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拼音:guàn jūn,注音:ㄍㄨㄢˋ ㄐㄩㄣ)是一个
汉语词汇,古指一军之首,最高统帅之意,后引申泛指体育、文化、艺术表演等竞技比赛中的第一名。出自于 《史记 项羽本纪》《史记·黥布列传》。
宋·
司马光《赐殿前都指挥安武节度使郝质不允诏》:“卿以沉勇冠军,忠厚许国。”
韦君宜《似水流年·一个炼铁厂的历史》:“不要说在全国,就是在全县里我们也并没有夺得冠军。”
唐·
元稹《姚文寿
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制》:“可冠军大将军,行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封赐如故。”
据《汉书--霍去病传》,
霍去病就以战功官拜
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代以后,战功卓著的武将,也都采用了冠军为
官衔。从魏晋迄南北朝各代,都设有“冠军将军”,唐朝也设有“
冠军大将军”的官衔。直到清朝,护卫帝王的
銮仪卫及
旗手卫的首领,也称为“
冠军使”。
至于亚军,由于亚是次一等的意思,也就是低于冠军的
优胜者。在古代,有“亚圣”、“
亚父”诸称。学者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史记--项羽本记》中有:“亚父南向坐,亚父者,
范增也。”这是因为项羽很尊敬范增,把范增认作仅次于生父的长者。
“季军”,指名次低于冠军、亚军的优胜者,是指竞赛的第3名。在我国的
旧历中,春季的3个月分别叫
孟春、
仲春和
季春。
殿军,原指军队行军走到最后面的部队。《晋书--王坦之传》:“孟反,
范燮,殿军后入。”后引伸用于体育比赛及考试等,指竞赛的最后一名。
现代汉语中,殿军一词已经被约定俗成,取殿军为三军之后的意思,将其意思更改为冠军、亚军及季军之后的第四名。
1. 比赛中前五名分别是:1:冠军 ;2:亚军;3:季军 ;4:殿军; 5:瑙军
2. 冠军赛
3. 锦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