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灭南燕之战,是指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
刘裕率军攻克
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 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攻之的方略,将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心相结合,稳扎稳打,掌握主动,一举获胜。
战争简介
东晋元兴二年(404),
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
桓玄。次年,拥戴
晋安帝复位,控制
东晋朝政。
南燕主
慕容超见
东晋内乱,从
义熙二年(406)起,多次派兵袭扰东晋边境,南下攻掠
淮北。
彭城(今
江苏徐州)以南晋民,纷纷筑堡自卫,抗击
南燕军。时
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
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
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
刘裕为抗击
南燕,外扬声威,遂欲挂帅北伐。时朝臣多劝阻,
刘裕不从。五年四月,自
建康(今
南京)出发,率舟师溯
淮水入
泗水。五月,
东晋军至下邳(今
江苏邳州市南
古邳镇),留下船舰、辎重,步行至琅邪(今
山东临沂北)。所过皆筑城,留兵守卫,以防
南燕骑兵袭后。
刘裕拟择捷径,自琅邪经莒县(今属
山东),越大岘(今沂山)直趋临朐(今属
山东)、广固。大岘山高70丈,周围20里,上有穆陵关,峻狭仅容一车通过,号称“齐南天险”。
刘裕部下担心
南燕军控扼大岘,或坚壁清野,则此行不仅无功,且将不能自归。
刘裕认为,
慕容超等贪婪,无深谋远虑,必不能守险清野。遂督兵急进。六年二月初五,
刘裕下令四面攻城,燕军难以抵御,开城
投降。
慕容超仅率数十骑突围,结果遭擒,被杀于
建康。
南燕亡。
战争经过
晋义熙五年(
南燕太上五年,409年)四月至次年二月,
东晋中军将军
刘裕率军攻克燕都广固(今
山东青州西北)灭亡
南燕的著名战争。
义熙五年正月,南燕帝
慕容超嫌宫廷乐师不够,欲对
东晋用兵掠取。二月,
慕容超轻启边衅,进击
东晋宿豫(今
江苏宿迁东南),掠走百姓2500人。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于四月自建康(今
南京)率舟师溯淮水入泗水。
五月,进抵下邳(今
江苏睢宁西北),留船舰、辎重,改由陆路进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为防南燕以奇兵断其后,所过皆筑城垒,留兵防守。南燕鲜卑人恃勇轻敌,对晋军进入其境不以为虑。
慕容超没有采纳征虏将军
公孙五楼“凭据大岘山(今
山东沂山)之险,使晋军不能深入”或“坚壁清野”、“断晋粮道”之良策。
六月,
刘裕未遇抵抗,过莒县(今属
山东),越大岘山。南燕主
慕容超先遣
公孙五楼、贺赖卢及左将军段晖等,率步、骑兵5万进据临朐(今属山东)。
慕容超得知晋兵已过大
岘山,自率步骑4万继后。燕军至临朐,
慕容超派
公孙五楼率骑前出,控制临朐城南的巨蔑水(今
山东弥河)。与晋军前锋
孟龙符遭遇,
公孙五楼战败退走。
刘裕以战车4000辆分左右翼,兵、车相间,骑兵在后,向前推进。晋军进抵临朐南,
慕容超派精骑前后夹击。两军力战,胜负未决,
刘裕采纳
参军胡藩之策,遣胡藩及谘议参军
檀韶、
建威将军向弥率军绕至燕军之后,乘虚攻克临朐。
慕容超单骑逃往城南左将军段晖营中。
刘裕纵兵追击,大败燕军,
段晖等十余将被斩。
慕容超逃还广固。
刘裕乘胜追击北上,攻克广固外城。
慕容超退守内城。
刘裕筑围困之,招降纳叛,争取民
心,并就地取粮养战。
慕容超被困于广固内城,先后遣
尚书郎张钢、尚书令韩范,驰往后秦求援。七月,后秦主姚兴派卫将军姚强率步、骑兵l万,与
洛阳(
河南洛阳东北)守将姚绍汇合,统兵共救
南燕。并遣使向
刘裕宣称,
后秦以10万兵屯
洛阳,若晋军不还,当长驱而进。
刘裕识破
姚兴虚张声势,不为所动。不久,姚兴被夏主刘勃勃击败于贰城(今陕西黄陵西北),遂令姚强撤周长安(今西安西北)。
慕容超久困于广固,不见
后秦援兵,欲割大岘山以南与
东晋为条件,称藩于东晋,
刘裕不允。
南燕大臣张华、封恺、
封融及
尚书张俊相继降晋。
九月,
刘裕截获为借兵去
后秦的韩范,使其绕城而行,以示后秦救兵无望,城内
南燕守军惊恐。十月,燕臣张纲被俘,晋军制成飞楼、冲车等各种攻城器具,加强攻防能力。
六年二月,
南燕贺赖卢、
公孙五楼率军挖地道出击晋军,被击败,退回内城。
刘裕乘机四面攻城,
南燕尚书悦寿打开城门迎降,晋军攻入广固内城。慕容超率数十骑突围而走,被晋军追获,送至
建康斩首,
南燕亡。
双方作战策划
东晋刘裕鉴于
南燕于二月两次入袭东晋北部边境,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权威,便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三月,上表
晋安帝请求兴师击灭南燕。朝中大臣廷议均认为不可,唯有左仆射
孟昶、车骑司马谢裕、
参军藏熹极力赞成北伐。
刘裕决心坚定,并谋划以水军、
车兵、步兵、骑兵联合作战,一举击败燕军。
南燕在得知
东晋大军来攻之前,桂林王太尉
慕容镇等极力主张先击北魏,以雪国耻;但南燕主
慕容超和征虏将军
公孙五楼则主张南下袭晋。当得知
东晋大军北攻的消息后,
南燕主
慕容超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公孙五楼建议说:“吴兵轻敏果敢,利在速战,不应与其正面交锋,应据守大岘,阻敌深入境内,以拖延时日,沮丧敌之锐气,然后选拔精锐骑兵2000,沿海岸南下,切断敌军粮道,另以
段晖率
兖州军沿着山路东走,腹背夹击,此为上策;命各地郡守依险固守,坚壁清野,毁掉庄稼,使敌人无粮可取,其大军在外,求战不能,食尽兵疲,旬月之间即可获胜,此为中策。放纵敌人越过大岘,出城迎战,此为下策。”
慕容超拒绝采纳
公孙五楼上策和中策的建议。他主张放纵敌人越过大岘山,再行歼灭。太尉桂林王
慕容镇也劝谏,不宜纵敌入岘,自贻窘逼。阻守大岘,才是上策。
慕容超仍不听从。
慕容镇退朝后对将军韩谆叹息说,陛下既不同意出大岘迎敌,又不准坚壁清野,放敌深入腹心地区,坐以待围,我们必将国灭身亡。
慕容超听到后,大怒,竞将
慕容镇下狱。
慕容超决心采取收莒城、梁父之军,固守京都广固(今
山东淄博东)、纵敌入岘来攻的战略。东晋义熙五年四月十一日,
刘裕率军10多万,自建康出发,从水路过长江,自淮水入泗水北进。五月进至下邳(今
江苏邳县西南),留下船舰、辎重,由陆路进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所过之地构筑城堡,分兵留守,以防备
南燕骑兵的突袭和被切断后路。
琅邪已为燕境,在晋军到达之前,
南燕主已将莒城和梁父的守军调走。由琅邪至燕都广固有三条通道:一是沿
沂水北上,经东莞(今
山东沂水),越过大岘山(今山东沂水北),直捣临朐(今山东临朐)、广固,此为捷径,但大岘山险峻,山高70余丈,周围20多里,山上有穆陵关,通道仅能容纳一轨(一辆车的宽度),称“齐南天险”;二是由东北经过莒城、东武(今山东诸城)入潍水北进,再折向西走,进击广固,此路迂远,耗费时日;三是由西北越泗水经梁父,转向东北逼近广固,此路山路太长,行军运输均很困难。但
刘裕却欲从此路进军。此时,部将向
刘裕建议说“燕人若塞大岘山之险,或坚壁清野,大军深入,不唯无功,将不能自归。”
刘裕则胸有成竹地说:“吾虑之熟矣。鲜卑贪婪,没有深谋远虑。谓我孤军远入,不能持久;不过进据临朐,退守广固,必不能守险清野,敢为诸君保之。”
刘裕率军经过大山见,不见燕军出战,异常高兴。部将询问原因,
刘裕说:“我大军已过大岘险关,士有必死的信念,田里到处是庄稼,我已无断粮之忧,敌人已在我掌握之中。”
六月十二日,
刘裕军至东莞。此时,
慕容超派
公孙五楼、辅国将军
贺赖卢、左将军
段晖率步骑5万,屯于临朐,当听到晋军已越过大
岘山,又亲率步骑兵5万增援临朐。临朐在大
岘山的西北,为广固南面的屏障,距城西40里有巨蔑水。
慕容超遂令
公孙五楼进据巨蔑水,但晋军前锋
龙骧将军孟龙符也已到达巨蔑水边。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南燕军被晋军击败退走。晋军占据了巨蔑水后,
刘裕以兵车4000乘分为左右两翼,双车并行,继续前进。当晋军进至临朐城南,距城只剩数里,
慕容超突然以万余骑兵前后夹击晋军。
刘裕急令兖州剌史刘藩、并州刺史
刘道怜、咨议
参军刘敬宣、陶延寿,
参军刘怀玉、慎仲道、索邈等部,奋力迎击,双方战至半日,仍未分胜负。此时,
刘裕参军
胡藩向刘裕建议说:“燕军全部出动,临朐城中留守兵力必然薄弱,愿以奇兵从间道攻取该城,此
韩信所以破赵也。”
刘裕欣然应允,立即派
胡藩、咨议
参军檀韶、
建威将军向弥率部暗中出燕军之后,直攻临朐;同时扬言晋后续大军已由海上而来。向弥部首先登城,攻克临朐。
慕容超大惊,自城中单骑逃出,奔于城南段晖军。
刘裕乘胜猛击燕军,燕军大败,刘裕军斩
南燕大将军
段晖等10多人。
慕容超败回广固,晋军奋力追击,进抵
广固城下。六月十九日,晋军攻占了广固外城,收集部众退守保内城。
刘裕军筑长围,高3丈,并挖堑3重,以做久困之计。同时,广泛招抚
投降的燕军吏,选贤任能,华夷均甚喜悦,并利用齐地的粮食补给军队,停止了从南方的运送,使晋军更加主动。
慕容超被困,形势危急,便赦免了其桂林王
慕容镇,并决定派
尚书郎张纲向
后秦求救。此时,
慕容镇向
慕容超建议说:“今陛下亲率六师,战败而还,群臣离心,士民丧气。现秦正与大夏交战,恐不暇分兵救人。散卒还者尚有数万,朝廷拿出全部金银财宝赏赐全军,更决一战。若天命助我,必能破敌;如其不然,死亦为美。”司徒乐浪王
慕容惠则认为,晋军乘胜,气势百倍,我以败军之卒出击,将难以取胜。秦虽与大夏交战,但不足为虑。且秦“与我分据中原,势如唇齿,安得不来相救!但不遣大臣,则不能得重兵,
尚书令韩范为燕、秦所重,宜遣乞师。”
慕容超便派韩范前往。
七月,南燕
尚书垣尊、京兆太守垣苗越城而出,
投降于晋军。随即向
刘裕建议说,张纲善制攻城器械,如若擒获张纲,广固必能攻拔。不久,张纲被晋太山太守申宣俘获,送至
刘裕军营。
刘裕让张纲登上楼车,命张纲向城中喊话,声言“后秦军队已被夏军击败,没有援军到来。”
广固城内军民得此消息,深为惊恐,加之,每当江南派使者和援军的到达,
刘裕便于夜间秘密派兵迎接,第2天,则大张旗鼓而进,以虚张声势,恫吓燕军,对
南燕军起了不小的威慑作用。北方地区的民众每天背负粮食前来归附
刘裕军的不下1000多人,燕右仆射张华、中丞封恺均为刘裕所俘。
慕容超见大势危急,便向晋请求以割让大岘以南为条件,称臣于晋,遭
刘裕拒绝。
后秦主
姚兴所派使者至
刘裕军营,对刘裕威吓说:“慕容氏相与邻好,今晋攻之急,秦已遣铁骑10万屯
洛阳;晋军不还,当长驱而进。”
刘裕听后,正告
后秦使者说,你回去告诉
姚兴,我灭燕之后,休兵3年,即夺取
洛阳、
关中地区。如若你们愿意现在前来送死,便请速来!刘裕
参军刘穆之听到刘裕如此答复后秦使者,深为不解。认为,这非但不能威吓敌人,相反会将其激怒,一旦广固不能攻拔,
后秦大军又至,将造成严重后果。
刘裕对
刘穆之解释说:“兵贵神速,若秦能救燕,必然封锁消息,决不会先派人向我警告。
后秦此举,在于虚声恫吓。我军多年未大举北征,秦见我攻燕,必深为震惊,忙于自保,哪有力量援救他人。”情况正如
刘裕的判断,此时,正是
后秦主
姚兴与夏主
赫连勃勃大战于贰城之时,无力出大军援救
南燕。九月,
南燕尚书张俊、韩范不但未从
后秦搬来救兵,反而先后降于
刘裕军。
南燕人素来敬重韩范,
刘裕便让他绕城宣示燕人,他已降晋,燕军更加沮丧。
战争结果
十月,张纲为
刘裕军所造攻城器具完毕,“设备奇巧,飞楼木幔之属,莫不毕备。城上火石弓矢,无所用之”。晋军由于拥有了良好的攻城器械,杀伤燕军日众,加之燕军被困已久,城中粮食将尽,燕军吏纷纷越城降晋。
尚书悦寿认为燕“独守穷城,绝望外援。”虽然将军
公孙五楼、贺赖卢曾挖掘地道,率众出城袭击晋兵,但无法破敌,故劝告
慕容超降服。但
慕容超说:“吾宁奋剑而死,不能衔璧而生!”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二月初五,
刘裕命率军攻城,
悦寿开启城门放入晋军,慕容超率数十骑突围而逃,被晋军生俘,送至建康斩首。至此,
刘裕围攻广固8个月之久,才将
南燕灭亡。
刘裕进入广固城中,欲将城中的男子全部坑杀,将他们的妻女赏给将士,后经韩范劝止,只将燕王公以下3000人处死。
作战双方评价
刘裕的战略胜于燕军一筹
刘裕在击灭
南燕的作战中,最高明的战略指导是善于从敌我双方
政治、
经济、
自然地理等诸多方面权衡优劣,做出相应的作战决策。比如
刘裕从分析燕人“不知远计,近利掠获”的心理状态中,定下了越大岘险山、直冲燕军京师的战略;针对燕军骑兵众多、机动和突击力强,长于平原作战的特点,采取以车战为主,配合以步、骑兵制胜的方针。既以车阵阻挡了骑兵的冲击锋锐,又发挥了车兵、步兵以弓箭矢石与长矛杀伤敌人的威力。使车战这种已从战国之后很少再成为战场的主要作战形式,又于特定的环境中,重新显示了它的异彩,体现了古代兵法“兵无常形、水无常势”的用兵法则。在深入燕境之后,
刘裕便采取了以军事打击为主与
政治上分化瓦解相结合的方针。他一方面安抚百姓;一方面招降燕军官吏,使
南燕的一些重要大臣、将吏不断投向晋军,每日归附的百姓也多达千人以上。这使燕军的士气受到严重的打击,军无斗志,人心思降,终于使自称拥有“铁骑万乘”的
南燕君主
慕容超,成了坐困孤城束手待毙的孤家寡人。
慕容超愚笨无能
慕容超愚笨无能,缺乏应有的战略远见,也是促成晋军获胜难得的客观因素。
南燕并非没有谋臣战将,像征虏将军
公孙五楼、桂林王
慕容镇、将军贺赖卢等都曾极力向燕主
慕容超提出过颇为高明的战略决策,但均被慕容超弃之不用。若
南燕能够按照
公孙五楼提出的扼守大岘,阻敌深入,精骑沿海南下,切断晋军粮道,再以骑兵两面夹击的作战方针行动,那么
东晋能否如此顺利地击灭南燕,无疑又当别论。由此看来,从相对意义上讲,
慕容超弃险不守,纵敌入岘,固守京城广固,将腹心要害地区拱于让于晋军错误的作战指导,几乎成了
南燕战败偶发的决定性因素。
战争影响
东晋王朝进击
南燕的作战,历经10个月之久,终于将南燕灭亡,为推进北方地区的统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东晋灭燕顺应了历史要求统一的发展趋势
南燕王朝,本为后燕分裂出来的一个小的割据势力,其统治的地区仅为今
山东济南以东,枣庄以北至渤海之滨,在
东晋十六国后期为一区区小国。它既无开明的
政治措施,又不发展社会
经济,只有封闭式的割据统治与压榨。北中国的百姓早已对这种割据分裂,兵连祸结的混乱局面,恨之欲绝。特别是原来从北方随
东晋东迁的吏民,更怀有热切统一北方、回归故里的愿望。故而,
东晋兴师北伐,适应了当时人民的要求,使晋师所到之处,呈现出一片“华夷大悦”的局面。这便成为
东晋制胜
政治上独有的优势。
雄厚的战争实力是东晋获胜的另一重要因素
东晋王朝,自定都江南以来,虽内乱不已,多次发生过大小规模不等的战争,但基本上维持着一统江山,远远不像北方多国纷争,兵祸蜂起,社会
经济受到严重摧残的凋敝残破局面。
刘裕当政后,采取了减轻
赋税、发展生产的措施,加上江南的自然
经济地理条件,使
东晋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训练和征调了强大的车、步、水、骑等大量军队。这支军队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明显地优于
南燕军,为战胜南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