄子孙同仇敌忾,一致声讨,国际社会也纷纷谴责李登辉的台独行径。1999年7月15日,国台办主任
陈云林指出,由于李登辉两国论的
倒行逆施,使两会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接触、交流、对话的基础不复存在。1999年7月20日,海协会鉴于海基会当天的来函及所附的辜振甫谈话稿严重违背了两会1992年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对该函不予接收并正式退回,两会联系遂告中断,汪道涵访台之行亦告搁浅。
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大多数的主流民众认为:虽然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在国际上均奉行
一个中国政策。
习马会
2015年11月7日,两岸时任领导人
习近平与
马英九在
新加坡实现了历史性的会面(
习马会),这是自1949年
两岸分治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受到了两岸民众及全世界的瞩目,
两岸领导人会面的这一刻,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