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
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
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
基本概念
加息是中央银行或普通商业银行(包括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对现行的某种或某些利息率进行有目的的提高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某具体目标而做出的举措。
一般而言,加息的直接目的,是迫使商业银行以更贵的成本向中央银行借贷,进而迫使银行之间的拆借利息(例如银行隔夜拆息、银行同业拆息)提高,来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短期融资的成本,抑制恶意投机行为
加息不仅是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政治、社会因素多重作用下的产物,有时很可能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进行,而是迫于压力。
例如某国或某地区在本国(或本地)货币不断升值时进行减息,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增多,可以达到抑制货币升值的目的(这种行为要成功,还有很多前提),但是该国或该地区将面临新的物价上涨压力,不得不加息以平抑物价(若减息货币增多后物价将进一步上涨)。
行业影响
食品饮料行业:加息对食品饮料行业影响不大,因为消费对利率敏感度不高,行业的龙头公司资产负债率都很低,对啤酒行业影响稍微大一些。
家电行业:消费类,影响不大。
通讯行业:影响不大。但运营商在未来要上5G,资本支出较大,可能会有些影响。
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总体负债率不高,加息对行业整体影响不大。
旅游行业:整体影响不大。
商业零售行业:中国加息主要是为了抑制投资而不是消费,因此,加息对零售业影响不大。
农业:主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不高,属于国家扶持的行业。
电子行业:加息影响不大,因为该行业更多的是受全球景气周期的影响,相对而言受汇率影响更大。
航空业:加息对航空业的影响主要是心理的影响,负债率高,但国内航空公司主要是借的外债,对国外利率的敏感度更高。客座率油价、汇率、利率是影响航空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其中客座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油价,加息对航空公司业绩的影响有限。
石化行业:石化行业目前需求依然旺盛,相对于加息,国际油价的影响更大,若油价保持在高水平,石化行业的盈利仍会很可观。
房地产行业:负债率极高,加息对其影响大。
主要影响
一般而言,加息带来的影响包括:
股票市场不景气(股市下跌,但也有小幅上涨的趋势)
■在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情况下可能缓解通货膨胀
■ 民众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工商企业减少投资
■ 刺激本国或本地货币的升值
■ 减缓本国或本地的经济增长速度
特殊情况:
■ 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出现反而加剧通货膨胀
■如果经济结构性的失衡存在,那么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主要表现是消费品市场价格不降而资产价格飙升。
■ 存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可能加剧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而增加货币供应。
然而,加息的整体效果通常不能迅速反映出来,因为涉及到整个经济体系,或者说金融体系联动机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结果来。
2011年加息
表格统计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最新调整表(最新)
主要背景
年味未尽,中国央行在春节“黄金周”最后一个晚上急急出手,启动2011年第一次加息,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上调日期更紧随在次日,亦即兔年的第一个交易日。银根收缩一步紧似一步,专家预计,近期将是年内政策紧缩最严厉的时期。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8日晚间就此接受专访时表示,此次加息后,全年政策紧缩框架更加明朗,近期有三大因素促成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缩:
其一,1月份信贷增长可能依然较快,加息有助信贷资金更好配置。尽管信贷调控声紧,但实体经济对信贷的需求旺盛仍是事实,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慧勇曾预计1月份内地信贷投放可能突破1.2万亿元人民币。
其二,1月份物价可能因气候及春节因素等攀上新高。“稳物价”的迫切性在中国2011年宏观调控中已是“更加突出”,中国央行更将其列于年内金融宏调四大任务之首。
其三,境外商品价格近期持续上涨。国内春节安乐祥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仍是风云涌动,以谷物为首都国际农产品市场继续走强;原油等尽管经历了持续上涨有所回落,但预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未来仍将逞强,给国内带来的通胀压力不可小视。
可见,全年货币政策紧缩的框架已基本明朗:中国经济2010年四季度保持了9.8%的强劲增势,中国当局调控利器“投鼠”不必“忌器”,可直指通胀和房地产市场
巴曙松预计,1、2月份,或是全年物价高点,与此对应,房地产政策、货币政策等的调控力度将是“全年最严厉的时期”。
有分析人士称,加息并不会替代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2月份还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细读央行春节前发布的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详细阐述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中指明将“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来衡量融资规模,意味着调控剑指之处,不再是单一的“人民币贷款”,更包括企业债券、股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等,银根紧缩将多面出击。
调控措施密集出台,亦引发市场紧张情绪。不过对物价情势及紧缩政策后续,业内则不乏乐观预期。巴曙松说,近期PMI(采购经理指数)等开始回落,显示物价在总需求推动下持续攀升的动力不足。
他预计,物价或在近期达至年内高点,之后随着物价压力的逐步降低,紧缩政策对市场的冲击力度将减弱。
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傍晚发布公告,决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调整后,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息达到3.25%,一年期贷款利息达到6.31%。这是央行第二次加息,也是第四次加息。与上次2月8日晚间突然宣布加息一样,此次加息操作也选择在假期结束、工作日开始之际,市场消化空间有限。
主要原因
1.经济下滑风险较前期有所减弱,对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是央行选择此时加息的重要原因。
2010年以来,关于加息与否的争论事实上一直不曾间断,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物价持续走高,屡破3%的警戒线。我国从2 月份开始即进入负利率通道。随着近几个月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负利率逐步加深,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尽管负利率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加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对于经济下滑风险的担忧却成为了阻碍加息推出的重要理由。由于担心投资和出口两大增长引擎受到重创,市场上一度弥漫着对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因此加息的推出也变得慎之又慎!
然而,从近期的数据来看,市场前期显然在一定层面上夸大了中国经济下滑的风险,当前经济的下滑仍然是来自于基数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并未表现出严重恶化的迹象,“硬着陆”的风险基本已经消除。
此次加息选择在周四经济数据公布前说明当前经济新的变化,按照2010年央行对货币政策把握好四大目标平衡点的基调,很可能三季度GDP 数据出现好转,而通胀压力可能更加明显,因此,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采取加息行为,从这次加息的目的来看,更多的是调控通胀预期。据此,我们预测三季度GDP 增速将有可能达到9.5%左右,我们继续维持CPI3.6%的判断。
2.加息致房地产行业再度承压,房地产调控效果有望进一步强化。
自房地产新政实施以来,市场各方对未来政策的走势及其调控效果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从最近房地产市场所呈现的情况来看,其表现远未及政府层面的初衷,尤其是前期房价尚未松动,成交量却大幅回暖的势头无疑又进一步刺痛了政府层面的神经,从而更加强化了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中国各部委相继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组合拳”之后,加息必将使房地产行业再度承压,房地产调控效果有望进一步强化。
3.加息对A 股市场负面影响有限,市场进入短期调整
这次加息出乎市场预期,因此短期A 股市场会受到负面影响,近期A 股市场在连续上涨后,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有效调整,因此,这次加息一定程度上将促进调整的到来,2800 点附近将支撑。但我们不认为此次加息宣告加息周期的到来,国内外息差以及国内经济均是央行采取加息时所要权衡的,这几方面并不构成目前加息通道的形成,我们对四季度市场仍然持乐观态度。
加息对周期类板块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银行、地产,但这次加息相对银行存贷款结构而言负面影响不大,同时,一次加息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虽然如果市场上形成对加息通道的一致预期,会对周期类盈利预期产生趋势性下调压力,但是我们认为这种一致预期较难形成,同时目前这些板块的反弹源自估值修复的自发性动力,受盈利预期影响较小。
由于短期市场难免出现调整走势,同时,调整也为近期踏空风格转换的投资者带来了机会。因此,近期已有获利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先落袋为安,等调整完成再进入,也可以选择继续持有蓝筹股等待调整结束。
相关影响
利率持续加息缓解负利率
2010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次加息,分析人士认为,持续加息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我国居民储户的负利率状况,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抬升了企业融资成本和房贷者的还款压力。
以此次加息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3%、当前物价指数4.9%为计,较直观的计算,目前储户实际利率水平在负的2%左右,这意味着储户一万元的定期存款存满一年损失200元。加息之后,无疑将缓解负利率水平,进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居民财富缩水压力。
企业给运营带来不小压力
“但必须看到,持续加息会加大企业的还款压力,在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上涨的同时,如果融资成本也有所抬升,将不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说。
专家认为,由于美元维持走弱态势不改,未来原油、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震荡,同时,国内随着春节之后开工率的不断提高,投资消费逐步走强,PPI涨幅上半年仍将维持在高位,这给企业运营带来不小压力。
楼市百万商贷月还款增119元
持续加息将带来房贷利率的提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购房者的还贷压力。以20年期100万元等额本息还款商业贷款为例,此次加息后,每月还款额将增加119元。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央行加息是必然的趋势,信贷政策收紧对楼市的刺激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在多政策下房价或下降。
加息对房地产市场有直接影响。加息叠加效应逐渐明显,过去一年来已经加息多次,虽然前几次加息的直接影响都不明显,但是逐渐将出现叠加效应,特别是贷款优惠利率的取消,给市场的影响将逐渐由量变到质变。
此外,政策叠加效应逐渐明显,相比严格的限购措施,目前支持购房者依然入市的主要原因就是通货膨胀及货币供应多,无更好的投资渠道。相比限购,加息将使得投资成本非常明显的上涨,而且贷款的难度也更增加。
股市影响不大仍将维持震荡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由于蓝筹股估值偏低,对此次负面消息应会有防御作用。他认为,央行的加息次数将会视经济运行的情况而定,不过随着加息次数的增加,对市场的叠加效应会越来越大。但是李大霄强调,股市运行的格局仍将会是震荡偏强。
银河证券策略研究总监秦晓斌表示,此次加息不会对股市有太大影响,也不会导致大幅下跌,不出意料,4月6日的走势仍将维持震荡。
对于加息的时点,赵锡军认为与通常采用的周五收盘后加息差别并不大。赵锡军分析,周五加息主要是为避免对股市产生过度的影响,有两天的缓冲期。而本次加息的目的并不是针对股市,而是针对通胀预期和流动性的管理。所以,在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加息,可以更明确本次加息的作用,使市场积极理解。
未来预测
6月份可能再次加息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表示,央行宣布加息,第一意味着3月份通胀有可能创新高,达到5.2%的水平。第二是表示央行货币政策正在回归政策状态,逐步结束“负利率”时代。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在3.5%的水平是保持货币政策中性,预计再经过一次加息即可以达到。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央行此次加息意在应对重新高企的通胀水平,预计6月初还会再加一次。汪涛表示,按照最近几周食品价格走势的分析,3月CPI很可能上升到5.5%的高位,并且5%的水平仍会持续数月。为应对通胀,央行在6月份很可能再度加息。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继续维持年初以来给出的预期,即到年末,以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衡量的基准利率将上调至3.75%-4.00%。也就是说,剔除本次加息后,未来还有2-3次加息。
历次加息
当地时间2023年5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到5%至5.2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
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2010年10月20日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2007年12月20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07年9月15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
2007年8月22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2007年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2007年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
2007年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
2006年8月1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
2006年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
2005年3月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一路下跌中的沪综指继续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
1993年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
1993年5月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多国加息
2023年6月22日,瑞士央行、英国央行、土耳其央行、挪威央行宣布加息。
2023年7月27日消息,科威特央行将贴现率上调25个基点至4.25%,阿联酋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
2023年7月27日消息,阿联酋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
2023年7月27日,欧洲中央银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25个基点。欧洲央行当天发布公告显示,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至4.25%、4.5%、3.75%。
自2022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以来,欧洲央行已连续9次加息,共计加息425个基点。
当地时间2023年8月3日,埃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加息1%,存款利率提升至19.25%,贷款利率提升至20.25%。
2023年8月14日,阿根廷中央银行宣布加息210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由97%上调至118%。这是阿根廷央行2023年第5次加息。
2023年8月17日,挪威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以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4日,欧洲央行管委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再加息25个基点。三项主要利率中再融资利率升至4.50%,边际借贷利率为4.75%,存款机制利率为4%。这是欧洲央行自2022年7月以来的第10次加息。
2023年10月26日,菲律宾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6.5%。
2023年11月7日,澳大利亚央行现金利率目标从4.1%上调25基点至4.35%,为6月以来首次加息,创2011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当地时间2024年3月6日,埃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临时会议上决定,将隔夜存贷款利率和央行主要操作利率分别上调600个基点。上调后的隔夜存贷款利率分别为27.25%和28.25%,主要操作利率为27.75%。埃及央行同时宣布,将允许埃镑根据市场机制公平定价。
2024年3月26日,尼日利亚央行宣布其主要货币政策利率将从22.75%上调至24.75%,这是继2月份加息400个基点后连续第二次加息。
2024年7月,日本央行宣布加息, 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25%。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6日,巴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将该国基准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至11.25%。
暂停加息
当地时间2023年7月,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即澳央行宣布暂停加息,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1%,基准利率保持在201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澳央行第二次暂停加息。
利息变动
加息展望
近日央行公告称,将发行70亿3月期央票,并重启3年期央票,发行额度200亿。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市场资金的紧张情况有所缓解,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
央行在周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了100亿一年期央票并进行了900亿的正回购
数据显示,10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3770亿元,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1480亿元,而10月份第一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1390亿元。此前12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超过5000亿元。
“央行目前的公开市场操作已经不是以回笼为主,而是通过公开市场的操作,来维持资金面的一个平稳”,徐虹说道,“目前市场进入一个观察期,9月份的CPI(消费物价)也不会下降得特别快,但是4季度相比之前应该会有一个整体的回落。10月份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有关专家指出,央票重启3年期央票意味着货币政策继续从紧的概率不是很大,加息预期也明显弱化,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现状。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1 07:18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