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菜(Hebei cuisine),即河北菜。冀菜包括三大流派:以
张家口、承德为代表的京北风味菜 ,以
唐山、
秦皇岛为代表的京东风味菜和以
保定、
石家庄、
邢台、
衡水、
邯郸等为代表的京南风味菜。经典冀菜有:
李家狮子头、
烹虾段、
荷包里脊、
鸡里蹦、
炒代蟹、
锅包肘子、
总督豆腐、
阳春白雪、
李鸿章烩菜、
桂花鱼翅等。
自然环境造就饮食的基础,
人文环境造就饮食的性格,而
河北美食就是由这两大要素共同造就的。河北省
地貌类型繁多,物产丰饶,如赵州
雪梨、
深州蜜桃、迁西板栗、
宣化葡萄、
兴隆红果、
望都辣椒、
玉田菘菜、承德
鹿肉、承德杏仁、迁安香菇等等,这些自然的馈赠是冀菜形成的基础。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960年的秦至唐代,其间历时1200多年,河北饮食文化在前期形成初步
文化模式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河北饮食文化承上启下,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财富,为后来河北饮食文化迈向成熟开辟了道路。
西汉时期,冀菜烹饪原料大量引进。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族与
少数民族的交往,许多西域的烹饪原料传入了
中原地区,如苜蓿、胡瓜、
胡豆、胡椒、
胡麻、胡桃、胡萝等。胡瓜引进后率先种植的是河北一带,黄瓜这种蔬菜登上
宫廷菜,河北为最。黄瓜入馔,在河北由来以久。河北现有
黄瓜宴,即整桌的菜均用黄瓜为主要原料制成。
这一时期,调味品和传热媒介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
动物油的基础上,开始使用
植物油,如
豆油、
麻油、
黄酱等登上了
灶台。相传河北古菜霸王肉,即是用植物油炸制而成的。植物油的使用,使菜肴的味道、色泽、质地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冀菜的发展起了
促进作用。同时,当时做菜已开始使用糊和浆,是使菜质外焦里嫩的初级阶段。
公元319年,
羯族人
石勒建立
后赵王朝,建都
襄国(今河北
邢台),颁布法令禁说“胡”字。一次在御赐午膳上,石勒为了考验汉族官员是否忠诚于他,就指着一盘用胡瓜制成的菜肴问郡守樊坦:“知此物何名乎。”樊坦是个老儒生,对胡瓜当然不陌生,但又不敢直言“胡”字,他灵机一动,以诗代答:“柴案佳肴,
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黄瓜之名由此而来。河北还有
黄瓜宴之说。即整桌的菜均用黄瓜为主要原料制成。可见,黄瓜入馔,在河北由来以久。
隋开皇六年在真定(现正定)龙腾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今
隆兴寺),唐时改称龙兴寺,
素食文化兴起。当时豆腐、豆油等素食原料已广泛使用,名菜“
张记炸豆腐”(即“
炸佛手”)深受食客欢迎。传说罗汉斋是该寺里的一桌斋席,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正定曾经品尝过,致使
大佛寺的罗汉斋席成为当时很有名气的一大流派。
据《真定县志》载:优肆娼门,酒炉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极为繁丽。”这是对当时繁荣景象的写照。河北传统菜“
崩肝”、“热切丸子”、“敬德访白袍”等就是当时有名的菜肴,流传发展至今。“崩肝”一菜以黄
牛肝为主要原料,经煮制切丝、
煸炒、装盆切制而成的一道热制凉吃的菜肴,其工艺在当时看已颇为复杂;“敬德访白袍”一菜是以海参、
玉兰片为原料烧制而成,不仅原料高档,而且工艺复杂。这两个菜代表了河北当时的烹饪技术水平。
唐朝时的冀菜原料的使用上非常广泛。在配菜、菜肴的营养及调味上也颇为讲究。这一时期,筵席的进餐形式也有了改革,席面从席地而坐发展为凭案而食。而上菜程序上讲究“凡点索食次,大要及时,如欲速饱,则
前重后轻。如欲迟饱,则前轻
后重。”这种上菜的程序还在酒席上沿用。
由此可以看出,唐朝时期冀菜,烹调方法更加多样,刀工技术又有了发展、烹饪原料
丰富多彩,菜肴的味、质地又有了突破性的提高,筵席形式有了改进。
锅爆肘子外焦里嫩,香而不腻,受人喜爱。最早烧制这道菜的师傅,是清朝
同治年间的御厨——
高阳县赵官佐的王老昆。
特点: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香而不腻,便于携带。如配上
大葱、
面酱吃,更是别有风味。
卤煮之前,将鸡洗净,一翅插入口腔,使头部弯回,另一翅折叠,两腿别起,爪入膛内,呈琵琶状。然后放入百年老汤中,配以丁香、
沙仁、豆蔻、白芷等名贵肉料、
碘盐,以及花椒、大料、小
茴香等调味佐料。在煮鸡时按鸡龄长短定火候。在正定第六代传人马学中时代,既保持了
传统工艺,又自主创新了
卤鸡翅、
卤鸡爪、
卤鸡胗等
系列产品。
制作过程:将
猪肉剁馅,
马蹄切碎。将拌好的肉馅挤成丸子,将丸子沾满泡好的江米放入
笼屉蒸熟即可。