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的对称是“
收益支出”或者“成本支出”。是指企业为取得
长期资产而发生的支出。或为了取得为一个以上
会计期间提供效益的财产或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该项支出发生时,都应予以本金化,先记入适当的
资产帐户,然后
再按各期受益程度转作费用。资本支出通常包括
固定资产增置及改造支出。这些支出的目的不是维持其原有的
服务能力,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未来效益。它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加未来效益:(1) 延长固定资产的寿命。(2) 增加固定资产剩余年限每年提供服务的数量。(3) 提高固定资产剩余年限每年提供服务的质量。由于以上支出可以使固定资产提供更大的未来效益,因而也应和固定资产的
原始成本一样,先列入投资,再依据各年度的受益情况进行分配。在会计实务中正确区分现期支出和资本支出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计算各期的损益和正确反映长期资产的价值。
2、“资本支出”即
长期资金投入的增加,即购置更新长期资产的支出,减去无息长期负债的增加。购置长期
资产支出的一部分资金可以由无息长期负债提供。所以这里的“资本支出”是一个增量的概念。
“
收益性支出”的对称。是指
企业单位发生、其效益及于两个或两个以上
会计年度的各项支出,包括构成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的支出。例如,购置
运输设备的支出,由于运输设备能使用于几个年度,其支出应记入“固定资产”科目。运输设备的支出,按其损耗程度,通过计提折旧分年摊入各年成本、费用。这个
会计处理方法,称为折旧或摊销。把支出记作资产的办法,称为资本化。资本性支出不同于
收益性支出,前者由各受益年度的
营业收入分摊负担,后者全部由当年营业收入补偿。区分
资本性支出和营业性支出,是为了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和正确计算各年损益。如把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结果是少计了资产价值,多计了当年费用,虚减当年利润;反之,则多计了资产价值,少计了当年费用,虚增当年利润。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会计处理,有时把小于一定金额的资本性支出,也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