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因高山峻岭连绵,阻隔了各地区的交通往来,自古以来居民即开辟了各种形式的道路,用来穿越这些险阻,这其中有部分已消失、许多成为现今公路的基础,其中部分则成为登山者所喜好的游览路线,这些道路保存了大量的古迹以及前人生活的印记,统称为古道。
概述
台湾战后早期,除利用已有道路作为现代公路及产业道路的基础之外,对于古道的价值缺乏重视,许多古道随者时间而逐渐湮灭,到了1980年代以后,才开始有较多登山爱好者及地理历史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古道,开始实地探查研究古道的路线、历史和
遗迹,也出现了较多的研究著作和介绍书籍出现,台当局也开始整理各地古道作为观光健行道路,使得台湾的古道开始得以被更多地认识。
历史背景
移动的道路
台湾少数民族自数千年以前即生活于台湾的平地和高山,其间因为各族群内部的分裂、新猎场或耕地的找寻以及各族之间的冲突等原因,在台湾各地迁徙移动,而到近代汉人移入之后,更常迫使台湾少数民族搬离原本的住所,这些移动使台湾山区险阻间,逐渐形成固定的移动路线,成为后来古道的基础。
各族之中,泰雅族群早期从今
南投县境内向东和北迁移,因而形成许多
雪山山脉及
中央山脉北部的道路。布农族群早期由西部
平原进入
南投中部,并继续往东部、南部移动,形成南投境内、中央山脉中段,以及
玉山山脉地区的路线。排湾族群和鲁凯族群的活动范围都跨越中央山脉南段,形成南台湾主要的越岭路线。此外,赛夏族群在
苗栗山区,阿美族群、卑南族群在
海岸山脉的活动、平埔族群在清代的大迁移,都形成了不少的道路。
开垦的路线
在明末开始,因海禁日渐废弛,许多
福建、广东地区的汉人开始移入台湾,后经过
荷兰统治时期及郑氏王朝到清朝收入版图,移入开拓者日多,汉人移民早期由西部的
嘉南平原开始拓殖,渐次向中部、北部和东部的
宜兰发展。
早期由于陆上交通不便,台湾各地区间尚主要依赖水路运输,但随著人数渐多,西部各地较大量的开发,陆上的交通也日形重要,当时汉人的往来通路,成为北宜间的古道、以及西部平原丘陵的古道的基础,但因清代时有禁入番界的禁令,因此汉人的足迹较少进入广大的山区。
“开山抚番”
清代前期和中期,管理和汉人移民未及于山区,且有入山禁令,禁止汉人越过“番界”开垦,后经
牡丹社事件的刺激,才决定对山区加以拓垦统治,
沈葆祯因日军出兵,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派军来台,在解决事件之后,即推行开山抚番的政策,决定将山区及台湾东部纳入统治。
沈葆祯规划了北中南三路的越岭道开辟工程,北路由福建陆路提督
罗大春,修筑由苏澳至奇莱(今
花莲港一带),为今
苏花公路前身。中路由提督
吴光亮由林圯埔(今南投
竹山)筑至璞石阁(今
花莲玉里,即所谓
八通关古道,南路由台防同知袁闻坼,修筑自
赤山(今
屏东万峦乡境内)至卑南(今
台东市附近)。另修筑射寮(屏东枋寮一带)至卑南的道路,在一年之内即在台修路共859里,其形置为平路宽一丈,山涧道路宽六尺,沿途设防工事。
后光绪10年(1884年)台湾设省,首任巡抚
刘铭传进一步推行开山抚番政符, 光绪11年开通乌来至宜兰道路(今
北宜公路),12年,开
嘉义至卑南,13年,由集集到水尾(今花莲瑞穗)之道,使台湾东西之间的交通往来更加便利。
警备道路
日本于1896年开始统治台湾,为了有效控制山区的人民,在1910年设立了蕃务署,订立理蕃计划,其后除对于不服统治的台湾少数民族加以讨伐之外,并在山区大量设立注在所(警察机关),注在所之间则大量修筑警备道路以方便联络,其中多延袭原住民迁程路线及清代所开的路,并进一步开拓,沿途并修筑防御工事,在1914年至1928年,共修了十四条山区警备道路。包括:内
太鲁阁道路(即合欢越岭道)、能高越岭道、八通关越岭道、石鹿道路、匹亚
南山道、福巴越岭道、
大甲溪道路、北坑溪道路、角板山至三星道路(后来的北横公路)、
苏花道路、内本鹿越岭道、浸水营山道、
台东屏东道路(知本越岭古道)、
关山越岭道等。除了这些大的警备道路之外,又进一步修筑规模较小的理蕃道路,其宽度大约仅容纳一人通行。这些日本时代修筑的山道成为现今遗留古道最多的一部分。
古道运动
阿郎壹古道全长120公里。作为16世纪以来的重要陆路交通要道,台湾当地的
鲁凯人、
排湾人、
卑南人以及
阿美人利用这条古道
打猎、
商贸、
婚嫁、迁徙。晚清年间,这里成为台湾东西部交通最早贯通的官道。
当内地环保人士在为围海造地、化工污染海域、保存红树林鼓与呼之际,台湾一条不到7公里的古道存留引发了全岛保护运动。阿郎壹古道保护承继“反国光石化”运动,对于台湾公民
环保运动的推动意义已然超越了议题本身。
延续几百年来,先后经历了中法战争、二战,满目疮痍的阿郎壹古道仅存最后7公里,目前是台湾最早也是尚存完整的古道,守护着全台湾最后不足5公里的天然海岸线。
然而,2000年,台湾公路局计划将环岛公路——台26线贯穿阿郎壹古道,实现近700公里的环岛公路的全线贯通。环保团体奋起抗争,直至今日,这一美丽的缺口幸而尚存。
2011年,阿郎壹古道保护进入最后的“冲刺期”。被屏东县暂时划为“
自然保护区”的阿郎壹古道,得以在过去一年抵制住了公路开掘机的挺进。然而,这一保护伞马上就将失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期将在2012年1月失效。针对公路建设的环境评估已再次通过,机器的轰鸣声已逐渐逼近。
“听听太平洋低声的抗议,请为台湾最后的海岸线净土留生路。”一位台湾当地的环保人士写下这样的句子,“路的缺口延续生态和生命的出口,台湾人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公路。”
台湾古道的种类
按保存状况区分
台湾的古道依目前(2006年)的保存状况可分为三大类:
成为公路或产业道路:清代或日本时代留下来的古道,在战后交通发展的情形下,许多成为建筑公路或产业道路(尤其是
林道)的基础,道路的修筑,使原有的古道的原貌消失,大多仅仅剩下其中小部分与公路不重叠的路段才得以保留下来,如北宜古道发展成为北宜公路的基础、合欢越岭古道成为中部横贯公路支线等等。
成为登山步道或观光景点:一些在山区未成为公路的古道,经人探查之后,重新整建,使之成为登山健行的山路或步道,因而吸引大量游客来参访,如八通关古道、
草岭古道、鱼路古道、鸣凤山古道等。
未成为公路,但因为常久未有人使用且未经过整建开发而湮灭不彰,其中大多已不见其名,其中少数如
马里科湾古道、中之线警备道等因开始有登山队查访逐渐开始受到注目。
按地形区分
越岭古道:目前保留的古道中大多数属于此类,道路穿越阻挡交通山脉中较低平的鞍部,以联系山脉两侧之间的交通。台湾各个山脉的越岭古道可详见下段的介绍。
溪谷道路:延山间溪谷兴建的的道路,如马里科湾古道、大甲溪道路、中之线警备道等等,此外,许多越岭古道中的不少路段也属此类。
平地道路:早期台湾的道路中不少是在平原或丘陵地区,但因平地长期的开发以及现代交通的发达,这类古道大多已经不存,例如由
台北新庄经桃园中坜至
新竹的龟仑岭古道,即为穿过台地及丘陵地形的古道。往来
台南和嘉义地区的铁线桥古道亦属此类。
沿海道路:沿海兴建的道路,以由苏澳到花莲的苏花道路为代表(又称临海路,为今日苏花公路前身)
各地区古道简介
就目前仍保留或部分保古道中较著名的,依其地区和交通作用加以分类简介。
横断中央山脉
中央山脉是台湾的骨干山脉,成为台湾东西交通的很大阻碍,早期原住民即经由山脉中的各个隘口,穿越中央山脉,形成许多古道的基础,晚清开山抚番时开辟了三条穿越中央山脉的道路,其后日本时代又进一建立如能高越岭等警备道路,其中不少成为台湾后来三条横贯公路的基础。
沿中央山脉由南至北主要的古道包括:
比亚豪山道,东起宜兰南澳乡至
大同乡接北宜公路,为早期泰雅族迁移的道路。
合欢越岭古道:由雾社(南投仁爱乡)至花莲的太鲁阁,为今日中部横贯公路东段的前身,目前仅保留小段古道。
能高越岭古道 由雾社
庐山至花莲
秀林乡铜门村,为战后台湾最早东西电线贯通所经之路。
八通关古道,由南投
信义乡东埔穿越八通关草原和
达芬尖山至花莲玉里,是台湾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道之一,经过清代和日本时代的经营,是一条充满古迹和
自然景观的路线。
关山越岭道,由
高雄县六龟到台东关山,主要路线成为今日的南横公路,目前仅剩小段古道如中之关古道保留。
知本越岭古道:早期为鲁凯族往来中央山脉两侧的道路,由
屏东县三地门,经知本主山出台东知本
温泉,中经著名的高山湖大鬼湖、小鬼湖。
昆仑岰古道,为晚清开辟的四条抚番道路之一,由屏东县万峦到太麻里乡的金仑。
浸水营古道,由屏东县枋寮到
台东县大武,是清代南部的开山抚番道路之一,早期称作三条仑道。
大屯火山群
大屯火山群南为
台北市的士林、北投、东临
金山、万里、西为三芝、淡水、北为
石门乡,来往这些地区的人们,在
大屯山区发展出许多古道,大致上以整个山区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大是在清代和日本时代所遗留的,古道的主要作用十分多样化。
由大屯山区北方开始依顺时针排列,主要古道有:
竹子山古道:北由石门乡至竹子山,以采竹为主要功能。
挑硫古道,由阳金公路至大油坑,为开采硫磺而开辟的古道。
鱼路古道:又称作金包里大路,由士林经擎天岗至金山,以运渔货为主要功能,目前除部分路段成为阳金公路,其他路段成为天母古道、绢丝瀑布古道等等。
鹿堀坪古道:由万里鹿堀坪至磺嘴山鞍部的翠翠谷。
富士古道:由万里富士坪至石梯岭,以牧牛为要主的功能。
大
屯溪古道由三芝北新庄经
小观音山到大屯山鞍部,为早期三芝居民运木炭往台北的交通要道。
台北至宜兰
宜兰地区(旧称
噶玛兰)在清乾隆晚年间,由吴沙等人开始移入后,汉人在当地逐渐发展,嘉庆年间且设立了
噶玛兰厅加以管理,当时更早开发的
台北盆地(属淡水厅)与
兰阳平原之间的交通往来日渐频繁,而台北宜兰之间的雪山山脉北段的主棱和支脉,即为淡兰之间古道的主要阻隔。
顺雪山山脉由东北至西南排列有:
淡兰古道:由
基隆暖暖经瑞芳、
双溪、贡寮至宜兰头城,为清代中期最重要的淡兰孔道,目前仍保存的段落又可分为金字碑古道(又称三貂岭古道)、隆岭古道和草岭古道。
北宜古道和淡兰便道:较淡兰古道晚开辟,但在清代中后期已成为交通要道,从台北分成
两路,一是由台北经深坑石碇往坪林,另一路由新店往坪林,最后越雪山山脉至宜兰礁溪。成为现今北宜公路的基础,宜兰境内的
跑马古道即这条古道所遗留的部分。
桶后越岭古道,为早期泰雅族人的移动路线,由
台北县乌来乡
孝义,至宜兰礁溪乡的小礁溪。
哈盆越岭古道,亦为早期泰维族人的移动路线,由乌来
福山经哈盆,到宜兰员山乡
横断雪山
雪山山脉及其插
天山以降的西线支脉由东北而西南成为桃、竹、苗境内的主的山脉,该地区的古道主要为泰雅族迁移的道路,部分在日本时代进一步开发成为警备道路。较著名的古道有:
巴福越岭古道(或称福巴越岭道):由到台北乌来福山到桃园
复兴乡巴陵,因拉拉山
神木的开发而成为热门登山路线。
角板山三星警备道,由桃园复兴到宜兰大同乡,大部分成为今天北横公路。
司马库斯古道:由新竹尖石乡的司马库斯部落到宜兰大同乡栖兰附近,高山湖泊
鸳鸯湖为中途重要景点。
喀霞罗古道:又称作石鹿古道,最早为泰维族人往来的通道,由
新竹县尖石乡到五峰乡,穿越雪山山脉支脉的喀霞罗大山。
出云稍来警备线,为日本时代所建道路,北起苗栗泰安乡,至
台中和平乡白冷,穿越雪山山脉尾棱,联络大安溪、大甲溪二河谷。
北坑溪古道:北起新竹五峰乡观雾附近,南至泰安乡
梅园与出云稍来警备线相连,穿越雪山支棱,为日本时代为镇压泰维族喀霞罗部而开的路线。
苗栗丘陵
苗栗西半部地区山势由南而北并排,虽山势不高,但各溪谷和海岸之间的来往受到阻隔,也因此在各山脉间形成许多往来的道路。其中较著名的有:
挑盐古道,由
铜锣乡至三义乡为清代汉人由海线运盐至内陆而开发的道路,
鸣凤古道,由
头屋乡至狮潭乡,穿越鸣凤山故得名,早期为赛夏族的来往通道,后由当地的客家人进一步开发。
虎头崁古道,由铜锣乡至通霄镇和
苑里镇,为清代商旅往来的通道。
南投地区
南投除东面倚中央山脉之外,中部有许多山脉丘陵纵横,
浊水溪及
巫溪的上游流贯其间,形成许多大小盆地谷地,各盆地之间以及与西部县市间逐渐形成各种道路,现因县内现代公路的开发,大多早期古道已不存,仅剩下少数山区片断。
水沙连古道:分南北两路,北路起南投草屯,南路起于集集,两路最后都到埔里,支线甚多,现大多成为台21线以及台14线(中潭快速公路)。仅少数路段保留成为登山路线。水沙连为南投
中部地区地区的古称,该山道为早期邵族、布农族所踩踏出的山径。
八番崎越岭古道:由台
中东势到南投埔里,为清中叶汉人移入
埔里盆地一带的道路,现大多为后现今的台21线取代,只剩下小部分山路保留。
埤亚南警备线,由仁爱乡惠孙林场一带至雾社,为日本时代为统治当地泰雅族人所筑道路。
横越海岸山脉
海岸山脉虽然高度最高只有一千余米,宽度仅十余公里至二十余公里,但绵延于东部花东海岸和花东纵谷之间,仍成为交通的阻碍,早期住在当地的阿美族人及卑南族人沿著其中的河谷来往,形成一条条通路,其后晚清吴光亮开辟山道穿越中央山脉至花东纵谷后,也曾进一步开辟贯通海岸山脉的道路。(即安通越岭古道)
海岸山脉由北至南主要的古道包括:
矶崎越岭步道,由花莲丰滨矶崎,到凤林镇
东富村,为阿美族人来往要道。
奇美古道,由花莲丰滨的大港口至瑞穗乡,为沿
秀姑峦溪下游峡谷形成的古道。
安通越岭古道:由台东长滨至花莲玉里,从原住民时代到日本时代一直是重要来往孔道,现成为观光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